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乡

东楼乡 东楼乡地理位置 东楼乡建置沿革 东楼乡地质地貌 东楼乡经济状况 东楼乡项目建设 东楼乡村名来历 东楼乡社会事业 东楼乡文化旅游 东楼乡行政区划


东楼乡位于 忻府区城东6公里处,隶属于山西省 忻州市忻府区,典型的近郊区型乡镇。全乡辖七个行政村,其中,除东楼、段庄外,前郝、后郝、南肖、北肖、西楼现已划入城市规划区,前郝村列为29个城中村之一。全乡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1亩,常住人口18163人(2017年) , 汉族最多,另有土家族、 朝鲜族、蒙古族、白族、苗族、黎族6个少数民族,是全区面积最少的乡镇。全乡具有“区域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发达、产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配套、土地肥沃高产、经济活跃灵动、政府清正开明、群众勤劳聪慧、政策宽松开放、人民热情好客”等特点。东楼乡地处东经112°48′、北纬38°26′33″,位于忻定盆地中部、牧马河下游平原,东西7千米,南北5.7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03人。东与北义井乡接壤,西与长征街办事处相依,南连与紫岩乡隔河相望,北邻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播明镇。因地处城...

详情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东楼乡所有镇乡结合区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东楼乡介绍

东楼乡位于 忻府区城东6公里处,隶属于山西省 忻州市忻府区,典型的近郊区型乡镇。全乡辖七个行政村,其中,除东楼、段庄外,前郝、后郝、南肖、北肖、西楼现已划入城市规划区,前郝村列为29个城中村之一。全乡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1亩,常住人口18163人(2017年) , 汉族最多,另有土家族、 朝鲜族、蒙古族、白族、苗族、黎族6个少数民族,是全区面积最少的乡镇。全乡具有“区域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发达、产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配套、土地肥沃高产、经济活跃灵动、政府清正开明、群众勤劳聪慧、政策宽松开放、人民热情好客”等特点。

东楼乡地处东经112°48′、北纬38°26′33″,位于忻定盆地中部、牧马河下游平原,东西7千米,南北5.7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03人。东与北义井乡接壤,西与长征街办事处相依,南连与紫岩乡隔河相望,北邻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播明镇。因地处城乡结合部,距 城区仅2.5公里,境内交通极为便利,向东,忻阜公路(S311)直达五台山,连接京昆高速;向西,云中路商贸街近在咫尺,和平东街直达国道,比肩而过京原铁路于原平与同蒲铁路交汇;境内忻河铁路、团结路横穿东西,东环线(G108)、三八路纵贯南北,“村村通”水泥路面四通八达,“户户通”街巷硬化惠及人人,200余盏太阳能路灯全程亮化。

东楼乡于明洪武初年随秀容县并入忻州,明、清属忻州、代州、保德州,民国初年属雁门道,后分属一、二专员公署。1948年7月21日,忻州解放后属忻县专区二区。1953年分设为东楼乡、肖郝乡。1956年肖郝乡撤并入东楼乡。1958年东楼、义井两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78年属忻州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属县级忻州市。1985年撤红旗公社,设东楼乡。2000年6月撤市设区后,属忻府区管辖。

东楼乡地处忻定盆地东北冲积平原,平均海拔780米,地表由冲积层组成,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16.67平方公里。流经段庄的牧马河属海河支流,境内流域约2.4千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约400万立方米。全年平均气温为6℃至12℃,全年积温2200℃至3535℃,年均降水量为420 mm至600mm,无霜期约在150至160天之间,辖区内建有乡级气象站1个,村级站7个。东楼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渠道纵横,水源丰富,田林路水机电全部配套,素有“水洪精”之称,是忻府区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

东楼人均耕地仅1.38亩,远低于全国和省市区的平均值。因人多地少,群众多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历史上东楼人就以经商著称,东楼张氏为忻州四大商家之一,段庄石氏足迹遍及三省多地。改革开放之后,勤劳聪慧的东楼人民继承吃苦耐劳的传统,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现已形成建筑装潢、管道安装、交通运输、养殖贩运、仓储物流、餐饮服务、苗木花卉、农产品加工八大支柱产业,在全区的三产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中建筑装修从业人员 的比重约占60%左右,基本实现了人人有职业、个个有技能,三产收入现已占到全乡经济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人均纯收入已突破8000元大关,为全区之首。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东楼乡党委、政府将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始终以“进位争先、负重赶超”的决心,按照“产业富民、商贸强乡”的发展战略,抢抓“五区”建设机遇,不断开拓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典型带动、政策推动”,以“信立忻州,德赢天下”的这份热诚,以“宜居宜业宜游”的这方热土,以“亲商、安商、扶商”的服务理念,以“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目标,以“全过程、专业化、高绩效”的服务承诺,全力在投资环境上狠下功夫,诚招八方有识之士,恭迎四海好友宾朋。

东楼乡共辖东楼、西楼、南肖、北肖、前郝、后郝、段庄七个村。因相对集中,俗称“东南西北前后段,骑上车子随便转”。东、西楼村,据古碑记载,隋朝时曾筑有“望萱楼”,故得名“楼村”。明洪武元年(1368年),牧马河水泛滥,从芝郡决口改道,称为“麻河”,“望萱楼”被冲毁,楼村由此分为东、西两村,并沿用至今。南、北肖村,自唐朝至清光绪时,本名“萧村”,后因部分村民向北迁徙建村,遂一分为二,后“萧”简化为肖。前、后郝村,光绪《直隶忻州志》中记为“前后合村”,《村志》则称明朝以前郝姓为大户,故以姓为名,后郝氏于元末举家迁往河北,村名沿用至今。现住户均为明初从临汾洪洞、朔州马邑迁移而来。明万历初年,因“三圣庙”选址意见不合,分为前、后郝村。段庄村在乾隆《直隶忻州志》中记为“叚家庄”,叚字多音,此处应读“霞”,古姓之一。“叚家庄”因何更名为“段家庄”,已无据可考,疑为笔误。

中学1所,教师39人,学生335人(1978年建社中);小学7所,教师82人,学生876人;计划生育方面,女性绝育1469人,上环1788人,独生子女148户280人;出生率10.59%。东楼乡医院,医护人员35人(原卫生院建于1955年,新院建于1977年)。东楼卫生所,医护人员8人;西楼卫生所,医护人员3人;南肖卫生所,医护人员4人;北肖卫生所,医护人员3人;前郝卫生所,医护人员3人;后郝卫生所,医护人员3人;段庄卫生所,医护人员3人。全乡合作医疗人数14880人。

东楼乡著名的文化之乡。辖区内建有乡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村级农家书屋7个,民间艺术种类涉及面塑、刺绣、剪纸、布玩具等;特色食品有高梁面鱼鱼、红面饺子、红面饸捞、酸菜茭子壳、蒸肉、糜谷粉、油炸糕、煎锅、豆糁糁等;秧歌、高桥、挠高、威风锣鼓、八音会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现有群众性、参与性较强的广场舞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支。东楼村“洪济寺”始建于隋唐,先后四次重修,至今前来求子拜观音的香火依旧。东楼“戏台”始建于康熙四十三年,悬三顶结构,7米见方,高1米。前郝“三圣庙”始建于明万历初年,庙内供奉着关圣帝君与观世音、文殊两位菩萨;南肖村村东有“三圣殿”、村西有“关帝庙”。这里还是有名的跤乡,前郝村的“女子挠羊赛”与过去每年正月的“放焰火”一样出名。东楼村每年农历三月廿一举办庙会,因所售货物多为春耕农具,俗称“杆子会”、“圪栏会”,是全区著名的农业生产资料交易会。

全乡共辖东楼、西楼、南肖、北肖、前郝、后郝、段庄7个村民委员会。

周边小学

忻府区东楼乡西楼小学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西楼幼儿园西北侧约110米
忻州市忻府区西楼幼儿园西北侧约110米

周边乡镇

东楼乡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

周边村庄

东楼村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
忻州市忻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