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直
新场镇, 新场镇建置沿革, 新场镇行政区划, 新场镇地理环境, 新场镇自然资源, 新场镇人口民族, 新场镇经济, 新场镇社会事业, 新场镇交通, 新场镇历史文化, 新场镇景点, 新场镇历史人物
新场镇(Xinchang Town),隶属 上海市 浦东新区,位于 浦东新区 南部,东连 宣桥镇 ,南与 奉贤区 奉城镇接壤,西邻 航头镇 ,北傍 周浦镇 ,地处黄浦江东岸,位于北纬31°03',东经121°39'。全镇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总面积53.45平方公里。古镇区域1.48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0.48平方公里。 2014年,总人口10.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2万人。下辖13个行政村、6个社区。2014年1-11月,新场镇实现税收收入8.6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4亿元。 新场古镇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之一,授予中国“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连续两届获“ 国家卫生镇 ”殊荣。 2018年5月24日,新场镇入选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建置沿革 详情
新场镇(Xinchang Town),隶属 上海市 浦东新区,位于 浦东新区 南部,东连 宣桥镇 ,南与 奉贤区 奉城镇接壤,西邻 航头镇 ,北傍 周浦镇 ,地处黄浦江东岸,位于北纬31°03',东经121°39'。全镇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总面积53.45平方公里。古镇区域1.48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0.48平方公里。 2014年,总人口10.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2万人。下辖13个行政村、6个社区。2014年1-11月,新场镇实现税收收入8.6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4亿元。 新场古镇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之一,授予中国“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连续两届获“ 国家卫生镇 ”殊荣。 2018年5月24日,新场镇入选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新场镇下辖13个行政村、6个社区:北大社区、工农社区、南大社区、石笋社区、坦直社区、东城社区; 新南村 、 坦西村 、 新场村 、 果园村 、 新卫村 、 仁义村 、 坦南村 、 祝桥村 、 坦东村 、 蒋桥村 、 金建村 、 王桥村 、 众安村 。 镇政府驻浦东新区新场镇牌楼东路285号。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场镇位于浦东新区南部,东连宣桥镇,南与奉贤区奉城镇接壤,西邻航头镇,北傍周浦镇。地处黄浦江东岸,位于北纬31°03',东经121°39'。 全镇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总面积53.45平方千米。 新场镇地质地貌
新场镇处于 长江三角洲 ,系江海潮汐相互作用而成的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河港纵横,四季常青。地面标高一般为吴淞零上4.30米。大治河两岸堆沙滩,地面略微隆起,标高为吴淞零上6米~7米。土壤
新场镇土壤属潴育型水稻田土。其剖面自表及里依次分为5层:耕作层、犁底层、斑纹层、淋淀层、母质层。土壤按性状分为勾干黄泥土种、粘黄泥土种、潮黄泥土种、铁屑黄泥土种等4类。气候
新场镇常年气候温和宜人,属亚热带气候,是东亚季风盛行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际变化不到1℃。最冷时期为1月份,日平均气温在3℃以上;自1990年以来,多暖冬,日平均气温在7℃左右。最热时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日平均气温仅28℃上下;全年日平均气温大于0℃的有效积温为5600℃以上;自90年代以来,多高温天气,白天气温达35℃以上。年平均日照2100多小时,最多年份可达2300多小时。平均年辐射总量每平方米为110多千卡。全年无霜期长,年平均221天左右,最长年份可达24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多毫米,平均降雨日130多天,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多雨年份降雨量可达1300多毫米,少雨年份只有600多毫米。新场镇境域降水量为夏天多、冬天少,很不平衡。一般12月、1月雨雪稀少。春雨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初夏季节,由于北上的南方暖湿气流和南下的大陆冷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对峙,形成“梅雨”,自6月中旬至7月上旬,持续20多天,雨量大增。亦有个别年份“梅雨”不明显,雨量较少,称为“干黄梅”。盛夏7月~8月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常有伏旱出现。但时值台风季节,又多台风雨、使干旱与暴雨交替出现。秋雨一般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春、夏、秋三季均有雷阵雨发生,出现“日出雨落”、“牛头下雨牛尾晒”的现象。 新场镇境域四季分明。因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冬夏长,春秋短。春季温凉多雨,以偏南风为主。夏季炎热湿润,多吹东南风。秋季干湿相间,东北风频繁。冬季寒冷干燥,常刮西北风。水文
新场镇属 黄浦江 水系,境内河流纵横密布,淡水资源丰富;主要干流有惠新港、大治河、奉新港等。新场镇系淡潜水分布区,属IV承压含水组,富水性较强,且地下水补给来源较充沛(有惠新河、大治河、奉新港流经境内),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为HC03—NaCa型淡水,总硬度一般为16德国度~25德国度,局部地段小于8德国度,水温一般为23℃~24℃;具有水量丰富,水质优良的特点,十分有利于地下水的贮存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家畜类:黄牛、水牛、奶牛、山羊、胡羊、肉兔、长毛兔等。 家禽类:鸡、鸭、鹅、鹌鹑、鸽等。 家养昆虫类:蚕、蜜蜂、地鳖虫等。 野生兽类:野兔、狗獾、猪獾、狸、黄狼、水獭、蝙蝠、刺猬等。 野生禽类:雉、翠鸟、告天、绶带鸟、白头翁、十姐妹、山和尚、雪眼鸟、啄木鸟、黄百郎、猫头鹰、麦环鸟、雁、画眉、黄鹂等。 野生爬虫类:青蛙、蟾蜍、蚯蚓、壁虎、蟋蟀、金铃子等。植物资源
人口民族
人口 新场镇古为盐场,居民大多数从外地陆续迁徙而来。开始迁入新场地区的人口大多从事盐业,后分别转为渔业、农业、小手工业、商业,亦有北宋避乱来居者。随后官宦、豪富到此占地、建宅、定居,并望海还粮,攫占用地,广营土木。从唐、宋开始,元、明、清和民国迁入的居民不断增多。抗日战争时期,属现新场镇范围的人口有17481人,其中:男为8237人,女9244人。20世纪50年代初,新场镇镇区有1585户,人口为6034人。 截至2014年,新场镇总人口10.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2万人。 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103244人。 民族 新场镇是汉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有 维吾尔族 、蒙古族、回族等。经济
综述
2014年1-11月,新场镇实现税收收入8.68亿元,同2013年相比增长14.6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4亿元;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增长8.45%;全镇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农业
种植业 新场镇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吴越王钱缪鼓励煮制海盐,新场地区已有零星村落和盐灶。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新场地区已出现农田。明洪武元年(1368年),新场地区调整盐业,发展种植业,当时以种植杂粮、棉花为主,水稻种植较少。清末,随着河流的疏浚,土壤的改良,新场地区普遍种植水稻。 解放前,农田设施粗陋,耕作技术落后,灾害频繁,生产水平很低。即使好年成,水稻亩产也不过200公斤,皮棉亩产13公斤~16公斤,油菜籽亩产约40公斤,农民收入甚微,不少农民兼营其他来维持生活。 解放后,新场镇兴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农业机械,推广农业新科技,人民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粮、棉、油产量不断提高。1964年春,新场人民公社推广一年三熟制,粮食常年亩产超600公斤,皮棉亩产71.50公斤,油菜籽亩产131.30公斤。粮食亩产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40条)规定的400公斤的要求,总产量突破万吨粮。实现粮食超500公斤、棉花超50公斤、油菜籽超100公斤的目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5年,粮食亩产1137公斤,皮棉亩产88.35公斤,油菜籽亩产317公斤(粮食、油菜按计划面积算),实现农业总产值966.52万元。1986年~1990年,新场乡通过上海市种植业现代化试点,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1993年起,新场镇(乡)先后创办十八里桥园艺场以及新卫等9村蔬菜场。1999年,全镇完成农村土地延长承包期的工作。200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8 600万元,比1985年增长7.90倍。 养殖业 新场地区农民以从事种植业为主,兼营家禽、家畜饲养,养猪是新场地区农民的传统养殖项目。 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养殖业迅速发展。1956年起,新场区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先后办起中心场、副业场,以养猪为主。1958年9月,新场人民公社成立。新场人民公社建立畜牧场1个、生产大队中心场15个、生产队副业场152个。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畜、禽、渔养殖业齐头并进。猪、禽、蛋等老产品有较大增长,还发展饲养奶牛、长毛兔,精养鱼等。供港猪(瘦肉型猪)是由新场镇农民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培育而成的。工业
商业
社会事业
卫生
教育
宋元祐元年(1086年),里士瞿士彦尝营置义学。明清时期,除私塾外,还有官办义学。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新场镇相继开办小学堂5所。民国时期,新场镇相继开办达明女校、肇南小学、浦左小学、新场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和第二中心国民学校等。新场地区的幼儿教育始于民国时期。民国28年(1939年)开设的“铁城中小学”内附设的初中班,是新场镇初中教育之始。 解放后,学校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学、小学、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各类学校有所发展。1958年,新场镇开始有高中教育。1978年,新场镇形成幼儿、小学、中学、成人教育完整的教育体系。至2012年,新场镇有幼儿园(新场镇幼儿园和新场镇石笋中心幼儿园)2所,班级16个,在园幼儿595人,教养员58人;有小学(新场镇小学和新场镇石笋中心小学)2所,班级43个,学生1812人,教职工170人;有中学(新场中学和新场镇石笋初级中学)2所,班级32个,学生1 897个,教职工218人;有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1所,教师7人。新场镇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为99.60%。社保
2014年,新场镇新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14个,发放健康大礼包4.5万份;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体检率84.6%;完成无偿献血539针,造血干细胞151针;坚决守住计划生育工作底线,确保计划生育两个率。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帮助员工实现再就业;贯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实现新农保和城乡居保合并工作,城保、镇保、城乡居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到应保尽保;做好各类救助、优抚工作,累计发放救助金、补贴1174万元;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实施老年人助餐项目;开展老年“白内障复明工程”,138名老人接受手术治疗。社区管理
2014年,新场镇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由“一门式”服务向“一口式”服务的改进,筹建笋南居委会、汇锦城居委会;深化“一居一品”、“活力楼组”创建,开展“1+1+X”试点工作,深化村民自治;推进村(居)委会台账减负工作;拓展公益服务项目,承办浦东新区第六届社会组织公益月开幕式,成功举办2014年度慈善公益联合捐活动。交通
新场古镇位于沪芦高速(S2)沪南公践出口,处于浦东新区的中心地带。距上海市中心36公里,距洋山深水港35公里。在建中的迪斯尼乐园位于新场古镇往北处(外环线S20旁)仅需8分钟车程。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野生动物园位于新场古镇东北侧,距新场8分钟车程。新场古镇交通便捷,上S2高速转S32机场方向,没有红绿灯20分钟车程可直达浦东国际机场;上S2高速转S32嘉兴方向可直达江苏、浙江、安徽,贯通长三角地区。 新场建有地铁16号线站点,该16号线从嘉定经迪士尼、新场、野生动物园至临港新城。拥有申江路8车道快速干道可直通浦东新区南北。历史文化
镇名来历
节令习俗
小孩爬门闩 据陆德福主编的《新场镇志》介绍:当地居民,在正月初一,有孩儿早起“爬门闩”的习俗。说到“年初一,孩儿早起爬门闩”,在民间流传着一个风俗故事。这个故事,传到后来,居住在沿海的人们便有意识导让孩子从学走路时开始爬门闩,长大了又让孩子锻炼爬树、游泳、划船,学会一些自身的防卫的本领。久而久之,以“年初一,小孩爬门闩”的形式,变成了沿海人们的一种民间风俗。当然,后人对“年初一,小孩爬门闩”还有不同的取意,希望孩子能年年长高、日日健康,将来能步步高千,取“节节高”的寓意。 接财神 “接财神”之俗,自明代开始盛行。新场地区的接财神,亦放在年初四晚上举行。这天晚上各家商户明烛高燃,设香案,迎财神,祈求赐福,老板以下依次焚香膜拜,香案上方用红线高悬活鲤鱼,以讨“红鲤(利)有鱼(余)”口彩。并宴请宾客,欢饮财神酒。如店员不被安排磕头礼拜,轮不到吃财神酒,示意卷铺盖停生意。非物质遗产
浦东派琵琶 | 浦东派琵琶技艺始于清乾嘉年间,始祖为浦东南汇人鞠士林,人称“江南第一手”,其传人陈子敬御封“天下第一琵琶”。现以林石城为代表的浦东派琵琶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琵琶艺术流派。 | |
锣鼓书 | 锣鼓书起源于汉末晋初,表演艺术形式流行于明清时期,盛行于民国初期。锣鼓书前身为太保书,1960年代与钹子书合称为“锣鼓书”。锣鼓书的形式多样,主要分为占卜、社书和民间曲艺三大类。 | |
江南丝竹 | 江南丝竹是江南水乡文化杰出的代表之一,是南汇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南丝竹,在原南汇地域被称之“清音”。主要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大曲”等。 | |
景点
综述
牌坊拱桥
牌坊宅第厅堂
庙寺庵堂
驳岸水桥
历史人物
朱国盛 (明万历年间人),字敬韬,新场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01年)进士,历官太常寺卿。画山水得宋米南宫子朱友仁笔意,董文敏题其画云:“敬韬作朱虎儿墨戏不减高尚书,阅此欲焚吾砚。”期推许如此。为纪念其祖镗父泗,于新场镇建跨街石牌楼一座,名曰“三世二品坊”。 叶有声 (明万历年间人)字君实,号震隐,新场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顺天乡试第一,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由候官令擢礼科给事中,条陈勤政、治体、言路、仕途四事。崇祯初,如授浙江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平反狱决无留狱。后迁江西右布政使,拜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召时,陈兵食利敝甚悉,为言者所中,免官。后复召拜兵部侍郎,不就,屏居村市,与兄有容、有成白首怡怡,卒年79岁。 叶映榴 (1642-1688)号苍岩,新场人。清顺治十八年(1616年)进士,授庶吉士,历任礼部郎中、陕西提学、湖北粮道。康熙南巡,亲书“忠节”匾赐其家。 闵泽(清康熙年间人)字雨芬。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大旱,众人议论开闸港,泽认为申请往返需时日,缓慢不及,不若开一小港,节约而又迅速,众人从之,禾苗果然得活。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大饥,泽设粥厂捐赈。 叶凤毛 (清雍正年间人)字超宗,号恒斋,清雍正八年(1730年)授内阁中书,转任典籍,历官十年。后因病奉母,回归故里,后患疟疾,自写墓志而卒,年七十二。生性俭约,不谋私利,不论人长短,视生死穷达都一样,修葺南屏诗屋自撰记一篇。平生嗜古力学,考证详核,诗境渊远,文效欧曾,工行草书。著有《重建闸港桥碑记》《说学斋经志》《内阁小志》等。周边中学
上海市坦直中学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古恩路128号
周边
坦直社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坦直路55号附近
周边市场
新场镇坦直集贸市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坦直路82号
周边乡镇
坦直镇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