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河村
段河村, 段河村村落历史, 段河村地理环境, 段河村村落特色, 段河村经济社会, 段河村主要景点, 段河村历史文化, 段河村荣誉称号, 段河村旅游信息
段河村,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南岭乡下辖行政村, 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泽州县西南,距离晋城市区31千米,村域面积2.19平方千米。段河村四面围山,背靠高岭,傍依骆驼岭,南面熬凤岭,河流蜿蜒穿过村落。村落整体环境呈现“二龙戏珠”之势,民居古建分布集中而紧凑。 村中传统建筑遗存丰富,现存有西阁、龙王庙等庙宇建筑及近30处古院落。2014年11月17日,段河村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段河村形成于明末清初。据传,最初由段氏三兄弟从坚水村(与段河村相邻,位于段河村西北方向)到此,在后窑挖土窑洞居住,并开始修田造地,修建房屋,繁衍生息,聚族而居,建章立约,文明教化,逐渐有村落的形态。其后或是经商、或是耕读,财富累积日厚,建筑日渐兴盛。1958年,段河村属周村大公社...
详情段河村,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南岭乡下辖行政村, 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泽州县西南,距离晋城市区31千米,村域面积2.19平方千米。
段河村四面围山,背靠高岭,傍依骆驼岭,南面熬凤岭,河流蜿蜒穿过村落。村落整体环境呈现“二龙戏珠”之势,民居古建分布集中而紧凑。 村中传统建筑遗存丰富,现存有西阁、龙王庙等庙宇建筑及近30处古院落。
2014年11月17日,段河村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段河村形成于明末清初。据传,最初由段氏三兄弟从坚水村(与段河村相邻,位于段河村西北方向)到此,在后窑挖土窑洞居住,并开始修田造地,修建房屋,繁衍生息,聚族而居,建章立约,文明教化,逐渐有村落的形态。其后或是经商、或是耕读,财富累积日厚,建筑日渐兴盛。
1958年,段河村属周村大公社。1983年 人民公社解体后,段河村划归南岭乡。 2004年,新建并硬化了段河至富晋桥公路。
位置境域
段河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地处泽州县西南,距离晋城市区31千米,村域面积2.19平方千米。
段河
地形地貌
段河村地形地貌为山地河谷,海拔827米。
气候
段河村属 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晴暖温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春秋较短。一年四季晴天多,雨天少,日照时间充足。年平均气温11℃左右。春秋两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大,冬夏两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小。霜冻期从10月中旬开始至次年3月下旬结束,霜冻期165天。冰期从11月开始至次年2月结束。降水量乘喇颈年度差异较大,季节差异大,湿度变化大,年降水量为650毫米左右,降水多集中在7-9月,多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秋冬季多风,春冬季为西北风,夏秋季为东南风,风力多为3-4级。
自然资源
段河村地属太行山谷地,生态资源保存较好,多松柏,盛产柿子、甜杏等。
段河村背靠高岭,高岭起伏绵延,构成了“觅龙”之势,达到了“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目的;高岭与骆驼岭形成“察砂”之势凶断格,起到了收气挡风的目的,南面熬凤岭构成“朝山”砂势;河流蜿蜒穿过村落,构成了村落的中心纽带,形成了“观水”之势;巨型自然山脉形成的酷似“二龙戏珠”天然景观将小村圈在其中。
其选址不仅使村落具有较好的景观环境,而且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具备以下特征:
①村落的位置及走向使村落可获得良好的日照与屏障,阻止冬季北方寒流的侵袭;纸背
②村落的布置利用自然地形实现了院落及街道排水;
③村周边山体植被良好,提供了良好的小气候及水土保持,加之位于沟谷之中,空气湿度较大,不易起尘,村落古朴幽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凝聚了太行山自然风光的特色。
整个段河村因山势而居,故民居多坐北朝南,又傍依季节性河流,村落以东西主干道贯通,以龙王庙和西阁为线,根据地势分为山下两大居住组团,以院落组群的形式均匀分布于古村之中,组团规模规整,多为两至三进四合院,或平行排列,或丁字连接,充分利用地势特征进行变化组合。其间街巷走势、尺度以及比例关系等,结合地形条件和院落布局,并根据居民需求而逐渐形成现有的居住格局,既满足了居住需求,又顺应了自然,可谓天人合一。村落格局可概括为“点线面”的结合:“点”即村落中公共空间节点;“线”即村落的季节性河流及人字型支巷构成的道路骨架;“面”即村落中具有相当规模的三片居住建筑组团。街巷为线东西串联起各个空间节点,进而构架起村落整体格局。
段河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居二十余处,涵盖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庙宇建筑有大庙、龙王庙与西阁,院落则有24处。其中,上新院、长坡院、里头院、新院、西西院、东西院、东半院、上头院、疙瘩掌、石起院、后底院、西南地院、京南地院、那行院、底下院、盐商院16处院落及西阁属于明代建筑;庭房院、东院、前头院、黑女院4处院落及大庙、龙王庙则属于清代建筑;立成院、积善院、东坪院3处院落属于民国建筑;院落迁余院则属于建国后建筑。
段河村中主要民族为汉族,据2020年7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有户籍人口165人,常住人口60人。
段河村的主要产业为传统农业等,据2020年7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村集体年白炼举收入6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
龙王庙胶舟懂
龙王庙位于段河村北,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东西长16.7米,南北宽12.39米,占地面积357.21平方米。据庙内碑文记载,庙创建于清代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正殿,两侧依次有厢房、耳殿。正殿石砌台基,洒灶嫌翻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六檩前出廊构架,单檐硬山顶,灰板瓦布面。
三教堂
三教堂为建于清代的祭祀建筑,主要建筑为2层,为院落式建筑,建筑为砖木结构,承重材料为青砖,双坡屋顶覆青瓦。
盐商大院
盐商大院为建于明代时期的普通民居,主要建筑为2层,为院落式建筑,建筑为砖木结酷应桨乎构,承重材料为青砖,双坡屋顶覆青瓦院内保存完好,门窗雕花均完整。
观音阁(西阁)
观音阁为建于明代的祭祀观音建筑,两层建筑,建筑为砖木结构,承重材料为青砖,双坡屋顶覆青瓦。兼有村庄出入口作用,二层主要为祭祀场所,室内有壁画。
三角楼
三角楼为建于明代的普通民居,主要建筑为3层,建筑为土木结构,承重材料为青砖,双坡屋顶覆青瓦。
段士才(1925年-1948年),三十七师特务连副连长,在 淮海战役中牺牲。
段二元(1930年-1952年),七团二营战士,在 朝鲜战争中牺牲。
段建才(1923年-1948年),二十八团战士,在淮海战役中牺牲。
段德余(1924年-1948年),七团二营战士,在太原战斗中牺牲。
段存珠(1925年-1947年),三十团警卫员,在孝义县战斗中牺牲。
段书文(1913年-1947年),三十团战士,在孝义县战斗中牺牲。
段锁吾(1964年-1986年),在北京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因公外出执行任务时牺牲。
中秋祭月
段河村人将祭月、拜月称为拜“月婆婆”。按段河村习俗,每逢中秋之夜,当皎洁的月亮冉冉升起时,每家每户都要进行祭月活动。祭月一般由当民居主妇主持,主妇在拜月之前,都必须盛装打扮一番。在许愿祝福之时,还必须口念祝词,祝词既要念出口,还得小声细语,以不让旁人知道为宜。主妇祭祀完毕,全家人依次跪拜,由家庭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之前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包括在家的和外出的,还有灶王爷一份,都要算上,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分完之后,要先给灶王爷吃,然后大家再分吃。
段氏家族墓地
段氏家族墓地位于段河村村南,清代墓葬,分布面积约120平方米,地表存封土堆8个,墓碑7通,望柱1根。多数已被盗掘,封土堆周边设青石围栏破坏严重,盗洞裸露,墓碑倾倒,砖砌碑亭部分坍塌,凌乱不堪。
2014年11月17日,段河村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9年1月21日,段河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自驾
路线一:晋城市区→南村(经冶底村)→周犁路→南岭段河村(34千米);
路线二:晋城市区→南村镇→大箕镇→犁川镇→南岭段河村(39千米)。
乘车
乘晋城市区至南岭的公交车、客运车或旅游大巴前往段河村。
村内主要分两条主要道路:一条位于村中,经三教堂、上新院、疙瘩掌、上头院、东半院、东西院、西西院等,与沿河大道相交;第二条就是从村委、三教堂侧面延伸的沿河大道,途经黑女院、前头院、盐商大院、底下院、底行院、京南地院等,最终与北道相交。
周边厕所
公共厕所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段河村
公厕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段河村
周边政府机构
南岭镇段河村退卒役觏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周边村庄
段河村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
段河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
段峪村
地址:晋城市泽州县
河村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李河村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