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杖子镇
宋杖子镇 宋杖子镇简介 宋杖子镇矿产资源 宋杖子镇经济发展 宋杖子镇旅游资源 宋杖子镇主要河流 宋杖子镇地方小吃 宋杖子镇特色产业 宋杖子镇电教工作 宋杖子镇项目建设 宋杖子镇招商引资 宋杖子镇河滩治理
宋杖子镇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镇辖14个行政村,总面积174.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628人(2017年) 。宋杖子镇宋杖子镇区域总面积174.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万亩,林业面积6.8万亩。全镇共14个村,126个组,常住人口32628人(2017年),镇内交通便利、土质肥沃、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宋杖子镇位于凌源市郊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1°12′37″,东经119°15′19″,东部与凌源市城关街道十五里堡接壤,南与凌源市大王杖子乡相邻,西与凌源市三十家子镇四道沟村相连,北与河北省平泉县榆树林子镇和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五化乡毗邻,镇政府坐落在宋杖子村1-4组,电话区位号为0421,邮政编码122524。辖区内共有14个村:宋杖子、范杖子、段杖子、北房身、二十里堡、一家、候杖子、同盛号、水泉、翟杖子、康官、平房、高杖子、北沟...
详情宋杖子镇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镇辖14个行政村,总面积174.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628人(2017年) 。
宋杖子镇
宋杖子镇区域总面积174.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万亩,林业面积6.8万亩。全镇共14个村,126个组,常住人口32628人(2017年),镇内交通便利、土质肥沃、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宋杖子镇位于凌源市郊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1°12′37″,东经119°15′19″,东部与凌源市城关街道十五里堡接壤,南与凌源市大王杖子乡相邻,西与凌源市三十家子镇四道沟村相连,北与河北省平泉县榆树林子镇和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五化乡毗邻,镇政府坐落在宋杖子村1-4组,电话区位号为0421,邮政编码122524。辖区内共有14个村:宋杖子、范杖子、段杖子、北房身、二十里堡、一家、候杖子、同盛号、水泉、翟杖子、康官、平房、高杖子、北沟,共有126个村民组。
2014年末,全镇总人口为31920人,总人口中男性16032人,占51.6%,女性14888人,占48.4%,65岁以上的人11500人,人口以汉族为主,有满族、蒙族、回族。2014年末,人口出生率为8.1‰,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生长率为3.12‰。辖区东西距离31.2千米,南北距离5.6千米,总面积180.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62.5平方千米,占90%,水域面积18.5平方千米,占1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58人。
宋杖子镇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沸石、石灰石、玛瑙石、膨润土、锰石等,其中,沸石的储藏量为3亿吨,具有开采价值。
农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06年保护地面积发展到2.4万亩,产值 达2.8 亿元,栽培品种以 黄瓜、甜椒、花卉为主,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山杏栽植面积2万亩,扁杏0.43万亩;建成标准化养鸡小区14个,示范基地3个,发展养殖大户180个,畜牧业产值实现4300万元。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绿野有机肥公司、丰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福蔬菜汁加工厂等三家企业,年产值均在3000万元以上。截止2006年末,累计引进域外资金8000万元,新建企业16家。
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康官 万祥寺,建筑规模宏伟,雕梁画栋完全仿照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接待游客达万人以上。
小城镇建设发展迅猛。2006年小城镇建筑面积达到2.9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了 行政区、工业园区、商饮服务区、农业高科技园区,总投资达3849万元。
万祥寺位于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建于 乾隆四年。史料记载,乾隆八年,乾隆皇帝去盛京( 沈阳)曾驻跸于此,赐名万祥寺。该寺建于山坡上,依山就势,呈阶梯式,在中轴 线上建有五层殿堂及 钟楼鼓楼、左右配殿等建筑物,首层为硬山式建筑 天王殿,二层为歇山式建筑 罗汉殿,内奉 十八罗汉。第三层 大雄宝殿为具有汉藏结合式建筑风格的两层殿堂,歇山重檐,呈方形,进深6间,面阔7楹,殿内有24根青石方柱,在殿中后部有进深1间面阔3楹的大佛龛,佛龛上部为木质云龙镂空雕饰,立柱为盘龙浮雕,原供有4米多高的 释迦牟尼佛像,左右为其弟子可难、迦叶铜站像(现不存),上层有歇山顶佛殿和角楼。殿正中原供有 宗喀巴大师铜像,四周为其他佛像,藻井天花的彩绘,至今仍清晰耀眼。第四层为面阔5楹进深3间两层硬山楼阁式建筑 藏经殿。最后为面阔3楹进深6间硬山卷棚式建筑阎王殿。1982年省文化厅拨款对寺庙进行了维修,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祥寺位于凌源市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北山上,是一座清代古建筑群。这就是高宗 弘历所赐名的<<万祥寺>>。相传,万祥寺是清代康熙皇帝的临幸民女所生之子乌功禄为其二儿子所建。据所记:该庙于乾隆四年建成。乾隆八年,高宗诣盛京(今沈阳市)取道热河,曾驻跸此地,赐名,有宝座一位,喇嘛百余人。该寺院建在百余亩方圆的山坡上,依山就势,面南座北,如阶梯式五进院落,在一条建 筑中轴上分布着天王殿,罗汉殿,大宝殿,藏经楼,阎君殿等主体建筑。以及钟鼓楼,东西配殿和配房等附属建筑,共500多间殿堂。(现存100多间)大雄宝殿上下两层,为重山式砖木结构,共81间。下层殿有前廊,进深一间,面阔三楹,耸立着四根圆形朱红抱柱,殿外前垛为砖刻浮雕。殿内为进深六间,横阔七楹,并置有24根青石深红的方抱柱,高约3.5米,方面阔0.36米,这样高大粗壮的石质抱柱颇为罕见。在这曾层殿后的山墙还有进深一间,面阔三楹的大佛龛一座。在佛龛顶横贯三楹的木刻九龙罩,以及佛龛立柱上镶有金龙盘玉柱的浮雕,至今仍完整无损,玲珑剔透,金光闪耀。上层的四角建有春楼,中间为九间天井殿堂,过去是供宗喀巴大师铜铸佛像,如今殿内四壁的彩绘壁画一残缺不全,而殿堂棚顶的彩绘__极乐世界(佛城)及佛家图案,尤其是藻井的 梵文等,仍清晰可见,艳丽如初,实为不可多得的清代绘画艺术珍品。万祥寺大雄宝殿前,有两棵挺拔秀美,枝叶繁茂,冠入天空的苍松。一棵为 黑松,一棵为侧柏,另一棵叫云杉松。这棵云杉松胸径为60多厘米,树高为20多米,经中国科学院林土研究所的专家们考察研究鉴定,这棵云杉松最少有76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上已属于该树种之王。
大凌河西支:大凌河水系,流经省份辽宁大凌河(DalingHe)辽宁省西部最大 河流。汉唐时称白狼水,辽称灵河、金改凌河。发源于凌源宋杖子、南源建昌县黑山(古白狼山),到两源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附近的大城子附近会合,东北流经 努鲁儿虎山和松岭间纵谷,接纳 老虎山河、牤中河、 西河等支流,到义县转向循医巫闾山西侧南流,在 锦县东南注入 辽东湾,河口三角洲规模大,汊流发育。大凌河全长397公里,流域面积2.35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年降水量450~600毫米,集中7、8月。年均径流量16.67亿立方米,流经碎屑岩、火山岩和黄土地区,含沙量达57千克/立方米,水土流失严重。大凌河沿岸有凌源、 喀左、 朝阳、北票、 义县、 锦县(现改为凌海市)等县市。生态特征大凌河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植物总计0.57, 硅藻64.9%, 绿藻28.1%, 蓝藻1.8%, 甲藻3.5%, 金藻黄藻0%, 裸藻1.7%。
烧鸡亦称熏鸡,在加工过程中有独特的工艺程序,系选用肥白条鸡入锅中煮制,加各种调料,适度掌握火候,反复翻动,使煮好鸡肉表里熟透,然后放在熏笼内加工熏制,成品讲究肉熟透,表皮呈紫红色,咸淡适度,表里如一,气味芬芳,口感极佳,烧鸡外型美观,鸡头回扭,口衔一翅,双足后折插入腹腔,达到色味香形具臻佳妙。县城以小西街高姓制作最佳,三代经营已有数十年历史。
剥面是凌源特色小吃之一,在周边地区有很有影响。荞麦是当地的特产,用荞面制作的面点口感清香、风味独道、回味无穷。荞面剥面条被世人誉为“面条王后”。
凌源 黄金储量丰富,是辽宁省重点产金地之一。宋杖子的花卉产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在业界已享有“南有云南、北有凌源”之美誉。蔬菜保护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还有就是宋杖子的蔬菜大棚,那是中外闻名! 钠基膨润土以质优量大获“亚洲第一土”之美誉,产品远销国内外。
电教远教工作无论是在对党员干部教育上还是在引领农民群众学
科技用科技、脱贫致富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一些干部已经成为活跃在农民身边的土专家和活教材,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宋杖子镇二十里堡村书记、主任刘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在村内建立了大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郁金香种球繁育技术,并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育与推广,覆盖了全村80%的农户,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 郁金香种球繁育基地。二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得到增强。宋杖子镇翟杖子村翟东组党员王学,长期在外打工,与党组织的联系较少,2006年7月回乡务农,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掌握了大棚生产技术后,逐步走上富裕路,对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主动上交党费、要求过组织生活。三是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得到提升。宋杖子镇西高杖子村村民杨吉永从电教远教培训中尝到甜头,学会了生猪饲养防疫技术,饲养生猪200余头,年收入4万余元。宋杖子镇北沟村 李海民自投资养牛后成了电教远教播放点的常客,经常与其它饲养户交流饲养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技术带头人。凌源市宋杖子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加电教远教培训的热情日益高涨,学用科技的意识不断增强,电教远教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帮手。
项目建设确定“三个围绕”的原则。即,围绕资源上项目,围绕市场上项目,
围绕盘活现有闲置资产上项目。凌源全市每年需要蔬菜纸箱近千万只,引资500万元着手建立纸箱厂;围绕丰富的松林资源,引进了松香深加工项目,一期投资3000万元;围绕“宏达牛业”,引进了北京客商建立万头现代化养牛场,并与金洋福合作建设酿酒厂;围绕蔬菜大棚,引资300万建设泡菜厂;已经开工建设、投资额达1700万元的绿野生物有机肥项目,产品完全供应蔬菜、花卉生产农户,市场前景广阔。2008年以来,凌源市宋杖子镇紧紧围绕打造和构建产业集群这个主题,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举全镇之力,狠抓招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开工的项目5个、准备开工的项目5个,储备项目2个,前二者总投资额超过1亿元。认识到位,领导亲力亲为。宋杖子镇是凌源市出名的农业大镇,蔬菜保护地户均一棚,户均年增收1万余元。老百姓富了,但集体收入增长缓慢。
凌源市宋杖子镇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目标,探索发展思路,确定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走项目强镇之路。统一思想认识,加大领导力度。他们强化对项目建设的领导
,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专门抓,班子成员配合抓,上上下下合力抓”的局面。为突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镇里成立了园区建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园区的建设工作,重点对建成项目抓投产达产,对续建项目抓进度,对在谈项目抓落实,对储备项目抓基础工作,真正把项目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2007年,通过到外地参观,镇领导感触颇深,全镇上下统一了思想认识。为了尽快形成项目建设热朝,镇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跑项目,各站办也都分解了任务。今年上半年,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在外跑项目的时间占到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有的同志自己出车跑,有的坐火车去谈。和别人交流,言必谈项目。只要干,就会有成效,现在,外地许多客商都与宋杖子镇建立了联系,一批项目在此落地生根。招商工作推行“三个强化”。这是宋杖了镇招商引资的具体措施。“三个强化”是:强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和定向招生的多元招商战略;强化镇、村主要负责人的招商意识,为客商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强化责任招商措施,各站办都有招商任务,并对招商有成效的部门、个人予以重奖。 把握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该镇注意把握招商引资的重点环节,通过强化多元招商、领导招商和责任招商,全力推进,狠抓落实。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区位优势,树立外部形象,创造优越的政策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形成了全民招商、多元招商的社会氛围;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以招商为己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同学、同乡、同事等社会关系,吸引外商投资,并对投资项目全程负责;同时还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纳为岗位责任制考核的重点内容,细化任务指标,层层签订责任状,把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干部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使招商引资成为全镇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任务。找准切入点,加大服务力度。该镇实行审批手续代理制,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加大基础设施支持力度,上半年为企业配电5处,打井3眼,为工业园区修路600米,架桥一座,总投资270万元;积极协调资金,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在技术上强化服务,聘请专家、技术员进行指导,协调技术部门实行技术更新。通过对招商企业实施周到服务,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上半年,该镇围绕资源建设了丰达凯来肥业、英达牧业、瑞隆牧业母牛繁育基地、罐装白酒生产、二十里堡花卉种球繁育中心扩建等项目;围绕市场需求建设了宏翔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异型闸阀生产,续建了生升实业有限公司信鸽饲料生产、长城科贸万吨铁精粉加工等项目;围绕盘活闲置资产建设了凌源华赈生物工程、彩钢瓦生产和乳胶漆生产等项目。
凌源市宋杖子镇2008年春集中治理河滩,整地8000亩,通过拍卖 树坑的办法,化解了资金、苗木、成活、管护等一系列矛盾。宋杖子镇个人投资100多万元,全部栽植了速生丰产林,并打井25眼,在大旱之年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宋杖子镇位于大凌河上游,在长达18公里的河滩地上,几十年来造的杨树林构成一条壮观的绿色长廊。在2000年的大旱却使这道绿色屏障遭受灭顶之灾。大凌河干涸,地下水位下降达3-5米,近万亩杨树枯死,树皮脱落、枝杈光秃的惨状令干部群众无不心痛。绿色长廊必须重建,可是砍伐后,刨根、整地、购苗、栽树、打井,需要大笔资金,集体根本无力投入。为此,宋杖子镇决定利用政策杠杆调动群众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解决造林困难。 宋杖子镇首先免收了死树砍伐后的育林基金和更新费。随后组织群众会战进行整地,8000亩河滩地全部挖好树坑。今年春天进行了拍卖,谁买坑栽树谁就拥有林权。办法一出台,群众拍手叫好,踊跃购买。每个树坑最低卖到2.4元,最高达到4元。几天之内8000亩地各得其主,多的一户买了100亩,少的也有20多亩。各村集体收入共计200余万元都用于造林。群众买下树坑后,在林地内自行打井25眼,以备灌溉之用。在林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群众自费购苗,分户栽植,不到半个月工夫,8000亩速生杨保质保量栽植完毕,并浇足了水。到5月下旬,旱情严重的节骨眼上又浇了两遍水。经验收,这批速生杨的成活率达90%以上,并且长势良好。据统计群众造林投入超过100万元。这片集体林转变成个体林之后,群众的管护责任心明显提高。都把自家名下的树林看得严严实实,不准羊进,一年下来,野草长到一人高。基层干部感慨地说:“这才是化解林牧矛盾,解决管护问题的好办法。”
周边政府机关
凌源市宋杖子镇人民政府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宋杖子镇委(101国道北)
周边乡镇
宋杖子镇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
周边村庄
宋杖子
地址:朝阳市凌源市
宋杖子村
地址:朝阳市凌源市
范杖子村
地址:朝阳市凌源市
翟杖子村
地址:朝阳市凌源市
大王杖子
地址:朝阳市凌源市
郭杖子
地址:朝阳市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