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昌镇

吉昌镇 吉昌镇发展现状 吉昌镇概况 吉昌镇沿革 吉昌镇所辖村及代码 吉昌镇经济发展 吉昌镇组织建设 吉昌镇社会发展 吉昌镇乡镇名人


吉昌镇位于磐石市西北部,位于双阳区、伊通县、磐石市三地交界处,距明城铁路线12.5公里,明双公路贯穿镇内,属丘陵地带,灰棕土壤,全镇幅员面积359.33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一个社区,103个自然屯,常住人口33590人(2017年) ,有汉、朝鲜、满、回等8个民族,其中的汉族所占比例较大,约占90.4%。全镇林有面积5525公顷, 活立木蓄积量263569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42%。全镇矿产资源在 铜、 铁等金属矿;有 石灰石、 白云石、 硅石、 硅灰石等多种非金属矿。其中,石灰石、硅灰石储量较大。 全镇耕地8494公顷,其中 水田746公顷, 旱田7748公顷,常住人口33590人(2017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125830万元,粮食产量55268吨,主要农业产品有 玉米、 水稻、 大豆、 高粱等农作物。全镇有中学一所、小学20所、幼儿园5所,有...

详情

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吉昌镇所有镇中心区

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吉昌镇介绍

吉昌镇位于磐石市西北部,位于双阳区、伊通县、磐石市三地交界处,距明城铁路线12.5公里,明双公路贯穿镇内,属丘陵地带,灰棕土壤,全镇幅员面积359.33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一个社区,103个自然屯,常住人口33590人(2017年) ,有汉、朝鲜、满、回等8个民族,其中的汉族所占比例较大,约占90.4%。

全镇林有面积5525公顷, 活立木蓄积量263569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42%。全镇矿产资源在 铜、 铁等金属矿;有 石灰石、 白云石、 硅石、 硅灰石等多种非金属矿。其中,石灰石、硅灰石储量较大。 全镇耕地8494公顷,其中 水田746公顷, 旱田7748公顷,常住人口33590人(2017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125830万元,粮食产量55268吨,主要农业产品有 玉米、 水稻、 大豆、 高粱等农作物。

全镇有中学一所、小学20所、幼儿园5所,有教职员工366人,在校学生4076人。镇 卫生院3所,村级卫生所35所,全镇卫生从业人员121名。镇内有文化站1个,从业干部5名,辖区内设村级办公室32个,包括文化娱乐场所。

吉昌镇位于磐石市西北部。面积359.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590人(2017年)。辖幸福社区以及冰窖、官帽、西北、丰胜、烧锅朝鲜族、马蹄、兴华、东北、满井、烧锅、志力、砖庙等32个行政村,103个自然屯。主要水源有倒木沟河、汶水河、溴河、黄河水库。吉昌铁矿铁路专用线东接沈吉铁路。

1949年置区,1956年设吉昌乡、大旺乡、长崴子乡。1958年改吉昌公社,1962年析置大旺、长崴子公社。1983年改吉昌乡、大旺乡、长崴子乡,1984年吉昌撤乡建镇。1997年,吉昌镇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吉昌、吉昌鲜、兴华、志力、帽山、砖庙、东北、烧锅、烧锅鲜、西北、官帽、水窑、丰胜、马蹄、满井15个行政村和吉昌、铁矿、场站3个居委会;大旺乡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倒木、倒木沟、大旺、当石、倒木鲜、永旺、长胜、福兴、花楼、八棵、东升11个行政村;长崴子乡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三泉、长崴子鲜、汶水、大鹿、长崴子、孟家、二道炕7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大旺乡,并入吉昌镇。2002年12月30日,吉林省民政厅(吉民行批[2002]12号)批复同意撤销长崴子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吉昌镇管辖。

220284107:~001 121幸福社区 ~200 122吉昌汉村 ~201 220兴华村 ~202 220志力村 ~203 220砖庙村 ~204 220帽山村 ~205 220东北村 ~206 220烧锅汉村 ~207 220烧锅朝鲜族村 ~208 220西北村 ~209 220冰窖村 ~210 220官帽村 ~211 220丰胜村 ~212 220马蹄村 ~213 220满井村 ~214 220倒木村 ~215 220倒木朝鲜族村 ~216 220东升村 ~217 220当石村 ~218 220大旺村 ~219 220倒木沟村 ~220 220永旺村 ~221 220长胜村 ~222 220福兴村 ~223 220花楼村 ~224 220八棵村 ~225 220长崴子鲜村 ~226 220汶水村 ~227 220大鹿村 ~228 220三泉村 ~229 220长崴子村 ~230 220二道炕村 ~231 220孟家村

根据吉昌镇农业大镇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在选项目和确定主导产业时,要把着眼点放在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上。吉昌镇确定了6个主导产业项目。2个农业农产品,即 高油大豆、专用玉米、4个农副产品加工,即白萝卜加工、 蛋鸡、蓝狐、金针蘑。通过6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可使全镇人均收入增加100-200元。

高油大豆产业

以辽源裕龙公司为龙头建成2500垧高油大豆基地,主要分布亚吉灌区水改旱等12个村社,3200户。同时,在 兴华、当石、倒木汉、 长胜四个村建成专项大豆生产基地。

专用玉米产业

以吉粮集团为龙头建成3000垧专用玉米基地,主要分布在吉昌北片长崴子等16个村,4200户。

农副产品深加工

即 白萝卜加工。引进金鑫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建成100垧白萝卜生产加工基地,分布全镇各个村屯。

畜牧业基地建设

即帽山蛋鸡养殖基地:由帽山村农民尤立章等7户人家投资150万元人民币,在本村南侧兴建蛋鸡牧业小区,占地面积达2公顷,年产 鸡蛋1500吨。蓝狐

蓝狐园区养殖建设

即由吉昌镇内 韩大明等人投资150万元人民币,在吉昌镇原朝鲜族小学内新建一个蓝狐养殖小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并引进河北蓝狐和皮毛加工项目,打出“昌兴”牌蓝狐皮毛品牌,年可加工皮毛1万张。年内蓝狐存栏达2.3万只,真正形成吉昌特有经济动物小区。

吉昌镇食用菌基地

即 金针蘑养殖小区:是由辽宁省东港市武文奎先生投资50万元人民币,在吉昌原场站飞机洞内养殖金针蘑,面积达2万平方米,年产金针蘑15万吨。

磐石市吉昌镇 水稻育苗床土调制剂厂 磐石市吉昌镇砖厂

磐石市吉昌镇长峰硅灰石矿

磐石市吉昌镇飞跃蓝狐养殖厂

吉昌镇始终坚持把市委、市政府提出“阳光式政府,宾馆式服务”的工作目标,把“创一流环境、树政府良好形象”作为 招商引资的亮点和最宝贵的资源。

1、吉昌镇有优质的法制环境。吉昌镇一直注重 民主法制建设,已创造了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并且依法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给有贡献的人一定的奖励。

吉昌镇

2、吉昌镇有优质的 服务环境。通过对各站年 中层干部的认真测评,重新理顺了“主仆”关系,还权于企业,还权于民众,还权于 纳税人,以大局为重,视为企业发展 保驾护航为第一要务,多方面、全防卫地为驻地企业服务,已成为政府机关的自觉行为。推选的“一站式办公”、“ 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办事制度,极大地缩短了投资者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3、吉昌镇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吉昌镇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投资、经营、发展的优惠政策,其内容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4、吉昌镇有和谐的 人文环境。公民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重商、亲商、扶商、富商为已任。政府开明,团结向上,说了说办,定了就干,决不给企业“ 空头支票”。“阳光式政府, 宾馆式服务”是吉昌镇永远的承诺。

磐石市吉昌镇党委狠抓转移 剩余劳动力,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发展,三年成产业”的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措施,将 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富镇裕民工作的重点来抓,收到实效。共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9767人,其中跨省5462人,省内3943人,境外762人,赴境外务工人员年人均收入8—10万元,年收入7000余万元。安置252名下岗失业 人员再就业,举办集中培训700余人接受集中培训。900余人接受分散培训。

吉昌镇从村干部管理机制入手,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有效促进了全镇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007年全镇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256元。

吉昌镇

一是动态管理,建立良性用人机制。镇党委根据各村实际情况采取民主选举、组织下派、 兼任、交流等形式,在选人用人上打破 身份、职业、地域界限建立动态管理模式,使村级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全镇下派镇干部到村兼任 村支部书记的有3人;以交流形式任村干部的5人。 二是加强培训,增强“双带”本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创富基地等资源,采取短期培训、示范交流、外出考察、 挂职锻炼等多种办法,对村级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轮流进行教育培训,使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增强了村组干部领富带富能力。全镇共举办村“ 两委”成员各类 培训班30多期,培训400多人次。

三是培养后备,增强村组活力。镇党委制定了《吉昌镇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方案》,注重对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党员的培养,并把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致富带头人和乡土人才纳入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实行培训准入制度,使一批批优秀 后备干部脱颖而出。

四是提高待遇,解除“村官”后顾之忧。镇党委本着多支持、少指责,多奖励、少惩罚,多服务、少干预的工作理念,对村级干部实行激励工资制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提高村书记的待遇。村党支部书记年薪最高可达6000多元。

吉昌镇党委“五个包保”促进 新农村建设,开展“树新风正气,做勤廉公仆,推总量翻番,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吉昌镇党委转变 工作作风,围绕工作重点,加强包保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包保产业园区。根据产业发展规模和各村实际情况,党委领导对园区建设实行定点包保,对项目选择、 园区规划、资金筹措、物资准备等各方面进行全程服务。全镇已建成肉鸡、蓝孤等产业园区6个,并有两名领导干部带头发展肉鸡产业。

修筑边沟

二是包保贫困儿童。在“大手牵小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党委领导与8名贫困 留守儿童结成包保对子,随时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直至 初中毕业。 三是包保小康屯建设。按照精神文明创建整体规划,每名领导干部在自己所包片上,选择基础较好的村屯,实施小康屯建设,在包保领导指导下,全镇新修 边沟4000多延长米,安装 路灯20盏,植树3000多棵,修卫生厕所200座,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

四是包保党建落后村。每名领导干部包保一个班子软弱、党建工作无变化村,帮助村班子在村务管理、“双承诺”活动、 党员创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五是包保企业。镇党委制定下发企业联系卡,领导干部对域内13家企业实行定点包保,深入企业走访,切实解决困难。

不当副镇长 带农闯市场——磐石市吉昌镇养狐协会会长韩大明

蓝狐养殖场

放着副镇长不当,只为专心致志地带领大家养 狐狸致富,这事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可确实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磐石市吉昌镇养狐协会会长韩大明。 1980年, 韩大明从农机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吉昌镇 农机站工作。几年下来,韩大明带领大家经营 油料、 农机配件,为农机站积攒了40多万元的资产,这也锻炼了他致富的本领。

1994年,韩大明得知长春立园养殖场对外招商,号召农民养蓝狐致富。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好项目,便东挪西凑了7000元,买了6只种狐。没想到,由于缺乏饲养经验,不到一年种狐就死了5只。当年韩大明赔了6000多块钱。家里人的埋怨,外面人的嘲笑,真有点让他抬不起头来。但他有一个信念——自己一定能成功。1995年初,韩大明再次带着4000元钱来到大庆养殖场,买了6只种狐。韩大明认为,上次养狐没成功,是因为技术不过硬。于是,他利用休息日去 辽宁、 河北、 黑龙江等地学习。那时候他白天在 单位上班,晚上回家又要照顾 老人、病妻和 孩子,同时还要喂养 狐狸。几个月下来,他整整瘦了一圈。

1999年,韩大明因为工作突出,被任命为吉昌镇副镇长,分管 农业。职务的升迁当然让他很高兴,而更让他高兴的是镇领导对他的信任。这为他推动全镇蓝狐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他一方面认真履行副镇长的职责,另一方面又扮演起蓝狐产业带头人的角色。刚开始,他还能很好地兼顾两方面工作,但随着蓝狐产业的发展壮大,养殖户越来越多,他的分身术不灵了。一方面是繁忙的 政务,另一方面是养殖户急切的目光,韩大明作出抉择:放弃 行政领导岗位,带领群众发展养殖蓝狐事业。在2001年机构改革时,才48岁的韩大明主动提出了预退申请。之后,他一方面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让农民看到养蓝狐的效益,另一方面采取培养大户、带动小户、发展新户的“裂变”模式,全面推动全镇蓝狐产业的发展。对新发展的养殖户,他手把手地教,送种狐,管 防疫,并跟踪一年服务,直到走上正轨。对于那些想扩大规模又没有资金的贫困户,韩大明帮助协调 贷款,让他们一个个走上了 富裕路。他累计帮助村民协调和解决发展资金70多万元。 2004年,在吉昌镇党委的支持下,韩大明在全镇组织建立了第一个蓝狐养殖基地,并于2006年成立了吉昌镇蓝狐养殖协会,他出任 会长。韩大明当上会长后,以协会名义建立了吉昌镇飞跃蓝狐养殖网页,及时向养殖户提供种源、皮张价格以及毛皮加工等信息,帮助群众把准市场脉搏。为了拓展销售市场,韩大明三次自费去 河北、 山东等地联系毛皮加工和销售,并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给养殖户吃上了 定心丸。在此基础上,他引导养殖户向经纪人、中间商转变,延伸 产业链,拓展利润空间。全镇已培养蓝狐经纪人10多名,已发展存栏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540户,蓝狐平均存栏总量达到5万多只,年创经济效益达5000多万元。这个镇的蓝狐产业还辐射到周边的乡镇。

周边

磐石市吉昌镇辚村东升杳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

磐石市吉昌镇倒木沟村退龈渚蘩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

周边中学

吉昌中学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吉昌镇明吉线吉昌中学

周边乡镇

吉昌镇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

周边村庄

吉昌村 地址:吉林市磐石市双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