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镇

虎头镇 虎头镇镇区概况 虎头镇历史沿革 虎头镇社会经济 虎头镇地理概况 虎头镇旅游资源 虎头镇经济规划


虎头镇位于 黑龙江省 鸡西市 虎林市东部65公里处,西通庆丰农场,东连珍宝岛乡,与俄罗斯伊曼市隔江相望,全镇国土面积537.64平方公里,总人口10133人(2017),辖下10个 行政村,境内有市属四场,月牙良种场、奶牛场、林场和渔场,1998年,被国家正式批准为省级旅游经济贸易开发区。虎头镇 (5张) 乌苏里江盛产大马哈鱼,驰名中外。镇办工业有农机修配厂、白灰厂、砖厂等。全镇共辖虎头、大王家、飞机场、黄泥河、朱德山、宏原、富路、半站、卫疆、月牙泡等10个村。110133人(2017)。历史上,虎头原属内地。远古时就有赫哲族先民于沿江及山林中捕鱼、狩猎、采集山产品,过着不定居生活。至清初称尼满河,后叫呢吗口。咸丰九年(1859年)称卡伦屯。咸丰十年(1860年)中俄不平等的《北京条约》签订后,江东伊曼随约割给俄国,才成为边境。宣...

详情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所有镇中心区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介绍

虎头镇位于 黑龙江省 鸡西市 虎林市东部65公里处,西通庆丰农场,东连珍宝岛乡,与俄罗斯伊曼市隔江相望,全镇国土面积537.64平方公里,总人口10133人(2017),辖下10个 行政村,境内有市属四场,月牙良种场、奶牛场、林场和渔场,1998年,被国家正式批准为省级旅游经济贸易开发区。

虎头镇 (5张) 乌苏里江盛产大马哈鱼,驰名中外。镇办工业有农机修配厂、白灰厂、砖厂等。全镇共辖虎头、大王家、飞机场、黄泥河、朱德山、宏原、富路、半站、卫疆、月牙泡等10个村。110133人(2017)。

历史上,虎头原属内地。远古时就有赫哲族先民于沿江及山林中捕鱼、狩猎、采集山产品,过着不定居生活。至清初称尼满河,后叫呢吗口。

咸丰九年(1859年)称卡伦屯。咸丰十年(1860年)中俄不平等的《北京条约》签订后,江东伊曼随约割给俄国,才成为边境。宣统元年(1909)设治时为呢吗厅址。宣统二年(1910)呢吗口原称谓不妥,改称虎林,派厅抚民同知到任,为虎林厅址。始在厅址划城基,拉街道。山东、河北、安东的汉族人不断来闯关东进行定居,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人为主居住的地方。

1912年改民国元年仍为厅址。1913年改厅为县,称县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虎头,成立伪满县政权,并将此地视为“国境第一线”。1936年9月林虎线铁路通至县城。1938年7月1日县公署迁往安乐镇,虎林县城改称虎头,为村建制。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苏联红军解放虎头。同年9月底,在苏军的主持下建立了治安维持会。当年年底东北人民自治军合江军区虎林独立团第六连来此驻防,成立了临江区公所。

1947年11月开始反奸清算,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清算了地主、富农的财产,平分了土地,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千百年来贫苦农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1948年5月1日建立了临江区人民政府,使人民政权更加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1956年改称友好乡,并于当年实现了农业集体所有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极大了发展;1958年建成人民公社。不久,随之场、社合并,虎头为国营八五一农场场部;1962年场、社分家改成虎头森林经营局;1966年恢复虎头区;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虎头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政府陷入瘫痪状态,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1984年3月7日撤区建镇,改为虎头镇,辖内10个行政村;1996年1月,原 新兴乡并入虎头,行政村增至17个;2000年行政村撤并,17个行政村又重新并为10个。并设有边防检查站。为虎林边境贸易口岸。

虎头镇位于虎林市东部,坐落于美丽的乌苏里江畔,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一)虎头镇自然条件和特点

我镇位于虎林市东部65公里,西通庆丰农场,东连珍宝岛乡,隔乌苏里江南望俄罗斯,全镇国土面积537.64平方公里,辖下10个行政村,2447户,总人口13000人;境内还有市属四场,(月牙良种场、奶牛场、林场、渔场),34个企事业单位及公安、边防等7支部队。1998年,虎头被国家正式批准为省级旅游经济贸易开发区。

另外,我镇的气候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热多雨,春季升温快,多大风易旱;秋季降温迅速,多雨易涝,早霜。(属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从总体上看,气候特点适宜于水稻、大豆、小麦、玉米和各类蔬菜瓜果等生长。我镇地处新虎涝区。

(二)资源状况

我镇土地总面积672856.5亩,其中,林地38646亩,牧草地114900亩,耕地30万亩,人均30亩,是全市的2倍,全国的20倍。土地块大连片,平坦肥沃,便于机械化耕作,境内有1江3河2泡,水域185386.5亩,仅虎头乌苏里江辖区边境线长就达136公里,另外,地下水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水田种植、水产养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三)、虎头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虎头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优势是生态、是资源,最大的优势在种植,潜在的优势在养殖。因此,我镇充分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一免两补”政策,按照“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培植典型群体,全面加强文明村镇建设,努力打造信誉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效。

该镇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热多雨,春季升温快,多大风易旱;秋季降温迅速,多雨易涝,早霜。从总体上看,气候特点适宜于水稻、大豆、小麦、玉米和各类蔬菜瓜果等的生长。由于地处新虎涝区,地貌类型以滨江低平原为主,土壤类型以白浆土、沼泽土和河淤土等为主。全镇土地总面积672856.5亩,其中,林地38646亩,牧草地114900亩,耕地26万亩,人均41.3亩,是全市的4倍,全国的20倍。土地块大连片,平坦肥沃,便于机械化耕作,境内有1江3河2泡,水域185386.5亩,地下水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水田灌溉,水产养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这里的生态条件优越,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既是国家的湿地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的鸟类保护区。盛产“三花、五罗、十八子”和黄鱼、甲鱼、大马哈等名贵鱼类和水产品。每年4月,清明前后,乌苏里江“冰排”一动,鲜鱼上市,游人便骤然大增,虎头也跟着热闹起来。这里还是山产品的天然宝库,既有獐、狍、野鹿、成群的野鸡和黑熊、猞猁等野生动物,又有山参、刺五加、五味子、黄柏等中草药和薇菜、蕨菜、刺嫩芽等40余种山野菜。

整体上看,该镇的经济属资源型经济,农业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该镇在经济发展中以下优势表现明显: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地广人稀,人口压力较小;二是开发晚,污染轻,适于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相关产业;三是农业机械化力量强,土地连片,适于规模开发;四是草原面积大,适于放养各种食草动物;五是水域面积大,有利于开发渔业资源;六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对俄边境优势,生态环境好,有利于通过招商引资,实现联合发展。

虎头镇地处 乌苏里江畔,依山傍水,江堤后边的悬崖上有卧虎雕塑和六角亭;山崖下有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年)修建的关帝庙,已被列为黑龙江省重点历史文物。后山有日伪时期修筑的地下军事要塞,长8公里,深30—40米,当时由日本关东军第四国境守备队驻守。全镇总面积537.64平方公里。 陈运和诗称这儿“虎林伸出虎头 乌苏里江边饮水 长年累月成名镇”“虎、虎、虎 头、头、头 虎头显露一身 中国功夫 龙腾虎跃惊神州”。

乌苏里江

乌苏里江最早见于《金史》,称为“阿里门河”,元朝演变为“鄂多哩江”,明代又演化为“阿速江”,至清代开始转称乌苏里江。乌苏里江发源于原为我国吉林东海滨的锡赫特山脉主峰南段西麓,靠近东海(日本海)的石人沟。它本是我国的一条内河,自从清朝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以后,江东岸的广大地域被沙俄强占了去,它才成了一条界江。

虎头关帝庙

虎头关帝庙位于虎林市虎头珍宝岛旅游风景区内的乌苏里江畔虎头山下,是黑龙江省较早的一处庙宇建筑,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鸡西地区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遗址。被誉为“东方第一庙”,下198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该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已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

苏军烈士纪念塔

1945年l0月由苏联驻军设计和指挥,当地居民出工,建成的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俗称“白塔”。碑高9.7米,上窄下宽,银白色的塔尖上缀有镰刀、斧头相辉映的红五星,四周10根水泥柱,铁链环绕为栏,铸铜板上有俄语碑文,大意是:光荣属于苏联斯大林大元帅。纪念远东第一方面军,摧毁日寇防区工事,从日本侵略者占领下解放虎头市。

侵华日军要塞遗址

虎头侵华日军地下要塞遗址博物馆

虎头侵华日军地下要塞遗址博物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虎头军事要塞位于虎头西北群山之中,在国境线乌苏里江岸边。1998年到1999年,市政府先后对要塞进行开发、清理。修复穹窖2,000延长米。并配备了声光电,同时建成1,700平方米要塞博物馆,内有当年日军遗留的实物照片、文字材料,参观后可由博物馆内直接进入地下要塞参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曾以《最后一战》为题,对 虎头地下军事要塞进行了专题报道。

虎头要塞

虎头要塞是侵华日军用近六年时间,强迫1.2万余名中国劳工和战俘修建的。该要塞易守难攻,被日军夸耀为“东方马其诺防线”、“北满永久要塞”。二战结束后,日本关东军第十五国境守备队凭虎头要塞顽抗,战斗持续到8月26日,才被全部消灭。因此,虎头要塞让后来的国内外学者称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

二战终结地纪念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位于虎头要塞核心阵地--中猛虎山顶。建于2003年,纪念碑基座占地324平方米,高21米(象征21世纪),整个碑体分四部分,五项内容(1945年之意),由 迟浩田上将题写碑名。2005年8月15日,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该纪念碑广场有幸成为虎头国际和平论坛的主会场之一。

天下第一虎

“天下第一虎”是虎头旅游风景区的一大人文景观,该虎始建于1999年,虎长25米,高16米,重30.4吨,基座4.6米,总高度为20.60米,占地面积220平方米。此虎全部用铜板锻制焊接而成,虎雕之巨大,气势之雄伟,在世界铜锻虎雕之中首屈一指,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一书,堪称“天下第一虎”。

月牙荷花湖

月牙湖位于虎林市城东50公里,因形似一勾弯月而得名。属乌苏里江水系的一部分。1998年9月被国家正式批准为“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占地77000亩,其中湖面约5000余亩,平均水深1一2米。月牙湖是虎林地区久负盛名的旅游观光景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月牙湖就以其湖中神奇生长的1000多亩天然荷花而驰名全国,吸引了各大科研院校学者和广大游客前来赏荷和探究。

虎头本地居民以农作物种植、鱼类捕捞、奶牛饲养、服务本地需求的简单工业和自然资源利用开发为主,随着对外开放,又逐渐发展了对外贸易而成为通商口岸。

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虎头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从1983年到200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均以5%以上的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0元增长到2004年的4800元。粮食、蔬菜、肉、蛋、奶及水产品大幅度增加,结束了短缺局面,农产品商品率达到了80%以上,1998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了亿斤大关。改革以来,全镇累计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16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9万亩,开荒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7% 。

特别是做为全市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虎头镇成就更加卓著,贡献尤其巨大。1998年,黑龙江《科技经济导报》记者曾以“乌苏第一镇”为题,对虎头农业的辉煌成就进行了一个整版的报道。进入新世纪以来,虎头农业在经历了短暂的低潮之后于2003年重新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2003年和2004年两度被评为“鸡西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镇”。2005年全镇农作物种植面积突破26.4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2.74万亩,白瓜、红小豆等特色作物面积达3.7万亩;与此同时,畜牧业比重在“主辅换位”工作思路的驱动下,也稳步上升,截止目前,已实现奶牛存栏80头,肉牛存栏1217头,羊存栏2236只,确立了以大王家、月牙、朱德山为重点的“大鹅养殖经济带”,养殖大鹅15.3万只,并培植出张学明、史习平、谢宝玉等规模在万只以上的养殖大户5个;伴随着种养业的发展,旅游业也在虎头镇迅速升温,以镇区巷路改造,栽花种草以及飞机场屯的生态型文明村为重点的建设项目正在全面启动,为旅游业向“农家游”的延伸做了基础性的铺垫。

虎林市圣福华热力有限公司

2013年4月,北京大兴华房地产集团与虎林市人民政府签订了虎头风景区战略投资暨虎头镇集中供热工程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双方合作的序幕。成立了虎林市圣福华热力有限公司,规划投资4500万元的虎头镇集中供热工程当月启动,2013年10月1日完工,10月15日实施供热

周边医疗

虎头镇卫生院 地址: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309省道南侧
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309省道南侧

周边 景区,博物馆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 地址: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
营业时间:开放时间08:00-16:30
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

周边景区,

乌苏里江起点 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

周边乡镇

虎头镇 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

周边村庄

虎头村 地址:鸡西市虎林市

月牙泡村 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月牙村

新兴村 地址:鸡西市虎林市

新庆村 地址:鸡西市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