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营村

南营村 南营村概述 南营村村名的由来 南营村村史沿革 南营村辉煌历史 南营村家族渊源


忻州市南营村位于忻府区西北方向,距市区20余公里的双乳湖南岸,东与王家庄村相连,西临新建村、 苗庄村、西大王村,南与前山村举目便现。忻州市南营村位于忻府区西北方向,距市区20余公里的双乳湖南岸,东与王家庄村相连,西临新建村、苗庄村、西大王村,南与前山村举目便现。南营村现有215户,686人,75%以上的人为沈姓,其余人为王、李、于、等姓;党员40名,总面积3103亩,耕地2160亩,全部是水浇地,以种植大田玉米为主要经济来源。2009年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设施完善。村南有一千头猪场。全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实现了全村自来水到户、街道水泥硬化和路灯亮化。据《忻州志·遗闻轶事》记载南营村是从唐朝初期逐渐形成的。《忻州志·遗闻轶事》云:隋朝末年和唐朝初年刘武周偏将尉迟恭(字敬德,今朔州人)在与唐王朝李渊争天下时,领兵率卒曾在今忻州...

详情

南营村地名网_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南营村资料简介
  南营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90220423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0902。南营村与南合索村、北合索村、水头村、东呼延村、作头村、西杨庄村、张家山村、马家庄村、陀罗村、黄龙王沟村、水泉沟村、下闹峪村、和岔村、九会岭村、横墙村、朝阳坡村、温村、苗庄村、西呼延村、西沟村、孙家湾村、枣涧村、沙洼村、田家窑村、金村、西大王村、王家庄村、前山村、新建村、郭家沟村、崔家梁村相邻。 还有61个地名与南营村同名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南营村介绍

忻州市南营村位于忻府区西北方向,距市区20余公里的双乳湖南岸,东与王家庄村相连,西临新建村、 苗庄村、西大王村,南与前山村举目便现。

忻州市南营村位于忻府区西北方向,距市区20余公里的双乳湖南岸,东与王家庄村相连,西临新建村、苗庄村、西大王村,南与前山村举目便现。

南营村现有215户,686人,75%以上的人为沈姓,其余人为王、李、于、等姓;党员40名,总面积3103亩,耕地2160亩,全部是水浇地,以种植大田玉米为主要经济来源。2009年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设施完善。村南有一千头猪场。全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实现了全村自来水到户、街道水泥硬化和路灯亮化。

据《忻州志·遗闻轶事》记载南营村是从唐朝初期逐渐形成的。《忻州志·遗闻轶事》云:隋朝末年和唐朝初年刘武周偏将尉迟恭(字敬德,今朔州人)在与唐王朝李渊争天下时,领兵率卒曾在今忻州、崞县驻扎屯军,大本营就设在忻州金山之上,南北营分设在今忻州的南营村和原平的北营村。也就是说南营村是在唐朝时期由一座军营逐渐改变形成的村落,南营村也由此而得名,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在南营村正北名为堡坡的一个小石丘上,曾经有过近似圆形,直径大约有30米的堡子,堡墙全是用土捣筑而成,墙高约有12米,墙顶宽约2米。堡门呈窑洞形,内外两道,用青石砌成,由外到内呈梯形,木质门扇,外用铁皮包着。此堡子是否是尉迟恭当年屯兵时所建,无从考正。但是在南营村流传着“古时候南营村屯兵、王家庄屯马、前山村屯粮”的说法,而且南营村沈氏始祖沈普旺在明朝初来此地时就是晋王的屯粮管事。还有,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阎锡山的军队的确还在堡子内住了43天,所以可以说该堡子应该是屯兵的地方。可是该堡子在文革期间给毁了,否则我们可以对堡子进行考古研究就可知它的建设年代了。

从唐朝到元朝南营村发展史现未查到文字记载,明朝以后有零星的记载。

明清和民国初,忻州实行乡都村制,据明万历“忻州志”载,其时忻州为4乡,65都,365村。

清朝沿明朝制,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规定府、厅、州、县衙门所在地的城厢地方为城,其他市镇村落地方人口五万以上为镇,人口未满五万者为乡。清光绪“忻州直隶州志”载,境内有4乡,47都,362村,东永丰乡,领10都,76村,南集贤乡领15都,138村,西九原乡,领12都,89村,北金山乡,领10都,59村。

民国初年忻州仍实行乡都村制。

南营村在明、清、民国初年这段时间,属忻州九原乡加禾都(又称九都),占全村75%户数的沈姓户为七甲。

民国八年(1919年)忻州变为忻县,同时废乡都制,实行区村制,全县设六区,南营村为五区。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1937年11月)由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忻县,忻县即以同蒲铁路线为界,一分为二划分为东西忻县,南营村划为西忻州县五区。

民国三十五年八月(1946年8月)东西忻县合并,全县划分为九区,南营村为五区。

解放初期,南营村仍属五区。

1953年忻县撤区设乡,南营村和王家庄村合并为营庄村,划为温村乡。

1958年忻县、定襄合并为忻定县,撤乡建社,撤营庄村,成立南营村生产大队,属上游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在奇村)。

1961年忻定县分治,恢复忻县,成立温村人民公社后,南营村生产大队归属温村人民公社管辖。

1983年忻县改为忻州市(县级市),1984年忻州市撤社设乡镇,撤销南营村生产大队,改成南营村民委员会,属温村乡。

2000年忻州撤地设市,原忻州市改为忻府区,南营村归忻府区温村乡。

2001年忻府区撤温村乡后,南营村隶属合索乡管辖。

现是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南营村。

历史上南营村最辉煌时期应该在清朝乾隆到民国初年,这主要是从村里原村民院落和沈秉德编写的南营村《沈氏家谱》描述的村里曾经有过的观音阁、祚霖寺、碑楼子、关帝庙、财神庙、魁星塔、古照壁、莲花池、龙王庙、天主教堂等十余处古建筑,以及老年人讲述以前村里的情景和保存的清朝旧沈氏家谱记载的情况而得出的结论。据说那段时间,村里经商的人比较多,粮食收成也比较好,文人秀才也比较多(沈氏家谱记载清朝乾隆到咸丰年间连续六代有20多人考取了秀才),所以无论经济效益、文化知识还是村民素养,以及村落和寺庙建设都是比较好的,很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的一段历史。

南营村是以沈姓人口占75%以上的村子,沈姓人的发展史基本上能说明南营村的发展史。据南营村沈成瑞保存的清道光二十六年《沈氏家谱》及2012年沈秉德重新整理的《沈氏家谱》考证,沈氏始祖沈普旺,原祖籍浙江省处州府(今丽水市)龙泉县(今龙泉市)小南庄。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随晋王朱入晋,官授屯粮管事。二世祖沈亮世袭义官、兼理晋王府内外事务、督理阖省屯粮事务,遂安居于忻州(今忻州市忻府区)南营村。据说当时仅有几户人家在现村正北堡坡上原堡子周围居住,堡子是兵营。而现在的南营村则是在沈氏先人率子,伐林拓荒、耕作渔猎、结绳记事、繁衍生息,数年后才为名村望族的。沈氏家族是从四世分为六支,长门的仁,次门的义,三门的礼,四门的智,五门的信,六门的良。随着时间的推移,长门沈的仁之孙沈世选等六兄弟均在明朝先后离乡外出。而三门沈的礼、五门沈的信、六门沈的良三人的几十名后代以及二门沈的义、四门沈的智部分后代也都在清朝时期随晋商奔往各地经商和繁衍。村中只剩次门沈的义和四门沈的智二人的大部分后代,他们繁衍生息,直至今日,已有630余年,繁衍二十四、五代,这些沈氏人就占了全村人口的75以上。

太原市沈保家编辑

周边

合索镇南营村匏退蛘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

周边政府机关

合索乡政府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政府(忻黑线北)

周边村庄

南营村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南合索村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