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陵林场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环境,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特点,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位价值
吉林黄泥河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 吉林省 延边 朝鲜族 自治州 敦化市 西北部。保护区北与 黑龙江省 三合屯林业局接壤,西与吉林省蛟河市相邻,南界、东界与黄泥河林业局接壤。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7°51′-128°14′,北纬43°55′-44°06′,保护区总面积41583hm²。其中核心区面积16699.73 hm²,缓冲区面积11019.5 hm²,实验区13863.77 hm²。 2012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历史沿革 详情
吉林黄泥河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 吉林省 延边 朝鲜族 自治州 敦化市 西北部。保护区北与 黑龙江省 三合屯林业局接壤,西与吉林省蛟河市相邻,南界、东界与黄泥河林业局接壤。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7°51′-128°14′,北纬43°55′-44°06′,保护区总面积41583hm²。其中核心区面积16699.73 hm²,缓冲区面积11019.5 hm²,实验区13863.77 hm²。 2012年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
黄泥河镇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西北部,是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的经营区。保护区北与黑龙江省三合屯林业局接壤,西与吉林省蛟河市相邻,南界、东界与黄泥河林业局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27°51′-128°14′,北纬43°55′-44°06′。气候
保护区处于中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据额穆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为2.4℃左右,最冷月为1月,月均温为-19.2℃;最热月7月,均温为20.6℃,极端最高温度为35.6℃,极端最低温度为-39.4℃。日照时数为2446h,日照百分率为55%,≥10℃活动积温在2000℃左右。年降水量大约为632mm。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12-1月间,最大积雪深度可达55cm。无霜期120天左右。盛行西风,平均风速为2.8m/s,最大风速为19.3m/s。由于地形差异显著,保护区南部的气候状况明显不同 保护区北部地势高峻,属于冷湿气候。由于地势差异显著,气候类型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自下而上可分为4个垂直气候带:山地针阔混交林气候带、山地针叶林气候带、山地岳桦林气候带、高山偃松气候带。地貌
面积范围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1583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6699.73 hm²,缓冲区面积11019.5hm²,实验区13863.77 hm²。包括老白山、马鹿沟、小白、珠尔多河、威虎河、都陵等6个保护站。资源特点
保护目标
对象
植物
动物
旅游资源
保护现状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建区以来,成立了保护区管理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设立5个职能部门和6个保护管理站。编制了《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制定了保护区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 在搞好基础设施的同时,开展东北虎及其种群密度调查、冬季有蹄类动物种群及数量调查,建立保护网络系统,定期巡护,科学监测,严格执法,科学地保护野生动植物。 重视社区共管。宣传《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办法实施细则》,减少野生动物对当地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缓解和消除野生动物保护与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产生的矛盾。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地位价值
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是东北虎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廊道,高山湿地、冰山地貌在中国国内罕见,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将起到重要作用。周边公司
延边林业集团黄泥河林业公司
地址: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
三沙欲信达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华康大街与丹峰大街交叉路口西北侧
营业时间:09:00-18:30
驻马店盛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航空路6号
周边门
长白山森工集团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北门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长白山西路南50米
周边公司企业
长白山森工集团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明安街经营局住宅小区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