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町村
苇町村 苇町村地理概述 苇町村历史简介 苇町村改革开放的苇町村 苇町村苇町村琉璃阁 苇町村苇町兵工厂 苇町村战火中的苇町村 苇町村苇町村的新发展 苇町村建设方针 苇町村模范苇町 苇町村著名人物
苇町村位于山西省泽州县西北部,背靠华阳山,南邻晋韩线,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村因原是一片芦苇地而得名,全村现由4个自然村组成,共 有1156余户,3000余口人,耕种着4900亩土地。苇町村位于山西省泽州县西北部,背靠华阳山,南邻陵沁线,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苇町村因建村处原是一片地势平坦的芦苇地而得名(“町”地势平坦之意常用于村名)。全村现由4个自然村(苇町、下岭西、焦尧头、芋沟)组成,共有1156余户,3000余口人,共设12个村民小组,耕种着4900亩土地。苇町村是周村镇(除镇政府所在地周村外)最大的行政村,坐落在该镇北部,西北与本镇西庄村、上岭西村为邻,西与本镇上掌村、常庄村为邻,东南与本镇下町村为邻,东北与川底乡郭庄村、上小河村、和村三村接壤。苇町村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村落形成历史久远,确切开基年代不详,但...
详情苇町村位于山西省泽州县西北部,背靠华阳山,南邻晋韩线,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村因原是一片芦苇地而得名,全村现由4个自然村组成,共 有1156余户,3000余口人,耕种着4900亩土地。
苇町村位于山西省泽州县西北部,背靠华阳山,南邻陵沁线,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苇町村因建村处原是一片地势平坦的芦苇地而得名(“町”地势平坦之意常用于村名)。全村现由4个自然村(苇町、下岭西、焦尧头、芋沟)组成,共有1156余户,3000余口人,共设12个村民小组,耕种着4900亩土地。
苇町村是周村镇(除镇政府所在地周村外)最大的行政村,坐落在该镇北部,西北与本镇西庄村、上岭西村为邻,西与本镇上掌村、常庄村为邻,东南与本镇下町村为邻,东北与川底乡郭庄村、上小河村、和村三村接壤。
苇町村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村落形成历史久远,确切开基年代不详,但据村中汤帝庙碑文记载,至迟在唐朝时苇町就是一个人口聚集,物产富饶的村庄。
明清时基层行政区划为里甲制,苇町为晋城县的一个“里”。
民国初年行政区划为区村制,苇町村属第四区(区公所设东沟)管辖。为全县154个村之一。
抗日战争初期,晋城县分五个区,苇町仍属第四区(区公所设东沟)管辖,当时在中共晋城(秘密)县委和牺盟会领导下,我村建立了秘密党组织和抗日团体,殷凤年、张玉和等是我村早期地下共产党员。
抗战时间,苇町村是我八路军游击队战斗的地方,驻扎在山北湘峪、半坡一带的八路军游击队,经常到我村附近公路边伏击日寇。我村最早的共产党员张玉和等带领民兵和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抗日锄奸、斗争地主恶霸、支前等抗日救国活动。
1939年12月事变发生后,我村抗日救国工作,暂时转入低潮。
1941年起,晋城地区创建了晋东、晋北、晋沁三个抗日民主政府,苇町村属晋北县第二区管辖,二区区公所曾在我村驻扎,因此在1941年——1945年我村抗日救国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1945年4月晋城解放后,恢复晋城县,全县设九区,周村为第六区。
1945年7月始,在县委统一领导下,我村党支部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开展了反奸反霸、减租清债、土地改革三大运动,历时三年半完成了三大任务,巩固了新政权。全村干群以极大热情投身到重建家园的各项事业中去。
1953年实行区乡村制,周村镇区域划分为五个乡,苇町为五个乡之一。1956年又合并为周村、下町两个乡。苇町属下町乡管辖。
1958年周村撤乡设周村七一人民公社,苇町为一个管区。
1962年改为周村人民公社苇町生产大队,分设12个生产队。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称周村镇苇町村,设12个村民小组。
苇町村历史文化悠久,过去曾因村中大庙建有琉璃阁而闻明于泽州大地,抗战时期又因兵工厂建在村中,而使该村光荣的历史传统又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历史上就是泽州县西部有名的富庶之地。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党富民政策指引下,苇町村借助于资源优势的有利条件,办起了村办煤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了村的龙头企业,企业的壮大,促进了村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迈向了高的台阶,自86年被山西省爱卫会命名为“文明卫生村”后,十几年一杆红旗抗到底,连续多年受到省爱卫会的表彰,并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千万元村”、“精神文明先进村”。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红旗基层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与此同时,村级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继90年跨入晋城市首批“小康示范村”的先进行列后,一年一个新台阶,成为市、县经济发展强村和双文明先进村。
据说,阁不同于塔,在我国并不多见。此阁建于明末清初,阁高十一层,八角展翅呈玲珑事状,内有雕花扶手拾阶而上直至阁顶,阁内墙上浮雕字画,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所谓“琉璃阁”,缘于它的各角屋由一种溢光流彩的琉璃瓦铺设而成,阳光下与阁顶葫芦状发光体交相辉映。它的神奇在于它的塔顶有一风铃,历经数百年日月风雨的沐浴,它似乎有了灵性,它能响出多种声音,时而深沉,时而清亮,颇有“如听仙乐耳暂明”之感。而逢阴雨天,铃却无声无息像睡去了。
在当地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鲁班大师升天后主管工程建造。他的两个女儿兰花、景花聪明好学,尽得父亲真传。但姐俩技艺各有所长,在心里互不服气,都想有机会展示自己。
这一日清明节刚过,风和日丽,春花烂漫,姐妹二人趁兴踏青来到泽州地面。俩姐妹漂游至泽州西部的华阳山一带。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美,知是一风水宝地,便停下来想在附近各建一塔。并相约子时开始,鸡叫完工,一决高低。
妹妹景花来到山北边一个叫小城(今阳城县润城镇)的附近村边建塔(北留镇大桥村边的海会寺)。姐姐兰花来到了山南边的苇町村建阁。
子时开始,姐妹俩各显神通建塔、建阁。妹妹景花生性争强好胜,为胜姐姐喑邀沁河里的鳖精老怪来帮忙。但姐姐兰花技高一筹,卯时已修筑十一层高。妹妹急了,就叫鳖精老怪去施法捣乱。一时间苇町境内晴朗朗的天就变得风起云涌飞沙走石。姐姐觉得怪异知是妹妹使的坏,一拍父亲留下来的宝葫芦,立时风平浪静飞沙不动。从此,就有了横在小城和苇町之间的黄沙岭,也有了用不尽的小城沙和苇町煤炭。后人为纪念当年的姐姐兰花,便把苇町的煤炭称为“兰花煤”。
经过鳖精老怪物一番捣乱,晨时已近,妹妹又生一计,偷偷学起鸡叫。姐姐听到了鸡叫急了。她修建的塔遏未封顶,情急之下便将父亲留下的宝葫芦向塔顶一扔,一座完整巧夺天工的琉璃宝阁就矗立在了眼前。
妹妹景花也不示弱施展平生所学也建成了一座精巧绝伦的六层宝塔。妹妹站在塔顶往东一看,只见光芒四射,一座高入云层的宝阁美丽地矗立在黄沙岭前的苇町村。而姐姐兰花也站在阁顶上笑着,那五彩缤纷的霞光仿佛是她美丽的嫁衣。
妹妹自叹不如姐姐叹息一声悄然离去。 从此,便有了小城的塔,苇町的琉璃阁。历经了数百年沧桑风雨,它们仍像一对亲姐妹一样相互守望着,对峙着。
当年苇町的琉璃阁已不见踪影只有小城(润城)的塔可以作为见证。
抗战胜利后,苇町村汤帝庙因为是太岳军区兵工局第八药厂(苇町兵工厂)所在地,而琉璃阁又是苇町村的汤帝庙标志性建筑。在得知敌人要派飞机来轰炸兵工厂,为了阻止敌人炸毁兵工厂,琉璃阁作为苇町村的标志性建筑被村民连夜拆除,后来敌人飞机来轰炸时没找到目标又飞走了。这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悲壮的故事。
苇町村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广大群众积极参军、参战,支前投身民族解放事业。
抗战时期,原隶属于太岳军区军工部的中条山化学厂(原址阳城县董封乡东庄村)于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迁到了苇町村。厂名改为“晋城化学厂”对外称“永利商行”改隶属于晋冀军区军工部。
1947年初改为“苇町兵工第八药厂”全称为“华北公营企业部兵工局第八药厂”。
兵工厂生产车间主要设在村中汤帝庙,另在村周边一些闲置房内设仓库,厂部在孙家院,职工分别居住在村内民房。当时兵工厂有职工800余人。
1946年初,国民党派飞机轰炸晋东南地区兵工厂,获知这一情报后,为了保护兵工厂,村党支部和兵工厂厂部共同研究决定,紧急动员苇町及周边村庄广大村民连夜拆除村中汤帝庙的标志性建筑十一层的琉璃阁,使敌机轰炸未果。
琉璃阁的拆除,使苇町村失去了文物价值极高的古迹,但这样的牺牲,却换来了兵工厂的保全,为解放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苇町村的损失,也是苇町村的骄傲。
苇町兵工厂1945年8月至1949年7月开办四年期间,共生产速燃发射药88645公斤,15%油甜炸药322456公斤,朱迪生炸药113400公斤和苦味酸3582公斤,对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7月,工厂奉命减产整编,技术人员和职工分流到其他兵工厂,工厂设备也分流各兵工厂,苇町兵工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晋城县委在全县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救国革命活动,抗日烽火在晋城大地燃起。我村秘密共产党员殷凤年、张裕和等秘密在村内发展党的组织和抗日团体。张裕和受党的指派,以牺盟会特派员的身份,发动群众把国民党委任的村长推翻,由张裕和任村长,张发昌、闫福生任村副,樊青山为村警,成立了抗日村公所,遵照上级指示,积极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反奸反霸斗争。成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抗日团体,积极为抗日部队筹粮、筹款,缝军装,做军鞋,输送兵员等活动。南公八路(晋城中心县委领导的游击队)前来招兵,我村张荣贵、焦红顿、焦黑土、焦小群、张德山、李德胜、郭四台等,积极应招入伍。
张裕和等地下党员,还经常带领民兵配合八路军游击队在晋阳公路旁伏击日寇。农救会骨干积极参与收集传送情报,掩护过路干部,护送八路军游击队伤员等工作。
1939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十二月事变,大肆屠杀和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根据党的指示,张裕和等地下党员也纷纷出村暂避风险,张裕和躲在黄沙岭等地,一次秘密回村被汉奸发现,便向驻扎在东沟的日军告密,张裕和被抓到了东沟日军据点,经受严刑拷打,受尽各种酷刑,张裕和宁死不屈,保守党的秘密,最后被敌人残酷杀害。从此,苇町抗日斗争转入低潮。
1941年起,晋城地区创建了晋东、晋北、晋沁三个抗日民主政府,苇町村属晋北县第二区管辖,二区区公所曾在我村驻扎,因此在1941年——1945年我村抗日救国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1945年日军撤离晋城,苇町人民重见光明。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夏,太岳军区兵工局来苇町村选址建立了兵工厂,作为解放区的苇町村党支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克服重重困难,为兴建兵工厂提供一切方便,兵工厂址最终选在村中汤帝庙和关帝庙。苇町兵工厂厂部设在孙家院,职工分别居住在村内民房。
晋城解放后,在县委统一领导下,村党支部和农会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开展反奸反霸、减租清债、土地改革三项运动。三大运动极大提高了广大群众阶级觉悟,全村掀起了,参军参战热潮,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去战场。广大民兵组织支前队运送弹药,抢救伤员。广大群众积极筹军粮、做军衣、做军鞋。支前工作受到了县委表彰。
当时村的主要干部有:殷双群、张德瑞、陈东阳、王松年、张德山、梁秋奎(郭庄人)、张德义(西庄人)、李德胜、焦德成等,历时三年半完成了三大任务,恶霸地主被斗倒在地,汉奸走狗得到应有的惩罚,翻身农民喜获胜利果实,巩固了新政权。全村干群以极大热情投身到重建家园的各项事业中去。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村许多青年参加了革命队伍,有的成长为各级领导干部,如:建国后张荣贵任空军某部政委,焦黑土任四川省某军分区司令员。有的英勇牺牲,如:陈绵阳、焦永贵、马宝润、焦小春、张锁贵、樊小堂等。
附:1945——1949年苇町村党政主要领导:
1945——1947年支书:殷双群 村长:梁秋奎(郭庄人)
崔世秀(李寨人)
1947——1949年支书:张德瑞村长:陈东阳
新中国成立后,苇町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广大群众团结一心,拼搏奋进,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苇町村是一个农业大村,有耕地4900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盛产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油料作物有:油菜、葵花、蓖麻,杂粮作物有:红薯、土豆、绿豆、豌豆等,蔬菜有:白菜、萝卜、青菜、豆角等。
改革开放后,农业产量直线上升,一直是全县有名的产量大村,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的总产比建国初期增长了近10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
建国初期,我村无工业。改革开放后,在党富民政策指引下,苇町村借助于资源优势的有利条件,办起了村办煤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了村的龙头企业,鼎盛时期曾扩建为“一矿四口”,并向外拓展开办了王虎山煤矿和长珍煤矿,苇町煤矿现为一座年产60万吨的现代化生产矿井。
借助煤铁优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里办起了十几个个体炼铁厂,根据环保要求,现都已停办。
九十年代初期,村里又建起了面粉加工厂。
本世纪初,又建起了型煤厂。
建国初期苇町学校为初级小学。1956年9月招高小生扩建成完全小学,时称苇町完全小学。1968年9月开始招收二年制初中生,时称苇町七年制学校。该建制持续七年。1976年2月招收二年制高中班,时称苇町九年制学校。该建制持续五年。1980年8月高中班停办,初中改为三年制,学校改称苇町八年制学校,该建制持续十四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苇町村在毗邻旧校园的附近分别为中学部、小学部。幼儿园新建于三个相邻而又相对独立的校园,学校于1982年9月正式分设为两部一园。
1984年9月根据有关文件,苇町学校分设为苇町初级中学、苇町中心小学、苇町幼儿园三个教学单位。该建制持续25年。
进入二十一世纪七年来,我村中小学先后荣获泽州县“管理规范学校”、“教育改革示范学校”、“中考成绩优秀奖”、“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晋城市“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山西省“文明学校”称号。
中学现有教职工14名,学历全部达专科,合格率100%。其中达本科7名,本科率达50%,中学一级教师4名,占29%,适龄少年入学率均达100%,在校生巩固率均达99.2%,合格率均达98.5%以上。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连年受到县局表彰。学校中学二类。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现代化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
小学现有教职工20名,学历全部达中师,合格率100%,其中达专科以上17人,专科率达85%,小学高级教师7人,占35%,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合格率达98.7%。教学成绩连年名列全县、全镇前茅。仪器、音体美等器材、图书达小学二类。建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等。
幼儿园现有教职工7人,幼儿120人,为二级幼儿园。
2012年,我村投资1750余万元,历时一年半时间,将原苇町学校改扩建成了一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新建学校设计为高标准六轨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可容纳1200余名学生,服务半径3公里,满足周村镇北部12个行政村教育需求。校区占地面积5841.2平米,教学楼占地面积1616.35平米,总建筑面积7043.98平米,南北楼为教室,东楼和西楼为办公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功能厅等。学校的建成,将为师生营造一个安静、优美、宜人的教育环境,同时也为该村及周边村庄的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建成的苇町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改扩建工程竣工庆典仪式,县领导侯贵宝、陈晋勇、樊秋宝、李正根、陈志忠、牛全明、陈春林、张武亮、丁蕊香、申连太、郭荣林、郭小平、镇党委书记郎军芳、镇长焦志成等出席了庆典仪式,并为学校揭牌。
建国初,村内就建起了卫生所,一开始设在石坡王家院,主要医生赵全泉。
六十年代建苇町片卫生所,设在村汤帝庙西小院,负责人为赵全泉,医务人员有文国政、闫葱为、张菊梅、樊继武、樊广土、郜金荣等。
七十年代在村街口(现信用社)新建村卫生所,负责人先后为段荣旺、段晓栓,医务人员有:陈栓虎、郭金宝、张有计、张菊梅、闫葱为、张香兰等。
八十年代中期卫生所迁居村委大院,负责人文国政,医务人员有张有计、张菊梅、王香平、郭新华、郜雪鹅、赵晓琴等。
九十年代初又在村下街单独建周村卫生院苇町分院(现址)。负责人先后为张宏琴、赵立为、李亮、张国亮、范文英等。
1979年苇町接骨院成立,由殷留虎、李花耐夫妇创立,病房15间,床位30张,骨科医生二名,该院把传统的接骨技术与现代骨科医学结合起来,运用于骨科临床实践,对骨折、脱臼等骨科病症有显著疗效。每年接诊来自我市六县区及外省市等各地患者达1000余人。同时该院还为我县西部五乡镇工矿企业骨科工伤提供治疗康复医疗服务。
建国后我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期村办上党梆子小剧团十分有名气,演出传统剧目有:《杨门女将》
《三关排宴》《十五贯》《卷席筒》《徐策跑城》《破洪州》等四十余个。现代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十里店》《槐树庄》主要演员有:王耕田、闫红仁、闫栓贵、潘广顺、张麦转、殷昌荣、王兰兰、张葱贵、殷润虎、闫英平、孙粉娥等。演出地域遍布全市。
苇町村上党八音会乐队也久负盛名,主要乐手有:张四昌、张小庆、焦祥祥、樊新文、郭晓苟、殷朝云、孙中中、孙小军、樊吉仁、梁晚社、梁忠善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又发展了两支上党八音会女子乐队,在全县也很有名气。
1973年新建大庙舞台。
1985年新建苇町村影剧院。建起了苇町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农机校等文化设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村开始铺设村内南北大街,新建公共澡堂、供销社、信用社、供水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新建了中小学、幼儿园,重新修建澡堂。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又用钢砖重新硬化村内主要街道,重新新建村委大楼和医院。
本世纪初,又硬化了通往三个自然村的道路,在晋城市内修建了综合服务大楼。
2008年至今用水泥重新硬化村内主要街道、广场。启动新建高标准寄宿制小学工程。
附:建国后苇町村党政主要领导名录:
任期 | 支 书 | 任职年限 | 任期 | 主 任 | 任职年限 |
1 | 张德瑞 | 1949 — 1955 | 1 | 王松年 | 1949 — 1953 |
2 | 张德义 | 1953 — 1955 | |||
2 | 焦同勤 | 1956 — 1959 | 3 | 张德山 | 1956 — 1959 |
3 | 焦富车 | 1960 — 1964 | 4 | 卫小柏 | 1960 — 1964 |
4 | 张书贵 | 1964 — 1978 | 5 | 张同保 | 1964 — 1974 |
6 | 段安田 | 1974 — 1985 | |||
5 | 张正川 | 1978 — 1998 | 7 | 王耕田 | 1985 — 1999 |
6 | 殷耐昌 | 1999 — 2002 | 8 | 张晚社 | 1999 — 2005 |
7 | 殷建国 | 2002 — 2009 | 9 | 殷润虎 | 2005 — 2008 |
8 | 张训龙 | 2009 — | 10 | 樊广胜 | 2008 — |
近年来,苇町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创建和谐村建设工作作为村的重中之重,成立以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挂帅,两委成员、村民代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晋城市创建和谐村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自治,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为民,依法治村,科学管理,和谐兴村,坚持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并举,软件完善与硬件建设同步,重心下移与强化自治结合,紧紧围绕“打造文明温馨家园、创建和谐苇町”的奋斗目标,坚持从村的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做起,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活动,确定了以和谐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以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活动的总体思路,详细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加强创建工作宣传,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在村内家喻户晓,开创了全民共建的新格局。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苇町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市级文明和谐村标兵”等。现将苇町村和谐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我们苇町党支部在创建和谐村的过程中,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双带”等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加强班子建设。村党支部坚持优中选优,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思路,提出“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和“让党员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的具体要求,在班子成员中提出了“四个必须”:班子成员必须思想上、言行上率先垂范;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工作的关键时刻必须到位,在党员、群众最需要之时雪中送炭;班子成员通过沟通协调,必须营造和谐氛围。我们党支部现下设,9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8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村党支部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有健全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村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党组织成员岗位职责明确,支部学习每月一次,学习气氛浓厚。几年来,我们始终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团结党员、教育党员的重要途径,在党员中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村兴我兴,村荣我荣,苇町永在我心中”等活动。在建党节之际,组织党员重温党史,通过各项活动,教育了广大党员,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村的群众,“苇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村民的共同心声。
二、齐抓共管,推进民主自治。
在认真遵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新型农村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探索农村建设新模式,全面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
1、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我们设立村民代表大会,建立村民自治小组,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村务公开制度》等,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功能。
2、推行村务自治,接受各级监督。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村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村民代表大会、议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村民对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几年来,村民代表共提出涉及村的治安、卫生、老年活动、村的管理等合理化建议30余条,对这些建议中能及时解决的,我们立刻给予答复,对重大决议,我村委首先拟定实施方案,在村民代表中征求意见,经代表们表决通过后积极加以落实。
通过对村民代表提议的解决,加强了村民对村委会工作的认同,提高了村民参与创建和谐村的意识。同时,村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的议事作用,村里大事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今年年初,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我们村委办公楼的装修,村内美化、硬化等工程,为了更好的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我们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设置了“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布党组织、劳动保障、计生、村财务收支、村干部评议结果以及各项办事程序等村务情况,真心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加强了村民群众对村里事务的了解,得到了村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较好的实现了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强化了村委会自治功能。
通过以上举措,加强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完善了村的自治功能,推进了民主自治,形成了齐抓共管、全民共创建的新局面。
三、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
以人为本,强化村委服务功能一直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村民群众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面、多领域的,我们村委提供的服务也相应地在项目、内容、深度、广度上都达到更高层次。
(一)完善服务设施。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村委不断完善服务设施,设立了卫生队、农业办、综合办、计生办、水电组、治保会等工作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配备了专管人员,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强化我村服务功能搭建平台。
(二)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村委根据村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构筑了村的大服务体系,制定了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实行了村里学生不出村就可上学;水管坏了不出户,就有人上门搞服务;电费缴纳到村委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在村中心设立了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场所等
(三)社会保障覆盖广。建立健全了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奖学助学、扶贫助困等救助机制。目前,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100%;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达到50%以上;对考上重点大学和重点高中的学生,村委将给予一定的助学金;在九九重阳、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村委将为村里的困难家庭送去节日的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了村委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
(四)村内环境卫生美。为切实搞好创建活动、全面构建和谐村。整治环境卫生是村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为了提高村民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我们一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动员村的各单位、各村民小组利用各种宣传形式,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泛动员广大村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卫生整治工作;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年初就与卫生清洁人员制定了目标责任书,并按规定和要求进行检查,确保了我村卫生工作的落实。我们村以整洁、优美的环境,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综合治理成绩突出,彰显平安特色。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村建立了一整套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巡逻检查体系,使村的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1、治安防范体系健全。我们根据自身的条件状况,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下,建立起了以巡逻队为基础的防范体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组建一张高效的“群防、群冶”网络。开展组织村民群众上法制课、办法制宣传栏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水平。
2、帮教工作成绩显著。我们成立由村委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组成的帮教小组,对村的“两劳”释放人员采取“定对象、定任务、定职责”的“三定”办法对他们进行帮教,每月定时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及思想情况,积极安排就业,鼓励他们自谋职业,通过努力,村的2名两劳释放人员均已就业,思想稳定,无一例重新犯罪。
3、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我们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领、强化管理、完善服务”的原则,对出租房和流动人口进行清理、登记、办证、建立台帐、掌握其基本情况。做到全面合理地落实流动人口管理。
4、积极消除安全隐患。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定期组织专职治保人员对村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特别是进入冬季,我们对那些孤寡老人的住所进行检查,让他们搞好防煤气中毒,不能让那隐形杀手危及他们的生命。决不让这些隐患威胁到村民的正常生活和安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由于我们治保工作的突出成绩,我们获得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
(六)活跃文化,弘扬文明之风。为了凝聚更多村民参与到村的创建活动中来,我们采取集体搭台、村民唱戏的办法,积极创新载体,服务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发展特色文艺团队。创建并发展了村的文艺宣传队、女子音乐队。围绕村的工作,结合重大节日、广泛开展文艺演出。增强了村民共创和谐村文化的浓厚氛围。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村成立了以老干部、老党员领导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在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未成年人基本情况的了解,为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提供帮助,在六一儿童节时开展庆六一大型文艺活动。为了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号召学生远离网吧,同时在学校开设了电脑课程,对他们加强法制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
3、开展文明评比活动。我们制订了“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办法,每年开展1次文明户评比活动。
4、办好各类教育学校。我们建有农民学校、妇女学校等,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村民思想生活的实际问题,每季度开展一次村民素质教育活动,使村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意识全面提升。村里并专门建有图书阅览室免费向村民开放,阅览室现藏书已达到500册以上。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我们村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创建,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服务中感受真诚。深刻地领会到:基层的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村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村两委一班人苦干实干,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就一定能得到村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建设和谐村的工作部署,真情面对我们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琐事难题,真诚帮助解决村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全面推进和谐村的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2014年7月2日,副市长赵沂旸深入周村镇苇町村,就原八路军兵工厂遗址重大安全隐患测爆销爆工程完成情况进行调研。
泽州县周村镇苇町村是原华北公营企业部兵工局第八药厂所在地,主要产品为炸药。1951年该厂撤离苇町村时进行了销爆处理,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销爆不彻底,安全隐患遗留至今。现在安全隐患遗留点共9处,自去年11月以来,施工方相继完成了南河、安沟、天齐庙等9个作业点的测爆销爆处理,销爆工程顺利完成并通过初步验收。
赵沂旸指出,测爆销爆工程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施工方要克服麻痹思想,集中注意力,进一步做好扫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强化监督,确保工程如期、保质、顺利收尾。同时,苇町村要因地制宜,利用好自身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2014年4月24日下午,我镇苇町村原八路军兵工厂遗址重大安全隐患处置工作完成初步验收。副县长上官建红、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张德龙、镇长焦志成参加了验收工作。
上官建红带领验收组深入我镇苇町村的小磨坊、南沟、汤帝庙、东安庙四处施工现场进行了缜密的集体验收工作,公安部门的专业人员也手持爆炸物品检测仪器进行了现场检测,确保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无一遗漏。
随后,在苇町村召开了泽州县周村镇苇町村原八路军兵工厂废址重大安全隐患测爆销爆工程验收总结会。会上,上官建红认真听取了江苏南理工春雷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关于该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和县项目验收组负责人对项目验收情况的汇报、焦志成镇长对项目后续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上官建红指出,当前我们正在实施的重大安全隐患测爆销爆工程是一项极大的利民惠民措施,也是一项伟大的民心工程,更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任务。该项目自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告一段落,但接下来的工作仍很艰巨,各级各部门还要继续加大工作投入力度,责任分包到人,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下硬功夫将后续工作抓稳、抓好、抓出实效。
与会人员还一起观看了该项目工程的相关搜爆工作视频。
2012年5月14日上午,市委书记张九萍一行,在市委副书记冯建平、泽州县委书记崔守安的陪同下,深入泽州县周村镇苇町村就煤层气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苇町村位于泽州县的西部,全村共有1180余户,3078口人,耕种面积4500亩。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卫生模范村”、“文明和谐村”等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初期,苇町村依托地下煤炭资源的有利优势,建成了村办煤矿和煤球厂,但随着我省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的战略部署实施,村办煤矿也列入整合行列,处于停产状态,村民的生活用煤一度发生了危机。
2010年,我们积极响应山西省委提出了“气化山西”的精神,为了让村民用上干净、方便、快捷的新型能源,我们从3月份开始筹备到10月终于建成了自己的气站。气站位于村的西部,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投资300多万元。采取的是灌装气站,站内有两个气罐,每罐容量2000立方米,供气公司定期送气输入罐内,正常情况下可保证村民的15天用气。
农户接气每户投资3600元,村民自己投资2600元,村委补助1000元。村民用气每方1.95元。目前全村1100多户,已经有800多户用上了新型能源燃气。其余的300余户是我们的下岭西自然村,因为属于我们村的搬迁范围,没有供气。
使用新型能源燃气,使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有了极大的改善。一是提高了生产质量,节约了村民生火做饭的时间。二是优化了环境,告别了原来使用煤炭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是减小了用煤带来的安全隐患,因煤气中毒带来的悲剧基本消除。新型能源燃气悄然改变着我们农民的生活,让我们在更加便捷、优质、和谐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上越走越宽畅!
张九萍书记一行首先驱车来到了苇町村气站,视察了气站的建设规模,听取了村领导对气站的投资、建设、以及为村民的供气的介绍,然后又步行到农户家中,对村民使用煤层气的情况又进来了详细的了解。(海军)
2012年4月19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区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彭措率考察团一行莅临我村就煤层气开发利用进行了实地考察。
考察团一行在市、县领导冯建平、常广智、侯贵宝的陪同下,来到苇町村实地了解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情况,并就怎样在农村中普及煤层气进行了详细询问。
近年来,我村紧紧抓住山西省委提出的“气化山西”精神有利契机,大力发展煤层气开发利用,在不具备管网的条件下,村委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罐式气站,实行车载输送。截止目前,全村4个自然村1100多户,已经普及3个自然村,共计800多户。
考察中,考察人员对我村煤层气开发利用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认为我村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值得学习和借鉴,希望两地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海军)
黄苇町,男,1947年生于山西省泽州县周村镇苇町村,籍贯湖南省华容县。1975年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光学材料专业。著名经济学家、党建研究专家、反腐理论研究专家。以《苏共亡党十年祭》一书轰动国内外。曾任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现任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研究员。
黄苇町出生于太行山南端的山西省泽州县周村镇苇町村。当时八路军在苇町设立了兵工厂,黄苇町的父亲是兵工厂的负责人之一。为防止小日本飞机轰炸兵工厂,村民们顾全大局一夜之间就把具有三百多年历史、村里标志性建筑的11层琉璃阁拆除,敌机轰炸未果。黄苇町的父母亲在与苇町村的父老乡亲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铭记苇町人民的深情厚谊,让子孙永远记取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就给儿子起名黄苇町。
周边公司
晋城市泽州晋元蜂场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苇町村
周边住宅区 房地产
苇西新区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苇町村
周边村庄
苇町村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
下町村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