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街街道

北大街街道 北大街街道基本简介 北大街街道历史沿革 北大街街道地理概况 北大街街道社区概况 北大街街道社区服务 北大街街道经济发展 北大街街道旅游资源


北大街街道属于梁溪区,东与通江街道相邻,南与惠山街道毗邻,西与惠山街道、山北街道接壤,北与黄巷街道相连。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71032人(2010年)。管理12个社区、2个家委会:南尖社区、荷花里社区、梨花社区、锡澄新村社区、莲蓉园 社区、后祁街社区、古运河社区、丽新路社区、凤宾路社区、黄巷社区、五河一村社区、五河二村社区、色织四厂家委会、毛巾厂家委会。办事处驻北大街72号,在区政府驻地东1千米处。1961年始设北大街街道,因境内古街北大街命名。1992年顾桥街道并入。2000年初划5个居委会归吴桥街道。2004年春吴桥街道并入;2004年五河街道(1999年析吴桥街道部分居委会设,2004年调整后面积3.7平方公里,管理范围东至 凤宾路,南、西至京杭运河,北至顾桥港、江海西路)与北大街街道合署办公。北大街街道地处锡城北片商业 繁华区,辖...

详情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北大街街道所有主城区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北大街街道介绍

北大街街道属于梁溪区,东与通江街道相邻,南与惠山街道毗邻,西与惠山街道、山北街道接壤,北与黄巷街道相连。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71032人(2010年)。

管理12个社区、2个家委会:南尖社区、荷花里社区、梨花社区、锡澄新村社区、莲蓉园 社区、后祁街社区、古运河社区、丽新路社区、凤宾路社区、黄巷社区、五河一村社区、五河二村社区、色织四厂家委会、毛巾厂家委会。办事处驻北大街72号,在区政府驻地东1千米处。

1961年始设北大街街道,因境内古街北大街命名。1992年顾桥街道并入。2000年初划5个居委会归吴桥街道。2004年春吴桥街道并入;2004年五河街道(1999年析吴桥街道部分居委会设,2004年调整后面积3.7平方公里,管理范围东至 凤宾路,南、西至京杭运河,北至顾桥港、江海西路)与北大街街道合署办公。

北大街街道地处锡城北片商业 繁华区,辖区总面积4.16平方公里,辖区居民71032人(2010年),建有11个社居委。

北大街街道位于 北纬31°7′至32°2′, 东经119°33′至120°38′ ,北大街街道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一年中无霜期220天左右。该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 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

北大街街道

居委会位于锡城胜利门西侧,无锡招商城上层,东临解放西路,交通便利,商业繁华。辖区内居民1739户,总人口4110人,其中,动人口1465人,龄妇女727人,已婚育龄妇女623人。被评为江苏省 文明小区、 无锡市安全文明小区、无锡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社区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便利。设有微型社区服务中心,配有 敬老院、康复室、多功能活动室、 健身房、 车库、纯水屋、图书室等。还建有花园式活动场地350平方米及室外晨练点3个。

莲蓉园社区位于无锡北大门,地处商业繁华区,南起北塘大街,西至金海马、柯兰公寓一线,北至 青石路欧风街,总占地面积26.87万平方米,辖区总户数2837户,7469人。社区有老年人1895人,占社区总人数的25.3%;社区党员282人。外来人员家庭700户,人数2043人,占社区总人数的27.4%。社区下设居民小组54个。莲蓉园社区于04年3月由接官亭弄社区、北泗路社区合并而成,社区办公位于 嘉德花园25号旁一楼,社区内有办公和服务用房500多平方米,建有居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警务室、多功能文体活动室、社区服务站、图书阅览室、计生服务站、市民学校、健身室等办公场所和服务设施。

从2001年开始,北大街街道在社区 硬件建设上坚持每年投入超过300万元,不遗余力改善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至2004年,北大街街道所有社居委的办公、活动用房均达到无锡市领先水平,硬件设施全部达到“九个一”要求。2003年,街道还投入近百万元资金,对3个配套设施陈旧的老新村进行改造。荷花里小区当年由5家开发公司承建,一系列遗留问题困扰居民多年。2002年街道对该小区动了“大手术”,不但增加了 绿地、停车场,还配套建设了值班室等,使小区居民生活质量大为提高。2004年决定实施社区绿化工程,投资新建9000平方米小区绿地的同时,还要在顾桥巷、五河新村、锡澄新村、丽新路等处建设供居民群众休闲的景点。

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使北大街街道的居民们生活越过越有滋味。街道每一个社区都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南尖社区开通社区网站,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荷花里社区大力建设“绿色文明社区”;一里街社区针对区内 残疾人较多的实际,努力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小梨花庄社区投资1万多元,建立科普橱窗,创建“科普社区”。

据统计,2003年北大街街道新增社区服务企业10家,增加服务项目8项;街道求助中心全年接受居民求助1542次,解决率达94.3%;组织社区 志愿者开展一条龙服务10次,服务项目234项,受益群众达2743人次;街道劳动保障所去年共收集岗位信息880条,帮助32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挖掘工业园区就业岗位,吸纳 下岗失业人员268人。

2001年,北大街街道利用一家国有企业的闲置厂房,在无锡市街道中率先建办了“私营经济工业园”。2002年,又采用同样的模式,建办了“北塘科技创业中心”、“科技创业园”等。如今,该街道已形成了私营经济园、科技产业园、科技创业园和科技创业中心“三园一中心”的格局,为发展私营 个体经济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与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传统意义上园区不同的是,北大街街道创建的园区绝大部分利用国有企业闲置资源,经过改造后引入高科技企业,使有限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2004年,该街道创办的园区已拥有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全年销售额超过25亿元,创造 税收5000万元以上。

“寸金地”里要产出黄金效益,发展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必由之路。留美 博士蒋海江归国创业,经过多方考察决定落户北大街街道科技创业园。科技创业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已从20多家发展到100多家。北大街街道还利用辖区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几年来先后建设了 电器、儿童用品、 五金、 通讯等专业市场,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增幅达50%以上。此外,街道收购了一批经营困难的 写字楼、 宾馆等,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原“九重天”宾馆被街道收购改造后,吸引了一家 美国大公司入驻;一个由外地民营企业投资6亿元建设的数码技术开发中心,也正在紧张筹建。

黄埠墩

黄埠墩又名“小金山”,位于无锡北门的吴桥以南、惠山浜口北大街街道辖区的古运河中心,四面环水,是运河中的“孤岛”。运河水紧贴着 黄埠墩分成两股奔流而去,而黄埠墩则石砌驳岸伫立于水中,任凭风吹浪打,难怪黄埠墩被人们誉为“天关”。泊船登上黄埠墩才发现它小巧玲珑,面积只有220平方米,比一个 篮球场还小。圆形的墩上用围墙围着,院内种有花草树木,宛若江南水上的一户人家。与运河上船只来来往往一片繁忙相比,黄埠墩上则显得十分清静悠闲。

吴桥

吴桥,之所以姓“吴”,是因为此桥由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生的 吴梓敬付银建造的,可惜的是,吴梓敬在吴桥竣工之前就病逝于 上海,无锡各界为了纪念他,以其姓氏命名为吴桥。

吴梓敬,又名子敬, 安徽人。曾在上海与他人合开丝厂,宣统元年(1909年),与何梦连、 祝大椿在无锡惠山浜口开办源康丝厂。每年茧汛的时候,他要到无锡购茧,兼理丝厂的业务。由于源康丝厂位于运河的南岸,行人来往都要依靠渡船,落水丧生之事时有发生。于是他提出仿照上海外 白渡桥的样子设计建造一座桥梁。民国5年(1916年)春破士动工,翌年3月告竣,造价为银洋32324元,全部由吴梓敬支付。吴梓敬去世后,有一副挽吴梓敬的联中云:樵客耕夫官塘苦唤斜阳渡,星移物换口碑不没惠人名。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贯通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江苏、 浙江六省市,流经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五大水系,现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2500年前, 春秋战国时代, 吴王夫差为伐齐开凿邗沟;1400年前, 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1292年, 元世祖完成了京杭运河全线贯通;无锡古运河段,旧时直线穿越无锡城;958年从下甸桥至老鸦浜开凿新河道;1976年从老鸦浜到黄埠墩一段开凿新河道;1983年新河道全部通航 。

周边商圈

北大街 地址:梁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