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社区
双丰街道, 双丰街道建制沿革, 双丰街道行政区划, 双丰街道地理环境, 双丰街道人口民族, 双丰街道经济, 双丰街道社会事业, 双丰街道交通运输
双丰街道,隶属于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阿城区 ,地处阿城区西南部, 阿什河 西岸。东、东南与亚沟街道、交界街道隔河相望,南与 五常市 兴隆乡接壤,西南与五常市 牛家镇 相邻,西与杨树街道毗连,西北与 舍利街道 相连,东北与阿什河街道相接。2011年,辖区总面积145平方千米,辖区总人口29334人。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萨库哩驿站。民国十年(1921年),属四区,驻正红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双合村。1949年,设双白区。1950年,改名第二区。1956年,设双白乡。1958年9月,改为双丰公社。1984年5月,公社改乡。1998年3月,乡改镇。2007年12月,镇改街道。 截止至2022年10月,双丰街道下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 2010年,双丰街道农业总产值4.2亿元,工业总产值12.4亿元,财政总收入617.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9...
详情双丰街道,隶属于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阿城区 ,地处阿城区西南部, 阿什河 西岸。东、东南与亚沟街道、交界街道隔河相望,南与 五常市 兴隆乡接壤,西南与五常市 牛家镇 相邻,西与杨树街道毗连,西北与 舍利街道 相连,东北与阿什河街道相接。2011年,辖区总面积145平方千米,辖区总人口29334人。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萨库哩驿站。民国十年(1921年),属四区,驻正红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双合村。1949年,设双白区。1950年,改名第二区。1956年,设双白乡。1958年9月,改为双丰公社。1984年5月,公社改乡。1998年3月,乡改镇。2007年12月,镇改街道。 截止至2022年10月,双丰街道下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 2010年,双丰街道农业总产值4.2亿元,工业总产值12.4亿元,财政总收入617.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9675.5元。
建制沿革
清乾隆二十四年樱寒热(1759年),设萨库哩驿站。 民国十年举埋(1921年),属四区,驻正红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双合村。 1949组慨年,设双白壳永区。 1950年,改名第二区。 1956年,设双白乡。 1958年9月,改为双丰公社。 1984年5月应碑弃,公社改乡。 1998年3月战估碑页燥埋,乡改镇。 2007年12月习承姜促,镇改街道。行政区划
2011年末,双丰街道辖双北、师院2个居民委员会,双兰、三阳、胜祥、民兴、兴隆、爱民、椴树、桦树、东光(朝鲜族村)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个居民小组,87个村民小组。 截止至2022年10月,双丰街道下辖师院社区1个社区;双兰村、三阳村、胜祥村、民兴村、兴隆村、桦树村、椴树村、东光村、爱民村9个行政村。地理环境
双丰街道,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地处阿城区西南部,阿什河西岸。东、东南与亚沟街道、交界街道隔河相望,南与五常市兴隆乡接壤,西南与五常市牛家镇相邻,西与杨树街道毗连,西北与舍利街道相连,东北与阿什河街道相接。2011年,辖区总面积145平方千米。 双丰街道人口民族
2011年末,双丰街道辖区总人口29334人。总人口中,男性14773人,占50.4%;女性14561人,占49.6%;18岁以下3980人,占13.6%;18-35岁7644人,占26%;35~60岁13088人,占44.6%;60岁以上4622人占15.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4955人,占85.1%;有满、朝鲜、回、蒙古等12个少数民族,共4379人,占14.9%。其中满族260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9.5%;朝鲜族1519人,占34.7%,其中人口出生率7.6‰,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3.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2人。经济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双丰街道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85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8所,在校生10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28人,专任教师7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1.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交通运输
周边派出所
哈尔滨市双丰派出所
地址:哈尔滨市阿城区双兰大街57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周边政府机关
哈尔滨市双丰街道办
地址:哈尔滨市阿城区双兰大街57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周边门
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校-西门
地址:哈尔滨市阿城区牌路大街205号
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校-北门
地址:哈尔滨市阿城区庆云胡同
周边村庄
双丰村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