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炉村

铜炉村 铜炉村自然条件 铜炉村人口 铜炉村党政工作 铜炉村经济发展与建设 铜炉村文化遗产 铜炉村故事传说 铜炉村抗战事迹


铜炉村位于阳泉市盂县西潘乡方山脚下,南与西潘乡南羊圈村隔山相对,东与西潘乡上卜头村为界,西与西潘乡侯庄村为邻,北与西潘乡桥耳村隔山相望。距离盂县约70公里,距离西潘乡约4公里。村庄交通条件较为便利,2004年修建了村村通公路,该公路西起西潘乡侯庄村,东至苌池乡藏山村,全长30公里。水资源较为丰富,游河自东向西绕村而过,全村饮水皆利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铜炉村位于阳泉市盂县西潘乡方山脚下,南与西潘乡南羊圈村隔山相对,东与西潘乡上卜头村为界,西与西潘乡侯庄村为邻,北与西潘乡桥耳村隔山相望。距离盂县约70公里,距离西潘乡约4公里。铜炉村的地形奇特,背山面水,左右围护。背后有连绵起伏的五台山山脉,南有文昌梁,西又小泉梁,两梁之间有一土球,人称“二龙戏珠”。前有河流婉转经过,河的前面远山近丘,朝安呼应。从村西对面的兑臼凹往村里看,村庄形似一把菜刀,村民居...

详情

铜炉村地名网_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西潘乡铜炉村资料简介
  铜炉村是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西潘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32220421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0322。铜炉村与车谷村、庄头村、白石村、均才村、进圭村、南进圭村、东头村、南峪村、沟掌村、桥耳村、李家庄村、宋庄村、尧子坪村、潘家汇村、西潘村、东潘村、侯庄村、上卜头村、中庄村、李庄村、高庄村、南羊圈村、羊泉村、石家庄村、枣园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铜炉村同名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西潘乡铜炉村介绍

铜炉村位于阳泉市盂县西潘乡方山脚下,南与西潘乡南羊圈村隔山相对,东与西潘乡上卜头村为界,西与西潘乡侯庄村为邻,北与西潘乡桥耳村隔山相望。距离盂县约70公里,距离西潘乡约4公里。

村庄交通条件较为便利,2004年修建了村村通公路,该公路西起西潘乡侯庄村,东至苌池乡藏山村,全长30公里。水资源较为丰富,游河自东向西绕村而过,全村饮水皆利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铜炉村位于阳泉市盂县西潘乡方山脚下,南与西潘乡南羊圈村隔山相对,东与西潘乡上卜头村为界,西与西潘乡侯庄村为邻,北与西潘乡桥耳村隔山相望。距离盂县约70公里,距离西潘乡约4公里。

铜炉村的地形奇特,背山面水,左右围护。背后有连绵起伏的五台山山脉,南有文昌梁,西又小泉梁,两梁之间有一土球,人称“二龙戏珠”。前有河流婉转经过,河的前面远山近丘,朝安呼应。从村西对面的兑臼凹往村里看,村庄形似一把菜刀,村民居住分散在三样沟、井沟、牛圈沟、阳坡崖、西崖沟、拐角口、街口、麻河沿、东门口等9个不同的地方。虽然居住分散,但是又互相连接,形成了房屋建筑高低错落有致。

在铜炉村的南山,有铜炉村的制高点——铜炉寨棋盘山,这是铜炉村有地标性的自然景点。棋盘山的顶峰是宽阔平地,站在上面,可四下眺望周边景色。

铜炉村有三大姓氏,分别是李、王、杨姓。最早居住在铜炉村的是李姓人家,何时来到该村已无从考证。王姓是从芝角村搬来的,到现在最小的一辈儿已经23辈,来到铜炉村大概四百多年。杨姓是明朝万历23年(即1595年)从盂县搬来的。

截止到目前,铜炉村共有110户,300口人。其中常住人口约160人,大部分为老人和儿童。

1947年,铜炉村进行了土地改革,下派工作组驻村。土地改革前,农村有土地,不过土地分配不平衡。土地改革后,旧的租地契约作废,但是土地是谁承租的就归谁。因为铜炉村比较贫穷,从来没有地主和富农,成分最高的就是上中农,所以把村里上中农的土地、粮食统一收回,再统一分出去。

解放以后,50年代初期,全村有人口约120户,约380人。

1952年,盂县的整党活动安排在铜炉村。整党期限三个月,每月一期,分为三期。本县党员和外县的党员来了共200多人,所有的党员集中学习和生活,本村的党员晚上也不能回家住。吃饭的食堂安排在文殊寺,工作学习的地方在原王德顺的院子。

1954年,有24户(令一说27户)加入初级社;1955年,初级社有50多户入社;至1956年,全村全部入社。社长是王庭秀,书记为万进秀。

1958年,铜炉村归属西潘人民公社。全村开始吃食堂,总共有4个食堂。三年后,食堂解散。

加入人民公社初期,全村有土地1457亩,有4个生产小队,后来并为3个小队,再后来合并为1个生产小队。

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2人,党员结构呈现老龄化。

铜炉村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土地贫瘠,是国家贫困村。全村总面积10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100多亩。村里大部分青年外出经商或打工。农户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大部分群众的收入仍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花生、豇豆、谷子等。有少数村民以鸡、牛、猪等几个传统养殖种类为主。

铜炉村水资源较为丰富,游河自东向西绕村而过。铜炉村把大泉、小泉两个山泉的水引回村里,作为全村的饮水。

2004年修建村村通公路,西起西潘乡侯庄村,东至苌池乡藏山村,全长30公里。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村里林、田、路及村民的健身广场进行了建设。古村焕新颜。

铜炉村原有很多的寺庙,规模较大的有文殊寺和报恩寺。除此之外,村里原有文昌庙、玉皇庙、瘟神庙、关帝庙等。

据寺内原存的清乾隆30年重修文殊寺乐楼碑记载,此寺院约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今有300年历史了,是盂县境内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清代古建筑。

文殊寺,号称“小五台”,位于铜炉村北面寺垴坡山腰。坐北朝南,上下二进院落布局,东西30.7米,南北26.8米,占地面积约822.76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残经幢记载,明嘉靖十四年(1535)已有此庙,现存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建有南殿和正殿,南殿两侧建有钟鼓楼,上院轴线两侧建有东、西配殿,正殿南侧建有禅房。寺内存有清碑6通,明代残经幢1个。2013年阳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寺前有两株千年古柏,径围五尺有余,枝繁叶茂。前后大殿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灰瓦重檐,斗拱层叠,殿内木梁架构用材十分考究,粗壮结实,榫卯严谨,做工精细,雕梁画栋,镶嵌的彩壁突出了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特点。但是殿内的壁画大部分被毁坏,仅存的泥塑框架残缺不全。据村里的老人讲,明朝的文殊木刻雕塑为十八罗汉木刻雕像,刻工精细,栩栩如生,堪称木刻中的精品,和五台山文殊寺的雕像相媲美,故留下了“小五台”之称。不幸的是,这一国宝级文物在20世纪90年代被盗。

报恩寺遗址仅存几通石碑,其中明末甲申岁(1644年)所立碑刻《重修两刹碑记》中记载:“古仇犹北乡圣佑四都有村曰上幞头、铜炉,两村有山名方山。山足有古刹两寺,上名说法台,下名报恩寺。其报恩寺乃识传后汉光武游及避暑,后亲立敕封,曰报恩寺。其说法台乃李长者解经所也。” 这段文字说明了报恩寺的建寺由来。

报恩寺分上下两寺,占地四十多亩,有殿、堂、厅、轩、楼百十余间。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寺里苍松翠柏,意境幽谷,钩沉致远。从汉至民国初期,寺以文存,文以寺显。抗日战争时期,铜炉村的村民为了防止日本人搞破坏,村民把报恩寺烧毁。即使这样,日本人还是把寺内的木料运到进圭炮台上当柴火烧了。现在,两寺遗址尚在,现存完整石碑8通,门墩石1对,石幢1通。这些碑石详细记录了两寺的修建历史。

相传两寺院创建于距今1600余年前的后汉时期。宋元两代佛教不兴,寺庙塌毁殆尽,明代再度兴盛,故经明弘治七年(1494)、十六年(1503),嘉靖十九年(1540)、三十八年(1559),万历二年(1574),崇祯十七年(1644),清康熙十年(1671),乾隆十九年(1754)、三十一年(1766),以及民国十七年(1918),这十次较大的修葺,始具规模。

报恩寺外建有戏台、牌楼,内建有东西南北四殿和钟鼓二楼。正殿面宽3间,木石结构,飞檐碧瓦,五脊六兽,上方还建有一幢玲珑别致的八角楼,内塑如来佛像,西南两殿内分别立有十帝阎王和十八罗汉塑像。东殿名曰“黄龙殿”殿内地面有一天然水池,名曰“黄龙池”。殿梁上悬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黄龙塑像,倒影入池,碧波荡漾,麟角毕现,栩栩如生。距下寺约一里许为上寺,上寺院内亦建有四座殿堂,结构造型与下寺如出一辙。正殿后筑一石砌高台,名曰“说法台”。后汉光武帝刘秀之塑像端坐其上,台下塑有白鹤、猿猴、猛虎、雄狮等禽兽泥像,形象生动逼真。此外,山上还建有水神庙、火神庙、关帝庙、等许多小型附属建筑。考诸碑碣,传说光武帝刘秀曾来此山游览避暑,即位后则赐封下寺为“报恩寺”。又传太原沧州李氏长者,身为皇裔,见此地山明水秀,四神皆备,遂在此创庵修行,发现悟明诸佛理清之教根源,注释《华严经》,故名那座石砌高台为“说法台”。现建筑均拆毁无存。

相传,在西汉末年,王莽起兵造反,一路追杀刘秀。年仅12岁的刘秀从铜炉村西的梁上逃到方山。刘秀一行人马来到这里,铜炉寨的山民见来者神情慌张,疲惫不堪,便把他们迎进寨里,烧水做饭,热情款待。这时,王莽带着手下一路追来此地。刹那间,铜炉沟里狂风大作,昏天暗地,虎啸猿啼。王莽一看此地地势险恶,气候诡异,猛兽狂叫,断定刘秀不会来到这里,即使来了也早已被猛兽吞下肚。于是他收兵回营,刘秀因此得以躲过劫难。后来,刘秀夺回了江山,为了报答铜炉寨山民的救命之恩,令国库拨出银两,组织四方工匠在铜炉沟修建了报恩寺。

不知何年间,从南方云游来了一个制茶高手,他在全国各地寻找优质好茶。这年春天,他来到了报恩寺,发现这里有全国罕见的茶树。于是,他就留了下来,春天采春茶,秋天采秋茶,并把这些茶进行了精心的炮制。制好茶后,他雇了一头毛驴回了南方。临走之前,他送了一小包茶给方丈作为礼物。老方丈见此人在寺里白吃白喝半年之久,临走时却只丢下一小包茶叶,心中不快,便让小和尚把茶叶扔了,小和尚顺手就把茶叶扔到了寺庙大殿的瓦楞上。冬去春来,此事早已被淡忘。夏日来临,阴雨连绵,屋檐上的水滴到房檐下。房檐下有几块砖被雨滴腐蚀得坑坑洼洼,庙里过往的和尚都无暇顾及。

一日,县衙大人来到报恩寺看望老友方丈。一进庙门,一股沁人心扉的茶香扑面而来。县衙大人叫方丈把寺内最好的茶叶拿出来沏茶。方丈不敢怠慢,立即取出上好的安徽茉莉毛尖,拿出自己养了几十年的宜兴紫砂小口大肚壶,把铜炉沟里的泉水烧开,沏好茶,让小和尚恭恭敬敬地给县衙大人端上来。县衙大人举杯呷了一口,连忙说口味不对,这不是最好的茶叶。老方丈纳闷了,自己用的已经是寺里最好的茶、最好的水和最好的壶,怎么口味不对呢!县衙大人说,他进寺门就闻到了茶的清香,不是这个茶的味道。两人讨论了半天,争论的面红耳赤。

这时,小和尚问师傅,是不是房上丢的那包茶被雨水浸泡散发出的香味。老方丈马上命小和尚取来梯子,取下那包已被雨水泡开的茶。小和尚立即烧开水,捏了一小撮放到壶里,精心用“凤凰三点头”的方法冲沏好,恭恭敬敬给县衙大人敬上。虽然县衙大人久居高堂,品过各式各样的茶,但此时他不禁一边品尝,一边连声夸赞:“好茶!好茶!上等的好茶!今天的茶外形紧秀匀其,色泽嫩绿,汤色明亮,醇爽清香。此茶叫什么茶?”老方丈说不上来。县衙大人说,既然水一淋就香气四散,就叫它“水淋茶”吧!老方丈立即命小和尚记下。小和尚不会写“淋”字,便写了“灵”字来代替。县衙大人一看这个字歪打正着,改得太妙了。从此,报恩寺的“水灵茶”名扬三晋。

抗日战争时期,铜炉村民与日本鬼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村民郭成序、杨梦生、杨爱元等人参军扛枪,保家卫国。解放后,他们先后担任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

村民王宝胜,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少将军衔,在阎锡山军中管理后勤。

1944年8月15日(农历六月二十七),日本鬼子抓了铜炉村百姓9人,押到上卜头大庙的西禅房,放火把他们烧死。其中包括杨进通、杨金昌、杨顺昌父子三人,还有杨广大、杨生元、王存银、杨生如和放羊人程荣和,另有一人名字无从考证。

周边乡镇

西潘乡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盂县

周边村庄

铜炉村 地址:阳泉市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