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站镇

王府站镇 王府站镇历史沿革 王府站镇自然资源 王府站镇交通运输 王府站镇经济发展 王府站镇机构设置 王府站镇乡土文化 王府站镇行政区划 王府站镇人口数据


王府站镇位于吉林省前郭县城南部35公里处。地理坐标东经124°54′,北纬44°58′。东与哈拉毛都接壤,隔松花江与扶余县社里乡相望。西部与前郭县大山乡、洪泉乡相邻,南与农安县哈拉海镇交界,北与前郭县吉拉吐乡相连。镇辖区总幅原面积为25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总人口33000人,其中少数民族1100人。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建制镇,享有松原市南大门之称。王府站镇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长白铁路和图乌公路一级路纵贯全镇,乡村道路网络全部形成,境内有3个火车站点,其中王府站为二级站。因此,王府站镇目前已形成拥有国营个体16家粮库的粮食集散地。王府站镇由驻地王府站屯得名。据考古发现,境内早在辽金时代就有人居住。民国初年此为禁垦区,民国18年(1929年)开发,归郭尔罗斯前旗公努图克(区)管辖;1937年(伪 ...

详情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王府站镇所有主城区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王府站镇介绍

王府站镇位于吉林省前郭县城南部35公里处。地理坐标东经124°54′,北纬44°58′。东与哈拉毛都接壤,隔松花江与扶余县社里乡相望。西部与前郭县大山乡、洪泉乡相邻,南与农安县哈拉海镇交界,北与前郭县吉拉吐乡相连。镇辖区总幅原面积为25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总人口33000人,其中少数民族1100人。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建制镇,享有松原市南大门之称。

王府站镇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长白铁路和图乌公路一级路纵贯全镇,乡村道路网络全部形成,境内有3个火车站点,其中王府站为二级站。因此,王府站镇目前已形成拥有国营个体16家粮库的粮食集散地。

王府站镇由驻地王府站屯得名。据考古发现,境内早在辽金时代就有人居住。民国初年此为禁垦区,民国18年(1929年)开发,归郭尔罗斯前旗公努图克(区)管辖;1937年(伪 王府站镇 (2张) 康德4年)隶属郭尔罗斯前旗第一努图克(区);1940年(伪康德7年)隶属王府努图克(区);1945年“八·一五”光复,1946年3月设立王府区(九区);1956年3月撤区划镇,划分为王府站、张营子、卡拉木三个镇,境内隶属王府站镇;1958年10月卡拉木镇与王府站镇合并成立王府(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4月划分出卡拉木公社分治,本境内改称为王府站人民公社;1967年更名为东风人民公社;1971年又更名为东站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中,进行地名标准化处理,恢复原名王府站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镇建制为王府站镇;1984年12月成立王府站镇。

王府站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镇区域内的三岔沟村蕴藏丰富的天然矿泉水。镇域内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其中,油母页岩储量达1亿立方米,膨润土约1000万立方米,全镇耕地资源丰富,约18万亩,农业人口约7.8亩,是玉米、高粱、大豆种植基地。

全镇幅员面积20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86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29公顷。林地面积2801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234.9公顷。其他为村屯、道路建设面积和其它用地面积。

地表水资源缺乏,地下水资源充足,水质好。东临第二松花江。

水利基础设施。全镇水利设施逐年得到完善,水利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镇共有桥1座,涵4个。全镇共有机电井351眼。

由于长期的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小气候,为动植物的繁 王府站镇 (2张) 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据统计,境内野生植物就有400多种。

野生动物资源:有狐狸、獾子、貉子、野兔、山狸子、刺猬、黄鼬、大眼贼、蝙蝠、大雁、燕子、野鸡、水老鸱、沙半鸡、松鸡、灰鸥、鹭鸶、水鹳、水鸡、鹌鹑、猫头鹰、山鹰、山鸽、百灵、叫天子、喜鹊、乌鸦、蛇等上百种。

鱼类:主要是生长在松花江、境内人工水域。主要品种有:草鱼、白鱼、鲤鱼、鲫鱼、青鱼、鲶鱼、黑鱼、麻鲢鱼、嘎鱼、鳇鱼、船丁子、白膘子、黄姑子、葫芦子、吉勾等。还有沙鳅、泥鳅、毛虾、米虾、白虾等。此外,还有鳖、蚌、海狸鼠及蛙等水生动物。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花生、芝麻、绿豆等。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花生,产量分别为每公顷9000-10000和3000-3500公斤。

镇域矿产资源主要有油母页岩、膨润土矿、紫砂陶矿等,其中油母页岩储量约2.5亿立方米,膨润土矿储量达1000万立方米。此外,还有丰富的砂土建材资源,但目前这些矿产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

王府站镇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长白铁路和图乌公路一级路纵贯全镇,乡村道路网络全部形成,境内有3个火车站点,其中王府站为二级站。王府站镇目前已形成拥有国营个体16家粮库的粮食集散地。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可完成34400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0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可实现3908元。

王府站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镇区域内的三岔沟村蕴藏丰富的天然矿泉水。镇域内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其中,油母页岩储量达1亿立方米, 膨润土约1000万立方米,王府站镇耕地资源丰富,约18万亩,农业人口约7.8亩,是 玉米、 高梁、 大豆种植基地。 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进展,经过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引进绿源秸杆开发公司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18个,完成招商引资20114万元,完成任务100.6%,同比增长61%;33户企事业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46万元,同比增长119%,为王府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民营经济又有新成果,全镇各类企业发展到1005户(含个体经营户),同比增长18%。民营经济实现产值76000万元,同比增长7%;实现销售收入76500万元,同比增长8%;利润7600万元,同比增长50%;税金2563万元,同比增长49%;增加值26560万元,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

高效农业有了许多新亮点,2008年王府站镇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了种植业新品种、新科技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压缩大宗作物种植面积,种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通过调整,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减少到8319公顷,辣椒等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3207公顷,比2007年增加950公顷,增长30%。新立村朱军等几户种甜香瓜收入相当可观,仅8亩地就获纯收入30000元。这些在大旱之年呈现出的新亮点,为明年农业生产指出了方向。

王府站镇2008年初,王府站镇专门召开了畜牧工作会议,对今年的畜牧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下发了《2007年牧业工作安排意见》,明确了王府站镇2008年牧业生产的目标和措施。王府站镇2008年牛已发展到6000头, 羊要发展到22000只,禽要发展到340万只。王府站镇牧业经济达4000万元,占王府站镇收入的25%。不断加快乳业的发展步伐,扩大乳业生产规模。2008年初,镇党委和政府把二部落村和哈玛尔村确定为奶牛养殖专业村,为了提高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镇里在两个村实行了新购奶牛户补助3000-4000元的优惠政策,并配套建设了2个奶站,解决了牛奶的销售问题,受到了两村农民的普遍欢迎。王府站镇两个专业村奶牛已达到了200头,日产鲜奶1.2吨。带动全镇黑白花奶牛达到758头。同时,加大了黄改奶工作力度,低成本扩张推进了王府站镇乳业的全面发展。肉鸡养殖小区规模不断扩大,采取典型示范、宣传引导等措施,加强肉鸡养殖推广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王府站镇鸡舍发展到140栋,网上面积达到50000平方米,出栏肉鸡230万只,获利635万元。

王府站镇

继续坚定不移地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加强引导和培训, 王府站镇 (2张) 千方百计为外出务工人员寻找项目和渠道,搭建平台,搞好服务。先后多次聘请县有关部门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外出务工带头人,积极向外地输出务工人员。王府站镇镇里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路费和务工安全及维权等相关资料,到目前为止共输出劳务人员5990人,通过镇政府组织集中输送到 新加坡、 大连、 牡丹江、 北京、 桦甸等国家和地区320人;输出 日本8人,实现劳务经济5000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改善,针对王府站镇地貌起伏较大、水利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的不利因素,镇党委、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打大井12眼,王府站镇机电井达到115眼,进一步提高抗旱能力,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保障。

小城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2007年王府站镇预计投资1315万元,修建了长3.13千米,宽12米的主街柏油路一条,两侧修砌1米宽的石砖排水明沟4.4千米,安装 路灯88盏,建设垃圾点52个。从镇政府至小桥北,修建排污管线长1.2千米。在园区内,修建了302国道至糠醛厂5米宽的高标准水泥路2098米。帮助91户村民实现了平房起脊,盖了漂亮的蓝色彩钢瓦。全部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完成投资1077万元,剩余部分将在明年春天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塑造了王府的南部中心镇的良好形象。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又有新进步,按照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工作要求,王府站镇在发挥现有各类协会作用的基础上,2008年新成立了辣椒协会、奶牛协会、哈玛尔村和小榆树村农机协会等四个协会。从而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服务工程开始启动,镇村两级投资4.2万元,购进了部分远程教育设备。

春节刚过,又是一年春耕生产时,为了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2月16日,王府站镇举办了瓜菜栽植培训班。王府站镇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瓜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使农户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2008年,当地农民种植瓜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预计瓜菜种植面积将达到3000多亩。培训班上,瓜菜栽植专家为广大农民朋友讲授了关于瓜菜育苗及苗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切实解决了农民目前在蔬菜栽培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做到了把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时送到田间地头、村庄院落。为农民们免费发放了农作物栽培指导书,深受欢迎。为了落实县委“三到户”精神,让广大农民学到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前郭县王府站镇举办了优质高效农业技术培训班。王府站镇在保证粮食种植的基础上,加大了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王府站镇的辣椒、菊花等高效农业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扩大高效农业的种植面积,增加高效农业的品种,王府站镇党委、政府经过调查研究,把发展瓜菜复种、覆膜花生种植作为2008年农业工作的重点积极推广。聘请县农广校的老师为农民讲授了香瓜的栽培技术以及市场前景分析、花生覆膜技术、家庭理财等知识,受到了当地广大农民的欢迎。

(1)党政办公室。

负责全面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掌握和反映各方面重要动态;负责党委、人大、政府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对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党建、统战、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作;负责干部人事、行政、财务、信息、文秘、档案管理等工作。

办公室主任:李相武 办公室电话:

(2)经济办公室。

负责编制本镇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为企业提供服务;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负责招商引资、统计、科技工作。

办公室主任:杨永河 办公室电话:

(3)社会管理办公室

负责民政、人口与计划生育、村镇建设、民族宗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教、文化、卫生医疗工作;负责其他社会事务管理。

办公室主任:王友林 办公室电话:

(4)财政所

负责本级预算收支业务核算、年终决算业务、编制财务报表。负责本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及业务核算;负责镇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业务核算及监督管理;兼管镇审计业务。

办公室主任:张伟 办公室电话:

古城位于王府站镇东那拉街屯东北。北距哈玛屯约3公里,东距第二松花江约5公里,西、南两面与东那拉街屯紧连。南墙外约100米处隔一条泉水冲成的大沟,沟处是一条东西向的大土岗。东墙、北墙外皆是高低不平的耕地。古城就坐落在这第二松花江二级台地的向阳城上。

古城呈长方形,方面355°,东、西墙长400米,南、北墙各长300米,周长为1.400米。城墙已遭部分破坏,当地群众又在原墙上筑起一道土墙,西、南、北三面是取外侧墙基土,东面是在原墙外是墙基上挖沟取土。现城墙残高平为2米,宽约5米,皆为夯土垒筑。在北墙取土的断面上,可见夯层,厚约10厘米。

城有东、西二门,各宽约15米,有瓮城。西门瓮城已被取土被坏,面目皆无。东门瓮城保存较完整,呈方形,长20米,宽15米,残高2.5米,墙宽5米。城四角筑有角楼,东南、西南已被破坏,东北、西北两角楼虽被取土筑墙,但尚可见角楼迹象。角楼呈圆形,直径约5米,突出城外约0.8米。东墙外侧可见有四个圆形凸起的土包,突出城墙约0.3米,宽约5—6米,高于城墙约0.4米,应为马。其相距约40—50米。其余三面 各有四个马面痕迹。

城内现已为果树园,地势较平坦,由西向东渐高。城内由于多年种植,遗物较少。采集文物有灰色泥质陶片、灰色附加堆纹陶片、篦齿纹褐色陶片及灰色布纹瓦残片。陶片均为细泥,轮制而成,质地坚硬,火候较高,与城西300米处的那拉街窑址所遗陶片相似。根据此城的形制及遗物,此城应为辽金古城。

古城东临松花江,地处岗上台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其西约17公里为大土城子古城,东南15公里是哈朋店古城。从地理形势及地理位置看,三城以犄角之势遥相互应,皆为塔虎城至农安古城之要道。因此,对研究前郭县辽金时期的历史、经济、军事、交通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王府站镇那拉街屯东约100米处有一西北东南向的大沟,一股清泉常年顺沟而下,蜿延南流。由于山水的冲刷,沟两岸坍落城陡壁,高约3米。在东岸岸上、岸下及陡壁断面上,暴露出很多堆积的陶片,群众称这里为“老窑坑”。

遗址东西约70米,南北约50米。地表耕土层厚20—40厘米,其下30—50厘米为陶片堆积层,再下是黄褐土、黄粘土。陶片皆为泥质轮制,火候较高,多是青灰色,口沿、器壁、器底等各部都有。从残片看,篦齿划纹居多,另有附加压纹、素面等。能分辨出器形的有圆唇侈口瓶、圆唇大口瓮、折唇高领罐、圆唇鼓腹罐,亦有大卷沿、方唇、双唇罐等,皆平底,应为金代遗物。在这些遗物中,有很多变形的残陶片,口沿歪扭,器壁凸凹不平,有很多气泡、鼓包和裂纹,皆当时烧造的残品碎片。

在遗址东侧群众取土坑的断面上,暴露出两个直径约1.5米、深约2--2.5米的凹坑,四周的红褐色烧土,内填夹有陶片、海石、烧土块、炭块的五花土。在坑的底部,有约40厘米厚的炭层,皆树枝炭条。坑下部皆为黄色细粘土。

在此遗址沿沟南、北各约300米处,还有两个与此同样的遗址,亦是临沟壁,陶片随地皆是。此地土质适宜陶器烧造,近泉以水方便,从所留遗物看,此窑应为金代陶器窑址。

那拉街地处第二松花江左岸,距江仅4公里,周围地势起伏,泉水较多,土地肥沃。窑址东约300米即那拉街古城,是辽金时期前郭县境内重要城堡之一。此窑址的发现,对研究此地金时期经济及手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崇化禧宁寺,位于王府站镇阿拉街屯中,俗称“阿拉街庙”。此寺建于康熙年间(约1647---1655年),由理潘院拨巨款修建,建筑面积大约六万至七万平方米。修佛堂八十一间,寺院中心又建造一座高达十五米的三层大佛殿。整个寺庙雕梁画柱,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开始仅有喇嘛三十名,随着宗教的广泛传播,最多时达三百三十余名。加上过往的喇嘛,每天都有六百余人以上。

崇化禧宁寺每年都要举办两次庙会(其它寺庙都是一次),每年的阴历六月十五是全旗的庙会。崇化禧宁寺的庙会由王爷亲自主办。庙会所用经费由王府下设各地租子柜支付,按人头收款。庙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念经、“跳鬼”。每次庙会都十分热闹,人山人海。庙会不仅是统治阶级向各族人民传播封建迷信的重要场所,也是王公贵族掠夺民财的一种手段。

寺庙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地租收入。庙营地上自己雇长工或庙奴耕种,并养大量的牲畜。至今,前郭县境内和邻到仍有“喇嘛荒屯”,皆过去寺庙营地。

遗址位于王府站镇三岔沟后沟子屯内。屯南紧邻一条东西向的大沟,泉水顺沟自西向东流过,沟南是一道大沟大土岗。东距那拉待古城约3.5公里。在后沟子屯内沟北侧的向阳坡面上,散布有很多辽金遗物。

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750米,南北宽约250米,遗址内已全部建为民宅。地表遗物较少,只在村中小巷、社员房前屋后见有少量的陶、瓷残片等。采集有青灰色泥质口沿陶片、刻划纹陶片及缸胎酱釉瓷片、缸胎白釉瓷片。

1981年,当地社员在屯内挖土打墙时,曾出土一个四耳大铜锅,口径54、腹径58、通高43.5厘米。距口沿下14厘米处有四个对称的梯形板状耳,耳上有凹弦纹,锅底部有长期使用过的黑灰痕迹。从锅内取出十一件器物,一件三彩盘,釉色为黄、绿、白三色,是较典型的辽三彩器物,此盘工艺略显粗糙,釉色不甚均匀。如此完整的辽三彩器物,目前在前郭县还颇为少见。另有一件黑釉大碗,碗内壁饰多条竖道放射状红褐色纹饰,图案新颖,古朴浑厚,是金代流行的一种瓷器。还有黑釉瓷盘一件,白釉黑花碗一件,龙泉窑大碗一件。其它器物均已破碎。同年,当地群众在屯前沟内捞河卵石时,又发现一件玉石斧,为墨绿色玉石磨制则成,呈窄长梯菜,表面光滑,斧刃锋利,未见使用痕迹。长7.2、宽3、厚1.2厘米。以上在物均在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此遗址地处松花江二级台地,这里山丘起伏,水秀山青,泉水潺流,土质肥沃,景色宜人,是古代劳动人民从事农牧业生产及生活的好地方。根据地表现存遗物和出土器物分析,此遗址应是辽金时期较大的居住址。


  

  

  

  
王府站村 三岔沟村 阿拉嘎村 哈玛尔村
一部落村 二部落村 外五家村 红房子村
腰大洼村 大榆树村 万宝村 三棵树村
青龙山村 小榆树村 新立屯村 二龙山村
那拉街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1884
16264
15620
家庭户户数 8497
家庭户总人口(总) 31606
家庭户男 16033
家庭户女 15573
0-14岁(总) 7805
0-14岁男 4035
0-14岁女 3770
15-64岁(总) 22673
15-64岁男 11537
15-64岁女 11136
65岁及以上(总) 1406
65岁及以上男 692
65岁及以上女 71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8445
周边

前郭县王府站镇三岔沟子村南山屯消防水源取水口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周边生活服务

平安镇大房村退瓒役假军人服务站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周边门

青海省班玛公路段-东门 地址:015乡道东100米

周边行政单位 政府机构

前郭县王府站镇王府站村一六社消防水源取水口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G302(珲乌线)

周边乡镇

王府站镇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周边汽车配件

松原市前郭县王府站镇朝阳轮胎店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