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社区
铁西区, 铁西区历史沿革, 铁西区行政区划, 铁西区地理环境, 铁西区人口, 铁西区经济, 铁西区政治, 铁西区社会事业, 铁西区交通, 铁西区风景名胜, 铁西区城市荣誉
铁西区,隶属于 辽宁省 沈阳市 ,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北临 皇姑区 、 于洪区 ,西接 辽中区 ,东与 和平区 、 苏家屯区 接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铁西区常住人口为1335935人。 铁西区位于沈阳市主城区西南部,区域面积488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街道。 由铁西主城区、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合署办公而成,是国家级装备制造业集中布局的重要区域,是沈阳市工业发展的核心区。 铁西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区。2007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的称号。 2008年,被列入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获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 2009年,《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2018年9月,铁西区获2018...
详情铁西区,隶属于 辽宁省 沈阳市 ,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北临 皇姑区 、 于洪区 ,西接 辽中区 ,东与 和平区 、 苏家屯区 接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铁西区常住人口为1335935人。 铁西区位于沈阳市主城区西南部,区域面积488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街道。 由铁西主城区、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合署办公而成,是国家级装备制造业集中布局的重要区域,是沈阳市工业发展的核心区。 铁西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区。2007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的称号。 2008年,被列入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获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 2009年,《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2018年9月,铁西区获2018年中国百强区。 2019年,铁西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2.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4亿元,税收占比达到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73元。 2020年,铁西区生产总值1002亿元,增长2.8%。
历史沿革
铁西区成立于1938年1月1日,因位于 长大铁路 西侧而得名。 铁西区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1958年,在当时属于铁西行政管辖探良榜的郑家洼子发现了古墓群。1965年,发掘了14座,出土文物有青铜短剑、石器、陶器、纺轮、网坠、铜镜以及完整的人骨和成套的车马具等,共42种797件。经鉴定,距今有2700多年。这个发现证明了2700年前铁西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行政区划
2022年辖14街道另有1开发区: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210106001000 昆明湖街道 210106003000 工人村街道 210106007000 启工街道 210106013000 笃工街道 210106015000 兴华街道 210106019000 霁虹街道 210106020000 凌空街道 210106021000 重工街道 210106024000 兴顺街道 210106026000 大青中朝友谊街道 210106027000 翟家街道 210106029000 大潘街道 210106030000 彰驿站街道 210106031000 高花街道 210106401000 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区划主要包括东、西两大板块:东部老城区,主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承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西部开发区,1993年4月,国务院将其列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享有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区域面积488平方公里。 城市中心点东经118.32度,北纬39.64度。铁西区北临皇姑区,西接于洪区,南为苏家屯区,东南为浑南区,东与和平区接界。政府驻地铁西区北二西路36号。 铁西区气候条件
境内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575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70.5%。其中春季(3-5月)最多,占28.1%;夏季(6-8月)占26.1%;秋季(9-10月)占24.2%;冬季(12月-次年2月)占据16%。地理分布是东南少,西北多;年日照时数东西相差为130小时,南北相差为60小时。 境内平均温度为8.1℃,东南部略高,西北部稍低,相差0.3℃,西北部地区生长期比东南部短3-5天。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4.1度;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1.4℃,无霜期为168天。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2~9.7℃,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人口
截至2017年,铁西区总人口91万人。 截至2018年,铁西区总户数366293户,总人口938836人,其中男性458825人,女性480011人;其中,17岁以下117272人,18-34岁172064人,35-59岁398024人,60岁以上251476人。全区出生率7.9‰,死亡率9.82‰;迁入人口17402人(其中省内11850人),迁出383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83人。 截至2020年6月末,铁西区总人口100.7万人。 截至2020年7月,铁西区户籍人口107万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铁西区常住人口为1335935人。经济
综述
2014年,铁西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9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764.3亿元,增长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2.8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3亿元,增长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12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16211元,增长8%。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10亿元。 2016年,铁西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2亿元,下降3%,降幅低于全市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85.25亿元,同比增长11%,高于全市7%;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01元。 2019年,铁西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2.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4亿元,税收占比达到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73元。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经开区综合排名位列第22名,在辽宁省经开区中位列第1名。 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增长7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5亿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63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绝对值居全市第一。 2020年,铁西区生产总值1002亿元,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5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4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5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5亿元,总量与去年持平;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增长106%。第一产业
2014年,铁西区完成农业总产值21.6亿元,增长6.1%。粮食总产量16.5万吨。实施农产品“三品”认证15.3万亩。 2015年,铁西区完成设施农业建设450亩。 2019年,铁西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5.2亿元,增长4%。出台《铁西区设施农业实施细则》《特色经济作物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实施97处桥、涵、闸、站等农田水利工程。发放各类补贴3800余万元。第二产业
2014年,铁西区全年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118个、竣工项目111个。41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373亿元,增长11.2%。投资58亿元的宝马发动机一期主体完工,全年各类上级支持资金共17.3亿元。完成装备制造业产值2290亿元,增长13.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723亿元。现代建筑产业产值660亿元,增长5.1%。实施装配式建筑工程182.2万平方米。医药化工产业产值320亿元。重点医药化工企业扭亏为盈。区内工业产品协作配套额达到106亿元,增长63%。 2016年,铁西区实现国资运营收益6.1亿元。投入3.8亿元解决国有及集体企业历史遗留问题。47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竣工项目92个。第三产业
政治
区委书记: 郭忠孝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 赵永圣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教育事业
2014年,铁西区学前教育实现了“一街三园”和“一乡一园”目标,幼儿园新增学位2660个。 2015年,铁西区被列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 截至2018年,铁西区共有幼儿园194所,在园24162人;普通小学40所,在校生57766人,专任教师2887人;普通中学41所,在校生37567人;高中13所,在校学生13653人。科技
2014年,铁西区新增10户技术企业、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省市科学技术奖项65项,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31户。 2016年,铁西区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新研制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17项。某集团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内首台10万/小时空分压缩机组试车成功。 2019年,铁西区组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搭建智库咨询、对外合作、学习分享、解决实施和产业发展等5个平台,推动与德国工业4.0对接。由科技部和驻德大使馆共同推动的德中研发创新联盟挂牌成立,清华紫光云创新中心签约,大连理工大学军民融合铁西研究院入驻9个研发团队并被认定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承办中国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平行论坛。成立中德园知识产权仲裁院。新增市级创新创业载体10万平方米。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瞪羚企业6家。文化
2014年,铁西区一座总面积4.5万平方米的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工建设,45个社区书屋和11座职工健身广场交付使用,15处公益性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举办各类活动1000余场。 2019年,铁西区制定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区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度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 。中德园产教联盟揭牌,中德学院4个“中德班”正式开班。卫生
2014年,铁西区卫生经费投入1.9亿元。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专项补助近7000万元。为5万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居民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门诊人均收费下降53.9%,降幅居全市之首。通过省医改工作验收。2014年,实施22个卫生基建项目。 2016年,铁西区乡镇公办卫生院实现全覆盖。与三甲医院共建“医联体”,区被评为“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 2019年,铁西区提前实现2020年医联体建设。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 。组建文旅集团,举办2019年“中国旅游日”等惠民活动600余场次。社会保障
2014年,铁西区投入2.5亿元将1.8万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发放低保金等各类救助金6500万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3.5万人,启动老年人营养午餐工程,5个示范性日间照料站投入使用。社区各类社会组织超过1500个,铁西区被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对30个社区和30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免费为158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辅助器具。投资6100万元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完成50个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和51万平方米暖房工程。解决4800户居民燃气开栓和7000户居民疑难房产证办理问题。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治理,解决了1000户农民饮水问题。 2016年,铁西区实名制就业34316人,政府直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45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示范性日间照料站11个。 2019年,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工作正式启动。完成125户厂办大集体改革和61户僵尸企业处置阶段性任务。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6%,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投入1.8亿元为2万余名失地农民参保缴费,补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3.8亿元。发放帮扶救助资金1.1亿元。14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1个养老服务站投入运营,新增社会养老机构6家、养老床位1500余张。完成3.2万户房产解遗办证。投入1750万元,对7个弃管小区实施改造,涉及居民2352户。改造棚户区住房2218户,新增廉租房和公租房2038套,完成3个园区移村再建工程,改造农村危房60户。交通
铁西区有9条25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325条街路与沈大、京沈高速公路连接,形成了街路通行网,沈阳地铁一号线由东向西贯穿全区。 位于重工南街与沈新东路交会处的长客西站发车位有20个,每日发车班次达到450个,设计日运送旅客能力1.5万人次。 长客西站按照一级客运站标准建设,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 沈阳站西广场位于铁西区。风景名胜
劳动公园城市荣誉
铁西区被命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 “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区”、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化示范区”、 “中国工业百强区”,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铁西新区入选“新中国60大地标”、 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1年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赛迪百强区。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39。周边路侧停车位
中央大街-路侧停车位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央大街8号-甲2-2-4门附近
中央大街-路侧停车位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央大街附近
周边停车场
中央大街-路侧停车位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央大街附近
中央大街-路侧停车位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央大街附近
中央大街-路侧停车位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央大街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