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泾镇

朱泾镇 朱泾 朱泾镇建制沿革 朱泾镇政治 朱泾镇人口民族 朱泾镇机构领导 朱泾镇经济发展 朱泾镇历史文化 朱泾镇风景名胜


朱泾镇位于 金山区北部,东临张泾河,与 亭林镇为界;西与枫泾镇接壤;南与吕巷镇为邻;北隔大、小泖港,与松江区泖港镇毗邻。镇行政区域面积75.66平方公里,截止2017年末,常住人口122743人,下辖17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城镇化率达到73.40%。辖区有 东林寺、 五龙禅寺、上海新天鸿名人高尔夫球场、 上海马术运动场、金山农民画院、金山体育馆、 金山公园、“花开海上”生态园等旅游景点。朱泾镇是 全国重点镇,2019年7月24日,朱泾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秦汉时,朱泾镇域属 海盐县;南北朝 梁武帝时,朱泾镇域先后属 胥浦县和 前京县;隋代属 盐官县;唐初又属海盐县,其间三次归属 嘉兴县。唐天宝十年(751年)从 海盐县划出,归华亭县;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从 ...

详情

朱泾镇地名网_上海市市辖区金山区朱泾镇资料简介

上海市市辖区金山区朱泾镇介绍

朱泾镇位于 金山区北部,东临张泾河,与 亭林镇为界;西与枫泾镇接壤;南与吕巷镇为邻;北隔大、小泖港,与松江区泖港镇毗邻。

镇行政区域面积75.66平方公里,截止2017年末,常住人口122743人,下辖17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城镇化率达到73.40%。辖区有 东林寺、 五龙禅寺、上海新天鸿名人高尔夫球场、 上海马术运动场、金山农民画院、金山体育馆、 金山公园、“花开海上”生态园等旅游景点。

朱泾镇是 全国重点镇,2019年7月24日,朱泾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秦汉时,朱泾镇域属 海盐县;

南北朝 梁武帝时,朱泾镇域先后属 胥浦县和 前京县;

隋代属 盐官县;唐初又属海盐县,其间三次归属 嘉兴县。

唐天宝十年(751年)从 海盐县划出,归华亭县;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从 华亭县分出,归娄县;

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金山县,归金山县。

清乾隆, 金山县县城移治朱泾镇。

1997年,金山撤县建区,成立金山区,朱泾镇隶属 上海市金山区管辖。

辖秀州、民主、大茫、新泾、待泾、万联、长浜、温河、五龙、牡丹、慧农11个村民委员会和东林、西林、南圩、北圩、凤翔、钟楼、临源、临东、罗星、新汇、金汇、金龙、广福、塘园、红菱、金来、浦银17个居民委员会。

清代只有东西并行的两条主街,以市河为界,北称上塘,南称下塘,上下塘又各分为东市和西市。据清嘉庆《朱泾志》载,当年市河以北有翰中里、凤翔里、惠民里、龙渊里、济众里、归源里和程家阁、永昌巷;市河以南有三元里、广福西里、广福东里、环照里、文明里、南汇、西汇、驳岸、王家村、蟠隐里、文殊浜、顾家湾、太平巷。

民国期间,里巷名称大多消失,出现了三官弄、苏家弄、西杨家弄、东杨家弄、戚家(财神)弄、观音弄、道院弄、小弄(口)、大弄(口)和永昌巷等一批新的弄名。

解放后,街道变化较大,原来的上塘街分为东林街、西林街;下塘街分为仓桥街、新汇街、广福街和南横街。从50—60年代,疏浚市河、拓宽主街、翻建部分铺面,使市容初步改观。70年代后期,按照城镇规划,进行有计划的扩建,在旧市区北侧,

新建了横贯全镇的万安街、新安街,延伸了东林东街,又新建和翻建了南北向道路,计有:幸福路、罗星路、人民路、东风路、城中路、塘西路、卫生路、公园路、文化路、健康路、秀州路。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侧有人行道、绿化带、街心绿地。镇西北横跨秀州塘上的万安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明清两代,九次建桥,屡建屡圮。1979年11月起,依靠本县设计和施工力量,兴建全县最大的钢筋混凝土衍架拱桥,1981年落成。

朱泾镇地处 长江三角洲地区、沪、浙交界处,位于上海市西南郊的金山区北部,东径121°9′,北纬30°54′。东北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68公里,南至 金山区人民政府驻地金山卫城区30公里。朱泾镇在 太湖流域碟形洼地东南端,属湖积平原。

320国道、 同三高速公路、 亭枫高速公路紧依全镇,驱车30分可达上海市区,与地铁网相接,毗邻的 沪杭高速公路和 沪杭铁路是连接沪、浙、苏的交通枢纽。离上海石化和漕泾化工基地仅20分钟行程。驱车10分钟即入浙江境内。镇内河网密布,镇的东南西北为 黄浦江支流掘石港、 胥浦塘、秀州塘、泖港环绕,镇区中的中官塘和市河交叉,使河道形成回字网络,水运十分发达。

从镇区向北55公里有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向东80公里有 浦东国际机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为朱泾镇的经济发展和腾飞创造了优越条件。

水上交通

境内有大泖港、掘石港、胥浦塘等市级航道,能通航150~200吨级船舶;有张泾河、池泾河、秀州塘、小泖港、大茫塘、斜塘港、中官塘等区级航道,能通航50~150吨级船舶;有五人港、待步泾、蒋泾港、斜界泾、菱塘港、鱼洋泾、朱泥泾、长浜港、温河泾、新新河、朱泾市河等镇级航道,能通航5~20吨级船舶。

陆上交通

新卫(S19)高速公路及新农出入口,亭枫(S36)高速公路及沈浦泾、新农出入口。 上海绕城高速公路(G510)及新农出入口。沪杭高速铁路、320国道(亭枫公路)及金石、金廊、朱平、万枫公路贯穿境内。

朱泾镇以河道“朱泾”得名,河冠朱姓。 朱姓是早期的朱泾人,后人口逐渐增加。清末民初,大批客籍人士来朱泾经营、创业、定居。民国26年(1937年)有居民1300余户,6500余人。后由于日军焚掠,市镇萧条,人口锐减,十余年未能复苏,l949年,仅有居民1277户,6294人。解放后,随着工商业发展,居民日增,1964年达2351户,10809人;1985年增至6444户,23395人。

2001年底,朱泾镇外来人口有4825人,居住在城镇区占40%,从外来人口结构看,务工占65.2%,经商占30%,务农占4.8%。他们对发展朱泾经济和各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朱泾人和他们相处融洽,形成 “海纳百川”的优良传统。2010年常住人口8.88万人,流动人口2万多人.。2017年,常住人口122743人。

镇长施文权: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分管政府办公室、财政所、组织人事办公室、武装部。

联系公安。

副镇长夏红梅:协助镇长开展工作。负责文卫、教育、社区、民政、司法、信访、计生、老龄、残联、体 育、档案、信息、监察。

分管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卫生事业办公室、爱卫办、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中心、社会保障事务所、保洁公司、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管理中心、医管站、敬老院、居委、医院、幼儿园、学校。

联系邮政。

副镇长沈宝良:协助镇长开展工作。负责城镇建设、环保、建筑、房产、物业、交通、乡村道路,农转非户口、户籍转移审批。

分管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城镇建设服务中心、房屋土地管理所、城乡环境管理所、城镇管理监察大队、动迁办公室、城建相关公司。

联系电信。

副镇长陶乐慧:协助镇长开展工作。负责工业、经济小区、融资、安全、消防。

分管工业经济办公室、工业经济服务中心、工业园区、综合经济管理所、统计、征税站。

联系工商、税务、金融、电力。

副镇长张日新:协助镇长开展工作。负责种养业、水利、防汛、科技、农业基本建设、农桥建设、农村给水、审计、商业贸易、物价、集体资产管理。

分管农业经济办公室、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商业贸易办公室、集体资产管理联社。

联系水务、粮食。

朱泾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工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以医药、服装、电子等行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服务业、旅游业等呈兴旺态势,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在金山区内都名列前茅。朱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周到快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加盟。工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以医药、服装、电子等行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服务业、旅游业等呈兴旺态势,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在金山区内都名列前茅。朱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周到快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加盟。朱泾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招商引资有了新突破。

新兴产业

朱泾工业园区于2006年被批准为市级工业园区,是金山三大市级工业园区之一。2009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园区确立了以新材料、精密机械、电子电器产业为发展定位,通过“新材料基地”和“台资园”两个平台招商引资。

品牌农业

成功打造“珠丰”品牌系列优势农产品,“蜜天下”甜瓜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市甜瓜评比金奖。已形成五个千亩基地:千亩有机大米基地;千亩蔬菜基地;千亩西甜瓜基地;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千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文化旅游

以东林文化旅游为核心的的朱泾旅游,推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布局。高标准建设东林二期、宾馆等配套设施。拥有27 洞世界一流的上海国际名人高尔夫俱乐部球场,配备有高档别墅区、高尔夫会所及酒店式公寓,镇域内的 上海马术运动场是目前上海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马术专业技术力量最雄厚的训练、竞赛、休闲场所。

朱泾镇“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实现农副业产值177852万元,年均实现种养业生产总值35570.04万元,同比“十一五”期末的2005年的29999万元增5571.04万元,增幅达19%,“十一五”期间农副生产总值以年均增幅达4.2%,种养业生产正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镇域内上海雅农蔬菜种植合作社已成为优质瓜果、蔬菜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对外宣传知名度和信誉度不断攀升。

元代,朱泾已成为棉纺业集镇和粮米集散地。由于盛产细布,集中了一批染坊、端布坊和铁木业作坊,有“朱泾锭子 吕巷车”之誉。诗人程超曾作诗描述当时棉纺业之盛:“鳞比人家纺织勤,木棉花熟白于银。邻家买得尤家锭,缫出丝丝胜绮纹”。并由于四乡盛产稻米,镇上米行米厂林立,商业繁荣。自上海开埠,现代纺织业兴起,朱径等地的手工纺织业衰落。解放初,全镇仅有碾米厂8家、印刷厂2家、电灯厂和石灰窑各1家。工业自1958年以后起步,70年代后期有较大发展,至1985年底,全镇共有各类工厂35家,其中:市属工厂5家,市、县联营厂3家,县属厂15家,另有镇办厂9家,乡办厂6家。

明代商业已发达,明末赵慎征诗:“万家烟火似都城,元室曾经置大盈,估客往来都满载,至今人号小临清。”清时称朱泾“烟火稠密,商贾辐揍”。民国10年(1921年),已有商会和同业公会,并有万鼎顺、万同昌、协兴泰等有名的大商号20多家。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商市一度萧条。抗战胜利后又趋兴盛,有商号438家。1985年,全镇共有国营、合作商业门市部136个;批发部、仓库25处和个体商贩多户。

机关企事业单位县级机关大多在东林街中段和人民路上;商业区在东林街、西林街和新建的万安街上;工厂在东北和西北两端;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在文化路、罗星路、健康路、西林街、万安街。

朱泾镇上集中了紫金广场、新华书店、朱泾大光明影城、青少年活动中心、金山农民画院、金山公园、船子缘公园、新天鸿名人高尔夫俱乐部、上海马术运动场、尚幻健身俱乐部,金山体育馆、“花开海上”生态园 “花开海上“生态园 (16张) 等众多的文化休闲设施。

镇上最早的学校——柘湖小学堂,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949年全镇有初中l所,小学2所。 1985年有各类学校20所,其中面向全县招生的有县中、电大、聋哑学校及中专、技校共12所,面向朱泾地区的有 罗星中学、朱泾中学、朱泾中心小学、第二小学、实验小学等5所中小学和东风、健康、罗星、小哈弗等4所幼儿园。

朱泾地区教育机构门类齐全,共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专业、成人高职等各类学校17所,其中 金山中学是一所上海市重点寄宿制实验高中,设施一流,设备先进。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是上海市素质教育试验基地。罗星幼儿园是上海市示范幼儿园。由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纵横结合形式“终身教育”体系的框架。各学校、幼儿园都探索出了一条适应自己的办学方法。

朱泾镇上拥有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金山中医医院、东林医院以及朱泾镇地段医院、区妇幼保健所等区、镇两级医疗卫生单位10多家。

市政设施正日趋完善,新建工房均有水电、卫生设备。自来水厂经几次扩建,在镇的东西两头各设泵站,日供水4.92万吨;水质净化厂于1985年建成,利用化肥厂造气设备和金山酒厂废糟发酵,向居民供应煤沼气的工程,已经完成主体设备和部分管线。1987年起,已部分供气。随着管线延伸,用户不断扩大。

朱泾在唐代已有集市,高僧兼著名词人 船子和尚居此,后人为纪念船子和尚,建法忍寺。唐宋以来,中国高僧和文人墨客来朱泾寻访船子遗迹络绎不绝。元代建 东林寺,皇帝赐住持元智为“佛日普照大师”,并敕赐今名。由于两大名寺都在朱泾镇,因此名声大振,往来人流日多,经济更趋繁荣,元置大盈务(专管贸易、税收)。

明清时期,手工纺织业盛极一时,为松江府纺织业中心的重要生产和集散地之一,中国闻名。清代和民国时期,米粮业和酒酱业颇有规模。

朱泾是浦南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元末,法忍寺、东林寺随同镇内不少房屋毁于兵燹;明代遭倭寇骚扰;

清代,有清廷勾结帝国主义洋枪队镇压太平军之役;民国时期,发生北洋军阀齐卢之战等,都殃及朱泾,特别是民国26年(1937年),日军入侵,朱泾镇房屋被烧掉2460余幢,约占全镇房屋总数的70%。每次战后,朱泾人凭藉坚韧毅力,逐渐恢复。

朱泾人也在中国各地创业,创造了不少奇迹。明永乐年间,朱孔?amp;#91;擅长书法,被朝廷选中,成为因书法优秀而入仕第一人;明末,赵左和 陈继儒(泖桥人,当时属朱泾),与上海县人董其昌同创“松江画派”,赵左还是“苏松画派”的首领;

原籍嘉善魏塘,清末,定居朱泾的沈道非是南社元老之一,同盟会员, 辛亥革命后,曾任上海卫戍司令;民国24年(1935年), 何宝山在中国运动会上勇夺万米越野长跑赛第一名; 蔡振是中国水利部水文司司长; 唐寰澄是当代中国桥梁著名专家;方仲静在国际芭蕾舞比赛中4次夺冠;朱泾人和其他镇农民同创金山农民画和黑陶,蜚声国内外;残疾人庄国民和 彭国强两人是中国残奥男子坐式排球队的主力队员。

朱泾人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日军侵华时,黄伯惠为反对 蒋介石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不顾国民党当局的阻挠和新闻封锁,毅然在《时报》显著版面印上“警告”两个大红字,以示抗议;他又为了不使《时报》的设备落入敌手,将印刷机器拆成零部件转移。朱泾沦陷时期,蔡家村、尹厍村的村民用斧头、木棍打死了妄图强奸妇女的日本兽兵。

三道旨是朱泾镇新农乡的古名。光绪《金山县志》载:新农,原名三道旨,清代状元 戴有祺不愿为官,而居住于此。

据《新农志》称,在“陈家埭”附近有一个卿相戴有祺,家里供着三卷圣旨,地方官经过门口,都要下轿。戴有祺曾经作诗《归隐思天恩而作》“但作闲人何必隐,不耽佳句易成诗;欲报天恩一片心,愧对堂前三道旨。”

戴有祺也想感恩报答皇帝,在做官与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之间,他绝然的选择了后者。

乾隆《金山县志》载:“封翰林院编修姚可权墓,在五保霜字圩(翰撰戴有祺铭)。”当年的五保,就在新农。

(清朝大学士王顼龄墓)

金山区朱泾镇五龙村爱国9组的“阁老坟”,2008年1月出土了两通清代康熙年武英殿大学士赠少傅谥文恭 王顼龄墓志铭。金山区博物馆馆长奚吉平称,此墓志铭体积之大在上海地区实属罕见,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这两块铭石为清代青石,形制呈正方形,边长80厘米,厚15厘米,是在雍正四年,即公元1726年铭刻的,距今282年。其中一块铭石为篆体阴文,字迹十分清晰。另一块铭石四边均有线条流畅的龙形雕刻,上面用蝇头小楷镌刻有千余文字,字迹工整秀逸。因年代久远,铭石风化,多数文字无法看清。

据《金山县志》和《新农志》记载,王顼龄(1642-1725)是金山张堰人,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康熙、雍正年间历任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官职正一品。王琐龄娴熟史学,为康熙讲解《资治通鉴》,每讲必获康熙赞赏,是康熙皇帝身边的近臣,在康熙朝政时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原名 五龙庙,在上海市 金山区金张公路,紧傍五龙港。庙里供奉宋朝武将施锷(字伯成、封号 靖江王镇海侯),传说施锷亦是一名神医,善于岐黄之术,能治百病,群众中有疮痛者,都来庙里烧香求治。

五龙庙实际上是施锷庙,以五龙港命名。南北紧依五龙港,东西交叉归泾河,庙东斜出沤龙泾,五流交汇而得名。五龙庙实际上不是单一的庙宇。西面原来有一所武圣宫,供奉关公、岳飞、观音和弥陀等神佛,东首才是供奉施锷的五龙庙。

跨朱泾镇秀州塘,明朝洪武年初,由当地居民宋华甫建造。永乐十年(1412),道腴和尚重修。明世宗嘉靖辛亥年(1551)重建,年久而毁。万历初,徐文贞公(徐阶)被免去了宰相回家,后来在南渡口重建万安桥。癸丑年(1613)以后坍塌,楚雄人、太守徐裕湖与朱晚庵(朱古匏之祖父)向郡守岳贡建议,移向北三十余丈的宽阔处重建,崇祯八年(1635)落成。

至清朝顺治三年(1646)三月毁,即广生庵前的桥基。康熙十九年(1680),当地居民张仲玉、顾俊生以渡船不便,募集资金建木桥于文昌阁前,由于水道狭窄,船经常触桥柱而倾覆。癸亥年(1683),中翰程白山在旧址的地方修建大木桥。没多久又坍塌。雍正元年(1723),杨九皋等仍然在文昌阁前建木桥,后来经常被船碰撞,不久毁弃。

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程名程因为发现水流很急,桥容易坏,所以与张扶摇、周涵、徐溶、张同庐诸位绅士商议,在旁边开通直流以减去河流的水势,于是在桥的西岸开了一条运河:池泾,东西三里通泖漕,并建木桥于池泾庙,修积骨塔。费去千金,一边疏理一边堵塞,直到现在没有成功。因为桥建在狭窄处会有碍于来往船只;如果建在旧址的宽阔处,又容易倒塌,目前为止,多设立渡口以便往来,是当务之急。

周边派出所

金山分局朱泾派出所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金南街550号
营业时间:08:00-12:00;14:00-18:00

周边商圈

朱泾 地址:金山区

周边小学

金山区朱泾小学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健康南路555号
上海市金山区健康南路555号

周边乡镇

朱泾镇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
上海市金山区

朱行镇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工业区开乐大街158号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工业区开乐大街158号

周边村庄

朱泾镇待泾村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