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宜亭村

东宜亭村 东宜亭村村名来源 东宜亭村自然环境 东宜亭村人文习性 东宜亭村建置沿革 东宜亭村文物古迹


东宜亭村,隶属 山西省 文水县北张乡,西依文峪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东宜亭村地处 文峪河畔,村庄共有人口2700多人。文峪河发源于交城县关帝山,流经交城进入文水。文峪河自古以来给两岸人民以灌溉之利,但因河水夹带沙石而下,出山后由于河槽浅窄,土质松软,每遇水涨,随即泛滥成灾。旧县志记载,古代洪水泛滥时,汾(即汾河)、文二水合流,数十里尽成泽国,沿河人民深受其害。光绪十年(1884),为分散文峪河洪水,便利灌溉,从樊家庄村南开凿文峪河西河,将水疏为东、西两河。东宜亭就处于文峪河东、西两河之间的平原地带。东宜亭村位于山西省 文水县城东南,据明朝天启五年《文水县志》记载,原名“宜东都,在县 东南八里,为二村:宜亭、寨子。”又据199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水县志》记载:“该村原名永泉乡。相传,古时有位骑白马者在此 憩息饮马,白马将井水饮去很多...

详情

东宜亭村地名网_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北张乡东宜亭村资料简介
  东宜亭村是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北张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121202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1121。东宜亭村与北张村、南张村、苏家堡村、郑家庄村、南武涝村、北武涝村、西宜亭村、上河头村、武村相邻。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北张乡东宜亭村介绍

东宜亭村,隶属 山西省 文水县北张乡,西依文峪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东宜亭村地处 文峪河畔,村庄共有人口2700多人。

文峪河发源于交城县关帝山,流经交城进入文水。文峪河自古以来给两岸人民以灌溉之利,但因河水夹带沙石而下,出山后由于河槽浅窄,土质松软,每遇水涨,随即泛滥成灾。

旧县志记载,古代洪水泛滥时,汾(即汾河)、文二水合流,数十里尽成泽国,沿河人民深受其害。光绪十年(1884),为分散文峪河洪水,便利灌溉,从樊家庄村南开凿文峪河西河,将水疏为东、西两河。东宜亭就处于文峪河东、西两河之间的平原地带。

东宜亭村位于山西省 文水县城东南,据明朝天启五年《文水县志》记载,原名“宜东都,在县 东南八里,为二村:宜亭、寨子。”又据199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水县志》记载:“该村原名永泉乡。相传,古时有位骑白马者在此 憩息饮马,白马将井水饮去很多,人们认为是二郎神显灵,在井旁盖了一座二郎庙,此后取神仙宜停留之意,改永泉乡为宜停村。明朝万历年间发大水,宜停村被冲为两片,居西的名为西宜停,居东的名为东宜停,俗称将停简化为亭。”

20世纪70年代前的东宜亭村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水乡,文峪河东河从村东缓缓流淌,西河从村西的东宜亭村与西宜亭村之间奔腾而过,在西河与东宜亭村之间还有一条灌溉水渠,两河一渠,水量充沛,碧波粼粼。东西河两岸杨柳依依,芳草萋萋,河堤上有便道可驶马车、可通行人。沿河散步,微风拂面,河水清澈,波涛翻滚, 沁人心脾;隔水相望,绿柳如烟,小鸟鸣啾,彩蝶飞舞。人马出没于树木、田域之间,时隐时现,真是风景如画。村中到处是自然形成的池塘,池塘的总面积与村中陆地面积基本相等,可谓水陆各半。几个大的池塘有两米多深,可以游泳、可以养鱼、可以放鸭。许多大的宅院里种满了枣树、桃树、杏树、柳树、葡萄等树木和各种应时蔬菜,春天花红柳绿,秋天果实累累。民居就掩映在池塘与树木之间,远远望去,绿树浓荫,蝉鸣聒耳;走近村庄,水面风来,蛙声不绝。

当然,水乡也有水乡的烦恼,且不说这些池塘大多是河水进村后留下的痕迹——每次河水进村必定经历一场人与水的生死搏斗,也不必说蚊虫叮咬,水蛇游荡,给人带来的危害,只是雨天泥泞、四季潮湿,就给人们造成诸多不便,同时,村子四周都是高高的护村堰,只留着几个缺口作为通道,这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当地人将宜亭村称之为“泥底村”,当地民谣曰:“泥底村, 泥腿、泥胳膊、泥人人,河淹水漂湿淋淋。”(文水方言,“宜”与“泥”谐音。)

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文峪河水流量大为减少,大多数河段断流、干枯,成为了典型的季节河。由于缺水,东河和西河与东宜亭村间的水渠已经废用,摊为耕地,西河也基本无水,只是在雨季或灌溉时从文峪河水库放些水,河中才有少量积水。不过,在国家建设新农村方针的指导下,东宜亭村的道路却大有改观,村中的东西大街由过去仅有1条增加到4条,而且,大街小巷基本 硬化,雨天不泥泞,晴天很卫生,村村通公路,出行很便利。

从地形上看,东宜亭村自古由汾河、文峪河冲积、沉积而成,因而地势平坦。全村共有土地3500亩。过去,由于地下水位高,全村盐碱地较多,这些土地“冬天白茫茫,夏天光板板,秋后十有四不收。”现在,文峪河水位大大降低,为这些土地的去盐碱化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打井抗旱,使过去的盐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肥沃田,从而使东宜亭成为文水县粮食、棉花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

从气候看,东宜亭地处中纬度地带,海拔800米左右,属暧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0.4C,降水量480毫米,无霜期170天左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水分布不均,春季冷暖无常,十年九旱;夏季天气炎热,雨量集中;初秋时节,常出现连阴雨;冬季寒冷,降雪稀少。

东宜亭村现有600余户,2700多人,姓氏比较集中,其中,李姓、郭姓、阴姓为村中三大姓,李姓大多居住于村子东南面。

据1982年6月30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文水李姓共有人口31446人,为文水第三大姓,仅次于张姓和王姓。李姓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村子,除了东宜亭村外,还有(以人口多少为序排列):西庄、上河头、龙泉、文倚、北峪口、西城、方圆、南武涝、南贤、马西、下曲、 武良、横沟、桑村、武家寨、开栅、冀周、西夏祠、南明阳、东堡、宜儿、杨乐堡、乐村、大象、北武涝、南武、石永、孝义、新庄、东城、索家堡、北徐、东旧、麻家寨、南峪口、韩村、岳村、北街、门世、南武度、杭城、水寨、南庄、北张、大城南、桥头、武午、西旧、西街、堡子、裴会、东宜亭(在75个村庄中排名为52)、田家堡、马村、平陶、南关、南安、武陵、土堂、云周、孝子渠、郑家庄、樊家庄、苏家庄、永乐、北武度、私评、武村、杜村、杜村庄、百金堡、北胡、贯家堡、徐家镇、南张。

文水居民习性,历代志书多有记载。明《永乐大典》谓之“其民俭朴,勤力稼穑”。《山西通志》为“民素刚劲,俗尚俭朴,勤力稼穑,颇尚文学”。清康熙《文水县志》为“劲而轻生,俭而趋利,浇朴相半,勤则其天性也”。清光绪《文水县志》为“男重耕读,女勤纺织,俗尚节俭,商多外出”。1994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水县志》将现代文水居民的习性归纳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热爱本土,乐于奉献;勤农善贾,长于立业;思想解放,敢于创新。”

这些记载和表述虽然未必十分准确、全面,但大致可见文水居民和村民的基本习性,东宜亭人当然也不例外。

明朝天启五年《文水县志》记载:“文阳之邑,古号平陵。在春秋则本祁氏之田,当两汉,乃大陵之县,至隋开皇列为文水,盖西谷之水,其水多文,因以为名焉。”清朝光绪九年的《文水县志》记载得更为详细:“文水,古冀、并之域。春秋为晋国祁氏之田。鲁昭公二十八年,晋灭祁,为平陵大夫邑。战国周安王二十六年,魏、赵、韩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属赵,名大陵。秦始皇十九年,灭赵、并六国,郡县天下,为大陵县,属太原郡。汉因之。新莽篡汉,改大宁县。东汉复为大陵,仍属太原郡。晋属太原国。后魏省大陵,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始更为文水县,如魏属。唐武德三年,隶汾州;六年,属并州;七年,又隶汾州。贞观元年,复旧。天授元年,改县曰武兴。神龙元年,复故名。”自此,文水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明、清两代,文水基层建置为坊都里甲制。“在城曰坊,为领;在乡曰都,为属。”当时,东、西宜亭村统称之为宜东都,同时,宜东都还包括寨子(即武家寨),属南关坊。

民国六年(1917),本县实行编村闾邻制。凡100户以上村庄为1编村,25户编为1闾,5户编为1邻。民国七年(1918),增设4个行政区,东宜亭属第一区管辖。民国29年(1940),抗日民主政府将县境分设为7个区,东宜亭属第六区管辖。民国36年(1947)初,阎锡山文水县政府在县境推行区村制,将全县划分为5个区,区下辖治村,是年3月,改区村制为乡村制。

解放初期,全县仍实行区村制。1953年7月,改区村制为乡村制,东宜亭属北张乡。据说,当初建乡时,县政府准备将乡政府设在东宜亭村,但是,东宜亭人不同意,怕设乡后加重村民的负担,于是将乡设在了北张村。

1961年11月,全县改划为15个人民公社,下辖174个生产大队,1013个生产队。东宜亭为生产大队,属北张人民公社。1967——1980年,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均在公社、大队名称后加“革命委员会”称号,1981年仍恢复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称号。1984年全县改社队制为乡(镇)建制,改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现在,东宜亭村的行政名称为:文水县北张乡东宜亭村民委员会。

东宜亭村与文水许多大的村落相比并不算大,而且人口也不太多,但是,其众多的文物古迹昭示着村子历史的悠久和文化气息的浓厚。

东宜亭最大的古建筑是龙天庙,其位置在村子西面,即现村民委员会所在地。龙天庙的南面是一个很大的戏台,戏台两侧各有一个庙门,戏台下面也有一个很低的门,但是却常常关闭,据说此门只供龙天庙里的神仙出入之用。戏台西南面的正街上有一座阁楼,阁楼下面是一个大拱门,可通车马、可行人。这座阁楼是古代宜东都和宜韩都的地界。龙天庙的主殿在戏台的正北,进入主殿首先要经过山门,即龙天庙的大门,大门的西侧是鼓楼,东侧是钟楼,村中如有大事需通知村民时便敲钟击鼓。进了大庙,正北是正殿,正殿两侧各有一偏殿,庙的东西两侧为东西殿,不论是正殿还是偏殿以及东西殿中都供奉着众多神像,而且墙壁上都绘有彩色神仙图。龙天庙的最大特征是在其戏台和正殿的明柱上都绘有飞龙,飞龙以柱为身,其头为木雕,位于明柱于房梁的交会处。龙天庙在民国时期便是村公所所在地。20世纪70年代,龙天庙拆除后,改建为新的村办公场所。

龙天庙的东面有一片开阔地,周围低洼,中央较高,在其中央有一坐姿铁佛,铁佛的两傍还有两口大铁钟,铁钟高有一米多,直径也将近一米。据说这尊铁佛原来在武家寨,有一年发大水(也有人说是刮大风),将其移到了东宜亭村。后来两个村子为铁佛的归宿发生过争执,最终铁佛还是落户于东宜亭。东宜亭村每年四月十八赶庙会就源于此,不过,武家寨也将赶庙会的时间定在了四月十八。其实,东宜亭和武家寨在明朝时都属于宜东都,两个村子本来就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其中包括同一天赶庙会。每年逢四月十八,两个村子的商贩便争先恐后地赶早去给铁佛戴用席子卷成的高筒草帽,为得是生意兴隆,吉祥发财。铁佛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

在东宜亭正街中段有座二郎庙,庙内有一口水井。这座庙的由来便是上文提到的“古时有位骑白马者在此憩息饮马,白马将井水饮去很多,人们认为是二郎神显灵,便在井旁盖了一座二郎庙”,从此,村子由过去的永泉乡改名为宜停村。可见,水井的历史先于二郎庙,庙由井而来,井由庙流芳。现在,庙虽破旧仍存,井却难以辨认。

东宜亭村北有一座真武庙。这是现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建筑,尽管已经被岁月剥蚀的千疮百孔,摇摇欲塌,而且,庙中的神像也早已不知去向,但是,其斗拱、雕梁仍显示出当年的雄姿。过去,真武庙内有东厢房,可以住人,外面有围墙、庙门,庙门两侧东有钟楼,西有鼓楼,门口还有一对石狮子。现在只有正殿孤零零地坐落在北环村路中段。

在村子的南面有一座关帝庙。庙内有正殿和两侧偏殿,正殿内供奉着关羽父子和周昌的神像。20世纪60年代初,村里将两户所谓的四类分子赶到庙里居住。他们在庙里种下两颗柳树,表达在那个艰难岁月中对生活的期盼和热爱。现在,“四类分子”早已平反昭雪,只留下两颗参天大树在叙述着当年的苦难。

在关帝庙的正西面有一座观音庙。观音庙规模不大,仅有一间,庙内供奉观音菩萨,保佑一方平安。

在村子正东500米左右处,即李氏祖坟的正北,曾经有一座虸蝗神庙。此庙历史久远,曾于1945年重新翻修。这年农历五、六月间天旱无雨,到七月初下了一场雨,久旱逢雨的秋庄稼正在成长时,一场特大的蝗灾发生了。据《文水文史资料》记载,这场蝗灾起源于汾阳罗城一带。该地有一处大水洼,因天旱枯竭,雨后就发现了大量蝗虫。蝗虫进入文水境内的时间在农历七月初八、初九间,每天以约三四华里的速度由南向北像潮水一般涌来。所过之处,高杆作物成了半截光杆,低杆作物片叶不留,就连郁郁葱葱的树木也成了枯枝,只有山药蔓子未受其害。当时,没有治虫害的农药,人们对这场前所未见的蝗灾束手无策。许多村庄组织村民敲锣打鼓地供俸八蜡神祭虸蝗,也有的端上供品到地头祈祷,而东宜亭村则组织村民捐款翻修了虸煌神庙。当年远在绥远经商的李敬万响应村里号召,急村民所急,从当地同乡中募捐了几百块大洋,专程送回村里修庙。

东宜亭村东有一座文昌阁。文昌又名梓潼帝君,是道教神名,相传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死,后人立庙纪念。文昌阁座东朝西,阁内有东殿、南殿,东殿内供奉着文昌君,南殿内供奉着十八罗汉。南殿西侧有一颗大榆树,直径约七八十厘米,树高十几米。

在文昌阁和二郎庙的中间,有一座五道庙,座北朝南。说是庙,其实只是一个用砖砌成的小窑洞,高不过两米多,宽也只有两米左右,深只有一米。洞内有五路将军的神像。

这样的五道庙在村子西南还有一座。

东宜亭村西有一座老爷庙,座西朝东,庙内除西面的正殿外,还有3间正房,庙门口有一眼水井。解放战争时期,村里小学生读的是新式课本,课本中有拥护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内容。有一次,二战区的队伍突然来到村中,学生们急忙将书藏在了老爷庙殿内的地砖下,躲过其搜查。

东宜亭村东即东河河堰上有一颗高大的柳树。据《文水县志》记载,其树龄到20世纪90年代为150年。树高23米,主干高4.5米,南北树冠21米,东西树冠18.2米,树胸粗6米,树主干最大直径1.9米。3个大枝生长健壮。远远望去“幢幢如车盖”,在很长一段时期是东宜亭村的标志。大柳树的西面有一堵照壁,宽有5米左右,高有也将近5米,厚50厘米。解放战争时期,被二战区的队伍拆除,其砖用于修建炮楼,村中许多人被迫往文水城南送过砖。

周边出口

文水东/南庄出口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

文水东/南庄出口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

周边村庄

东宜亭村 地址:吕梁市文水县
吕梁市文水县

西宜亭村 地址:吕梁市文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