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羊山镇

宿羊山镇 中国大蒜第一镇 宿羊山镇历史沿革 宿羊山镇行政区划 宿羊山镇地理环境 宿羊山镇交通概况 宿羊山镇自然资源 宿羊山镇人口土地 宿羊山镇经济概况 宿羊山镇建制沿革 宿羊山镇地理位置 宿羊山镇气候特征 宿羊山镇行政区划 宿羊山镇社会事业 宿羊山镇名胜古迹 宿羊山镇名人


宿羊山镇位于邳州市西北部,距 邳州城区15公里,是徐州市重点中心镇;全镇面积90.13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8万亩,人口77365人(2017年),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丛林茂密的大武山矗立北部,美丽的不老河横贯东西,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被誉为“中国大蒜第一镇”。宿羊山是“邳州白蒜”的发源地,“邳州白蒜”品牌价值141.53亿元,荣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24位,初级农产品(含花卉)类地理标志产品第13位,成为江苏省仅有的三个区域公共品牌之一,2016年获得“全国果蔬产业百强地标品牌”。宿羊山镇是全国最大的优质白蒜生产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7年5月,“邳州白蒜”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

详情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宿羊山镇介绍

宿羊山镇位于邳州市西北部,距 邳州城区15公里,是徐州市重点中心镇;全镇面积90.13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8万亩,人口77365人(2017年),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丛林茂密的大武山矗立北部,美丽的不老河横贯东西,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被誉为“中国大蒜第一镇”。宿羊山是“邳州白蒜”的发源地,“邳州白蒜”品牌价值141.53亿元,荣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24位,初级农产品(含花卉)类地理标志产品第13位,成为江苏省仅有的三个区域公共品牌之一,2016年获得“全国果蔬产业百强地标品牌”。

宿羊山镇是全国最大的优质白蒜生产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7年5月,“邳州白蒜”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产品。

宿羊山镇原名宿娘山,据传很久以前,王母娘夜宿此山而得名“宿娘山”,后以其谐音演变成“宿羊山”。民国3年置宿羊山圩团属七区,24年置宿羊山乡属五区。1949年属山东兰陵县,1953年划归 邳县置十五区,1957年撤区并乡为宿羊山乡,1968年改宿羊山人民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改置镇,2000年撤乡并镇,将原 徐楼乡并置宿羊山镇,镇政府驻地宿羊山镇镇南路北宿羊山街。

宿羊山镇总面积为90.13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77365人(2017年),下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宿羊山村。251省道枣泗公路穿镇而过,连结 310国道和徐连公路。

宿羊山镇下辖村

梁口居民委员会 宿羊山村 沙埠滩村 韩行村 坊上村
何家村 新安庄村 宋庄村 徐井村 辛家村
殷庄村 桃园村 刘山村 苏口村 徐楼村
芦岗村 吕村 黄墩村 陆埠村 杜庄村
黄湾村 贾家村 柿园村 耿埠村 白口村

宿羊山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 邳州市境内 ,位于邳州西北部,西与 贾汪区接壤,南靠东陇海铁路和徐海一级公路,北依京杭大运河、 310国道,省枣泗公路从该镇横贯南北,交通便利。

宿羊山镇东临开放城市 连云港,西依历史文化名城 徐州,西距 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北距 临沂机场100公里,东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80公里,陇海铁路、徐海一级公路、徐连高速公路、310国道傍镇而卧,省道枣泗公路纵穿镇中心并与以上几条公路交汇,辖区公路纵横。京杭大运河从镇区穿过,江苏省水利枢纽工程 大运河刘山船闸、节制闸、 南水北调苏北地区大型翻水站坐落在本镇规划区内,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宿羊山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陶土等,储量达1亿吨以上。镇内水资源丰富,不牢河天然淡水养殖水面达8000余亩,已经形成了立体水产养殖规模,宿羊山镇属黄泛沙土平原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9摄氏度,降雨量903.6毫米,水土潮湿,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主要种植 大蒜、 水稻、 棉花、 蔬菜等作物。

宿羊山镇总面积为90.13平方千米(2017年),有耕地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11亩。77365人(2017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60人,镇区位于镇域中北部,面积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万人。丛林茂密的大武山矗立北部,美丽的不老河横贯东西。

概况

宿羊山镇农业、水产业、畜牧业和林果业比较发达,一直是邳州市多种经营发展的先进镇之一,1980年多种经营收入是全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业

宿羊山镇大蒜为宿羊山的主产业,常年种植大蒜8万亩,以宿羊山为中心的大蒜连片种植辐射面积已达70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一。 2013年大蒜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干蒜10万吨,夏季作物以水稻为主,间作玉米、棉花等,全镇粮经比例3:7。全年种粮面积67000亩,粮食产量31400吨,棉花产量1120吨。

林业

2013年,宿羊山镇全镇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3.6万亩,成片造林1500亩。

牧业

全镇人均养殖50只(头)以上,全镇饲养量达到130万只(头),2005年全镇鸡、羊、 兔、牛、猪饲养量达到200万只。年出栏家畜8万只。

渔业

淡水鱼养殖是宿羊山镇的特色养殖,1980年以来,宿羊山实施立体鱼菱养殖试验成功,利用8000亩不牢河水面实行拦河立体养殖,有效地提高了水产效益,2005年共产鲜鱼5000公斤, 菱角80000公斤。

工业

宿羊山镇工业发展起步较早,解放初期,就开办一个工具厂,主要生产加工农业生产使用小型农机具。后逐渐有所发展,到1978年相继新办一批工业企业,油厂、酒厂、综合厂等10个,总产值500万元。1985年镇办企业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宿羊山镇,已形成了陶土制品,建材、化工、电子、铸造、板材、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类工业集镇。2005年,全镇拥有数十家各类企业,全年工业总产值2.5亿元。

宿羊山镇境内邳州 陶瓷厂始建于1957年,1992年经江苏轻工业厅和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隶属省陶瓷进出口(集团)公司,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500多万元,主要生产低温红泥陶园林陶器,有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产品全部出口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1000万美元。

加工业

宿羊山镇大蒜产业的发展造就了 民营经济的崛起,涌现出一批较大规模的大蒜生产、加工、冷储加工骨干企业和机械、板材加工制造民营企业。2008年,全镇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400万元,在镇工业园区投资3000万元,截至2008年,宿羊山镇工业园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共有民营企业357家,其中,500--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72个,获外贸出口权的企业11个,民营企业从业人数达1870人,交税金总额120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40%,全镇有大蒜 冷库280座,大蒜销售量80万吨,外贸出口额达7500万美元。2008年全镇工业用电5800万度。比2007年增长1200万度,连续三年工业用电量增幅全市第一,总量全市排名第三。

宿羊山镇原名宿娘山,据传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夜宿此山而得名“宿娘山”,后以其谐音演变成“宿羊山”。民国3年置宿羊山圩团属七区,24年置宿羊山乡属五区。1949年属山东兰陵县,1953年划归邳县置十五区,1957年撤区并乡为宿羊山乡,1968年改宿羊山人民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改为镇,2000年撤乡并镇,将原徐楼乡并置宿羊山镇,镇政府驻地宿羊山。

宿羊山镇位于邳州市西北部,距邳州城区15公里,是徐州市重点中心镇,东临开放城市连云港,西依历史文化名城徐州;西距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东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70公里,北距临沂机场100公里,西南距连霍高速八义集出口5公里。东陇海铁路、徐海一级公路、310国道、251省道及京杭运河、中运河穿镇而过;江苏省水利枢纽工程大运河刘山船闸、节制闸、南水北调苏北地区大型翻水站坐落在境内;过境的枣睢高速已列入江苏省建设规划,并在宿羊山镇设有出口,水路交通十分便捷。

宿羊山镇属黄泛沙土平原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9摄氏度,降雨量903.6毫米,气候潮湿,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主要种植大蒜、水稻、蔬菜等作物。

宿羊山镇面积90.13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积8万亩,人口77365人(2017年),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宿羊山镇拥有中小学20所,在校学生15000人,教职园工1200人,其中,省级重点中学1所,中心中学2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1所。全镇3岁以上幼儿入园率达90%,中小学入学率达100%,2013年宿羊山高级中学本科上级人数达65人,位居邳州市农村中学第一名。

省重点中学 宿羊山高级中学创建于1938年,原为县立宿羊山中学,通过改建扩建,1997年通过验收被江苏批准为省重点高中。现有教学班级54个,在校学生4000名,教职工248人。宿羊山高级中学,连续五年会考合格率、优秀率、高考上线率,位居邳州市前列。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学校”、“淮海经济区十佳学校”、“徐州市安全文明示范校”、“徐州市双文明单位”、“邳州市名校”、“邳州市花园学校”。2008年,宿羊山高中上上本科线增幅达30%,居徐州市第一。

宿羊山镇的体育和 武术运动较为普及。至2005年全镇建有武校1所,习武者达500人,每年都举行一次武术比赛,参赛人数多达300余人,多年来共为市级以上武术团体、大专院校输送100多人。

宿羊山镇卫生院共有2所,占地36亩,建筑面积12560平方米,有病床180张,设内、外、妇、儿等科室。配有进口彩超机、心电图及X光机等设备,全镇有医务人员200名,25个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农村甲级卫生室标准。全镇有医院、卫生院、卫生室28所,全镇有63000人参加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4%。

25个行政村(居委会)有线电视达到村村通,全镇共有4100户安装有线电视;投资100万建成省级标准的文化站一座,12个室,万余册图书;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成功实现“徐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四连冠的基础上,2008年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法制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全年投入380万元,完成草危房改造416户,投资800万元完成全长42.4公里水泥路16条,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投入资金1600万元,完成宿徐河、彭河、芦岗河等工程疏浚,完成土方20余万方,建设大蒜示范基地4万亩,完成基地配套沟桥涵50余座,维修和新建电站20余座。

宿羊山镇名胜古迹众多,镇域内主要有“清凉寺”、“千年古槐”、“瑞香寺”、“双眼井”。

据传很久以前在宿羊山境内正中制高点上曾建有一座古刹,名日“清凉寺”。

清凉寺坐落于宿羊山老街的最高点,即被人们称为“上庙台子”的地方。它初建于元至正之时(公元1341年),重修于明朝天启之年(公元1621年),从古到今已有662年的历史。
  清凉寺占地约9900平方米,有古建筑100余间,鼎盛时期有住持生僧200多人。它北依宿羊山脉西段山峰,东西南诸方,均是平川之地。
  清凉寺的建筑以青石垫基,上面是一色的灰砖瓦木结构。它的建筑布局是沿中间一条中轴线,分三道院落构建殿堂。北殿是天王殿,十八尊者殿,中殿是佛祖殿,前殿是圣帝殿、马王殿(关羽的两匹马)。最前面是五间门面,正门上横书“清凉寺”三个大字。三道院落的东西两侧各有厢房陪衬。
  清凉寺经历了600多年的历史沧桑,有记载的只有明朝天启年间重修过一次。住持生僧在日伪统治时期被赶出庙宇。它曾作过国民党邳县第十五区区公所。解放后,我人民政府把它作为宿羊山乡粮食管理所。1978年粮管所迁址,清凉寺所占地皮被分给私人建房,地上所有建筑全被拆除,从此清凉寺不复存在。

清凉寺其门前正南百米处,有一棵古槐,相传,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生性酷爱古槐,大唐一统之后,打马游历全国,曾到这棵古槐树下观赏,走时留下两名侍从,赐予银两,令其于树下,安家守护。从古到今这棵古槐,根深叶茂,甚为壮观。

古镇宿羊山原建有瑞香寺,始建于元天顺年间(公元1328年),清嘉庆年间(公元1769年)重修,是邳州最古老的寺庙之一。《邳县县志补》中记载“元时建,苍松翠柏,绕庙三面,庙东南有黄楝一株,数百年物也。”瑞香寺建在宿羊山主峰大武山西坡脚下,林木葱郁的三山相叩的谷底之中,坐北朝南,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富丽堂皇,古色古香,蔚为壮观。门临一泓清池,规模颇大,清朝 光绪年间,香火鼎盛,僧众多达百人。这座始建于 元朝 天顺年间的寺庙,相传是镇江金山寺有一高僧从西北方追赶一只凤凰到此,这只凤凰飞至宿羊山后,悄然落在主峰武山脚下。“凤凰不落无宝之地”,高僧看到这里林涛起伏,野花满坡,瑞气缭绕,透着灵秀,如入仙境,于是便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寺庙,名日“瑞香寺”。可惜,这座晨钟暮鼓、古木参天、兴旺非凡的数百年古刹,于“文革”时被破坏的荡然无存,那棵数百年“物也”的黄楝连同数株合抱古银杏,也被连根伐除。

瑞香寺各主建筑中均塑有神像,并且所有神像都是用优质木雕刻而成,为其它庙宇所不及。瑞香寺有庙地45顷,庙周围所有山地均为其所有,另有上合庄子18顷,下合庄子18顷。鼎盛时期有住持生僧千余人,饮食起居,修经练功,均以钟为号。晨钟暮鼓,经声有韵,香烟弥漫,盛况空前。
  瑞香寺门前有刻文石碑两块,石狮一对,银杏树三棵,东南角有黄楝一株,月牙井一口。东西北三面山坡植有松柏万株,且松柏林中建有僧塔5座,僧冢数百。瑞香寺历经五次破坏,被夷为平地,从公元1976年起不复存在。

位于宿羊山镇大武山角下,还有一个名胜古迹“双眼井”,这座“双眼井”,是人工用青石砌制而成,据传有千年历史,一井两口,故名“双眼井”,此井四季清澈透明,井水甘甜爽口,据说,凡是饮用此井水的人们,从不腹泻,这便是“双眼井”的传说。

宿羊山不仅名胜古迹繁多,而且俊才星驰,清朝进士 陈略,闻名四方,从古到今流传民间的《胡打算》一书属他所著,他的墓碑现立于宿羊山山坡之上。

周边中学

邳州市宿羊山初级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宿羊山中心小学南

周边小学

邳州市宿羊山镇沙埠小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沙埠滩宿沙线

周边乡镇

宿羊山镇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