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场社区
道外区, 道外区历史沿革, 道外区行政区划, 道外区地理环境, 道外区自然资源, 道外区人口民族, 道外区经济, 道外区社会事业, 道外区风景名胜, 道外区荣誉称号
道外区,隶属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位于 哈尔滨市 的中东部。位于北纬45°20′~46°20′,东经126°15′~127°30′之间。城区东与 阿城区 、 宾县 接壤,西与 道里区 以 滨洲铁路 为界,南接 南岗区 、 香坊区 ,北与 松北区 、 呼兰区 毗邻。全区总面积618.6平方公里 。辖22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1个乡、115个社区和38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北十四道街55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道外区常住人口为811178人。 2020年,道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1023万元。历史沿革 详情
道外区,隶属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位于 哈尔滨市 的中东部。位于北纬45°20′~46°20′,东经126°15′~127°30′之间。城区东与 阿城区 、 宾县 接壤,西与 道里区 以 滨洲铁路 为界,南接 南岗区 、 香坊区 ,北与 松北区 、 呼兰区 毗邻。全区总面积618.6平方公里 。辖22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1个乡、115个社区和38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北十四道街55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道外区常住人口为811178人。 2020年,道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1023万元。
历史沿革
清朝以前
商、周和先秦时期,这里是肃慎族居住地区。 两汉、三国和两晋时,属扶余国。 南北朝(492年)时勿吉族兴起,灭掉扶余,这里成为勿吉誉击族的辖地。 隋朝,勿吉族车骨部突起,松花江、牡丹江流域以及黑辩妹端龙江中上游都为其所有。 唐代,道外区正式纳入疆域版图,先葛鸦牛隶属河北道,后又归属于渤海国漠颉府。五代时,来源于唐朝黑水靺鞨(族)的女真族迅速兴起,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地区。之后,辽建契丹国,这里成为生女真族的领地。金灭辽(1125年),这里隶属于金,是金代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市城南白城)西北部的边缘地区。现道外区万宝镇后城村系金代古城遗址,是屯粮聚草的军粮城。 元朝(1271~1368年),此地归硕达万户府管辖。 明朝为巩固封建统治,在东北各地设立了众多的"卫"、"所",这里先归属于岳希卫,后划入阿什卫。清朝时期
清初,清政府放开封禁,加强东北边防,将原宁古塔将军管辖的黑龙江北岸毕占河以西之地划出,归属于新设的龙江将军。龙江将军与吉林将军在哈尔滨地区的管辖范围是以松花江为界,江南、江北分属为两个将军辖地。康熙年间(1662~1723年),清政府在今道外区前进乡境内设置了水师营,营周围还设立了许多官庄。雍正四年(1726年),设吉林阿勒楚喀协领衙门,地址在上京会宁府,至此,这里便属阿勒楚喀副都统管辖。 金代上京会宁府已成为统治中心。这里位于上京会宁府西北边缘地区,形成了放牧的草场和捕鱼的滩头,渐有人烟。人们相沿称呼这里为"马场甸子"。后来逐渐形成岗家店、五家子(傅家店)等村落,这就是道外区的前身。伴随傅家店及周围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组成了"傅家店办事公所委员会",进行地方自治管理。同年,吉林将军达桂会同黑龙江巡抚程德全,联合奏准在傅家店设置了"吉林滨江关道"。道台府办公地址现道外北十八道街建业一巷8号院内。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准于设立"滨江厅江防同知”,厅署设于现道外南十一道街,治理傅家店、岗家店、四家子等村。次年(1付兰辨桨908年),滨江厅江防同知何厚琦,认为傅家店的"店"字意义狭窄,将"店"改为"甸"。从此,傅家甸便成为道外城区最早的区划名称。 清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为加强治理,东三省总督奏请清廷,将滨江厅江防同知改称双城府滨江厅分防同知。宣统三年(1911年),又把双城东北隅六十一村屯划归滨江分防同知,使其辖区扩大到西起苇塘沟,东至阿城界,南至双城府旗屯营地,北至松花江南岸,东西宽70余华里,南北长40余华里,110余悼海个村屯,4万余垧耕地,5 280余户人家的地区。除沙俄管辖的道里、南岗、香坊等地部分外,其他地区都属滨江厅辖界。民国时期
1920年黑龙江省省长公署在马家船口设立了马家船口市政局,同年2月改为松北市政局,1925年8月改称松浦市政处。江南傅甸(现道外区)为吉林将军辖。 1913年改称滨江县,1927年设市政筹备处,1929年5月建立滨江市,划傅家甸、四家子、圈河、太平桥为滨江市辖区。滨江县只管原县属农村部分。 1932年日军侵占哈尔滨,翌年将滨江市、松浦市并入哈尔滨市,同时分设东、西傅家区和松浦区。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市解放后,又一度将东、西枣颈傅家区改为东、西、北傅家区。不久,北傅家区撤销。新中国成立后
1956年东、西傅家区合并改称道外区,全区设三个乡镇和14个街道照讲档办事处,其中江南城区街道办事处12个,江北郊区街道办事处2个。 2004年3月24日道外区与原太平区正式合并,新区名为道外区。区划调整后,原江北三镇划归松北区管理,全区辖22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乡一镇。 2006年兆炒戏9月,原阿城市的巨源和永源两个镇划归道外区,全区辖22个街道办事处、1乡3镇。 2013年2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民主乡撤乡建镇,全区辖22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镇。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道外区位于北纬45°20′~46°20′,东经126°15′~127°30′之间。城区东与 阿城区 、 宾县 接壤,西与 道里区 以 滨洲铁路 为界,南接 南岗区 、 香坊区 ,北与 松北区 、 呼兰区 毗邻。全区总面积618.6平方公里 。 道外区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动植物资源
截至2010年,道外区植物资源主要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等林木,有山参、黄柏、地龙、苦参等名贵药材,有蕨菜、薇菜、猴腿菜等山野菜,有松子、榛子等野生油料,有杏、李子、山桃、梨、山葡萄等野果,有丁香、百合等130余种野生花卉。丁香花是哈尔滨市市花。 野生动物主要有东北虎、梅花鹿、白琵鹭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鹳、黑鹳、白尾貂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鲤鱼、银鲫、狗鱼、雅罗鱼等40余种珍稀鱼类。矿产资源
截至2010年,道外区已探明各类矿产63种,可供工业利用的有25种。其中,煤炭、天然气、铜、锌、钨、钼等20余种矿产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地位。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哈尔滨市道外区常住人口为906421人,占全市人口的8.52%。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的76098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5432人,增长19.11%。平均每年增加14543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91%。全区共有家庭户325455户,家庭户人口为863876人,占总人口的95.31%,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8人减少了0.33人。 至2012末,道外区总人口970144人,全区总户数387089户。其中,常住人口686817人,常住户数292647户;流动人口189649人,人户分离人口93678人。其中,男性人口338690人,女性人口348127人;城市人口564215人,共188071户;农村人口122576人,共40858户。全区人口出生率6.09‰,死亡率5.41‰,人口自然增长率0.68‰,计划生育率99.6%。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道外区常住人口为811178人。 民族 道外区由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 鄂温克族 、 鄂伦春族 、 赫哲族 、藏族、 维吾尔族 、 锡伯族 、俄罗斯族等20个民族组成。经济
概况
2012年,道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4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8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45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90元,同比增长12%;招商引资额52.57亿元,引进企业51户,千万元以上企业26户,引资额达39亿元;谋划推进重点项目163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开工137项,开复工率达到84%,完成投资120亿元。 2020年,道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1023万元。第一产业
至2013年末,道外区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125万元,比上年增长7%。实现农业增加值80461万元,比上年增长7%。粮食总产量达254073吨,比上年增长11%;蔬菜总产量258166吨,比上年增长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9372吨,比上年增长4%;奶类产量8005吨,比上年增长0.02%;禽蛋产量16512吨,比上年增长1.4%。全区粮食种植面积26178公顷,比上年下降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8公顷,比上年增长16.7%,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78公顷,比上年下降28.4%。实现畜牧业产值6356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实现渔业产值8704万元,同比增长9.7%。林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林业产值635万元,同比增长9.5%。完成育苗面积300亩,与2012年持平,造林面积100亩,比上年减少8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60元,同比增长15.3%。第二产业
至2013末,道外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51.90亿元,同比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09亿元,同比增长-4.9%,总量占全区的比重达到1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9.89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88.09亿元,同比增长-7.6%;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86.96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利税32.64亿元,同比增长-5.9%。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8.2亿元,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
2013年末,道外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6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350.04亿元,同比增长14.3%,住宿餐饮业实现33.56亿元,同比增长12.3%。社会事业
科技
至2013年末,道外区共有民营科技企业110户,实施科技攻关计划1项,市技术创新项目3项,市级星火计划1项,从市财政争取科技发展基金160万元。教育事业
至2013年末,道外区共有普通高中7所,在校学生7441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生3186人;普通初中25所,在校生16429人;小学61所,在校生2225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比例为98.3%,2013年考入重点高中2346人人,其升学率55.76%,列全市第一名,高考录取2015人,录取率达到94.73%。体育事业
风景名胜
哈尔滨清真寺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道外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2年2月21日,入选2021年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拟激励市县名单,并进行公示。周边商铺
张江商行
地址:钱塘街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