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干山村
佘山镇, 佘山镇建置沿革, 佘山镇行政区划, 佘山镇地理环境, 佘山镇自然资源, 佘山镇人口民族, 佘山镇经济发展, 佘山镇交通, 佘山镇获得荣誉, 佘山镇社会事业, 佘山镇旅游景点
佘山镇隶属于 上海 市 松江区 ,地处松江区西北,北与青浦区相接,南以佘天昆公路—辰花公路为界,东至嘉松公路,西达西大盈港,紧邻 松江大学城 ,据上海市中心35公里,离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18公里。 2017年,佘山镇域面积66.31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72961人,是松江区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镇。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坐落于境内,是松江“一城三片”重点发展区域之一。 2014年,佘山镇完成增加值38.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2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2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6.5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2.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03.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建置沿革唐天宝十载(751年),割昆山县南境、嘉兴县东...
详情佘山镇隶属于 上海 市 松江区 ,地处松江区西北,北与青浦区相接,南以佘天昆公路—辰花公路为界,东至嘉松公路,西达西大盈港,紧邻 松江大学城 ,据上海市中心35公里,离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18公里。 2017年,佘山镇域面积66.31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72961人,是松江区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镇。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坐落于境内,是松江“一城三片”重点发展区域之一。 2014年,佘山镇完成增加值38.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2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2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6.5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2.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03.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
建置沿革
唐天宝十载(751年),割昆山县南境、嘉兴县东部和海盐县之北,设立华亭县,本地区隶属华亭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次年,改称“松江府”。 明 嘉靖 二十一年(1542年),割华亭、上海两县北境,建青浦县。佘山地区属松江府青浦县集贤乡38保。 清 顺治 十三年(1656年)华亭县的枫泾、胥浦两乡及集贤、华亭、新泾、修竹四乡部耻循分土地建娄县,天马地匪喇区划属娄县。 民国 元年(1912年),废松江府,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民国3年(1914年)改名“松江县”。佘山地区属青浦县,天马地区属松江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佘山地区属青浦县北风区、辰佘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佘山地区属青浦县第八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佘山地区属青浦县佘山乡、干山乡。 1949年5月14日,青浦解放后,佘山地区成立佘山办事处举蜜兆趋、干山办事处。 1949年10月,青浦县设8个区,佘山地区属佘干区。 1954年12月,佘山镇划入 松江县 ,成立佘山区。 1955年迁签1月,成立天马乡。 1955年5月,佘干区的陈坊乡、余山乡、辰山乡、干凤乡划归松江县,与天马乡、新镇乡、横山乡合并成立佘山区。 1957年8月,撤区并乡,成立余山乡、天马乡。 1958年9月,成立佘山人民公社、天马人民公社。10月18日,天马人民公社改名“英雄人民公社”。1959年3月,复乃员想称“天马人民公社”。 1978年3月,析天马公社建昆冈公社。 1984年4月,佘山、天马公社分别改建脚嫌笑为佘山乡人民政府、天马乡人民政府。 妹凶归1986年6月,撤乡建镇,成立佘山镇人民政府,实行镇管村体制。 1994年4月,撤乡建镇,成立天马山镇人民政府。 20试主台01年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佘山、天马山两镇合并,成立新佘山镇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4年12月,天马、横山、新镇三乡划归佘山区管辖。 2004年,辖陈坊桥、天马2个社区;江秋、辰山、张朴、高家、北干山、陈坊、陆其浜、卫家埭、新镇、横山、刘家山、新宅12个村。 2006年,经调整后,行政区划为陆其浜、卫家埭、新镇、新宅、刘家山、横山、江秋、辰山、张朴、高家、北干山、陈坊12个村,228个村民小组,陈坊、天马、江秋3个社区。区划详情
2015年,佘山镇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具体为陆其浜、卫家埭、新镇、 新宅 、刘家山、横山、江秋、辰山、张朴、高家、北干山、陈坊12个村,陈坊、天马、江秋、月湖4个社区。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佘山镇地处松江区西北,北与 青浦区 相接,南以佘天昆公路——辰花公路为界,东至嘉松公路,西达西大盈港,紧邻松江大学城,距 虹桥交通枢纽 仅18公里。2014年,佘山镇域面积66.31平方公里。气候
佘山镇地处 长江三角洲 东缘,属亚热带季节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季风环流是支配佘山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北方强冷空气侵袭,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盛行东南风,受来自海洋的风控制,天气炎热多雨;春秋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常形成冷暖干湿多变等不稳定天气。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952年,佘干区陈坊、干凤、辰山、佘山4乡有耕地3402.86公顷。1957年,佘山区有耕地面积6023.66公顷。1958年,佘山公社有耕地面积3457公顷,天马公社有耕地面积3915.4公顷。此后,耕地面积因辖区变更和建设用地等原因逐渐减少。2002年,佘山镇有耕地面积2225.13公顷。2006年,有1870.4公顷。石矿资源
佘山、天马等诸山占地190公顷,山体均为石矿。1902年,首先在小横山开采石矿。此后,天马山、凤凰山、薛山、佘山、罗山、辰山等石矿先后开采。至1930年,年产各种石料20余万吨。解放后,佘山等6个石矿年开采量逐年增加。1997年,开采量48万余吨。2000年,为保护上海地区山体自然资源,市政府停发采矿许可证,石矿先后关闭。经近一个世纪的开采,小横山、卢山、小佘山等已成深60—70米深坑,辰山仅存一半山体。1950~2000年,采石总量1536万余吨,开采石矿总占地面积22公顷,已成深坑面积13.61公顷。林木资源
佘山、凤凰山、天马山等山头有山体面积401公顷。解放前,除东、西佘山外,大多荒芜。1955年,开始封山育林,种植 黑松 、 刺槐 、 白栎 、女贞、 香樟 、 青桐 等林木。至80年代,诸山已常年披绿,形成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各山林木蓄积量、覆盖率增加。1994年,本地区混交林188.42公顷,竹林72.9公顷,毛竹45.8万株,散生木1.28万株。2006年,有林地面积338.41公顷,林木面积181.01公顷,竹林面积81.46公顷,毛竹56.1万株,散生木8658株(其中古树名木100株)。人口民族
人口
至2006年12月,佘山镇常住人口为10827户、33107人,其中男性16837人、女性16270人。外来人员25286人。60岁以上老人735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8.92%,少数民族共142人。 2014年,全镇户籍总人口37784人,其中女性19062人,外来人员35198人。 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72961人。民族
佘山镇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壮、回族等。2006年12月31日,壮族、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共105户。经济发展
综述
2011年,佘山镇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94.97亿元全年完成增加值31.29亿元,民营经济区新引进项目273个,年末实有注册企业2923户,完成税收6.21亿元,比2010年增长26%。镇级地方财政收入2.1759亿元,比2010年增长12.1%。 2014年,佘山镇完成增加值38.79亿元,比2013年增长3.7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2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2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6.5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2.55亿元(其中度假区2.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其中度假区0.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比2013年增长10.9%;工农业总产值103.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第一产业
佘山镇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品种有粳稻、籼稻、糯稻,以粳稻为主。2006年,全镇有耕田面积28056亩,常年亩产578公斤,农业收入1.4亿元。2011年,佘山镇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0.34亿元,农业总产值1.19亿元,比2010年增长9.2%,全年粮食总产8835吨,上市肉猪19250头,肉禽2.5万羽,鲜蛋465吨,淡水鱼583吨,特种水产54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53元。 2014年,佘山镇第一产业完成0.28亿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比2013年增长10.9%。第二产业
1988年,佘山镇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1992年,建余山工业区。1995年,建天马工业区。2005年,佘山都市型工业园区建成。201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0.3亿元。工业总产值93.78亿元,比2010年增长22%,有规模型工业企业159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22家;税收500万元以上的有16家。 2014年,佘山镇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亿元,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镇内共有规模以上企业72个,产值达91.77亿元。第三产业
交通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佘山镇有中小学5所,在校学生3578人,教职员工329人;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991人,教职员工114人。 2014年,佘山镇有中小学5所,教职工334人,在校学生3791人;幼儿园5所,教职工168人,在校学生1581人。医疗
2011年,佘山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医护人员120人;下设9个中心卫生室,有乡村医生29人。居民新增医疗保险293人;办理农村合作医疗15215人。 2014年,有医院1家,卫生所7家(1站5中心1室),执业医师共70人。基础设施
2011年7月,佘新路辰山塘大桥建成通车。辰山塘大桥东起环山公路,横跨辰山塘后与佘新路相接。大桥长110米、宽13.6米,总投资3833.49万元。改善了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交通条件。 2014年,佘山镇配合实施佘北公路拓宽及千新公路北延伸段与G50对接工程;完成月湖南停车场工程建设、九江路延伸段建设、云峰路改造、环山路抢修等工程;实施东霞小区等住宅小区积水点改造;加高加固淀浦河等12条段16公里河道;实施佘山中学、佘山敬老院、天马逸峰小区等单位及小区的天然气入户工程。社会救助
2011年,佘山镇对城镇低保4862户、11990人次发放低保金331.7万元、农村低保129户296人次11.32万元;各类助学帮困23.1万元;医疗救助121人次71.2万元;特困家庭58.6万元;重残无业城镇1780人次119.2万元、农村456人次20.3万元;精神病患者25人次18.2万元;节日帮困5187人次348.22万元;为30名老年人进行白内障手术。全年投入138.3万元用于残疾人事业;同1122名残疾人签订康复协议;为23户残疾人家庭安装了无障碍设施;替8名重残人员居家养老服务;220名残疾人员进行免费体检;全年推荐47名残疾人员上岗;对706名残疾就业人员进行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旅游景点
综述
景观景点
眉公钓鱼矶周边门
北干山村村委会-西南门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佘北公路2130号附近
周边门址 门址点
北干山村陶泾316号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陶干路
周边村庄
北干山村
地址: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