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村
绥芬河, 绥芬河干流走向, 绥芬河水文特征, 绥芬河主要支流, 绥芬河水利工程, 绥芬河权属沿革
绥芬河,独流入日本东海河流。河源在中国 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珲春县 、汪清县交界。从汪清县东部,流经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绥芬河市 、 东宁市 的辖区内流入俄罗斯境内,在 海参崴 汇入日本东海。绥芬河全长443千米,其中在中国境内为258千米。俄罗斯境内河段长185公里(其中有界河2公里)。 绥芬河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名称:唐代称“来宾水”,金代称“恤品水”,明代称“率宾江”,清代称“绥芬河”,“率宾、恤品、绥芬均称满语“锥子”之意。只不过是不同的汉字注音。因其曲折迂回,穿行于崇山密林之中,故而得名。 绥芬河流域面积17 321平方千米,其中在中国境内为10 059平方千米。河流含沙量少,水质清澈。落差大,水流湍急。绥芬河还以产滩头鱼闻名。绥芬河年平均封冻天数只有126天,因而绥芬河流域的东宁县有“小江南”之称,绥芬河流域的旅游开发价值极高。绥芬河的重要支流瑚布图河名称来源...
详情绥芬河,独流入日本东海河流。河源在中国 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珲春县 、汪清县交界。从汪清县东部,流经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绥芬河市 、 东宁市 的辖区内流入俄罗斯境内,在 海参崴 汇入日本东海。绥芬河全长443千米,其中在中国境内为258千米。俄罗斯境内河段长185公里(其中有界河2公里)。 绥芬河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名称:唐代称“来宾水”,金代称“恤品水”,明代称“率宾江”,清代称“绥芬河”,“率宾、恤品、绥芬均称满语“锥子”之意。只不过是不同的汉字注音。因其曲折迂回,穿行于崇山密林之中,故而得名。 绥芬河流域面积17 321平方千米,其中在中国境内为10 059平方千米。河流含沙量少,水质清澈。落差大,水流湍急。绥芬河还以产滩头鱼闻名。绥芬河年平均封冻天数只有126天,因而绥芬河流域的东宁县有“小江南”之称,绥芬河流域的旅游开发价值极高。绥芬河的重要支流瑚布图河名称来源于满语,即“无沙”的意思。 名片图:绥芬河 东宁镇 段
干流走向
大绥芬河段
绥芬河干流
水文特征
绥芬河下游东宁水文站年径流量13.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封冻时间128天(11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多年平均最大冰厚0.9米。水资源丰富,上中游已建成多座小电站。河中有滩头鱼、大麻哈鱼、鳍目鱼等特产。主要支流
道芬河,发源于 汪清县 复兴镇东部的贩西山北麓,西北流向,流经县内六道崴子、四道崴子、五道崴子、道芬、一道崴子,转向西流至小地荫沟屯北,汇入绥芬河。流域面积580平方公里,流长35.9公里。 上游有支流大东沟、鹿沟汇入。 石门子河,亦称石头河。发源于 汪清县 罗子沟镇境内地阴沟,自南向北,汇入绥芬河。流长35.7公里。 老母猪河(白石河),发源于 汪清县 罗子沟镇北部太平岭的三尖山南麓,自北向南,汇入绥芬河。流长31公里。 西大河,发源于 汪清县 罗子沟镇与黑龙江省穆棱县交界的太平岭,东南流向,流经西沟屯、上河、中河、创业、下沟,过罗子沟镇绥芬村汇入老母猪河。流长40.3公里。沿途自左岸汇入轿子沟、冰窑河、小石河。 罗子沟,发源于汪清县北部老松岭秃老婆顶子(1035),自西向东,过向阳,在罗子沟镇汇入大绥芬河。水利工程
护岸堤坝
汪清县,绥芬河流域有4段堤防,全长18.8公里。其中金苍至复兴农场段为4 900米,太平沟至罗子沟镇区有9 900米,三道河修建堤防4 000米。 东宁市 境内堤防总长62000米,主要堤防有5处:(一)东宁一号堤在水源地附近,全长800米,洪水比降为1/800。建于1950年,经历年维修加固,堤高3米,堤顶宽4米,堤坡1:1.5,土方量387205立方米。(二)东宁二号堤位于一号闸下至北大桥,全长845米,洪水比降为1/3000,建于1950年。经历年维修加固,堤高5米。堤顶宽4米,堤坡1:1.5,共用土方53868立方米,石方2112立方米。(三)东宁三号堤位于北大桥东至二号闸之间,全长850米,洪水比降为1/1650,建于1949年。经历年维修,堤高5米,堤顶宽4米,堤坡1:1.5,共用土方54187立方米,石方2975立方米。(四)东宁四号堤位于二号闸以东至一街夹信子,全长1050米,洪水比降1/2000,建于1950年。经历年维修,堤高5米,堤顶宽4米,堤坡1:1.5,共用土方78684立方米,石方1575立方米。 以上4座堤防都在绥芬河南岸,主要防护县城和城东城北农田。 绥阳镇河北堤,一号堤建于1963年,全长286米,高平均5米,底宽20米,顶宽6米,原系木桩土石结构。1965年洪水冲毁一段,当年维修加固,用石笼118个。1983年再次维修加固,又用石笼315个。 二号堤建于1963年,长105米,柳石结构。1965年被洪水冲毁,未修复。 水源地护坡建于1963年,长258米,其中石笼护坡99米,干砌石159米。 瑚布图河护岸,清咸丰十年(1860年)北京条约中我国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俄夺去,瑚布图河成为中俄界河。西岸我方地势低平,历次洪水都向我方冲刷。截止1980年,已有13000多亩土地滚入苏方。 解放后,当地农民为保护农田和村屯的安全,曾修筑一些简易工程。终因河岸太长,冲刷地段太多,向我方滚动势头仍在继续。1964年经国家批准,在界河我侧从亮子川至新立村下水磨,采取浆砌、干砌、丁齿坝加石笼等办法在31处险要段修筑13926米护岸堤。总工程量为337600立方米。其中石方161800立方米,土方175900立方米。共投资3877000元,全部工程于1979年结束(具体位置见外事篇)。此后,对部分险要段,逐年维修和营造护岸护堤林,保障了农田和村屯的安全。水库塘坝
绥芬河水量丰富。大绥芬河多年平均流量为38.9方米/秒。据1976年的踏查认定,东宁至罗家店段可建5处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120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00多亿度。 绥芬河河谷平原滩区及其支谷,地势低平,河网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可建电灌站,引地表水进行灌溉。 1943年,汪清县水利组合成立后先后在百草沟和罗子沟修建灌区。百草沟灌区于1943年11月动工。1944年8月初步形成。在原基础上修筑堆石拦河坝,建造混凝土进水闸,拓宽原渠道并新开平安至西山8公里干渠和平安至北城1.85公里支渠。全区灌溉面积196公顷。罗子沟灌区从1944年4月开始兴建。至1945年8月,修建了石头河木板椿坝,配置混凝土进水闸和排砂闸,灌溉面积200公顷。此外,还在新屯子处修建了长110米混凝土引水涵洞,但由于渠道走向地势过高,不能自引流灌,未见实效。1947年,全县完成土地改革后,政府逐年拨款拨粮修建水利工程。1948年县政府投放主粮43吨(折合东北币2 500万元)。修建百草沟第三条干渠,全长5公里。1950年省水利厅投放主粮653吨(折合东北币3.92亿元)。修建百草沟凤林渠道,全长4公里。同年,国家投入主粮387.5吨(折合东北币2.32亿元)。罗子沟灌区恢复建设,补修,补修了新屯子引水涵洞,整修了原渠道,修建了上碱拦河坝和三道河拦河坝,把绥芬河水和三道河水一并引向城子后一带灌溉。至1951年罗子沟灌区灌溉面积达636公顷。1951年,百草沟灌区第三条干渠建成,渠长9.5公里.至此,百草沟灌区渠灌网系基本形成,全区有效灌溉面积432公顷。 1966年3月,百草沟苍州混凝土重力式拦河坝动工修建。1967年9月建成.坝长158米,高4米,实际灌溉面积700公顷,是当时工程规模最大、灌溉效益最高的水利工程。1967年将罗子沟公社新屯子堆石拦河坝改建成浆砌石重力坝,并对引水干渠拓宽加深。修建了石头河砌石涵洞,把绥芬河水引至上碱一带灌溉。 金星水库,位于罗子沟镇金星村,集水面积1平方公里。坝长150米,高14米,最大库容56万立方米。1975年,为浇灌100公顷早地,由罗子沟公社修建,但由于水源不足,旱季枯水,起不到抗旱作用。后来一度养鱼,收效较之低廉。 东宁种植水田,有资料可查的是民国13年(1924年),大肚川有水田8垧。民国14年(1925年)二十八道河子上游河畔有8垧水田。民国16年(1927年),全县水田面积512垧,多集中在高安村、佛爷沟(胜利村)一带,利用大肚川河、小乌蛇沟河、瑚布图河,筑小型河坝开渠自流灌溉。 流域内建成的水库有:(一)老城子沟水库,兴建于1969年,1978年建成。(二)九佛沟水库,1979年动工,1984年完成。 (三)团结塘坝,建于1973年。(四)金厂塘坝,建于1967年。(五)赛虎岭水库,1977年5月开始筹建,已投放资金10余万元,1979年6月下马。前四处建成后都陆续发挥了作用。1958年,道河大队曾用立式水泵搞过小发电站,因发电量小,枯水季节无法接续而停办。1971年建绥阳爱国电站,1976年在黄泥河建永红、永革电站,1977年建绥西电站,1980年建绥阳东风电站,现都运转正常。引水工程
1968~1979年对东宁一号干渠进行改造(改建一号坝报废二号坝)。1968年,组织1300名民兵,干了5个月,投工19万个,开挖土方158000立方米,由东宁经三岔口、高安村到胜利,全长37华里(称北水南调工程)。1975年,动员机关干部共14000人次,进行第一干渠改线,加宽镇内小河,引绥芬河水通过镇内进入干渠,开挖新渠1340米。 1977~1979年完成二中西、南416米的砌拱工程。 1947年开始挖掘东宁至三岔口干渠,引绥芬河水灌田。经过多年的维修、发展,除三岔口、东方红两灌区外,还有老黑山、万宝湾、团结、胜利、道河等小型灌区。全县共有支渠47条,全长357.6华里。共兴建了620座田间配套构造物。水力发电
1947年罗子沟区新屯子村供销社主任金炳日利用灌溉渠道1.5米落差,安装1台2.5千瓦发电机,带动1座小钢磨,白天进粮米加工,晚间发电供应村农会照明。1949年,应当地群众的要求,更换1台10千瓦发电机,全村130户人家安上了电灯。1951年,金炳日凭着建新屯子电站的经验。在罗子沟区政府的支持下,于罗子沟灌渠上安装1台水轮机和1台25千瓦发电机。建起罗子沟水电站。这个电站白天用水车带动2台碾米机。1台制材机和1台弹棉机搞生产加工,晚间发电供280盏电灯照明。 罗子沟电站,位于绥芬河上游,距太平沟村8公里。设计水头21.4米,流量为6.5立方米/秒。属引水式电站。1970年10月动工修建。1976年10月建成。电站由拦河坝、引水渠道、无压隧洞、发电机房等工程排列组成。拦河坝长102米,高2.6米,与坝相接为明水渠。全长900米。引水渠至发电机房为无压隧洞,全长1 180米。引水出口处为发电机房,安装32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2台,总投资207.3万元。年发电量291万千瓦小时。1980年以10千伏电压与农电线路联网运行。 爱国水电站,坐落在绥阳镇附近的小绥芬河上,1975年建成发电,装机250千瓦,水轮发电机2台,有职工4人,1985年发电124万度。 永红水电站,电站座落于黄泥河子乡永红村附近的黄泥河上,1980年建成发电。该电站装有125千瓦的水轮机3台,年发电能力125万度,有职工55人。 永革水电站,电站与永红电站相隔1公里,同属黄泥河乡管理。装机125千瓦,子1980年建成,年发电能力32万度。 绥西水电站,电站位于绥阳镇绥西村附近的三道河上,装有15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2台,于1978年建成,有职工4人,年发电能力44万度。 东风水电站,电站坐落于绥阳镇附近的小绥芬河上,装有250砝的水轮发电机3台,1984年秋建成,年发电能力255万度,有职327人。权属沿革
绥芬河流域,南北朝时期居住着勿吉人,到隋唐时期改称靺鞨。东宁地区当时可能属于白山部或号室部。唐代,东宁地区属于渤海国的率宾府。率宾府是绥芬河流域较早的行政建置。近代历史学家都认定率宾府治在双城子(今苏联的乌苏里斯克)。发掘材料认为东宁镇的大城子村,可能是渤海国时的率宾府治所在地。辽代绥芬河流域仍设率宾府。高句丽在渤海灭亡后,在海兰江以南修筑了九城,辽为对抗高句丽,也曾修筑了九城。金代,在绥芬河流域设“恤品”路。金贞祐四年后,绥芬河流域曾属东真国。元代为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明代在绥芬河流域设置了率宾江卫。清以来,东宁地区一直为宁古塔辖区。清兵入关后,为保护其祖先发祥地,将东北大部划为禁区,不但不许汉人进入,也禁止满族人进入,致使这一广大地区长期荒凉,给沙俄入侵以可乘之机。咸丰八年(1858年)在不平等的《瑷珲条约》中,中国丧失了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咸丰十年(1860年)乘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之机,沙皇俄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夺去了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绥河下游成为俄罗斯的河流,瑚布图河成为中俄界河,东宁地区成为边境地区。东北疆土连续大面积地被沙俄夺去,迫使清政府认识到封禁政策的错误,开始开放边禁,移民实边。至此,长期荒凉的东宁地区,再度开辟起来。 1993年,中俄两国重新勘定东部边界,在珲春市春化镇东北部瑚布图河畔从俄罗斯划入中国珲春4.7平方千米土地。周边医疗
延边州汪清县罗子沟镇卫生院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罗子沟镇珲穆线(汪清县罗子沟镇政府西南)
周边村庄
绥芬村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
罗子沟村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