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道口镇

哈拉道口镇 哈拉道口镇政区概况 哈拉道口镇自然条件 哈拉道口镇社会事业 哈拉道口镇历史文化 哈拉道口镇自然灾害 哈拉道口镇经济状况 哈拉道口镇风景名胜 哈拉道口镇著名人物


辽宁省 建平县哈拉道口镇位于 内蒙古 赤峰市东约50公里,是辽宁省朝阳市最西北的城镇。哈拉道口镇 哈拉道口之名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传说。第一种传说是:蒙古语地名。称“哈日道赤”意为灰色,主要是指灰色岩石,哈拉道口的山多为灰色岩石(即 玄武岩)。第二种说法是,哈拉道口是哈达渡口的谐音,赤峰原来亦称哈达街,欲去哈达街从老哈河渡过,上下几百里仅此一个渡口,即现在的哈拉道口渡口车站,在老哈河与英金河交汇处附近,温泉子山脚下。所以后人称现在的哈拉道口就是指原来说的哈达渡口。1995年之前,政府所在地为哈拉道口镇哈拉道口村东营子二组;1995年以后,政府搬迁至哈拉道口镇哈拉道口村东营子、后营子、西营子交界之地,复兴路 号。电话区号0421,邮政编码122415.距建平县城叶柏寿153公里,距朝阳市160公里,据沈阳市500公里。2011年末辖哈拉道口村,...

详情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哈拉道口镇所有村庄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哈拉道口镇介绍

辽宁省 建平县哈拉道口镇位于 内蒙古 赤峰市东约50公里,是辽宁省朝阳市最西北的城镇。

哈拉道口镇 哈拉道口之名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传说。第一种传说是:蒙古语地名。称“哈日道赤”意为灰色,主要是指灰色岩石,哈拉道口的山多为灰色岩石(即 玄武岩)。第二种说法是,哈拉道口是哈达渡口的谐音,赤峰原来亦称哈达街,欲去哈达街从老哈河渡过,上下几百里仅此一个渡口,即现在的哈拉道口渡口车站,在老哈河与英金河交汇处附近,温泉子山脚下。所以后人称现在的哈拉道口就是指原来说的哈达渡口。

1995年之前,政府所在地为哈拉道口镇哈拉道口村东营子二组;1995年以后,政府搬迁至哈拉道口镇哈拉道口村东营子、后营子、西营子交界之地,复兴路 号。电话区号0421,邮政编码122415.距建平县城叶柏寿153公里,距朝阳市160公里,据沈阳市500公里。

2011年末辖哈拉道口村,三合号村、四家村、双丰村、上新井村、刘尺营子村、嘎岔村7个村民委员会,共49个村民组。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 1498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860人,城镇化率 5.8 %。总人口中,男性 7790人,占总人口 52 %; 女性 7190人,占总人口 48% 人;14岁以下 1947 人,占总人口 13%;15—64岁11684 人,占总人口 78 %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 14830人,占总人口 99%。2011年人口出生率 3.5‰ ,人口死亡率 9.1 ‰,人口自然增长率 — 0.53 ‰。

常住人口12655人(2017年) 。

地处东经 119。32′,北纬42.08′-42.22′.镇人民政府驻地在哈拉道口村东营子与西营子的交际处。东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交界;南与 建平县烧锅营子乡接壤;西与建平县 老官地镇毗邻,北与赤峰市 元宝山区隔河相望。

南邻怒鲁儿虎山,杯傍老哈河,地处怒鲁儿虎山与老哈河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梯此第降,南北长14公里,东西宽10.5公里。地形分两个地带:南部丘陵山区,有110平方公里,植被稀疏,沟壑纵横,地面被交错分割,地下水较深,是农、林、牧综合发展的地带;北部属冲积平原地带,有38平方公里,多为灰褐色的河埌土,成黑水粘质土,含有粗粒砂;地下水较浅,土质肥沃,草甸植被多,是哈拉道口的主要粮食地带。境内主要山峰有封山、孩儿山、平顶山、敖色山等,最高山为双丰村境内的平顶山,海拔1083米,最低点为嘎岔村的小嘎岔屯,海拔高度为 米。境内有老哈河从西向东经过,流经哈拉道口镇四家、三合号、哈拉道口、嘎岔四个村,全长10.5公里。

哈拉道口镇内现已查明的地下狂藏有,玄武岩、花岗岩、集块岩、英岩、石灰石、矿泉水、陶土、黄金、铅粉等金属矿藏和铅粉等。尤以玄武岩储存最多,总量有500万立方米,现已开采300万立方米;花岗岩与集块岩储量在1000万立方米左右,主要储存于上新井村西部;探明在大马圈流域有一山泉,水质清澈,其味甘甜淳正,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物质含量都很高,经化验属优质矿泉水;陶土质量上乘,储量可观且易开发;金矿,主要分布在崔杖子、刘尺营子南山和上新井村;石灰石、英石主要分布于嘎岔村、哈拉道口村和上新井;陶土主要分布于四家村南山;据华北油田勘察镇内地下还有煤炭和石油等矿,储存量不明。有林面积8.5万亩,草地3万亩;特产甘草药材,属全国八大甘草保护地之一,有甘草面积2万亩;是有机杂粮基地,有杂粮面积3万亩,主产小米、荞麦、绿豆、芝麻等,年产有机杂粮1万吨以上;有木本植物油松、杨树、柳树20余种;有甘草、远志、枸杞、黄芩等草本植物130多种;近年来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现种植以苦参为主的中草药2.1万亩。

哈拉道口属于辽西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内蒙古高原冷空气入侵频繁,又处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域内,属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降水量350毫米左右,降雨集中在七八月份,秋冬之际雨雪稀少。冬季长达150天,秋夏都在三个月左右,唯春季最短,为一个月。年平均气温7.5摄氏度,春季平均气温为7.4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21摄氏度,为全年最高气温期,秋季平均气温15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8.2摄氏度,最冷为1月份,最低温度-36.9摄氏度。无霜期为125天,最长达130天。地温年平均6.8摄氏度。春秋两季多风易旱,冬季寒冷风力较强,全年平均风速为4.6米/秒。

境内有刘汉朝、朝阳沟、崔杖子三个流域及大马圈流域。三条流域干枯无水,如遇山洪洪水流入老哈河。刘汉朝流域流经刘汉朝村、嘎岔村,入老哈河,全长为11公里;朝阳沟流域流经上新井村、双丰村、三合号村,入老哈河,河道长度为13公里;崔杖子流域流经哈拉道口村,全长9公里。

有两条县级公路叶哈线、小叶线公路通过哈拉道口镇,其中小叶线贯通境内上新井村、双丰村、三合号村、哈拉道口村;叶哈线贯通境内四家村、三合号村、哈拉道口村、嘎岔村;总长度为34公里。有通往内蒙敖汉旗的客车一辆、通往黑水的客车一辆、通往县城叶柏寿镇的客车四辆、通往赤峰的客车两辆、通往朝阳市的客车一辆、通往沈阳的客车一辆,年客流量达50万人次。全镇7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工程,全部硬化。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线路单程 公里,投递点 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 份,杂志 份,年业务费收入 万元,。

电信企业有2家,分别隶属于隶属于建平县网通公司和移动公司,电话交换机总数 台,固定电话用户 户,电话普及率 %,移动电话用户 户,普及率 %;光缆线路总长40千米,宽带接入用户 户。

哈拉道口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夏、商、西周时期,境内有戎族活动。春秋时期,属山戎,后并入东胡。战国时期,初期为东胡地,后燕国灭东胡,境内属燕国领地。秦代,实行中央封建集权郡县制,境内属右北平郡。西汉时期,初为匈奴左贤王地,汉武帝时击破左地,境内属乌桓地。东汉时期,建安十二年曹操大挫乌桓之后,乌桓内迁,给鲜卑造成大发展的良机,境内属鲜卑地。三国时期,鲜卑分成两大部,境内属东部鲜卑。晋、西晋时期,东部鲜卑逐渐分化为慕容氏、宇文氏、段氏三方势力,境内属鲜卑宇文氏。东晋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联合建立了一些封建政权,史称“十六”国,境内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的平州昌黎郡。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时,境内属营州建德,冀阳两郡的平刚、柳城县。北周时,北齐营州刺史高保宁来降北周,境内仍为高保宁管辖。与契丹接壤。隋代,在旧置营州设营州总管府,开皇元年(581)唯留建德一郡、龙山一县,后废郡。十八年(598)龙山县改为柳城。大业初,废总管府,置辽西郡。境内属辽西郡柳城县,与契丹接壤。唐代,属契丹松漠都督府。辽代,属大宁府高州恩州恩化县(开泰中置)。金代,承辽制,境内属北京路大宁府惠州和县。元代,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为大宁路,二十二年(1285)改为武平路,二十九年(1292)改为大宁路。境内属大宁路惠和县。明代,初沿用元旧制。洪武二十年(1387)废元制,置大宁卫。永和十二年(1414),在老哈河中游建老哈河卫。清代,建县前,境内属承德府建昌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属喀喇沁右旗,隶属朝阳府。

中华民国,1914年取消清朝旧制,建热河特别区。1928年隶属、热河省,1933年3月,隶属朝阳六县指挥署。1934年六县指挥署撤销,属热河省。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属中共领导下的热河行政公署。10月属中共领导下的热河行政公署。1947年,热辽行行政公署撤销,隶属热河省人民政府。

1948年7月至1956年1月成立哈拉道口区,辖今哈拉道口村、老管地镇、烧锅营子乡。1957年政府简化为哈拉道口人民公社。

1985年改人民公社为乡,1995年撤乡建镇至今,从建平县建县初始,一直隶属建平县人民政府。

哈拉道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多以风、雹、水、旱、虫、霜等自然灾害为主。旱灾多发生于春季,也有春旱连伏旱加“秋吊”(秋旱,正在粮食灌浆时天旱,农民称之为“秋吊”)。紫1512---2011年的600年中,共出现特大干旱18次,30年左右重复一次。连续干旱出现过2次,建国前一次即1916——1920年,建国后一次即1980——1984年。1958年,大旱100天,粮食绝收;1961年、1962年、1963年、连续3年干旱,大部分粮田绝收; 1981年——1984年,连续4年干旱严重,老哈河几乎断流。雹灾在境内分为东西两条线,东线嘎岔村、刘尺营子外连敖汉;西线三合号、双丰、上新井,1935年6月5日的雹灾,几乎使该镇的粮食达到颗粒不收;1955年6曰12日、9月8日,又遭受2次雹灾,被砸地块基本绝收。洪涝灾害多为老哈河肆虐,1917年7月20日夜——26日连续降雨,老哈河北暴涨,刘尺营子、上新井、朝阳沟三个流域山洪爆发,使河流沿岸土地大部分冲毁,所剩无几;1954年涝洪霜冻,全镇371户,1355人缺粮断顿,最严重的133户664口人靠吃野菜维持;1962年7月,连续降水七天七夜,房屋倒塌严重,农作物冲毁过半。风灾,

哈拉道口长年风多、风大,但因风成灾的情况不多,1988年7月19日,遭大风天气,有40棵树被大风刮断,50多棵树被大风连根拔起,受灾农田2.100亩,实属罕见。虫灾多为蝗灾,1952年8月,发生夜盗虫、蝗虫,农作物减产5成左右。霜灾,1954年10月1日,夜间降水结冻,造成粮食减少4成;1967年9月9日,旱霜突至,大部分作物冻死,造成大面积减产,是近建国后粮食减产最低的一年。

耕地面积8万亩,人均耕地 5.3 亩,可利用草地面积 3万 亩,林地面积 8.5 万亩。有野生甘草2万亩,是全国八大甘草保护地之一,农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2011年农业总产值1.9亿元,比上年增加 20 % ,占GDP的比重 30 %。

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 3万 吨,人均 2吨;其中玉米 1.5万 吨,谷子等杂粮 1.5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葵花、绿豆、荞麦、打瓜等,其中打瓜为哈拉道口镇特产,年产打瓜2000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羊、养牛、养鸡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 万头,年末存栏 万头;羊饲养量 万头,年末存栏 万头;养牛 头,年末存栏 头,蛋鸡 饲养量 万只,年末存栏 万只。畜牧业总产值 76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0 %。

截至2011年底,累计造林 万亩,其中防护林 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 12 万株,林木覆盖率 %。

2011年,农民拥有大型农业机械 台。农民人均收入7400元。

乡镇企业立足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引进中电投东北新能源公司投资10亿元的风力发电场一处,建设容量为 的机组33处,发电量为 ,年乡镇得返还利税200万元;引进投资5千万元的中毅膨润有限公司一处,年创利税100万元,解决了当地一部分农民就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 亿元,比上年增加 %,占GDP的比重 50 %。

2011年全乡有个体工商户 户,从业人员 余人,商品零售额超亿元,比上年增加 %;农贸市场1处,集市贸易成交额上亿元,比上年增加 %。

2011年财政总收入1026 万元,比上年增加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0万元,比上年增加32%。

有信用社1所,隶属于建平县信用联社,主要业务为储蓄和贷款业务,2011年存款余额达 万元,贷款达 万元,比上年分别增加 % %。

2011年末,有综合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文化站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微机室、教室等,藏书10000册;有流动电影放映队一只,每年放映电影100场以上;有业余演出队一只,演艺人员在10人左右,年演出场次100余场;7个行政村村均建有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三个村建有文化活动广场;每年定期举办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秧歌汇演、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每年定期参见建平县文化艺术节。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剪纸、高跷秧歌、二人转等。

2011年末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50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 5所,在校生 人,专任教师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初中1所,在校生 人,专任 36 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小升初升学率 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2011年教育经费达 55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25 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7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7.8% 、6.5% 。

全镇共有科技人才95人,其中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56人,卫生、广播、邮政、计划生育等部门有专业技术人员44人,镇政府设立科技协会,科协工作走上正轨。

2011年有乡镇卫生院1所,病床 张,专业卫生人员 人,其中执业医师 人,注册护士 人,固定资产 万元。有村卫生所9个,从业人员9名。

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零,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100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人,参保率 %;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岁,其中男性 岁,女性 岁;孕产妇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

2011年末有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广场一处,上新井等三个村建设了村文化广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广场健身舞、篮球赛、乒乓球赛,每五年参加一次建平县举办的体育节。

2005年与建平县网通公司合作在全镇7个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建有广播电视站,从业人员4人,乡镇到架设有线光缆30千米;2011年重新开设调频高音喇叭,全镇7个村26个村做到了全覆盖。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50%,收看50多套高清晰的数字电视节目。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 户,人数 人,年发保障金 万元,城市医疗救助 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 户,人,年发放保障金 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 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 户, 人,低保金 万元,比上年增长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 人,支出 万元,比上年增长 %,农村五保分散供养 人,支出 13.97 万元,比上年增长8%,建区域性敬老院一处,占地面积 平米,集中供养院民 人; 农村医疗救助 人次 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 人,支出 万元。

自然灾害受灾人口 人,用于春荒夏粮的社会救济费 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 人,抚恤事业费支出 万元。

新增就业人员121人,有69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 人,参加失业保险的 人,参加工伤保险的 人,参加生育保险 人。

花木兰点将台遗址地处双峰境内的平顶山上,。镇人民政府也将此作为文化旅游项目进行申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作为文化旅游项目立项审批,正在规划建设中。

哈拉道口镇高跷秧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跷高都在1米左右,多数在60—70公分,特殊角色的跷高不受限制,最高可达1米,演员需坐在窗台上、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 高跷秧歌无论上装还是下装,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青蛇、白蛇、许仙、傻柱子、小老妈等戏曲人物,都要求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高跷秧歌的服装也很讲究,基本是古装戏服,上装为彩裙、花袄,头戴"花山";下装则彩衣、彩裤、彩带,以及小生道袍,头戴状元帽。手持道具是花扇和手绢,如果夜晚表演则手持花灯。每年的初五至十五,全镇各村屯都要建起自己的高桥秧歌队,每队除了文武场烘托气氛外,还要有小车会、划旱船、舞狮子、舞龙、抬哥等表演形式,还要有伞头,伞头的任务一是调动高桥秧歌队的起落与路线,二是为观众唱喜歌,喜歌的歌词要求见景生情,随时随地自编自唱。高跷秧歌会期间,各队还要组织串联,相互拜年,十五这一天,到镇街区进行汇演。汇演期间,可谓观者如云,春节期间的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卢东白,1899年生于哈拉道口镇哈拉道口村,因家境殷实,自幼聪明,很早就步入私塾学习,15岁进入北平学校就读,期间被新文化、新思潮影响,思想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就与陈镜湖、郑丕烈、杜真生、韩麟符等人投身于革命运动。1926年与杜真生、郑丕烈等人为热河地区党组织负责人,解放后在北平市公安局第二处管训。后因韩麟符案,被北平市公安局认定为卢“一九三四年八月勾(结)郑匪丕烈杀害共产党员韩麟符”。 1951年4月9日被押解回热河承德,1953年1月19病死于热河省直属第一监狱,享年五十二岁。

周边行政单位

企石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 地址:朝阳市建平县小叶线建平县哈拉道口镇人民政府东南侧
朝阳市建平县小叶线建平县哈拉道口镇人民政府东南侧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建平县哈拉道口镇委员会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哈拉道口镇政府(小叶线北)

周边小学

辽宁省建平县哈拉道口镇四家小学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四家小学(小叶线北)

周边乡镇

哈拉道口镇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

周边村庄

哈拉道口村 地址:朝阳市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