大柴峪村

浑河, 浑河形成变迁, 浑河干流概况, 浑河水文特征, 浑河主要支流, 浑河治理开发


浑河,古因源出浑源东北崞山,故名崞川水。唐末五代间,置浑源县,因此水从浑源境流出,改崞川水为浑河。 为 海河 支流 永定河 干流上游段 桑干河 的支流,位于中国 山西省 北部,发源于 浑源县 大仁庄乡广泥沟村。先西南流,出山后进入河谷平原改东北向流,流经浑源、 应县 、 怀仁县 ,于 怀仁县 河头乡新桥村附近汇入桑干河。全长99.7公里,总流域面积1956平方公里。 较大的支流有王千庄峪、小南峪、凌云口峪、唐家庄峪、车道口沟、梨园沟、西庄沟等。 浑河基本是常年河流,但仍受季节性控制,随季节的变化而增减,多年平均流量为0.9立方米/秒,正常年径流总量为8582万方。 浑河流域内较大的蓄水工程有恒山水库、神溪水库、镇子梁水库。浑河是流域三县除桑干河外重要的灌溉水源,各县皆建有引水灌溉工程。支流唐峪河流经著名恒山悬空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形成变迁...

详情

大柴峪村地名网_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青磁窑镇大柴峪村资料简介
  大柴峪村是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青磁窑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225106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0225。大柴峪村与青磁窑村、小岭村、古磁窑村、刁窝村、界庄村、桃山村、郝家湾村、西泥沟村、破兑臼村、东葫芦头村、英沟村、尹子沟村、大磁窑村、胶泥圪坨村、孟家窑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大柴峪村同名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青磁窑镇大柴峪村介绍

浑河,古因源出浑源东北崞山,故名崞川水。唐末五代间,置浑源县,因此水从浑源境流出,改崞川水为浑河。 为 海河 支流 永定河 干流上游段 桑干河 的支流,位于中国 山西省 北部,发源于 浑源县 大仁庄乡广泥沟村。先西南流,出山后进入河谷平原改东北向流,流经浑源、 应县 、 怀仁县 ,于 怀仁县 河头乡新桥村附近汇入桑干河。全长99.7公里,总流域面积1956平方公里。 较大的支流有王千庄峪、小南峪、凌云口峪、唐家庄峪、车道口沟、梨园沟、西庄沟等。 浑河基本是常年河流,但仍受季节性控制,随季节的变化而增减,多年平均流量为0.9立方米/秒,正常年径流总量为8582万方。 浑河流域内较大的蓄水工程有恒山水库、神溪水库、镇子梁水库。浑河是流域三县除桑干河外重要的灌溉水源,各县皆建有引水灌溉工程。支流唐峪河流经著名恒山悬空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形成变迁

浑才棕殃河旧名崞川水,因源朵多洪罪出浑源东北崞山,故去习夜名。又,汉置崞县,后改崞山县,水经县境,故名。《祝宙水经注》:“崞川水出崞山县故城南,东注于湿水。” 《浑源州志》载:浑河水、乱岭关水、远望峪水、神溪灶旬洪水、崞川水、磁窑口水、李峪水、乳泉水,八水合而浑流,故名浑河。《水经注》载:崞川水出崞山县(即王莽时期的崞张县)旧城南,东流注入湿水。唐末五代问,精匙剃置浑源县,该狱宙永协水从浑源流出改崞川水为浑河。

干流概况

浑河的位置及水系分布 浑河上源,《浑源县志》称”发源于本县东部沙圪坨镇的乱岭关 “,是为乱岭关河,入荞麦川河 。浑源县政府网站载:发源于浑源县大仁庄乡广泥沟村,是为王千庄峪。《中国水名词典》称:”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城附近海村、东留村 “。以广泥沟村为正源,干流大致由东向西横贯浑源盆地,在浑源县西坊城镇小辛庄村西进入朔州市应县境内,浑源段长度约为62.3公里。 如以沙圪坨镇的乱岭关为发源地,浑河由沙圪坨镇,东向西流,经杨庄、蔡村、下韩村、张庄、西留、东坊城、裴村、西坊城、驼峰等乡横贯浑源平川,西至小辛庄入应县境,注入桑干河。浑源境内河长50公里,流域面积1470.6平方公里。河宽约150米左右。 浑河自寺庄入应县境,由东向西流,经镇子梁水库折转向北,至南柳会出境,应县境内全长33公里,系土质河床。沿岸流经19个村庄,右岸有寺庄、北小寨、吕花町、冯庄泉头、赵家湾:北马庄:周庄、柴庄,左岸有东小寨、安乐营、圣水塘、北丰町、镇子梁、南马庄、六福堂、范店、大柳树、南柳会,出境,境内河床宽110米。 浑河由应县入 怀仁县 境,往北纵贯 河头乡 ,在新桥村 (一说辛桥村 )汇入桑干河,怀仁县境内流程9公里,河宽50~100米,沙泥质河底。 浑河发源地浑源县大仁庄乡广泥沟村 浑河浑源县神溪湖段 浑河浑源县永安镇土桥铺村段 浑河应县镇子梁段 浑河在怀仁县怀仁县河头乡新桥村汇入桑干河

水文特征

浑河基本是常年河流。神溪水库以上一段为季节性河流;以下一段长年流水不断,但仍受季节性控制,随季节的变化而增减。降雨量的多寡直接影响河水流量的大小。据浑河顾关站测流资料,年最大径流量为1.135亿立方米,最小径流量为0.569亿立方米,历年河水最大流量283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8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为0.9立方米/秒,正常年径流总量为8582万方。 平水期水面宽2~3米,水深0.1~0.4米,流速0.2~0.4米/秒,洪水期水深1~1.5米,流速2~3米/秒。 建国后,最大洪峰出现两次:1954年,无数据记载,但水位高至镇子梁水库放水闸的横幅标语上;1967年为2100立方米/秒:清水入镇子梁水库流量为0.45立方米/秒。

主要支流

径流

浑河较大的支流有王千庄峪,小南峪,凌云口峪,唐家庄峪,车道口沟,梨园沟,西庄沟等。 支流唐峪河悬空寺下段 支流唐峪河山口以下段 浑河支流唐峪河浑源县城段 唐峪河,发源于林场乡境内,经青磁窑乡、大磁窑镇注入恒山水库,由水库向北流出唐峪口,经东坊城乡,在下韩村乡花町村东注入浑河。该河以恒山水库为界,分为两段,峪口以南称唐峪河,全长25公里,河宽平均100米,流域面积164.5平方公里。清水流量为0.25立方米/秒。峪口以北,古时两岸多柳树,故名柳河,长9公里,宽150米,清水流量为0.25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1000立方米/秒,是浑河支流之一,即旧志所说的”磁窑峡水“。 支流大峪河凌云口段 大峪河,发源于浑源县土岭乡的“西河”和官儿乡的“东河”相汇而成,由南向北,经裴村,在大沟附近注入浑河,全长27公里,河宽平均20米,流域面积为2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0.3立方米/秒,正常年总流量为1920万方。为常年流水河,河床很陡,每遇洪水季节,往往泛滥成灾。此水即《浑源州志》所说的”凌云水“,是浑河支流之一。 凌云口峪河,属浑河一级支流,境内流域面积236平方公里,河流比降29.78‰,境内河流长度41.56公里,划界起点地址浑源县官儿乡尧峪村,止点地址浑河入河口处。 王千庄峪,又名峪沟,古称远望峪,此水发源于浑源县大仁庄乡广泥沟村附近,至岔口分为两道峪,一道通黄花滩乡,一道通大仁庄乡,全长50公里。河宽100米,流域面积190平方公里,清水流量为0.35立方米/秒,正常年年径流量为1968万方,为浑河支流,即《浑源州志》所载的”远望峪水“。 小南峪,发源于浑源县荆庄乡大西沟,由南向北,至三合号注入浑河。全长7公里,流域面积24.3平方公里,正常年年总径流量为194万立方米,是浑河支流之一,即《浑源州志》所说的”李峪水“。 关子峪,又名黄土峪,发源于浑源县大仁乡境内黄土坡村,至岔口注入王千庄峪,全长13公里,河宽80米。 荞麦川河,属浑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浑源县沙圪坨镇赤泥泉村,浑源县境内流域面积297.3平方公里,浑源县境内河流长度22公里,河流比降16.9‰。 西庄河,是浑河的二级支流,属荞麦川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浑源县沙圪坨镇饮牛沟村,浑源县境内流域面积86.7平方公里,浑源县境内河流长度12.4公里,河流比降28.3‰。 正峪沟河,是浑河的二级支流,属唐峪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浑源县青磁窑乡大柴峪村,浑源县境内流域面积71.4平方公里,浑源县境内河流长度12.685公里,河流比降32.85‰。 杨湾河,属浑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浑源县黄花滩乡王家堡村,浑源县境内流域面积68平方公里,浑源县境内河流长度13.56公里,河流比降23.4‰。 紫峰沟河,属浑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浑源县南榆林乡仝咀村,浑源县境内流域面积52平方公里,浑源县境内河流长度15.065公里,河流比降15.6‰。 下游应县段,流入浑河的有北楼峪、大石峪、边耀峪3条大峪和徐峪、康峪、小峪、段木沟、王家窑峪、先生沟、二道沟、神峪、牛槽峪、黑沟及东北山诸浅沟峪20条。

泉源

大白泉,《浑源州志》称“乳泉”,又称”西神溪水“,俗称横山水、付家坡泉,位于浑源县县城西20里,水磨町村西的横山咀旁,系自流泉,水向南流注入浑河。较大的泉眼有4个,流出面积平均2平方米,深6公分,流量为150公升/秒,水味甘洁故称“乳泉”,现名大白泉。 神溪泉,位于浑源县县城西北7里处,水中有一孤石,高丈余,方约一亩,上有律吕神祠,四周泉水出涌。旁有湿水,向南流,注入浑河。流量为400~800公升/秒。水出地面形成湖泊,名神德湖。《浑源州志》载:辽代应历二年(952)三月庚寅,穆宗往应州击球,庚子会到神德湖观鱼。解放后建有神溪水库:神溪电灌站。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干流治理 浑河是浑源县境第一大河流,沿河汇集大小支流47条,涉及川下10个乡(镇)30多个村庄。解放后曾多次实施治理,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是从1970年代初开始的。1972年10~11月,全县组织水利技术人员对浑河主河道进行系统规划,并实地测量。经专家论证后,县政府作出治理浑河的决定:把主河道裁弯取直,尽量少占或不占上等的耕地;固定河床,不留死角,一次到位;修筑护岸坝,同时在坝基植栽杨、柳、乔灌树木,以固其坝基。在整个治理河道工程上,上游以引洪灌溉分散水量为主;下游以打坝造地、引洪灌溉、修筑旁引水库、蓄水北调为主。整个浑河治理工作历时10年,于1981年全部竣工。 支流治理 唐峪河是浑源县境第二大河流,由18条干支沟流和430条毛细沟流组成。本河道穿行于浑源县县境南部山区的高山峡谷间,谷窄坡陡,河床比降1950年实测为1/40。水流出峪口处即是右恒峰、左翠屏峰的磁峡口。沿磁峡口向北4公里处,河道的右岸便是浑源县城。唐峪河水出峪口便是柳河滩,再向北流8公里处注入浑河。柳河滩河道右岸是唐家庄村,左岸是东坊城村和郝家寨村。因几千年来河道洪水冲积下来的乱石、泥沙所致,故唐家庄村以下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据1954年万分之一地形图测定,此段河床的比降为1/50~1/200。由于地形位置的决定,本河道具有一般河流水系特征:雨涝天洪水咆哮成灾,天旱时滴水如油。唐峪河,据史书记载一直是条害河。清光绪年间,本县部分开明绅士筹建石坝社,始对唐峪口以下主河道筑堤建坝,起到了护城作用。以后逐年加修,渐渐形成现在的石坝规模。民国年间,连年的军阀混战,加之随后的日军入侵破坏,统治当权者对治理唐峪河泠漠视之。民众自发治理,也仅仅限于每年的修补加固,经受不住特大洪水的冲击。解放后,各级党和政府都非常关心民众的疾苦,每到汛期,立即组织人力、物力,拨出专款,修堤筑坝,抵御洪害。 1952~1953年,在峪谷中修筑峪谷坊3424个砌石185835立方米,拦蓄泥沙达1483628立方米。到1957年,治理较大河道8条,护维了34个受洪水威胁严重的村庄。沿河两岸护坝普遍加高2~4米,增厚1~2米。疏通河道挖基沙47004立方米,堤坝干砌及浆砌石方65553立方米,投入人工劳动日226866个。先后修筑蓄水池55512个,可蓄水373180立方米。从1948至1957年11年中,投入修筑唐峪护城坝专款70.9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5.214万元,人民群众集资5.67万元。1958~1966年,坐落在唐峪河峪口的恒山水库建成,彻底根治了危害浑源人民几千年的这条大害河。从此,唐峪河以人类的意志变害为利,年年造福于浑源人民。进入二十世纪70至80年代,每年奋战春、秋两季,投人数百万个劳动日。挖淤泥,扩河道,筑石坝,护城廓,于八十年代初终战告捷。彻底疏通、拓宽了柳河滩河道,为防洪、护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蓄水工程

恒山水库 恒山水库 恒山水库,位于浑源县城南3.5公里唐峪河磁峡口处,横贯恒山主峰天峰岭与翠屏山主峰的两山峡谷间。1958年3月破土动工,1960年6月库大坝浇注基本达到拦洪高程,1965年首次蓄水试验,1966年整个工程全部竣工。库大坝坝型为双曲单拱坝。坝顶高程为1255.3米;河底高程为1200米;坝底净高69米;坝顶长为147米。整个库坝地基采用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处理。恒山水库建筑的总投资1340万元,用工总量为260万工日。总库容为13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为178万立方米;防洪库容为939万立方米;死库容为26万立方米;死水位1215米;兴利1245米;汛期限制水位1235‘米;设计洪水位1246米;校核水位1252.4米。水库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校核,五百年一遇校核,抗震烈度为9级。直接受益地区有城关、东坊城、荆庄、下韩、张庄5个乡(镇)25个村庄和1个国营农场,灌溉面积65万亩。恒山水库原为国家水电部管辖,现属浑源县管理,并设立恒山水库管理局。 神溪水库 神溪水库,又名浑河水库,位于浑源县县城西北方向3.5公里处的下韩乡神溪村。本水库建在浑河主河道上,因浑河上游流域长,面积大,洪水量大,库容大,调洪困难,不易形成规格的水库型,实际是较大型的库坝。本水库1970年兴建,1971年竣工。主工程库坝为土质闸型坝,坝长320米,坝高6米,坝底宽30米,坝顶宽15米,总库容为208万立方米。配套工程主要有放水涵洞、溢洪道,筑有泄洪闸洞8孔,泄洪量为244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为5.05万亩。控制上游流域面积为216平方公里。管理机构设置神溪水库管理处,隶属县水利局。 西庄水库,位于浑源县杨庄乡西庄村,属土型坝库。始建于1958年,重修于1989年。坝长130米,坝高30米,坝底宽24米,坝顶宽12米,总库容为110万立方米。放水洞(即放水卧管)建在大坝左岸,初建时配置放水卧管27根。1974年放水管损坏后,采用临时溢洪道泄洪,泄量为10立方米/秒。1975年输水设备建成,涵洞、溢洪道宽度为6米,泄量70立方米/秒。可灌溉面积7000亩,控制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 梨园水库,位于浑源县县城西北方向的驼峰乡梨园村,属土型坝库。1958年兴建,1959年竣工,1964年重修,1971年开始蓄水受益。坝长69米,坝高17.5米,个别处坝高23.5米。初建时总库容为55.6万立方米,重修后总库容达到140万立方米。 西窑水库,位于浑源县驼峰乡西窑村,属土型坝库。1958年建。坝长130米,坝高25米,总库容为11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00亩。 上辛安水库,位于浑源县吴城乡上辛安村,属土型坝库。1963年建。坝长28米,坝高15米,总库容为30万立方米。该水库没有溢洪道,缺乏安全保证设施。北坡头水库,位于王庄堡镇北坡头村,属土型坝库。建于1960年代初期。坝长83米,坝高20米,总库容为6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500亩。 另有西留水库、高窑水库、照壁水库、车道口水库、洪水沟水库、打虎沟水库、英庄水库、东水头畜水池库,蔡地沟蓄水池库等9座水库均已毁坏报废。 北榆林水库,位于浑源县北榆林乡北榆林村,属土型坝库。建于1970年,竣工于1973年。坝长80米,坝高28米,总库容为4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500亩。 泉头水库,位于浑源县西留乡泉头村,属土型坝库。1970年建,1971年竣工。坝长50米,坝高10米,总库容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500亩。 藏经庄水库,位于浑源县下韩乡藏经庄村,属土型坝库。1971年建,1972年竣工。坝长53米,坝高6米,总库容5万立方米。 蔡村水库,位于浑源县蔡村镇蔡村东。1971年建,1972年竣工。坝长30米,坝高14米,总库容5万立方米。本水库实际是一座拦洪坝。 吴城水库,位于浑源县吴城乡吴城村。1971年建,1972年竣工。坝长20米,坝高9米,总库容1.5万立方米。本水库实际是一座拦洪坝。 田村旁引水库 田村旁引水库,位于浑源县驼峰乡田村北之浑河旁。建于1972年,竣工于1977年,属土型坝库。库区长2000米,平均宽350米,坝高4米,总库容为13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 土桥铺旁引水库,位于浑源县下韩乡土桥铺村。1975年建,1976年竣工。坝长800米,坝高5米,总库容为40万立方米,输水设备涵洞泄量为5立方米/秒。 花町水库,位于浑源县下韩乡花町村,属土型坝库。建于1976年,总库容为4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0亩。 镇子梁水库 镇子梁水库,是一座平原河谷水库,主体工程位于应县镇子梁村东北浑河由东向北转弯处,库区在罗庄与镇子梁村之间。1958年2月6日开工兴建,同年5月份竣工蓄水,是一座防洪灌溉兼用的水库。水库控制上游流域面积1840平方公里,水库原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库容359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520万立方米。水库主要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流堰、溢洪道j’泄洪闸。由于上游水土保持差,洪水携带大量泥沙;设计时又对泥沙淤积估计不足费虽主要放水工程设置较高,但底部放水建筑物太小,以致在水库投入使用后,淤积严重。到1973年库容仅剩1200万立方米。1973年8月至1975年10月,镇子梁水库进行改建,改建工程有:加高主坝,新建两孔八米宽的泄洪闸,泄洪闸底与河床,底等高,以增加泄洪量和排沙量。水库改建后,排泄标准达到百年一遇,200年校核,库容恢复到2400万立方米,设计水准高程1020.5米。水库主坝系粘土墙坝,长237米,高15米,顶6米。水库通过南干渠、中干渠、北干渠和东干渠向应县、怀仁两县的56个村庄供水;可灌溉16万亩农田,其中应县37个村庄受益,水浇地面积14万亩。

灌溉工程

王千庄灌区,位于县城东及东北,引用王千庄峪的清、洪水人渠道灌溉,灌溉区范围包括张庄、城关、蔡村3个乡(镇)13个村庄。灌区渠道分总干渠、干渠和支渠,总长为97.75公里,配套建筑物共有239处(座)。总干渠全长1.6公里,沿着王千庄峪大河槽砂砌石河床输水。设计引洪流量为50立方米/秒,但因缺乏固定河床,且布局不合理,渠道多年淤积等原因,现实际引洪流量为30立方米/秒。干渠现有朵河渠、西河渠、上盘渠、小盘渠、磨渠、许村渠、东胜渠7条,全长29.29公里。 唐峪灌区,本灌区又名恒山水库灌区,位于县城南及西南。灌区水源主要靠截蓄潜流,调蓄或直接引用洪水灌溉。灌区渠道分总干渠、干渠、支渠。渠道总长为89.55公里,其中防渗渠道有18.5公里,排水渠道有16.1公里,直灌渠道有54.95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共有148处(座),其中有进水闸3座,桥涵71处,渡槽74处。总干渠全长1.6公里。干渠有东干渠、西干渠和利民渠3条,全长25.85公里。 凌云口灌区,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浑河南岸,常年有0.3立方米/秒的清水流量。现有洪水干渠2条、支渠8条,全长53.8公里;另有防渗渠道45条,全长32.9公里。灌区渠道总长为86.7公里,主要两条干渠是:西干渠渠首设在杨地坪村。设有砌石引水坝、进水闸、退水闸,干渠全长8.4公里;干渠下设5条支渠,全长24.4公里。东干渠渠首设在距凌云口峪口0.5公里处。设有砌石引水坝、进水闸、退水闸。引水坝高2米,长30米,进水闸过水流量2.5立方米/秒。干渠全长4.6公里。干渠下设3条支渠,全长16.4公里。 神溪灌区,位于神溪村东,引浑河水库之水。灌溉范围包括下韩、西留、驼峰、蔡村4个乡(镇)17个村庄。灌溉渠道分总干渠、干渠、支渠,渠道总长为59公里,配套建筑物共有234处(座)。总干渠东起神溪村,西至驼峰乡李千庄村,全长23公里。干渠共有12条,全长13.5公里,有建筑物56处(座)。支渠共有10条,全长14公里,有建筑物178处(座)。另有防渗干支渠数条,全长8.5公里。 民胜灌区,位于县城西10公里处。灌区渠道总长为123公里,共有配套建筑物25处(座)。干渠全长20公里,配套建筑物有退水闸4座,节制闸3座,桥涵9座,渡槽5座,卧水管道4处。支渠共有21条,全长55公里。斗渠数十条,全长48公里。 怀仁县浑河灌区,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浑河西岸“六成渠’’。民国四年(1915),下社李堡人李文淑发动朔县人刘劝功和浑源人田汝弼(田景富)等官僚、绅士集资12万元银洋,成立“大应广济股份有限公司,在南马庄以下的浑河灌区拓建水利工程公司规定投资五十元为二股,最大的股东有京议员田应璜、民国总统黎元洪、山西都督阎锡山、京绥铁路管理局局长班赞臣(班廷献)等。广济水利公司于民国四年(1915)先动工修复六成渠,民国六年(1917)4,又新开渠四道,即河东1道,河西3道,当年南马庄、哑嘴庄、魏庄等48村即已受益。由于这些“堂“握有水权、政权,浑河流城的大部分土地渐被权势股东所占有,多数农民沦为佃农。广济水利公司为官僚、绅士掌握了33年。1948年应县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该公司,对浑河灌区开始了新的建设6人民政府领导浑河灌区农民开渠、整地,使当地受益面积逐渐扩大。大柳树村、东辉耀村各整修斗渠1条.义井,大柳树、杨庄、范店、南沙城、吴庄等6村整修毛渠23条,义井等8个村庄大搞渠地配套工程:在1950年到1952年的3年中,改造和扩建了南、北、中干渠和引水工程,使灌区受益面积扩大到10.3万亩。1958年,在干渠上游50米处建起了镇子梁水库。同年又改建了东干渠的支渠,配套了相应的斗、农、毛渠和田间各级工程,使东干渠延伸到了冯庄。1971年再次兴工延接东干渠,使东干渠由冯庄伸入怀仁县境,从而使浑河灌区干渠引水设计能力达到22万亩。现在灌区建筑物及设施有:4条干渠共长63里;支渠3条,长3公里;斗渠127条,长300公里;农渠1808条,长815公里;支渠建筑物247处;田间建筑物1336处;高灌十二处,装机840马力,可提水3秒立方米。灌区受益范围包括镇子梁、边耀、义井、城关4个乡镇的37个村庄,受益面积14万亩。

周边行政单位

浑源县青磁窑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站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G18(荣乌高速)

周边政府机关

青磁窑镇人民政府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青磁窑村

大磁窑镇人民政府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大磁窑村

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南小房村民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荣乌高速公路

周边医疗

浑源县大磁窑镇卫生院 地址:大同市浑源县大磁窑镇大磁窑村203省道
大同市浑源县大磁窑镇大磁窑村203省道

周边村庄

大磁窑村 地址:大同市浑源县

大柴峪村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青磁窑村 地址:大同市浑源县
大同市浑源县

大磁窑铺 地址:大同市浑源县二零三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