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
泥城镇, 泥城镇建制沿革, 泥城镇行政区划, 泥城镇地理环境, 泥城镇自然资源, 泥城镇人口民族, 泥城镇经济, 泥城镇社会事业, 泥城镇历史文化, 泥城镇获得荣誉
泥城镇隶属 浦东新区 ,地处北纬30°53′~30°50′、东经121°48′50″ ~121°50′20″之间。位于 南汇区 惠南镇 东南约20公里,东邻 芦潮港镇 和东海农场,南靠 杭州湾 和 芦潮港农场 ,西连 彭镇镇 ,北接 书院镇 和 万祥镇 ,总面积61.5平方公里 。 截至2021年10月,泥城镇辖有1个镇管社区、11个村、13个居委。常住人口10.5万人,其中,户籍人数5.8万人。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泥城镇为国家卫生乡镇。建制沿革泥城镇是由长江和钱塘江水夹带的泥沙长期冲积而成,开垦时间距今约170年,开垦时为防海潮侵袭,筑有四方如城的泥圩,故名“泥城”。 泥城(Nicheng)在原县境东南部,团芦港、黄沙港交会处胶蜜。泥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清道光、咸丰年间,今江苏省启东、海门一带的贫民相继来...
详情泥城镇隶属 浦东新区 ,地处北纬30°53′~30°50′、东经121°48′50″ ~121°50′20″之间。位于 南汇区 惠南镇 东南约20公里,东邻 芦潮港镇 和东海农场,南靠 杭州湾 和 芦潮港农场 ,西连 彭镇镇 ,北接 书院镇 和 万祥镇 ,总面积61.5平方公里 。 截至2021年10月,泥城镇辖有1个镇管社区、11个村、13个居委。常住人口10.5万人,其中,户籍人数5.8万人。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泥城镇为国家卫生乡镇。
建制沿革
泥城镇是由长江和钱塘江水夹带的泥沙长期冲积而成,开垦时间距今约170年,开垦时为防海潮侵袭,筑有四方如城的泥圩,故名“泥城”。 泥城(Nicheng) 在原县境东南部,团芦港、黄沙港交会处胶蜜。泥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清道光、咸丰年间,今江苏省启东、海门一带的贫民相继来此筑土堤进行围垦,堤状如城,形成村落后,因名泥城。聚落呈矩形。面积约40公顷。人口1500余。有县、镇、村办工厂近20家,商店20多家。民国19年(1930年)在此爆发农民起义,史称“泥城暴动”,现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大泥公路穿镇过。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泥城镇辖有1个镇管社区、11个村、13个居委 。政府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泥城镇地处北纬30°53′~30°50′、东经121°48′50″~121°50′20″之间。位于南汇区 惠南镇 东南约20千米,东邻 芦潮港镇 和 东海农场 ,南靠杭州湾和芦潮港农场,西连 彭镇镇 ,北接 书院镇 和 万祥镇 , 总面积61.5平方千米。气候特征
泥城镇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盛行地区,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湿后干,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 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5.50C,最冷时间是1月,平均温度为8.20C,极端最低温度是1959年1月18日,为-9.60C;最热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平均温度为27.80C,极端最高温度是1978年7月5日为37.80C。夏末秋初间多台风,秋末多霜。 雨量 境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 061.9毫米,最多年降雨量曾达1 343.8毫米,最少年降雨量只有657.7毫米,年平均雨期131.6天,最多雨日为152天。 日照 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109.7小时。日照时数最多是7月、8月,平均每月在250小时以上,平均日照8.4小时。光照最少为2月,日照平均为4.6小时。常年11月中旬开始有霜,于翌年4月上旬终止,平均无霜期全年约在220天左右。 风力 境内年平均风速3.7米/秒,最大在3月、4月,平均风速4.1米/秒。风速最小是10月,平均为3.1米/秒。风力大于17米/秒(八级)年平均为8.5天,最多年份达20天,最少年份仅2天。风速34米/秒(十二级)以上的龙卷风、强台风曾出现过。 风向 境内风向具有季节性。春季以东南风居多,东北风次之。夏季以偏南风为多,偏东风次之。秋季以东北风最多,偏北风次之。冬季以西北风最多,东北风次之。全年最多的是东南风,其次是西北风,最少的是西南风。地质地貌
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下扬子准地台浙西——皖南台褶带上海台褶的金山——南汇隆褶断束内,由金山群、惠南板岩组成地台的褶皱基底,灯影组构成地名盖层,侏罗系为地名“活化”阶段的产物,表层则由第三系及第四系组成。根据深孔钻探资料结合物探资料分析,泥城镇基岩面呈现北高南低的起伏变化。 泥城镇境内陆地的形成是在长江口地段河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下,将长江夹带的大量泥沙逐渐淤积而成。全镇地势平坦,海拔在吴淞基准零上4米。城镇属中滨海平原区,分布于早滨海平原区的东南侧。泥城镇东界处有东西两条沙堤,西沙经潘泓、六如到马厂,东沙经东海、老港河至泥城角,各宽100米~150米,厚1米左右,都露出地表。水文
泥城镇境内有大小河道70多条,其中县级河流有6条,镇级河流有11条,村级河流有52条。总长193.8千米。其中,县级河流21.45千米,镇级河流30.35千米,村级河流142千米。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泥城镇土质由亚粘土和粉砂组成,地层厚度一般大于280米。泥城地区土壤种类大体可分为3种土壤、8个土种。第一种为黄夹砂,第二种为砂夹黄,第三种为盐碱地。生物资源
泥城镇自然植被隶属于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带,处于北亚热带的南缘,植被类型也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过渡性植被。 泥城镇境内塘角、龙港两村东临宽阔的滩涂,南北约2千米海岸线,落潮时,滩涂约有8平方千米,滩涂上有丰富的天然生物资源。海滩生物资源密度每平方米达50克,其中以软体动物居多,约占45%以上,其他甲壳类、腔肠类等多达100余种。水资源
泥城地区依傍东海,境内河流密布,纵横交叉,有水面积356.67公顷,其中河流184公顷,园沟宅河172公顷。人口民族
人口
1962年,泥城地区有人口25072人,1985年,泥城乡总人口为25957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全镇人口25504人,总户数为5590户。自2000年起,泥城镇人口出现负增长。2001年,泥城镇总户数10076户,总人口25542人。 截至2012年,泥城镇户籍人口5.8万人,外来登记人口1.4万人。 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87482人。民族
泥城镇是汉族聚居区,民族较单纯。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泥城镇户籍人口25812人,其中汉族25 788人,占99.9%;少数民族有 蒙古族 、 回族 、 藏族 、 苗族 、 布依族 等5个民族,共24人,占泥城镇总人口的0.10%。经济
概述
2012年,税收收入9.8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3.9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4.1%;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87亿元,内资注册资本15.2亿元,合同外资1300万美元。农业
工业
2001年,泥城镇财政收入2 146万元,财政支出2 037万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19亿元,贷款余额7 456万元;农业税收入147万元,工商税7 202万元。 2013年,泥城产业区当年实现工业产值3.3亿元、税收2042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40个。新招引企业1336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42家,比上年增加23家,其中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企业6家、1亿元以上3家。金融
1990年,发放贷款1 590万元,其中工业企业贷款1 457万元,农副业贷款85万元,私人贷款48万元。1995年,发放贷款3 298万元,其中工业企业贷款2 721万元,农副业贷款72万元,私人贷款505万元。2001年,发放贷款3 449万元,其中工业企业贷款2 788万元,农副业贷款20万元,私人贷款641万元。私人贷款大幅增加,是1990年的13.3倍;农副业贷款大幅下降,是1990年的负23.5倍。 截至2001年,泥城镇各项贷款余额7 456万元。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体育
医疗卫生
1985年,泥城乡卫生院的78名职工中,大、中专毕业人数为47人,占职工总数的60.2%,卫生技术人员中没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1999年,泥城镇卫生院从外省引进外科副主任医师1人。2001年,职工中有33人获大专以上学历,占医务人员总数的40.7%;获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有11人,占职工人数的11%。人民生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泥城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办工业迅猛发展,泥城镇(乡、公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跨越式的变化。2001年,泥城镇人均收入3 533元。全镇居民存款余额3.19亿元,与1983年相比,人均存款在19年中增长58.6倍。2001年,全镇养老保险投保率达97%。历史文化
净心庵获得荣誉
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泥城镇为国家卫生乡镇。周边派出所
浦东分局彭镇派出所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马五公路471号
营业时间:08:00-12:00;14:00-18:00
周边幼儿园
彭镇幼儿园(云秀部)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镇青鸟路150号
周边乡镇
泥城镇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
周边村庄
泥城镇彭镇社区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银河路与彭平公路交叉路口西南侧(新华新村东侧约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