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图里河镇

伊图里河镇 伊图里河 伊图里河镇建制沿革 伊图里河镇行政区划 伊图里河镇地理环境 伊图里河镇自然资源 伊图里河镇人口民族 伊图里河镇经济 伊图里河镇社会事业 伊图里河镇地名考 伊图里河镇历史文化 伊图里河镇风景名胜


伊图里河系蒙古语音译,意为“清澈见底的大河”,另说系满族语音译,意为“大松子河”。 伊图里河镇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管辖,全镇辖区面积113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约为8.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09人(2017);伊图里河镇东接鄂伦春自治旗 克一河镇,南连牙克石市 图里河镇,西、北与根河市 好里堡街道办事处毗邻,牙林铁路、伊加铁路、G332国道(在建)、S301省道、牙伊公路(X302)在镇域交汇,距离根河通用机场直线距离仅13.5公里,是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伊图里河镇是国家大型二档森工企业 伊图里河林业局(县处级)局址驻地,伊图里河林业局曾创造过“日产万米”木材生产记录,永载林业史册。伊图里河镇曾辉煌于林区几十载,被誉为“林海重镇”、“林城小巴黎”、“沟里的小香港”、“藤球之乡”,八、九十年代辖区总人口最高曾达6万人,在伊图里河镇,原...

详情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所有镇中心区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介绍

伊图里河系蒙古语音译,意为“清澈见底的大河”,另说系满族语音译,意为“大松子河”。 伊图里河镇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管辖,全镇辖区面积113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约为8.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09人(2017);伊图里河镇东接鄂伦春自治旗 克一河镇,南连牙克石市 图里河镇,西、北与根河市 好里堡街道办事处毗邻,牙林铁路、伊加铁路、G332国道(在建)、S301省道、牙伊公路(X302)在镇域交汇,距离根河通用机场直线距离仅13.5公里,是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伊图里河镇是国家大型二档森工企业 伊图里河林业局(县处级)局址驻地,伊图里河林业局曾创造过“日产万米”木材生产记录,永载林业史册。

伊图里河镇曾辉煌于林区几十载,被誉为“林海重镇”、“林城小巴黎”、“沟里的小香港”、“藤球之乡”,八、九十年代辖区总人口最高曾达6万人,在伊图里河镇,原驻有 伊图里河铁路分局( 副厅级)、 伊图里河林业局(县处级)及 伊图里河林业机械制造厂(县处级)3个带有社会管理职能国有大型企业。

2012年伊图里河镇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 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2016年内蒙古大兴安岭伊图里河林业局被国务院批准纳入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早在公元七世纪唐代,额尔古纳河流域(当时名望建河)东南岸幽深密林中(即今牙克石市北部伊图里河、图里河一带),留下了蒙古、达斡尔族活动的踪迹。大兴安岭西北麓,包括根河市(原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市(原额尔古纳右旗)、鄂伦春自治旗(原鄂伦春旗)、牙克石市北部(原喜桂图旗)、黑龙江省漠河县、呼玛县以及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广大山区,均为被称作“使鹿部”的鄂温克猎民近代狩猪区。他们世世代代牵着驯鹿在深山密林中游猎,足迹踏遍了这一地区山山水水,因此,到处留下了内容丰富、为数众多的鄂温克踪迹与文化。今牙克石市北部伊图里河广大山区曾是鄂温克猎民和鄂伦春猎民游猎的结合地区,鄂温克猎民中的固德林氏族一部长期在这一带狩猎。

清代,伊图里河地区属大清帝国黑龙江省呼伦贝尔部辖区,无固定人员居住。

民国时期,伊图里河地区属民国额尔古纳左翼旗辖区,无固定人员居住。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开发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952年在此设立图里河森林工业局伊图里河作业所。

1953年5月17日,伊图里河作业所从图里河森林工业局分出,成立伊图里河森林工业局。1953年7月1日,伊图里河森林工业局正式宣告成立,后改称为伊图里河林业局。

1955年8月,设伊图里河区,隶属喜桂图旗,政府设在伊东。

1958年10月,改称伊图里河镇人民公社委员会,隶属喜桂图旗。

1959年至1962年,伊图里河镇与伊图里河林业局合并办公,政企合一,1962年后政企重新分开。

1968年,改称伊图里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隶属喜桂图旗革命委员会。

1969年8月,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伊图里河镇随呼伦贝尔盟一并划入黑龙江省。

1975年4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下((75)铁人字406号)文件,批复成立 伊图里河铁路分局,1975年6月1日,伊图里河铁路分局正式宣告成立,分局机关设在伊图里河伊西。

1979年7月,呼伦贝尔盟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伊图里河镇随呼伦贝尔盟一并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5月,改称伊图里河镇人民政府。

1998年11月13日哈尔滨铁路局宣布,将 伊图里河 铁路分局撤销编制,并入 海拉尔 铁路分局,在原 伊图里河铁路分局处设置 哈尔滨铁路局 海拉尔铁路分局伊图里河铁路地区办事处,监督原分局管内各生产单位的运营。

2006年5月,为适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需要,伊图里河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改为伊图里河街道办事处,政府行政职能划入图里河镇。

2010年12月,被上级党委、政府批准恢复伊图里河镇建制,沿用至今。

2016年7月28日,伊图里河镇人民政府机关由伊东中央街迁至伊西中央街(伊西铁西路39号)。

伊图里河镇下辖伊东、伊西两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以前伊图里河镇共辖6个居委会,其中伊西3个,伊铁居、伊岭居、伊辉居;伊东3个,伊林居、伊兴居、伊建居,2007年合并为2个居委会);下辖 道木达、 大其拉哈、觉苟荀、 喀喇其4个居民点。

伊图里河林业局下辖伊东、 大其拉哈、觉苟荀、 喀喇其、库布春、 银阿、巴布根、莫那根、温河、那吉坎、卧斯门林场。

驻在单位: 伊图里河林业局(正处级)及其所属6个林场(正科级)。

伊图里河镇隶属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市 牙克石市管辖,位于牙克石市最北部,东接 鄂伦春自治旗克一河镇,南连牙克石市图里河镇,西、北与根河市好里堡街道办事处毗邻,地理坐标为介于121°35’-122°17’,北纬50°39’-50°52’之间,全镇辖区面积113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约为8.98平方公里。 牙林铁路、 伊加铁路、S301省道、 牙伊公路(X302)在镇区交汇,距离根河通用机场直线距离仅13.5公里,是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伊图里河镇

伊图里河属于高寒地区长年冻土地带,属 寒温带(亦称: 亚寒带)气候特征,气候严寒,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凉短促,秋季转瞬即逝,冬季严寒漫长,平均年 积温1235.2℃,平均 相对湿度70%,多年平均降水量45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530小时,最大冻土深度4米,无霜期为65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2℃,历史最高气温36.5℃,历史最低气温-53℃,排列全国最冷的地区之首。

伊图里河镇位于大兴安岭主岭北段西坡,接近大兴安岭主脉岭脊,多以中低山为主,整体地势呈东高西低,海拔在700米~1284米之间,境内最高海拔位于喀喇其林场与库布春林场交界处南侧山峰,海拔1284米,最低海拔位于道木达村西南侧伊图里河与图里河交汇的河口处,海拔700米。坡度在10°~20°之间,平均坡度15°左右。

伊图里河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段的海拉尔-拉布大林-根河火山断陷盆地内,大地构造上位于塔源-喜桂图缝合带北部,即额尔古纳地块中南部。

从距今2.4~6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起,伊图里河地区曾是原始海洋,同周围广阔的海洋连在一起,科学上称之为“蒙古海槽”,是中亚“蒙古——兴安海”的一部分。

伊图里河地区露有元古代早期地层,主要是结晶岩、花岗岩、片麻岩等构成的中深度变质岩系。这套岩系距今23亿年左右,属于早期地质构成运动—“五台运动”的产物。它是环绕西伯利亚古陆核的原始洋壳不断崛起而形成的,是目前所知蒙古海槽最古老的岩层。

在石炭纪末期,由于地壳的激烈变化,出现海陆交互地层。二迭纪发生了海西运动,产生前列皱褶,海水全部退出,上升陆地,这次强烈皱褶被称为大兴安岭皱褶带,成为后来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山脉的雏形。古生代末期,皱褶山脉形成后,地壳曾出现了一个较长的相对稳定时期。

侏罗纪后期至白垩纪,发生了“燕山运动”。强烈的皱褶、断裂和火山喷发,使地壳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亚洲地块相对于太平洋地块向东南滑移,特别是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板块挤压、相撞,出现区域性大断裂,并发生块状隆起和阶梯式断裂,形成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的一部分。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其主轴大体上呈现北北东走向。构成特点是由剧烈的块隆起和阶梯式断裂所产生的,有时伴有不同性质的火成岩侵入,特别是花岗岩侵入体与它们伴生。新华夏系构造改变了老的构造,进行了以北北东走向的区域性大断裂活动及火山的激烈喷发,并沿断裂喷发大量的中基性火山岩凝灰岩等,几乎盖满了整个大兴安岭皱褶带。

第三纪,伊图里河地区处于缓慢稳定上升时期,盆地、山岳经过侵蚀剥蚀,故未留下地层资料,科学上将这一时期的剥蚀夷平面称为“兴安期夷平面”。到渐新时期时,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这次运动在沿袭以前地层构造的基础上,发生新的皱褶、大断裂以及激烈的火山喷发,使地壳继续隆起,并有玄武岩溢出。后经不断夷平、剥蚀,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地貌。

伊图里河地区地貌的构成,主要是中生代末期、第三纪早期具备雏形。中生代末期以前,大兴安岭为上升隆起的构造活动,中生代末期、第三纪早期,构成活动比较平静,大兴安岭山地遭受剥蚀夷平作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第三纪晚期。第四纪时期,大兴安岭山地又倾斜式大面积隆起,地壳缓慢上升。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条件曾发生较复杂的变化,在地壳的内、外综合作用下,低山和丘陵的顶部变得圆滑,形成较宽阔的河谷平原。地貌单元可分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

伊图里河地区土壤共分4个土类,7个亚类。地带性土壤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黑钙土,非地带性土壤有草甸土、沼泽土。棕色针叶林土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主脉两侧从海拨700米的沟谷到1300米高山的兴安落叶松和白桦林下;草甸土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二阶台地上或向阳坡山麓;河流两岸及沟谷溪旁分布着草甸土和沼泽土,土壤肥沃,养分充足,生产力较高,南坡荒地上有黑钙土分布,面积较少。

河流

境内主要河流一条,即伊图里河。伊图里河属额尔古纳河水系,河流主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主脉西坡喀喇其林场卜奎沟,到卜奎工区以下称伊图里河,伊图里河大小支流共40余条,主要支流有卜奎沟、西乌拉其沟、海拉斯主沟(喀喇其主沟)、那木格沟(那木卡河)、觉苟荀主沟等,河流主流全长96.6km(不计算伊图里河、图里河并流的50余公里长度),流域面积1122平方公里(不计算伊图里河、图里河并流的50余公里流域面积),河宽20~50m,水深为1.0~1.5m之间,平均流速为0.5~1.0m/s,年水位变幅在0.5~1.0m之间,平均比降2.16‰,于图里河镇西约12公里处与图里河汇合后汇入根河。

伊图里河河流古代记载较少,现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清代末期民国初期。根据民国时编纂的《呼伦贝尔志略》中原文记载如下: 岳勒内河 即伊闾里河在城东北四百八十余里由内兴安岭西向西北流二百余里入根河。由上文可见伊图里河史称岳勒内河、伊闾里河。

湖泊

伊图里河境内较大湖泊一个,即卜奎泡,卜奎泡子又称库布春湖。卜奎泡位于喀喇其林场东7公里处,东经122°08′54″,北纬50°39′45″,水面高程857米,湖泊面积约5.7公顷,最大直径380米,平均水深2米,最大深度3米,湖水常年溢流,属伊图里河流域,是伊图里河的源头湖泊。湖泊由湖底密集的天然泉眼汇聚而成,终年不干,水质清洌,绿树葱葱,湖泊内生长着大量睡莲科植物睡莲,在大兴安岭林区较为少见。湖泊周边迁徙、生存、繁衍着大量国家级珍惜保护动物,如白鹤、赤颈䴙䴘、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苍鹰、棕熊、猞猁、水獭、雪兔、驼鹿等。该湖泊位于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育区内,受湿地管理部门保护。

伊图里河地区林业资源全部属于国有,林业、林权由 伊图里河林业局管理。 伊图里河林业局总面积为 144750 hm2,林地面积为 144642 hm2,地方用地面积为 108 hm2。森林覆盖率为 89.8%。活立木总蓄积量为 8937780 m3,其中:天然活立木蓄积为 8805113 m3,人工林活立木蓄积量为 132667 m3。重点公益林面积为 39786 hm2,占林地总面积 27.5%;一般公益林面积 66419 hm2,占林地总面积 45.9%;商品林面积 38437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26.6%。防护林面积为100278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69.3 %;用材林面积为 38437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26.5%;特用林总面积为 5927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 4.2%。从植被类型来看,伊图里河林业局植被为寒温型针叶林。其中兴安落叶松林为本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森林类型,从海拔 700m 的沟谷到海拔 1300m 的高山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分布面积 87026 hm2,占本地区林地面积的 60.17%;白桦林一般分布于山地阴坡、半阴坡中、下部或谷地地势较高地段,分布范围及面积仅次于兴安落叶松,分布面积 41109hm2,占林地总面积 28.42%;山杨林一般分布在山地阳坡中、下部,呈团状分布,面积 1399hm2,占该地区有林地面积 0.97%;樟子松林在银阿、库布春林场有少量分布,一般生于海拔较高阳向山脊线上,分布面积50hm2,占该地区林地面积 0.34%。

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孕育了较高且极为珍惜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伊图里河生态功能区内野生动物390种,野生植物1848种。其中药用植物达412中,花卉观赏植物有80余种,食用植物197种,草本类型21个。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钻天柳,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细叶百合、蒙古黄芪、笃斯越桔、大花杓兰、手掌参等。

镇区群山环绕,连绵起伏,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以落叶松、白桦为主。可供绿化的还有云杉、樟子松等;灌木有杜鹃、丁香、珍玫瑰、金老梅等;露天花卉有翠菊、波斯菊、金毡子、串红、百合、芍药等。有大量经济价值较高的野果、野菜。野果有红豆、笃斯越桔、羊奶子、高粱果、稠李子、山丁子等20余种,野菜以蕨菜、黄花菜、明叶菜经济价值为最高,还有各种珍贵药材,如大黄芪、小黄芪、党参、佛手参、金莲花、灵芝等。

据不完全统计,伊图里河生态功能区内野生动物39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嘴松鸡、原麝、貂熊、紫貂、雪貂、金雕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赤颈䴙䴘、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苍鹰、棕熊、黑熊、水獭、猞猁、雪兔等,中国珍惜濒危动物有驼鹿。渔业出产细鳞、赭鳞、鲶鱼、泥鳅鱼、柳根等。镇区群山环绕,连绵起伏,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以落叶松、白桦为主。可供绿化的还有云杉、樟子松等;灌木有杜鹃、丁香、珍玫瑰、金老梅等;露天花卉有翠菊、波斯菊、金毡子、串红、百合、芍药等。

伊图里河镇近年来,因哈尔滨铁路局伊图里河铁路分局撤并和天保工程的实施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大量外流,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截止到2016年底伊图里河镇户籍总人口16215人,其中地方居民2559人(含农业人口156人),林业人口10654人,铁路系统3002人;常住人口10800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壮族、俄罗斯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11个民族,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根据伊图里河镇自身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在镇域内形成以何良周三去的布局结构。

核心区:即伊图里河镇区,是全镇的产业加工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商贸物流中心。

两轴:即横向的立体林业发展带和纵向的物流产业发展带。

农牧业发展区

规划位于镇域西南区域,利用耕地和草场资源发展现代农牧业种养殖基地。

矿产资源勘探区

规划位于镇域大其拉哈林场南侧区域,借助林区矿业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温和阿都尔河铅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工作,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做好伊图里河镇的矿业开发,力争形成以矿养林,以矿兴林的经济模式,促进经济转型。

林产绿色资源产业区

规划位于镇域东部区域,积极响应林区商业停伐政策,以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功能为基础,利用野生浆果、菌类和山野菜等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绿色产品种植、养殖、采摘等。内蒙古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镇区东南郊,总面积14850.56公顷,规划将予以建设保护。

伊图里河镇内驻地企业有林业、铁路、学校、机械制造、医疗、供电、金融、保险、邮电等,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设施齐全,且交通便利。林业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 伊图里河林业局,伊图里河林业局可以进行森林采伐、营林、综合加工、木材生产和第三产业发展等项目;铁路有原 伊图里河铁路分局撤并后余留各工段及车站等单位;机械制造有伊图里河兴林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原伊图里河机械厂);公安系统拥有 伊图里河森林公安局(县处级)1个,林业派出所2个,地方派出所1个,铁路派出所1个;供电有国家电网呼伦贝尔根河供电局伊图里河供电所;医疗拥有伊图里河医院(原伊图里河铁路医院)(国家二级乙等医院)1座,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所2所;教育方面有公立高中1所即 伊图里河高级中学(原伊图里河铁路第二中学),公立中小学2所即 伊图里河伊东中小学(原伊图里河林业中小学)、 伊图里河伊西中小学(原伊铁一中、伊铁小学),公立幼儿园2所即伊图里河伊东幼儿园(原伊图里河林业幼儿园)、伊图里河伊西幼儿园(原伊图里河铁路幼儿园);大中型文化娱乐场馆3所即伊图里河全民健身中心(在建)、伊图里河林业局职工活动中心、伊图里河铁路分局体育馆;城市休闲广场(公园)2个即伊东星河广场、伊西清河广场;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即 内蒙古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伊图里河林业局于1953年7月1日建局,是国有大型中二档森工企业,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直属企事业单位之一,建制级别为县处级。伊图里河林业局可进行森林采伐、森林管护、综合加工、木材生产和第三产业发展等项目,并兼有林政资源、森林防火、森林防疫、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和医疗卫生、公安、教育、广电等社会职能。伊图里河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北段中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21°27′51″~122°24′47″,北纬50°30′57″~50°52′21″之间,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和鄂伦春旗管辖。经营总面积4106.57平方公里(其中伊局本土1447.5平方公里,温河生态功能区2659.07平方公里),局址有林地面积129,986公顷,温河有林地面积211,430公顷,活立木蓄积为3212871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9.78%。伊图里河林业局是刘少奇主席曾经视察过的林业局之一,曾为新中国开发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五、六十年代伊图里河林业局曾是大兴安岭林区采伐生产任务最重的一个林业局,以采运木材“快”、“多”、“优”闻名林区,六十多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800万立方米,历史最高年产木材达69万立方米,曾创造过“日产万米”木材生产记录(1958年2月12日,日产木材11359立方米;1958年3月1日,日产木材13172立方米;1958年3月8日,日产木材11339立方米),永载林业史册,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中央广播电台为此做过现场直播, 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所用樟子松、落叶松木料均为伊图里河林业局等兄弟林业局上缴提供。 伊图里河林业局及下属林场多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内蒙古自治区授予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伊图里河林业局职工吴连生、计国珍、朴银山等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在北京荣幸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亲切接见。五十年代末大跃进时期,伊图里河林业局拖拉机手曾创造单台趟载运509立方米木材的运输记录,载入林业史册。

伊图里河林业局温河生态功能区位于鄂伦春旗诺敏镇境内,由北大河林业局的巴布根、莫那根、温河、那吉坎、卧斯门五个林场组成,总面积265,907公顷,森林覆盖率79.5%。1992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决定由伊图里河林业局承建温河造林站,1997年将卧斯门林场划归伊局,形成了北大河林业局温河等5个林场由伊图里河林业局经营管理的格局。

伊图里河铁路分局曾是原中国铁路最北的一个铁路分局,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镇名命名且机关驻地在镇级行政区的铁路分局,伊图里河铁路分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75年4月28日下((75)铁人字406号)文件批复成立,正式成立于1975年6月1日,分局机关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伊西。 伊图里河铁路分局成立初期隶属齐齐哈尔铁路局,1983年9月齐齐哈尔铁路局并入哈尔滨铁路局,伊图里河铁路分局随之隶属哈尔滨铁路局管辖,分局管辖范围在北纬49°29′~52°21′,东经120°48′~124°16′之间,管内铁路沿经牙克石、根河、额尔古纳、鄂伦春4个旗市,共辖56个火车站,经济吸引区内有14个林业局和1个矿业集团,辐射面积10.8万平方公里,辐射人口52万,职工人数11243人(1995年)。

分局界南至牙克石站外9.733公里、卓山站外1.211公里,与海拉尔铁路分局相连;北至尽头站满归站;西北至尽头站莫尔道嘎站;东至加格达奇站外的210.162公里,与加格达奇铁路分局毗邻。伊图里河铁路分局管辖干线2条,其中牙林线(牙克石站—满归站)全长441.349公里,分局管辖431.616公里;伊加线(伊图里河站—加格达奇站)全长210.9公里,分局管辖210.162公里;管辖支线1条,朝乌线(朝中站—莫尔道嘎站)全长75.611公里;管辖联络线1条,卓汇线(卓山站—汇流河站)全长5.359公里,分局管辖4.148公里,管内正线总长度721.537公里,铁路总延展长度892.928公里,营业里程728公里。

伊图里河铁路分局曾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交通大动脉,担负着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及13个部委所需的木材和沿线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物资及林区出入旅游的运输任务,对林区的生产发展、市场繁荣、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伊图里河铁路分局开行有图里河(伊图里河)-北京、伊图里河-沈阳、伊图里河-大连、伊图里河-哈尔滨、伊图里河-齐齐哈尔、伊图里河-海拉尔等多次始发直达快速列车,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单伊图里河编组站每天货物运输木材累计三、四百辆车皮,每年运出木材数百万立方米,单伊图里河编组站每天编组量就达到一千多钩。

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周惠,原铁道部长韩抒滨,原铁道部部长 李森茂都曾到伊图里河铁路分局视察,1992年2月原铁道部部长李森茂视察伊图里河铁路分局,并为伊图里河铁路分局题词“ 深化改革闯新路 扎根边疆建奇功”。 伊图里河铁路分局成立的女子藤球队运动员 孙晓丹、 王晓花、 周荣红、教练刘丽英、张铁林被选入 中国国家女子藤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出征 世界杯、 亚运会,并荣获世界杯单组和双组冠军;1984年由 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国语电影《 北国红豆》( 刘晓庆主演),就取景于伊图里河地区,是伊图里河铁路分局协助拍摄的经典之作,是大兴安岭林区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伊图里河林业机械制造厂成立于1957年,1996年撤并归属牙克石光明机械厂,是牙克石林管局(现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建立的首个森工营林生产服务的林业机械修配厂。伊图里河林业机械制造厂是在原伊图里河林业局中修厂基础上扩建,七十年代以前,主要承担牙克石林管局所属企业的汽车及拖拉机的大修任务,七十年代以后,主要以生产拖拉机配件、拖车、锅炉、木材综合利用所需的机械设备为主,并肩负修理各种汽车、机床,以及林业机械配件加工等任务,还担负着厂区及伊图里河林业局局址部分地区发电、供电任务。伊图里河林业机械厂从1965年开始,除承担牙克石林区的汽车、机床大修任务外,还承担着黑龙江、吉林等省林区林业机械配件的加工任务。伊图里河林业机械制造厂管理正规,职工技能优秀,车、钳、铣、铆、电、焊门类齐全。

六十年代末,根据战备需要,伊图里河林业机械制造厂搞反坦克武器试制。试制半自动、自动步枪及附件,同时试制木柄手榴弹、炸药、地雷、火箭武器。

伊图里河林业机械制造厂为大兴安岭林区乃至整个东北林区的林业机械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伊图里河名字存在和使用至少已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根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上海商务印刷馆发行的《 大清帝国全图》第五图黑龙江分图、民国12年(1922年)程廷恒、张家潘修纂的《 呼伦贝尔志略》、民国18年(1929年) 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纂的《 呼伦贝尔》、昭和七年(1932年)日伪满洲区陆军省调查班编纂的《呼伦贝尔事件》、1993年呼伦贝尔盟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呼伦贝尔年鉴》等权威历史文献均对伊图里河有地图标注及文字记载。

因年代久远,史料记载较少,真实名字来历及含义已无从考证,根据现有部分文献资料记载,伊图里河名字由来及含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伊图里河地名由来及含义主要说法有以下三种:

A、蒙古语

伊图里河是蒙古语“伊和图里”的音变,指“清澈透明、水平如镜的大河”之意,“图里”在 蒙古语中译为“清澈”或“镜子”的意思,“伊”为蒙语“很大”之意。

B、满族语

“伊图里河”为满族语“伊勒呼里”音变,“伊勒”系满族语“大”的意思,“呼里”系满族语“松子”的意思,伊图里河译为“大松子河”。

C、鄂温克语

1962年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参观访问团,到自治区内各少数民族地区参观访问。在海拉尔去往呼和浩特疾驰的列车上,“使鹿部”鄂温克猎民代表、女猎民娜杰莎·索(原额尔古纳右旗奇乾鄂温克民族乡乡长、民族首领尼格来·古的岳母、曾担任敖鲁古雅民族乡副乡长、呼伦贝尔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事务科副科长的大玛妮·古的姥姥)将自己父母亲身经历的关于“图里河”“伊图里河”“库都尔河”河名真正来历故事亲口讲述给少数民族代表、鄂温克民族历史研究工作者、时任鄂温克自治旗政协主席的哈赫尔听。哈赫尔牢记在心,21世纪90年代末期,哈赫尔将上述故事亲口转述给娜杰莎·索的后代玛妮·古,于是便有了3个地名来历与含义的最新说法,也是最有根据、最有说服力的一条鄂温克语地名的来历。

鄂温克语伊图里河来历:

约距今120年前后即民国初期,在这一带游猎的固德林氏族鄂温克中年女猎民约乌列娜,牵着几头驯鹿在这条河边驮其丈夫嘎乌日勒打到的猎物。“使鹿部”鄂温克人传统狩猎习惯,男性猎民负责打猎,女猎民则循着树号负责将猎物用驯鹿驮回,她将犭罕、鹿等兽肉兽皮驮到驯鹿背上时,由于两侧重量不等,猎物不停从驯鹿背上掉下来。于是,约乌列娜在这条河边用桦木制做了一个驯鹿驮物时用以找平衡的“小东西”垫在驯鹿背上,终于使被驮的猎物找到平衡,顺利地将猎物驮回了驻地。回到驻地后,她将这段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其他猎民听,以后鄂温克猎民便将制做“小东西”的河称作“图里河”(鄂温克语标准发音为“图—列”tuliè),意思是(驯鹿驮物时找平衡的)“小东西”。

鄂温克语伊图里河的来历:

时隔不久,这位制做“小东西”的鄂温克女猎民游猎到相隔不远的“伊图里河”河边时,再找“小东西”却不见了,不知丢在哪里。她不停地问其他猎民:“我的‘小东西’哪里去啦?”以后鄂温克猎民便将丢失“小东西”的这条河称作“伊图里河”(鄂温克语语发音为“伊—图列”yī—tulie),意思是“小东西”哪里去啦?“伊”是鄂温克语疑问动词“哪里去啦”之意,“伊图里河”即“‘小东西’哪里去了”之意。

伊东

伊东即伊图里河东,居民区名,居委会名,站名。因位置在伊图里河镇区东部而得名。伊图里河林业局、伊东林场、伊图里河兴林机械厂驻地。

伊西

伊西即伊图里河西,居民区名,居委会名。因位置在伊图里河镇区西部而得名。伊图里河镇人民政府新址驻地、原伊图里河铁路分局驻地。

大其拉哈

大其拉哈,村名,林场名,站名。大其拉哈林场总人口数246人,面积396705亩,位于伊图里河镇东北方向15.5公里处,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管辖。大其拉哈是鄂伦春语“鸟的天堂”之意。成立于1955年,原名“大其拉哈车间”,1958年改为大其拉哈林场,2003年改为大其拉哈管护所,2009年改为大其拉哈管护站,现为伊图里河林业局大其拉哈管护站(林场)驻地。

觉苟荀

觉苟荀亦写做觉苟旬,村名,林场名,站名。觉苟荀林场总人口数370人,面积331350亩,位于伊图里河镇东北方向29.5公里处,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管辖。觉苟荀是鄂伦春语“生长松树的地方”之意,另一种说法称觉苟荀是鄂伦春语“飞龙出没的地方”之意,第三种说法称觉苟荀是鄂伦春语“沼泽”之意。始建于1956年,原名“觉苟荀车间”,1958年改为觉苟荀林场,2003年改为觉苟荀管护所,2009年改为觉苟荀管护站,现为伊图里河林业局觉苟荀管护站(林场)驻地。

喀喇其

喀喇其,村名,林场名,站名,五十年代开发初期曾名喀喇气。喀喇其林场总人口721人,面积613050亩,位于伊图里河镇东方向39.5公里处,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管辖。喀喇其是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片片石多”,另一种说法称喀喇其是鄂伦春语“森林茂密”之意。成立于1956年,原名“喀喇气车间”,1958年改为喀喇其林场,2003年改为喀喇其管护所,2009年改为喀喇其管护站,现为伊图里河林业局喀喇其管护站(林场)驻地。

库布春

库布春,村名,林场名,站名。库布春林场总人口419人,面积278775亩,位于伊图里河镇东方向54公里处,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克一河镇管辖,林业、林权隶属伊图里河林业局。库布春是鄂伦春语“岭顶分水岭”之意,因地处伊图里河与克一河的分水岭而得名。成立于1958年,最初名称为“库布春伐木场”,1958年改为库布春林场,2003年改为库布春管护所,2009年改为库布春管护站,现为伊图里河林业局库布春管护站(林场)驻地。

银阿

银阿,村名,林场名,站名。银阿林场总人口361人,面积202785亩,位于伊图里河镇东方向60公里处,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克一河镇管辖,林业、林权隶属伊图里河林业局。银阿是鄂伦春语“Bái yín nà(白银纳)”的变音,当地(鄂伦春旗)口音较重的蒙族人也称作“Yín nà”,“Bái yín nà”是鄂伦春语“富裕”之意。另一种说法称银阿是河名,鄂伦春语“砂泥河”之意。成立于1957年,原名为“银阿车间”,1958年改为银阿林场,2003年改为银阿管护所,2009年改为银阿管护站,现为伊图里河林业局银阿管护站(林场)驻地。

道木达

道木达,村名,站名,五十年代开发初期曾名大河口。道木达位于伊图里河镇西南方向10公里处,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管辖,林业、林权隶属伊图里河林业局。道木达系蒙古语“中间”的意思,因地处图里河镇与伊图里河镇中间而得名。道木达六、七十年代曾是伊图里河林业局经营林场,曾设有伊图里河林业局道木达苗圃,道木达林场后与伊东林场合并。道木达南侧原是伊图里河铁路机务段农场。

道木达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谷开阔,是伊图里河镇最大的农、牧业生产地区。

伊图里河是蒙古语“伊和图里”的音变,指“河水清明如镜”之意,“图里”在蒙古语中译为“清澈”的意思。伊图里河分为伊东、伊西两个部分。伊图里河伊东为伊图里河林业局驻地,1952年10月10日,图里河森工局成立,下设伊图里河作业所。1953年5月17日,伊图里河作业所从图里河森工局分出,成立伊图里河森工局。伊图里河林业局曾为新中国开发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为国家提供商品材800多万立方米,1958曾创出“日产万米”木材生产记录,永载史册,成为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中央广播电台为此做过现场直播,当日收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贺电。

伊图里河伊西原为哈尔滨铁路局伊图里河铁路分局驻地,伊图里河铁路分局建于1975年5月,撤于1998年10月,铁路分局的建立使伊图里河曾辉煌于林区几十载,被誉为“林城小巴黎”,人口最高时近6万人。伊图里河也是中国体育运动藤球、毽球的发源地,被誉为“藤、毽球之乡”。

内蒙古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建设。公园位于伊图里河林业局施业区内,行政隶属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公园横跨伊东、大其拉哈、觉苟荀、喀喇其四个林场,总面积14850.5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2434.72公顷。湿地公园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湿地公园植物区系多以西伯利亚植物区系为主,另外,有少量长白山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湿地公园的动物属古北界和东洋界。

周边行政单位

伊图里河林业局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中央街18号东北方向79米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中央街18号东北方向79米

牙克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伊图里河工商所)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政府

周边政府机关

伊图里河镇人民政府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铁路职工单身公寓

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人大工委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政府

周边火车站

伊图里河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伊图里河镇

周边小学

图里河中小学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图里河中小学(牙伊线西)

周边乡镇

伊图里河镇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

图里河镇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