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顺村
化德县, 化德县历史沿革, 化德县行政区划, 化德县地理环境, 化德县自然资源, 化德县人口, 化德县经济, 化德县交通运输, 化德县政治, 化德县社会事业, 化德县历史文化, 化德县风景名胜, 化德县地方特产, 化德县荣誉称号
化德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辖县,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 中部、 乌兰察布市 东北部,地处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毗邻4个旗、县,总面积2534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化德县辖3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化德县常住人口为95273人。 化德县名蕴含“以德化民,德政化民”之意,其名称是按崇礼、尚义、康保、化德依次排列下来的,四县联称为崇尚康德。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15日,恢复了化德县建制;1950年8月15日,化德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察哈尔盟辖; 1958年10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辖;1969年11月,化德县整体建制划归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 2003年12月,化德县改隶乌兰察布市。 化德县主要景点有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黄羊滩生态园、...
详情化德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辖县,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 中部、 乌兰察布市 东北部,地处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毗邻4个旗、县,总面积2534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化德县辖3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化德县常住人口为95273人。 化德县名蕴含“以德化民,德政化民”之意,其名称是按崇礼、尚义、康保、化德依次排列下来的,四县联称为崇尚康德。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15日,恢复了化德县建制;1950年8月15日,化德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察哈尔盟辖; 1958年10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辖;1969年11月,化德县整体建制划归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 2003年12月,化德县改隶乌兰察布市。 化德县主要景点有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黄羊滩生态园、化德西山生态公园等。 2021年8月27日,化德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2023年1月,化德县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2年,化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0%。
历史沿革
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化德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唐、尧、虞、舜、夏、商、周时期,化德境域属冀州之地。 春秋时期,为匈奴地。 战国应立凝时期,属燕国上谷郡北境。 秦朝时期,亦属匈奴。 西汉时期,为幽州上谷郡北境,实为定霸匈奴所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属鲜卑。 隋唐五代时期,先后属突厥、契丹。 北宋时期,属辽的西京道奉圣州。 南宋时期,为金的西京路宣德州属地。 元代时期,属兴和路,为蒙古族游牧草场。 明朝时期,为开平卫之兴和守御千户所,后陷于鞑键旬热靼,仍为游牧地。 清朝时期,化德县现地域之西部属正黄旗东半旗游牧地(后属商都牧群),中部、东部属镶黄旗游牧地。清末实行“招垦实边”后,山西、河北等地农民涌入开荒耕种,始有农业发端,境内同时出现了垦植农人定居,初具村落雏形,此时化德地域渐晰。 民国元年(1912年),此地是属张家口理事同汗连嚷知厅管辖。 民国三年(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察哈尔省,西部属商都县,中、南部属康保县,东、东北部属镶黄旗。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第2洪乎9军军长宋哲元来境视察并驻军嘉卜寺、朝阳。在化德境内开始筹建官围子,从山良料趋东等地迁来移民,遂添增了化德境内的户居和村落。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13日,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批准组建化德设治局。同年9月2桨遥宙舟1日,化德设治局正式成立。至此,始有“化德”一名的启用。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化德县属中共察北地委。同年8月12日,苏、蒙联军解放德化县,月底中共察北地委派员接管德化县后,更名为化德县,时属察哈尔省察北专区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化德县城。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30日,经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批准将新明设治局(即国民党方化德县名称)改为新明县,由察哈尔省辖。同年8月,中共察哈尔省撤销,察北专区并入冀热察行政公署。同年9月中旬,中共察北地委决定,合并组建商(都)、化(德)、康(保)联合县(党政机关驻地正镶白旗张盖湾村),属冀热察行政公署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13日,内蒙古骑兵第11师两个团解放化德县。当月15日,恢复了化德县建制,属察哈尔省(冀热察区和北岳区合并)辖。同月23日,化德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8月15日,化德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察哈尔盟辖。同年9月1日,化德县辖区范围变更扩大,察哈尔盟行政处将所辖的三区、四区划归了化德县。同时,将商都镶黄旗的古希庙香火地所辖的头道沟(现车岱营子)、三道沟、后二道沟及乌力汗希勒(小兴牧)4个自然村划归回化德县(在五区范围)。同年9月15日,化德县原三区划归了商都县。 1958年10月,化德县整体建制划归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辖。 1960年6月15日,根据国务院决定,化德县和商都、镶黄旗合并,称商都镶黄旗(同年9月13日,改名镶黄旗,驻地化德县城关)。 1963年6月15日,根据国务院决定,化德县、镶黄旗分设,恢复了化德县建制,属辖未变,即由锡芝采糠林郭勒盟辖。 1969年11月,化德县整体建制划归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 2003年12月,化德县改隶乌兰察布市。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5年,化德县6个区取消了数序排列名称,冠以地名或其它名称,即:一区改称嘉卜寺区;二区改称欣荣区;三区改称民盛区;四区改称光明区;五区改称睦邻区;六区改称团结区。 1957年2月,化德县撤销了区建制,改设乡、镇,其中民盛区(原三区)和团结区(原六区)作为派出机构暂保留。嘉卜寺区改名为化德镇,乡、镇名称均为驻地村名称。全县共设1个镇,33个乡。 1958年2月24日,化德县重新调整区划,撤销了民盛区、团结区的派出机构,撤销了和平、永胜、章木勿素、民乐、民建、公腊胡洞、光明、大西沟、勿兰胡洞、十顷地、毕力克、裕民12个乡的建制。全县合并为1个镇21个乡。 1958年9月,化德县根据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全县22个乡、镇合并组建了7个人民公社。 1960年2月,化德县将原7个人民公社合并成4个人民公社,即:朝阳、七号、六支箭和公腊胡洞。驻地均为与公社名同名村。同年5月,又增设了城关人民公社(驻地县城关)。 1961年8月,镶黄旗将原化德境内的5个人民公社调整为7个,增设了白土卜子、六十顷两个人民公社。 1964年9月,化德增设了德善和二道河两个人民公社,属辖未变。同年12月,化德县又增设了达盖滩,德包图,土城子,白音特拉4个人民公社,全县区划调整为13个人民公社。(驻地均为与公社名同名村)即:城关、朝阳、七号、六支箭、公腊胡洞、白土卜子、六十顷、德善、二道河、达盖滩、德包图、土城子和白音特拉。 1984年2月,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化德县进行了“社改乡”工作,即公社改为乡、镇;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乡、镇人民政府;原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单独成村的生产队改为自然村。全县13个人民公社改为1个镇,12个乡,即:城关镇、朝阳乡、七号乡、六支箭乡、公腊胡洞乡、白土卜子乡、六十顷乡、德善乡、二道河乡、达盖滩乡、德包图乡、土城子乡、白音特拉乡。共计163个行政村,368个自然村。 1988年,全县各乡镇的行政村全部改设成村民委员会。 2000年3月24日,乌盟行政公署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上报了关于化德县七号乡、朝阳乡撤乡建镇的请示。 2000年4月20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了化德县朝阳乡,七号乡,改设朝阳镇、七号镇,辖区范围,驻地不变。时化德县辖区共设3个镇、10个乡。与此同时,化德县调整了十三个乡镇的部分村委会,全县调整为129个村委会,368个自然村。 2001年7月9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二道河乡,将该乡整体建制并入公腊胡洞乡,乡政府驻地迁至牧场村;撤销土城子乡,将该乡整体建制并入朝阳镇;撤销达盖滩乡,将该乡的4个村委会(黑沙图、毕力克、达盖滩、德胜)划入七号镇,其余3个村委会(小西沟、解放、新民)划入六十顷乡。同时批准化德县政府所在地更名为长顺镇。经过乡、镇撤并,化德县辖区为10个乡镇(3个镇,7个乡)。即:长顺镇、朝阳镇、七号镇、六支箭乡、公腊胡洞乡、白土卜子乡、六十顷乡、德善乡、德包图乡、白音特拉乡。 2002年5月13日,化德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盟委行署关于乡、村机构改革精神,批复了各乡镇对村委会进行撤并。撤并后,全县10个乡镇设村民委员会93个,共368个自然村。 2006年2月14日,化德县对现有的10个乡镇进行整合,将全县现有的10个乡镇撤并为5个乡镇,即撤销六支箭乡、白土卜子乡、六十顷乡、德善乡、白音特拉乡5个乡的建制。经过调整,化德县共设5个乡镇(3镇、2乡)即:长顺镇、朝阳镇、七号镇、德包图乡、公腊胡洞乡。其中:长顺镇、朝阳镇确定为中心镇。全县93个村委会,366个自然村(减少2个,长顺镇的十三股村并入益民社区,德包图乡的八一村并入八十倾村)。 2006年8月29日,化德县政府分别批复了全县五个乡、镇对各自辖区村委会设置的局部调整,撤销了10个村委会的建制。调整后全县5个乡、镇设83个村委会,共366个自然村。 2012年3月,化德县恢复设置了白音特拉乡(政府驻地农场村),辖区由原来七号镇的色庆沟、十倾地、大西沟、新民和白头山5个村委会(27个自然村),原德包图乡的南顺和通顺2个村委会(12个自然村)和长顺镇的白音特拉、民建、永红、民生、卜拉勿素、兴无6个村委会(18个自然村),共13个村委会(57个自然村)组成。经调整,化德县共6个乡镇(3个镇、3个乡),83个村委会(366个自然村)。同年6月,经县政府批准,长顺镇增设了繁荣村委会,白音特拉乡增设了农场村委会,全县成为85个村委会(366个自然村)。 2013年6月,白音特拉乡的白头山村委会的后盘沟村完成了整体搬迁,并入元宝山村(亦称新营子)。 截至2014年底,化德县辖6个乡、镇,85个村委会,365个自然村。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化德县辖3个镇、3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 县人民政府驻长顺镇。长顺镇 | 朝阳镇 | 七号镇 | 德包图乡 |
公腊胡洞乡 | 白音特拉乡 | 化德县长顺工业园区 | /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化德县卫星地图 化德县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 中部、 乌兰察布市 东北部,介于北纬41°36′47″—42°17′41″、东经113°33′04″—114°48′13″之间,毗邻4个旗、县,东和北面连锡林郭勒盟 正镶白旗 、 镶黄旗 ,西和南面与 商都县 隔山相望,东部与河北省张家口市 康保县 接壤。全县总面积为2534平方千米, 南北最长距离约72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108.5千米。 化德县地形地貌
化德县地形图 化德县地处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属阴山山地与乌兰察布高原的过渡带,整个地形处于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中部隆起,山地、丘陵、川地相间,呈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景象。最高点是西北部公腊胡洞乡公腊胡洞村南大脑包山,海拔1719米;最低处是七号镇境内的孔督营子村东低凹处,海拔1244米,平均海拔1500米,属浅山、丘陵草原地貌。气候
化德县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短促,秋季冷凉多雨,冬季漫长寒冷;风力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4.7天;历年平均气温为3.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5℃,极端最低气温为-34.1℃;年平均降水量324.3毫米。土壤
化德县土壤分布有栗钙土、草甸土、盐土3个土类,8个亚类,21个土属,108个土种。草甸土分布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河谷洼地,成土母质为冲洪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在2.5—2.9%之间。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化德县土地总面积253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总面积108万亩,草场面积199万亩,林地面积40.9万亩。矿产资源
化德县已经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有钨、金、银、铁、铜、硅藻土、石英、萤石等20余种。植物资源
化德县野生植物有64科、159种,其中优良牧草有84种,药材资源140余种。人口
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化德县常住人口为95273人。民族
化德县境内有蒙古、汉、满、回等27个民族居住。经济
综述
2021年,化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亿元,同比增长0.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6.3%;社会消费品总额9.75亿元,同比增速3.6%;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35141元和12850元,同比增长6.2%和12%;三产比例16.9∶48.6∶34.5。 2022年,化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0%。第一产业
2022年,化德县实施耕地轮作试点项目1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7.1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万亩,产量达1.24亿斤,种植旱作有机小麦、燕麦3.62万亩;塞北汉丰有机石磨面获得“原味乌兰察布”品牌授权,建成肉羊(牛)分户养殖园10处、标准化种羊繁育基地1处,全年肉羊存栏量52.5万只,出栏量65万只,建立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基地2处,实施科技示范项目6项,农特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第二产业
2022年,化德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0%,持续推进大唐隆德、蒙达钛业41.8兆瓦尾气发电项目建设,建成天成、中泰、川顺112.4兆瓦尾气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降低能耗46.1万吨标煤;恒科一期年产3万吨锂电池储能负极新材料项目投产达效,天成3.95兆瓦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促成亿力6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三峡5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工业园区示范项目和蒙能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落地。第三产业
2022年,化德县持续推进天成陆港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整合县内11家快递资源,建成1个县级仓储物流中转站、51个村级物流快递服务点,农村快递价格下降82%,包裹货物实现全程信息化可追溯,农村快递收发量达12.32万件。交通运输
化德县位于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张家口市三角地带,集通铁路、省道208、呼满大通道在此交汇,秦皇岛—二连高速化德段已通车,省际通道一改高即将竣工通车,距离首都北京最短行驶350千米。政治
职务 | 姓名 |
县委书记 | 常达伟 |
县长 | 刁春海 |
截至2023年8月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化德县第三、第四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第五幼儿园建设完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第一中学与内蒙古艺术学院、集宁一中开展联合办学;撤并德善、六支箭、六十顷3所学校,招聘教师37名;改造9所学校消防工程,整治规范校园周边环境。文化事业
2022年,化德县开工建设乌兰牧骑排练大厅,启动乡村振兴主题公园和干枝梅主题公园建设,原创东路二人台《幸福的笑声》荣获第六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银奖。医疗卫生
2022年,化德县设置基层卫生院、卫生室预检分诊,招聘县医院党支部书记和中蒙医院院长,完成县医院传染病房改扩建和中蒙医院传染病房主体工程建设。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化德县城镇新增就业1339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71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发放各类救助金1.46亿元,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率先在白音特拉乡建起幸福院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开启农村“10分钟养老服务圈”。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化德县名蕴含“以德化民,德政化民”之意,其名称是按崇礼、尚义、康保、化德依次排列下来的,四县联称为崇尚康德。方言
化德县方言,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晋语—张呼片,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在方言的词汇上既有与普通话相一致的,也有不一样的。风景名胜
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 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 (6张) 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的历史沿革,依托张库古商道这一载体,重塑驿站风情主体雕塑,驼队由2米×100米道路和4.5米高骆驼12峰、3.3米高人物4名组成,配建驿站、蒙古色、金界壕地域名称等情景剪影930平方米。 黄羊滩生态园 黄羊滩生态园 (3张) 黄羊滩生态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城东的白音特拉乡境内,距县城23千米,地势平坦开阔,总面积7.6万亩,其中天然草场4.8万亩,人工草场2.8万亩。1994年,黄羊滩开始实施生态建设项目,累计治理面积15万亩,栽植各类树种20余种,牧草1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到19.3%,林草覆盖率达到97.3%。 化德西山生态公园 化德西山生态公园 (2张) 化德西山生态公园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公园于2009年开始建设,规划建设面积1.5万亩,绿化面积1.2万亩。公园包括入口景观区、假山石林景观区、生态广场、金山角休闲景观区、观景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七大部分。地方特产
化德大白菜 化德大白菜 ,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特产,于2015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化德大白菜叶球弹头形、半叠抱直筒型,外叶浓绿、内叶嫩黄、叶帮质嫩,叶柄汁多甜脆,气味清新,糖分含量高、纤维较少。荣誉称号
2017年2月,化德县入选“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1年8月27日,化德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2023年1月,化德县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周边景区,
化德县白音特拉鸿雁淖生态小镇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
周边村庄
南顺村
地址: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六十顷--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