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庙铺镇

晋庙铺镇 晋庙铺镇历史记载 晋庙铺镇主要关隘 晋庙铺镇古代典故 晋庙铺镇行政区划 晋庙铺镇发展状况 晋庙铺镇经济状况


晋庙铺镇,古称科斗店,是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南部山区重镇,位于太行山南巅边缘,史称“晋南屏翰,冀南雄镇”。历史上是一直是 晋城市南部沟通河南 豫北的重要交通 门户,距市区23公里。东与大箕镇相连,西与 山河镇为邻,北与 犁川镇交界,南与河南省 沁阳市、 博爱县接壤。境内现存建筑遗址有 天井关、孔子庙、星轺驿、横望隘(小口隘)、大口隘、 碗子城、 羊肠坂、盘石长城、焦赞城、孟良寨等重要关隘十余处,沿途关城、古道、堡寨甚多。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周碗公路和晋济高速公路纵横穿越全镇,交通便利。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兵家必争之地。晋庙铺镇,古称科斗店,位于太行山南巅边缘,自古为沟通 晋城市和 豫北中州大地的门户,交通枢纽。历朝历代这里纷争不断,兵戈迭起,大小战争数百起,给这里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这一带关隘共...

详情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所有特殊区域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介绍

晋庙铺镇,古称科斗店,是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南部山区重镇,位于太行山南巅边缘,史称“晋南屏翰,冀南雄镇”。历史上是一直是 晋城市南部沟通河南 豫北的重要交通 门户,距市区23公里。东与大箕镇相连,西与 山河镇为邻,北与 犁川镇交界,南与河南省 沁阳市、 博爱县接壤。

境内现存建筑遗址有 天井关、孔子庙、星轺驿、横望隘(小口隘)、大口隘、 碗子城、 羊肠坂、盘石长城、焦赞城、孟良寨等重要关隘十余处,沿途关城、古道、堡寨甚多。

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周碗公路和晋济高速公路纵横穿越全镇,交通便利。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兵家必争之地。

晋庙铺镇,古称科斗店,位于太行山南巅边缘,自古为沟通 晋城市和 豫北中州大地的门户,交通枢纽。

历朝历代这里纷争不断,兵戈迭起,大小战争数百起,给这里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这一带关隘共包括羊肠坂、盘石长城、碗子城、古长城、孟良寨、焦赞营、大口、小口、关爷岭、斑鸠岭、星轺驿、天井关等多处要塞。

据《历史地图集》可知,晋庙铺在唐时称科斗店,“晋庙铺”是明清之际的一个驿铺,与村名无关。《晋城市地名志》对晋庙铺的诠释是:村子原名铺上,村在沟子里,因该地古属晋国,附近又有孔庙而改为晋庙铺。只是20世纪中叶,铺上村由沟中迁至路边,人们习以为常,口讹至今。

因为战争的需要,太行道沿途建筑了不少古寨和墩台。他们因山势而建,形制各异,就目前所知,古寨有:碗子城、磨盘寨、焦赞城、孟良寨、韦铨寨、寨河寨、清风寨、大寨、小寨等。寨栅之外,因为传递讯息的需要,仍有墩台十余个,分别为:万善墩、碗子城左右双墩、大口墩、油坊墩、小口墩、黑石岭墩、水奎墩、天井关墩、道口墩。

其建设修缮状况,有据可查的仅在《泽州府志》和《凤台县志》里记载碗子城道:“碗子城,县南45里。唐初置此,以控怀泽之冲。其城甚小,故名。”到清文宗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防获嘉李占标起义兵北上太行,泽州府知府派兵防太行,凤台知县阮棻调四乡团练一万人防守,并“置墩台以塞城外之路,高与城齐,筑牛马墙数十余丈属于台,以护城。”又在碗子城中“修建兵房六间”,以使守关吏卒在风雨寒雪时能够避居。与此同时,重修小口城墙,并在城外用土堆成数个烽火台,在台下修筑关门。又在门内修建几间房子,“规制略如碗子而杀之”,于是“守备大固,人心悉定。山下烽火照关门,卒无有一人一骑草山而近址者。”这次修造,历时两月,用钱两千余缗,都是就地集资于民。

因为战争的发展演变,这些建筑愈往近来愈失其用,到目前为止,古寨尚有碗子城、孟良寨、磨盘寨、韦铨寨、清风寨遗存,其余或有遗迹,或已夷为平地。墩台则均已毁灭,仅黑石岭墩有遗迹,水奎墩和天井关墩有一馒头状土包。其中,天井关墩已被村人遗忘并名之曰沿村圪堆,在2003年进行旅游规划时,郭学宝将其命名为擎关顶。

天井关,亦曰雄定关,古为豫晋边界,雄踞于山西晋城市郊区南部。太行山的最南部,是通往河南焦作的关隘,史称"太行八径之一",因关前有三眼深不可测的天井泉而得名。古为南北要冲也。刘歆《遂初赋》: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又王梁为野王令,北守天井关,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关,关在井北,为天设之险。亲过天井关,并留有诗词的文人骚客包括西汉的刘歆、蔡邕等;魏晋的曹操、刘琨等;唐代的李隆基、王维、李贺、 李白、白居易、刘长卿、张九龄、苏頲、张说、柳宗元、韩愈、程浩、徐范等;宋代的司马光、徐范、李若水、苏舜钦等;金代的李俊民、郝经、元好问等;明代的 王国光、贝琼、王世贞、李梦阳、于谦、李攀龙、吴骃、刘龙、谢肃等;清代的赵执信、陈廷敬、朱樟等,共留下诗文、碑碣数百首(篇)。
星轺驿和天井关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与古道共存亡。星轺驿以南的横望隘、小口隘、碗子城,则是天井关所辖的重要关隘,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这里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横望隘和小口隘,位于天井关以南12公里处的太行绝顶,为晋豫古道上的重要关口。横望隘也叫大口隘,因唐朝宰相狄仁杰自汴州北上路经此地时,登山遥望,白云孤飞,便想起留在河阳的父母而怀情吟诗,泽州太守为之刻石纪念,横望隘因此得名。相传北宋大将孟良曾在此筑寨,把守关口,故曰孟良寨1现寨址尚存,还留有建寨碑记。小口隘位于小口村南的山梁上,两边山岭高峻,崖悬沟深。隋大业三年,隋炀帝南上太行,欲到河南沁阳的御史张衡家中,为此专门开道九十里,由此通过。后北宋大将焦赞在此修筑城寨,防守关口,故曰焦赞城。时隔千年,焦赞城已不存,而孟良寨由于修筑坚固,至今整体寨墙仍屹立在太行山的高岗上。
碗子城,位于今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的碗城村,与河南焦作沁阳常平乡交界,是晋豫边界处的最后一处关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由唐代大将郭子仪率领部队所建,是历代镇守天井关的驻兵之地,其北口为泽州(晋城),南口为怀庆(河南沁阳)。四周被连接晋豫的古道羊肠坂道所保卫。碗子城,其南、北门原书写有“北达京师”、“南通伊洛”的石刻,现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存,碗子城是我国古代北通京师、南通洛阳的一处重要的军事关隘,城廓依山崖而建,规模不大,名字的由来就是缘于这座古堡似的建筑,由青石垒成,呈“圆碗状”,“状如碗然,故云碗子城”。
盘石长城,位于今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大口、小口一带存在的长城遗迹,光绪《山西通志》卷4《关梁考》名之曰“盘石长城”,修筑于明嘉靖年间。从大口一带一直向西延伸至小口南斑鸠岭村。明“盘山长城”是修筑于北齐长城的基址之上。应当说这段长城起自积关西,然后东延经河南济源、焦作等市,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斑鸠岭村入山西境,止于大口东4公里的断崖上。
石寨墙:位于碗子城山顶东侧,长约2公里,石块垒成,宽约1.2米,南部仍存有观察孔及炮孔遗迹。
马武寨:位于河南省焦作常平乡与山西省晋城市交界处。
赵长城:位于太行陉横望隘(今属山西大口村)与天池岭(今属河南常平乡)村北之间,东西绵延约3.5公里,现存城墙宽2米左右,高1-3米不等。《史记·赵世家》载“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接河内(今沁阳),为石造”。
关帝庙,位于河南省焦作沁阳市常平乡窑头村西北关帝坡,关帝庙地处太行山腹地,豫晋交界处,自古为交通要冲,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兵家必争之地。始建于唐,宋重修,明清续修。关帝庙为四合院式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关帝殿位于庙北部,面阔3间,石造,歇山式灰筒板瓦覆盖,拱券顶,无梁,俗称“无梁殿”。今已败落,殿内存残碑1通。清代范照黎《勾漏山房诗》曰:“摩天峻岭势峥嵘,小口虽开不易行。关爷坡前齐努力,不知身在太行径
羊肠坂是古坂道名,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曲曲弯弯、形似羊肠,故名。羊肠坂南起河南 沁阳市常平村,北抵山西晋城泽州县碗城村,全长约4公里。这里是太行陉的最险要路段,辖古京洛要道之咽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磨盘寨:位于今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镇大口村。现存遗址也为不规则方形,南北设门,寨内南北长34.3米,东西宽29米,高5米,墙厚6.9米。北部墙体,向东蜿蜒数百米,连接北齐古长城遗址。
将军寨:又名岳将军寨,位于今山西晋城市泽州县黑石岭村西部一公里关帝岭上。寨呈圆形,下临深壑,现存遗址基本完好,周长134.5米,高6米,墙厚1.8米。北侧设楼梯,宽2.1米,梯升坡长9.7米。寨中兵洞密布,形迹完整。洞呈三角形,沿墙敷设。由入口至洞内,宽度1~2.7米不等。
寨河寨:拦车村西2公里左右寨河村古寨,遗迹尚存。
焦赞城:原址位于小口隘,据传为北宋大将焦赞在此驻防时所筑,现已不存。

此外,在晋庙铺镇以南的山谷中,还有十分秀美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有传说本镇铁店村人铁拐李当年离家修仙的古洞,还有群山环绕,孤峰丛立,风景幽雅的大月寺、小月寺。这些景观,都将成为晋庙铺镇实施兴镇富民,开发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

太行道上的宗教建筑,见于记载的有普照寺(今小月寺)、大月寺、天井关文庙、天井关关帝庙、天井关玉皇庙、拦车孔庙、拦车关帝庙、冶底岱庙等。此处仅就天井关文庙、冶底岱庙作一叙述,其他或因资料缺乏,或因依然存在而列于“现存状况”,不再赘述。

大月寺

大月寺,位于晋城市郊区山河镇草庵沟村、三教河西岸。寺院四面环山,三教河流经其下。寺院东西37米,南北22米,全寺面积为814平方米。坐北朝南,背靠笔架山,东临骆驼崖,南接皇箭垴,环境幽雅。据寺内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明正德丙子(1516年),在清顺治五年(1648年)和乾隆十五年(1750年)进行了重修。寺为一进院,北有正殿五间,左右耳殿各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正殿对南殿五间,右耳殿对南敞棚三间。左耳殿对倒座戏台三间,南殿与戏台间开山门一个,阔一间。1957年,当地又在西边增设北大殿一院三间,左右耳殿各一间,西、南两面为院墙。正殿硬山顶,面阔五间,四椽栿。殿前辟三门,门阔一间,均施六抹隔扇门。寺内现存明清重修碑碣二十余通。现为泽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月寺

小月寺,位于窑掌村北2公里的玉柱峰北,山环水绕,林麓周密,是泽州古代一大禅林。初名普照寺,始建于金。明正德丙子(1516年)更名小月院寺。至清初,寺中有和尚百余人。清代星轺(今拦车村)人张瑞祥《月院山普照寺纪胜碑》记述了小月寺环境的清幽:“石壁嵯峨,飞流喷薄,乔林丹壑,兽怪禽奇。”清康熙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游此后写道:“树杪水溅溅,群峰矗碧天。松门留晓月,板屋过流泉。谷口山城远,窗中鸟道悬。前林少人迹,寒磬下溪烟。”原寺已毁,现存为当代重修。寺南天柱峰有金泰和二年(1202年)山人李题写的七律一首。

聚寿山

聚寿山,座落于太行山南麓的晋城市郊区晋庙铺镇范谷坨村,其山以“藏风聚气、怡情养性、安身凝神”而得名。景区由宝积塔、舟山慈航、普陀别院、三义古庙、千年古柏、七星伴月(揽月楼、北斗七星塔、月牙池组成)、园觉洞、罗汉洞、金鸡石、放生亭、养生水库和亭台楼阁等二十多个景点组成。由本村籍人士---北京市广化寺藏通(怡学)法师监督施工。

孔子回车,古泽州府(今晋城)八大景观之一,故址在今 山西省晋城市郊区 晋庙铺镇境内。相传 孔子周游列国,传道讲学,在郑国游说结束后,乘车直奔 晋国。当他同随行弟子来到晋国边境天井关科斗店时,见有小孩以石筑城为戏,不肯让路。其中一个叫项橐的顽童,并以“只有车绕城,而无城让车”之说质难孔子。孔子见项橐虽小,却有过人之处,于是躬拜为师,令弟子绕“城”而过。当行至天井关时,又遇松鼠口衔核桃跑至面前行礼鸣叫。孔子见晋国玩童如此聪明,连动物亦懂大礼,十分感慨并回车南归。现天井关仍留有当年的回车辙。后人为祭祀孔子,在晋庙铺星轺驿东南修有 文庙(史书所载,该庙为 东汉时期,孔子第十九代孙 孔昱在洛阳居官时所建),还立有“孔子回车之辙”石碑和碑亭,并把星轺驿改为了拦车村,从此,孔子回车便成为 晋城闻名的四大景观之一。

晋庙铺全镇辖29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7299人(2017年) ,30335亩耕地。境内山大坡广,牧草丰足,野生植物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文物古迹众多,孔子回车,北齐长城等文化遗产享誉盛名;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物流运输基础深厚。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紧紧结合本镇实际,深挖发展潜能,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运输业主导优势更加突出,林牧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地面企业建设初显峥嵘;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村村通”、饮水解困、农户“三改”、标准化学校建设成效显著;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目前,全镇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镇人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力争第一的勇气,瞄准构建开放、活力、和谐晋庙铺的目标奋进,抓住特色 创新发展。

晋庙铺镇是晋城市郊区南部山区边缘一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经济发展基础差、底子薄。针对这一困境,镇党委、政府深入思考,广泛调研,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挖掘自身优势潜能,抓住特色,创新发展,才可以真正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和谐晋庙铺建设进程。

2006年,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153”发展战略要求,紧紧结合实际,确定了全镇和谐新农村建设“1461”发展战略,即围绕一个中心,实现四个突破,落实六项工程,达到一个目标。一个中心,就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

四个突破,就是在物流运输业、林牧业、旅游业和地面企业建设上取得突破。通过完善泽州县物流分公司内部管理体制,优化服务水平,提升保障能力等手段,进一步发挥该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物流运输业的主导优势地位;通过发展干果经济林和养殖园区建设,发挥种养殖协会的示范带动效应,扩大种养殖数量和规模,拓展群众增收空间。

通过聚寿山景区开发建设带动,进一步引人引资,推动全镇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启动,打造全镇发展的“朝阳企业”;通过扶持宇鸿铸造,深化内部改革,打造全镇地面企业“第一品牌”。

六项工程是农业产业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环境改善工程、农民培训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和党建工程。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上,围绕一区(中心示范区)一线(公路沿线),建立小麦、大豆、谷子三大千亩示范基地、推出绿豆、小米、高梁三大绿色小杂粮产品。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面实施“村村通”和“户户通”道路硬化,引深东洞东供水外延,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扩大有线电视覆盖范围,推进达标卫生所、商业网点进村步伐,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农村环境改善上,持续深入开展环境整洁,彻底清除“四堆八乱”,形成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快速推进沼气池和秸杆气化建设工程,促进“一池三改”。

在农民培训上,以培育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深入开展文明村、和谐家庭、文化大院等创建活动,组建文体活动队伍,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在党的建设上,引深先进性教育活动,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夯实党建基础。一个目标即建设和谐晋庙铺。

通过大力实施“ 1461”发展战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上,运输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全镇运输户达到500户,运输车辆达到1200部,人们从事运输业的热情明显高涨;林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镇桑苗面积达到了1000亩,建成了一个千头规模化养猪厂,4个百头养猪厂,3个存栏600只以上的养羊大村和3个百头养牛场,培植了养羊户32个,养牛户59个,全镇猪、牛、羊存栏数量分别达到了3100头、1752头和10650只。

旅游开发进展顺利,完成了踞寿山景区一期工程,开发出了化布施溶洞景点,全镇旅游开发建设稳步推进;地面企业建设初具规模,宇鸿铸件已顺利投产,年总产值已达200万元。沃土开发有限公司,已累计投资80万元,开发土地500余亩,泽州物流分公司已投资600余万元,新上车辆200部,地面企业建设初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全民动员,多方筹资完成了26个行政村62.5公里的村村通公路建设和23个自然村15.2公里的街道硬化工程;通过东洞水外延和屋檐接水等方法,解决了23个行政村的吃水困难问题。

通过危房改造、撤校并点、整合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建成了5所高标准寄宿制学校;新农村建设上,大搞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推进沼气池和秸杆气化建设步伐。建成了7个村级达标卫生所和5个商业网点,有线电视电话入村率达到了100%,入户率达到了88%,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民素质大幅提高,党建基础更加扎实,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全镇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和谐稳定、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

抓住特色,创新发展,晋庙铺镇党委、政府将借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深入实施“1461”发展战略,为建设和谐美好晋庙铺而奋力拼搏。到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6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基本建成宽裕型小康镇。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泽州县晋庙铺镇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委(碗周线南)

周边中学

泽州县晋庙铺镇初级中学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初级中学(传统街北)

周边乡镇

晋庙铺镇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周边村庄

晋庙铺村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

两谷坨村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碗城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

晋庙河村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

邓家庄村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
晋城市泽州县

盐厂村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