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热营子嘎查
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 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发展历程, 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重要时间节点, 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抗击疫情, 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媒体关注, 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所获荣誉, 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标志标识
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成立于2015年9月,立足“精准扶贫 精准扶智”,以外国语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 和全校各学院青年志愿者为依托,重点面向通辽市科尔沁区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和农民工子女开展以功课辅导为主,以素质拓展和文化体验为辅的教育帮扶活动。 2021年起,团队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凝聚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智慧与力量,对口帮扶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浩力本召嘎查、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伊拉麻图嘎查,努力让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重要支点的作用,点亮更多乡村孩子的人生征程。 截至2021年6月底,团队已经成功开展12季公益助学活动(含一次抗击疫情云辅导)和5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缓解了受助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压力。此外,受助学生的课程成绩和文化素养均有明显提升,很多经过“暖阳”义教的一对一帮扶后的中小学生,不仅顺利升入了初中、高中,而且学习的自信心、语...
详情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成立于2015年9月,立足“精准扶贫 精准扶智”,以外国语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 和全校各学院青年志愿者为依托,重点面向通辽市科尔沁区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和农民工子女开展以功课辅导为主,以素质拓展和文化体验为辅的教育帮扶活动。 2021年起,团队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凝聚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智慧与力量,对口帮扶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浩力本召嘎查、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伊拉麻图嘎查,努力让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重要支点的作用,点亮更多乡村孩子的人生征程。 截至2021年6月底,团队已经成功开展12季公益助学活动(含一次抗击疫情云辅导)和5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缓解了受助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压力。此外,受助学生的课程成绩和文化素养均有明显提升,很多经过“暖阳”义教的一对一帮扶后的中小学生,不仅顺利升入了初中、高中,而且学习的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活动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在不断提升。 人民网、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 内蒙古新闻网 、 内蒙古电视台 、通辽日报、通辽网、通辽广播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曾对活动进行关注报道。 2021年8月3日,团队获得2021年“善创未来”美好大会乡村振兴创意火花赛道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发展历程
2015年6月,偶然的一次机会,时任 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党总支书记吴白乙拉结识了通辽市公益善心组织的负责人,得知通辽市有一群人组成公益善心组织,每个月都默默地为通辽市贫困家庭捐款,在生活上给予她们无私的帮助。得知他们的善举后,吴书记毫不犹豫也加入了他们行列中。随后,吴书记找到当时外愉脚蜜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协会的负责人周舰、张月萍两名同学,并指派她们随善心组织的同志们去给这些贫困家庭送去衣物表达青年志愿者的爱心。然后,吴书记召集青协的两位同学对青协今后的工作给予指导,希望青协以什么方式为这些贫困家庭做些什么。贫困家庭多数是因经济困难生活拮据、看不起病,更无力支付孩子课外补习费用从而导致孩子的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大家商议借助大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优势,借助青年志愿者分协会这一平台面向全校大学生中招募“义教”老师,为通辽市贫困家庭孩子和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教育帮助。 “暖阳”义教,寓意公益助学就像温暖的阳光一样,照亮寒门学子成长成才姜市纹壳的前行道路。“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的老师们都是来自内蒙古民族大学各个学院的青年志愿者。 为了保证扶贫和扶智落到实处,更具精准性和针对性,团队在通辽市逸夫小学、第三中学、第七中学、交通小学等结对学校的帮助下严把入口关,认真筛选受助学生条件,保证受助学生均为通辽市科尔沁区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和农民工子女。此外,团队还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访受助学生家庭,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为今后的教育帮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精准扶智的有效补充,团队还号召全校师生为受助学生家庭捐衣捐物,让“暖阳”义教更有温度。组织义教师生参观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博物馆,了解民大发展历史和独特的蒙医药文化;走进 通辽市图书馆 润懂己企雅和 蒸连科尔沁博物馆 ,体验读书的快乐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等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为常态。参观美术展、举办书法讲座、开展绘画培训等其他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在接连进行,成为义教师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加强德育、美育的有效载体。 桃李不言员采,下自成蹊。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浆霸想暖阳”义教成功走元希院出一条用公益助学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让贫困家庭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受助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新路子,同时也获得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收获了众多荣誉。重要时间节点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二季活动自2016年4月10日开始,至2016年7月3日结束,历时12周。我校各学院68名义教老师为通辽市第三中学、第七中学等学校的24名受助学生累计提供了330个小时的教育帮扶。活动期间,义教师生还一起参观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开展了“大手拉小手 成长一起走”师生联谊活动,举办了“小小一件衣 温暖心中记”爱心衣物捐赠活动。第二季活动较第一季活动,义教师生的人数均有所突破,教育帮扶时长稳步提升,实践育人模式初显成效。第三季
第四季
第五季
第六季
第七季
第八季
第九季
第十一季
第十一季活动自2020年11月15日开始,至12月20日结束。116名义教老师为来自通辽市科尔沁区12所幼儿园、中小学的55名受助学生提供了线上60.4小时、线下407小时,累计467.4小时的教育帮扶。如果按照每小时100元的家教酬劳计算,义教老师用知识创造了46740元的劳动价值,减轻了贫困家庭的教育支出压力。更令人可喜的是,义教师生均有进步:义教老师的师范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受助学生的课程成绩和综合素养明显得到提升。 第十一季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6年“暖阳”义教教育帮扶社会实践活动自7月17日开始至25日结束,来自外国语学院和政法与历史学院的8名义教老师为通辽市科尔沁区学苑小区和中泉嘉园小区的10名中小学生提供了累计144个小时的教育帮扶。期间,实践团为义教师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了实践育人的效果。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7年“暖阳”义教教育帮扶社会实践活动自7月15日开始至22日结束,来自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农学院的9名义教老师为学校附近街道社区的9名中小学生累计提供了156个小时的教育帮扶,成为第四季暖阳”义教公益活动的延续和升华,同时也为创建“德润校园 善行民大”的精品校园文化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8年“暖阳”义教教育帮扶社会实践活动自7月15日开始,至20日结束,来自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的13名义教老师为学校附近街道社区贫困家庭的25名中小学生累计提供了212个小时的教育帮扶。这一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义教师生人数和教育帮扶时长实现新突破。此外,学院连续第二年聘请英语教师担任实践团的指导教师,为义教老师进行岗前培训,指导实践团开展工作;首次邀请学院硕士研究生为义教老师分享教学技能和经验,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9年“暖阳”义教教育帮扶社会实践活动自7月13日开始,至19日结束,来自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的8名义教老师为学校附近街道社区贫困家庭的12名中小学生累计提供了101个小时的教育帮扶。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1年“暖阳”义教寒假线上公益助学活动自2021年1月11日开始,至1月31日结束,历时三周。100名义教老师为49名受助学生累计提供教育帮扶时长达642.52小时,为受助家庭节省了大约65000元的教育支出,有效缓解了经济压力。北疆大学生和志愿内蒙古微信公众号、通辽日报等3家主流媒体平台对此关注报道,活动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抗击疫情
2020年2月14日,内蒙古民族大学“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联合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组建了“温暖如你 向阳而生”抗击疫情公益助学志愿服务队,旨在发挥师范生专业特长,通过线上“一对一”教学形式,为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子女免费提供学业帮扶、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 招募义教老师的倡议书发出后,内民大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响应、热情参与。短短一天半的时间,便有化学与材料学院、外国语学院等13个学院、184名青年志愿者报名参加,另有4名党员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义教老师申报的辅导科目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8个科目,辅导年级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大多数义教老师都有课外辅导功课或者家教经验,很多还是“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团队的义教老师,帮扶经验丰富,部分义教老师还可蒙、汉双语在线辅导。 在选拔培训义教老师的同时,服务队还完成受助学生的招募工作。受助学生中,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子女15人,其中3名孩子的家长是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经过与家长联系、与学生沟通以及对义教师生的精准配对、科学分组等工作,2月18日服务队正式进入线上帮扶阶段。 公益助学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帮扶学生家长的认可。化学与材料学院2018级材料化学班朱显龙同学帮扶的是一名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该学生的母亲在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工作。孩子父亲表示,平时都是孩子母亲辅导孩子功课,疫情期间,繁重的工作让她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自己突然辅导孩子功课又有一些生疏。朱显龙同学对孩子的在线辅导,可以让妻子在医院安心工作,又让孩子学到了课程知识,感谢内民大组织的这次活动。 志愿者们还从2月16日起,为32名贫困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帮扶。 截至5月26日,74名义教老师为47名受助学生累计提供教育帮扶时长达2086.7小时,活动取得了积极效果。 当前,在全国上下共抗疫情的特殊时期,众多民大学子弘扬“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暖阳”义教公益助学平台上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媒体关注
所获荣誉
标志标识
“暖阳”义教公益助学活动标志标识由Logo和活动服装组成。 Logo由图案和文字组成。其中,六颗红心连在一起,寓意各学院志愿者心连心,团结奋斗,共同致力于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六颗红心簇拥在一起象征着“暖阳”带给人们温暖。周边行政单位
木退文黄苏拉花塔役竹军人服务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
周边政府机关
黄花塔拉苏木伊拉麻图嘎查党总支
地址:五黄段南50米
周边村庄
合热营子嘎查
地址:通辽市奈曼旗
上黄花塔拉嘎查
地址:通辽市奈曼旗
中黄花塔拉嘎查
地址:通辽市奈曼旗
下黄花塔拉嘎查
地址:通辽市奈曼旗
巴彦花嘎查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
窑营子嘎查
地址:通辽市奈曼旗
腰营子嘎查
地址:通辽市奈曼旗治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