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渚镇

社渚镇 社渚镇简介 社渚镇社会经济 社渚镇社渚文化 社渚镇发展规划 社渚镇获得荣誉


社渚是溧阳三大古镇之一,是苏皖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历来 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社渚不仅是千年古镇,还享有“傩文化之乡”、“中国青虾第一镇”的美誉。社渚镇现行政区域面积20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73832人(2017年),辖2个居委会和22个行政村。社渚镇座落于苏皖交界处,天目山余脉的西北顶端,芜申运河、扬绩高速和 3 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称。社渚是历来的 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受其文化传统影响深远。由于历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社渚人民热情、豪爽、好客、大度的优良传统。七千年以来社渚一直是人类活动中心,境内神墩遗址的发掘揭开了太湖西岸古人类的文明史。社渚镇境内历史文化遗存 星罗棋布,建于宋代的社渚古镇保存较为完好,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关和数条街巷,颇具古城风貌。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

详情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社渚镇所有乡中心区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社渚镇介绍

社渚是溧阳三大古镇之一,是苏皖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历来 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社渚不仅是千年古镇,还享有“傩文化之乡”、“中国青虾第一镇”的美誉。社渚镇现行政区域面积20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73832人(2017年),辖2个居委会和22个行政村。

社渚镇座落于苏皖交界处,天目山余脉的西北顶端,芜申运河、扬绩高速和 3 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称。社渚是历来的 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受其文化传统影响深远。由于历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社渚人民热情、豪爽、好客、大度的优良传统。

七千年以来社渚一直是人类活动中心,境内神墩遗址的发掘揭开了太湖西岸古人类的文明史。社渚镇境内历史文化遗存 星罗棋布,建于宋代的社渚古镇保存较为完好,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关和数条街巷,颇具古城风貌。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蒋塘竹马灯为代表的 傩文化已成为了溧阳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嵩里跳幡神、河口祠山庙会、乘马圩冻煞窠等民俗舞蹈也独具特色和魅力。

社渚镇属 茅山革命老区,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还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文化(傩文化)之乡、成立了江苏省傩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2014年被中央七部委联合确定为 全国重点镇,同年还成立了中国 傩文化研究基地、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傩文化)之乡,2016年获“中国青虾第一镇”,2017年获“全国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荣誉。

早在7000多年前已有先民的氏族在社渚一带繁衍生息,过着 刀耕火种和渔猎畜牧的生活, 神墩遗址的发掘被列为2006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社渚镇,古中江自西南而北贯境而下。早年,这里是古中江流域的一方水边台地,因当地人祭祀 土地神和 五谷神,地名”社渚“,亦名“社川”。

据《溧阳县志》建置沿革记载: 秦汉时溧阳县治位在古 溧水之北,水北称阳,因名“ 溧阳”。古溧水又名濑水、濑江,上游又习称南河、胥河,主流流经河口,支流流经社渚。据此可知社渚早在秦时有之,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据《溧阳县志》,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至983年),今社渚镇域为桂寿乡(社渚)和从山乡(周城)辖地。

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溧阳已有“社渚镇”和“周城步”的记载。

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至1085年)编发的全国性地理志书《 元丰九域志》,明确记录了“社渚镇”。因而在北宋时期,社渚镇已成为地区性集镇,实为“千年古镇”。

宣统二年(1910年),撤区制改市乡制,溧阳县设3市4乡,社渚成立寿山市(桂寿与从山合并而成),社渚镇为寿山市自治公所所在地,辖社渚、周城等地。

1929年,废市乡公所,设立区乡制,改寿山市为社渚区。社渚区辖社渚、周城等地。

1937年,社渚为第七区公所在地,辖社渚镇、和平乡、忠孝乡、周城镇、河口镇、丁山桥乡、仁爱乡。

1941年3月至1945年2月,社渚先后属于溧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社渚区辖社渚镇、周城镇、河口镇、和平乡、中孝乡、丁山桥乡、仁爱乡。

1949年5月7日,溧阳县人民政府成立,设立社渚区。

1950年,社渚区辖12乡(社渚乡、丁山乡、孔村乡、殷桥乡、湖西乡、周城乡、金山乡、朱漕乡、城桥乡、於坝乡、山丘乡、新塘乡)。

1953年,社渚区的龙角冲、张村、凹塘、刘家村、荷叶坝、金稻岭等自然村划归郎溪县。

1956年,撤小乡建大乡,将新塘、於坝、城桥、山丘、社渚合为社渚乡;社渚区辖社渚乡、周城乡、河口乡、殷桥乡、孔村乡。

1957 年,撤区并乡,殷桥乡并入社渚乡;原社渚区为社渚乡、周城乡、河口乡。

1958 年,撤乡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改社渚乡为社渚人民公社;原社渚区辖社渚人民公社、周城人民公社、河口人民公社。

1960年,周城人民公社并入社渚人民公社,名东风人民公社。

1961年,从东风人民公社析出社渚人民公社、殷桥人民公社、周城人民公社;河口人民公社析出河心人民公社。

1983 年,人民公社改为乡,改社渚人民公社为社渚乡;原社渚区为社渚乡、周城乡、河口乡、河心乡、殷桥乡。

1985年,社渚撤乡设镇,设立社渚区,社渚区辖社渚镇、周城乡、殷桥乡、河口乡、河心乡、大溪乡。

1986年11月29日,撤销社渚区中共工作委员会,建立社渚区巡视组。

1988年5月4日,周城撤乡建镇;5月7日,撤销社渚区巡视组。原社渚区为社渚镇、周城镇、河口乡、河心乡、殷桥乡、大溪乡。

2000 年1 月,河口乡、河心乡、殷桥乡并入社渚镇;大溪乡并入南渡镇。

2007 年3 月,社渚镇与 周城镇大部分合并为新社渚镇。镇政府驻社渚镇人民广场1号,行政区划面积207.07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人。

社渚镇现辖社渚居委会、周城居委会和社渚村、宜巷村、下西村、王家村、新塘村、宋村、新山村、殷桥村、上蒋村、姚巷村、孔村、湖西村、大田村、河口村、乘马圩村、东升村、周城村、金山村、金峰村、金庄村、梅山村、丁山村。

社渚镇座落于苏皖交界处,与溧阳、高淳、郎溪等距相望,可谓“一脚跨两省”、“鸡鸣三县”。社渚镇位于 溧阳市西南部,东经 119°27′,北纬 31°31′,东临天目湖旅游度假区,西接桠溪 国际慢城,周边“两小时经济圈”有 上海、 杭州、 南京、 合肥等大中城市。

社渚镇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距溧阳城区约28公里,距离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80公里,距 常州奔牛机场90 多公里。社渚镇紧邻104 国道、233国道,芜申( 芜湖--上海)运河、梅渚河、239 省道、360省道穿境而过,即将开工的溧(阳)广(德)高速、456省道,纵横交错镇境,为 苏锡常与皖东南连接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社渚镇地扼苏皖交通命脉, 交通便捷。境内有106路公交车直达溧阳市区,还有社渚—常州、社渚—南京、社渚—上海等地往返大巴,两小时可达周边大中城市,五小时可达全国主要城市。

社渚镇村级道路实现了水泥化,2008年率先开通镇村公交,方便了周边百姓,成为了全国典范。现有镇村公交,社渚—农场、社渚—河口、社渚—河心、社渚—殷桥、社渚—湾岭、社渚—上蒋、社渚—戴家湾、殷桥—戴家湾、殷桥—河心、周城—梅山、周城—大栗滩、河口—周城、河口—汤桥等。

社渚镇现有社渚中心小学、周城小学、 河口小学、河心小学、 殷桥小学、周城金山小学,和社渚初级中学、周城中学。

社渚镇小学教育集团成立见面会于9月18日下午在社渚中心小学召开。

标志着社渚镇小学教育集团的正式成立,必将促使社渚镇小学在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大力振兴乡村教育,完善共建共享机制,优化集团管理结构,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学校高品位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社渚教育集团与安徽省相关兄弟学校组成的胥河教育联盟也将发挥功能。

社渚镇卫生医疗机构有许多,社渚镇卫生院(一级甲等)是全市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常州市二级综合医院创建单位,另外还有周城卫生院(一级甲等)、殷桥骨伤科医院(一级乙等)、河心卫生院,以及社渚敬老院、周城敬老院和建新居家养老院、灵芝养老公寓等多座养老疗养处。

社渚镇的 宜巷村、乘马圩村和湖西村分别成功创建成国家、江苏省、常州市级生态村,在溧阳成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

社渚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名镇、青虾名镇、畜牧名镇”工作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现有耕地面积11.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0.8万亩, 青虾养殖面积5万余亩,青虾养殖己成为极具特色的地方产业,也是社渚镇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培育和发展青虾产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对加快我市广大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凭茶叶、无公害香肠、 羊肉火锅、咸鹅、 青虾、无籽黄瓜、胥河牌大米,胥河绿茶等高效优质农副产品驰名四海,市场繁荣商贾云集,全镇工商企业逾千家,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社渚镇先后被江苏省政府确定的“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特色文化(傩文化)之乡”,“ 江苏省傩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010年被评为“ 国家级生态镇”、2014年列入“ 全国重点中心镇”名单,成立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成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傩文化) 之乡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合力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深化与安徽经济协作,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共同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支持在苏南丘陵地区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促进区域内产业转移与合作。2016年,郎溪县、广德县、溧阳市签署《关于共建“苏皖合作示范区”的框架协议》,联手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促进三地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根据协议,三地选定溧阳市 社渚工业园区、郎溪县经济开发区、广德县经济开发区北区为 苏皖合作示范区先导区。依据《苏皖合作示范区社渚先导区发展规划》,明确将苏皖合作示范区先导区设于社渚镇,其中启动区位于社渚镇区以西片区。

社渚镇现代工业已形成了以省内最大绿色环保水泥企业金峰集团、南方水泥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常州宝丽丝、华强磨具、广道针织、阔拼户外用品、云塔绿色食品为龙头的食品企业等六大类工业体系。通过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社渚已经形成了建材、轻纺、新材料、机械、汽车配件产业为重点的基本产业格局。201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亿元,同比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同比增长18.9%;工业投入30亿元,同比增长21.9%。

溧阳广道针织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前身是河心羊毛衫厂,现工厂紧邻239省道,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厂区环境整洁优美,现有职工300余名,其中技术人员38人,管理人员76人。公司现年产量380万件,各类全自动电脑机数百余台,生产设备齐全,工艺完善,产品质量稳定,是集织造、水洗、绣花、成衣等一条龙生产企业。公司拥有下属各紧密型合作企业30多家,产品全部销往 美国、 法国、 德国、 瑞典、 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常州宝丽丝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化纤针织纱线为核心业务,集 纺纱、捻线、 染整于一体的企业。公司具有独立的自营进出口权,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纱线的开发研制与生产的纺织企业。

溧阳市云塔畜禽肉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属于股份制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畜牧饲养、水产养殖、农业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一期投资一千多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60多亩,企业规模在我市食品企业中名列前茅。溧阳市云塔畜禽肉制品有限公司主要深加工产品;香肠、 风鹅、 野山笋、 手剥笋、溧阳 白芹及蔬菜类制品。其中 苏太猪扩繁基地繁殖 后备母猪1000 多头,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10000多头。建有千吨级冷库1只, 标准化厂房2000平方米,是集养殖、种植、 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

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成立于1980年,集团前身是溧阳市金山水泥厂,2000年1月更名为溧阳市金峰水泥有限公司,2004年10月创建江苏金峰集团。公司先后建设了9条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纯低温 余热发电,完成了1座粉磨站的改造,年水泥生产能力3000万吨。厂区占地面积150公顷,职工3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本科学历的工程师80多人,是 江苏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单个水泥生产基地。

社渚镇是中国最大、全国知名的 青虾养殖镇区,现有 水产养殖面积6万余亩,其中青虾养殖面积约5.5万亩,年产青虾5000多吨,产值5.7亿多元,亩产量超过120公斤,亩产值5000元左右。社渚镇从事青虾养殖农户1300多户,拥有 水产养殖专业 合作社43家、协会2家,青虾营销经纪人172名,青虾销往江苏省多个大中城市,拥有2个万亩青虾高效养殖示范基地,9个千亩以上青虾养殖示范基地和1个博士工作站。

溧阳市社渚青虾广获美誉,打出了“北有 盱眙龙虾,南有社渚青虾”的旗号,通过多年来的努力,该镇青虾养殖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溧阳 水产业的一大区域板块。

2012年溧阳市青虾养殖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3年溧阳青虾现代精品园区被江苏省认定为省级农业(渔业)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社渚镇被常州市农委授予“ 一村一品示范镇”;2013年社渚镇东升村获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认定。2007年以来,社渚镇己成功注册“ 胥河”牌商标,胥河牌茶叶,胥河大米,胥河青虾,蜂蜜,同时被农业部认定绿色(青虾)农产品基地。社渚镇的“溧阳青虾”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 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社渚镇青虾良种繁育中心、技术培训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社渚镇青虾交易中心、加工营销中心己投入运行,休闲观光中心正在建设中。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六大中心,努力打造青虾产业,创建全国青虾名镇,必将为提升社渚镇青虾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6年11月12日,中国渔业协会组织中国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渔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对溧阳市社渚镇申报的“中国青虾第一镇”进行评审。评审会上,与会专家对近年来社渚镇青虾特色产业的发展予以高度肯定,并一致同意推荐社渚镇被评为“ 中国青虾第一镇”。

2017年7月18日,国家农业部发布关于认定全国第七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通知,社渚镇(溧阳青虾)被认定为“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社渚镇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先后建成了 前宋水利风景区傩文化博物馆和平生态园、天淼山庄锦天苑生态园清水小筑 农庄钓鱼岛农庄秀水山庄等十多家生态农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和平生态园

生态园位于社渚镇宋村社徐线上,占地1500亩,总投资达6500万元,园区分五大部分:和心园、和绿园、和茶园、和森园、和兽园。园区设施配置齐全,集旅游、吃住、休闲娱乐于一体,餐饮大厅可容纳600人,另有数十间餐饮包厢、65间标准客房、大型会议室和豪华KTV。生态园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现代 农业示范园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省四星级农庄等。生态园主题休闲项目丰富多彩,有采摘、烧烤、登山、垂钓、品茶、植树、 篝火晚会、家禽捕捉、 真人CS、 KTV等。地道的农家土菜、庭院阁楼和 窑洞式客房让人流连忘返。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平生态园将建设成为军民融合为主题的示范 疗养康复基地, 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基地,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价值观践行基地等。

红色记忆展览馆

坐落于和平生态园 青山绿水之间,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与先期建成的仿延安窑洞群建筑隔水呼应。展览馆一期工程与展品投资500多万元,展览馆分“红色征途”“红旗飘飘”“激情年代”“光照人间”等4个部分,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于一体。所展出的反映毛泽东不同时期的油画、瓷器雕像以及民间收藏的 毛泽东纪念章等实物弥足珍贵。该馆已被列为全省首家 民间投资的 红色教育基地。

天淼山庄

天淼山庄位于溧阳市5A级旅游度假景区 天目湖大溪生态保护区内,239省道旁,是江苏省4星级农庄。由长发集团地产部下属全资子公司,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经建设部与国家统计局评定批准的国家一级 旅游地产综合开发企业,荣获中国房协组织的中国旅游地产成功经营模式典范推介“著名品牌”称号。。

社渚特产

云塔风鹅、 周城火锅、社渚 咸鹅、胥河 青虾溧阳鸡、胥河 茶叶、胥河大米、 板栗竹笋白芹乌米饭、特色 糕点等。

社渚是溧阳的三大古镇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早在 新石器时代,已有古代先民在这片热土上刀耕火种、渔猎畜牧; 春秋时期(公元前506年) 伍子胥在此伐楚开挖胥河(社渚境内王家渡村至朱家桥村),开挖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三国至宋时,知善寺 香火鼎盛,弘扬佛教文化;南宋末年,名将 岳飞厉兵秣马,力图收复河山;明清时期,窑火兴盛,氏族在此兴建祠堂、 牌坊、桥梁等古建筑,这些见证了社渚的发展。

7000年前的 神墩遗址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考古评选第13位。 春秋时期的 欧冶子铸剑场遗址、唐井、宋窑、岳飞练兵场、社渚古街、古寺、古树、朱家祠堂、韦家祠堂、炉头进士坊等文物保护单位星罗棋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蒋塘 竹马灯为代表的 傩文化已成为了溧阳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嵩里 跳幡神、乘马圩 冻煞窠、大田 跳五猖、刘家边 跳祠山、新塘跳观音、宋村跳关公、河口 祠山庙会、祠山祭鼓、帐墓鼓乐、东里恩鸽锣鼓、西里祠山舞、社渚龙舞、杨树沟 划龙船等民俗队伍,独具特色各显风姿。

石屋山铸剑场

社渚历史源远流长,石屋山山顶的铸剑遗坑和50多个 石砧始终不渝默默坚守着 欧冶子的神奇,烽火狼烟早已成为古代历史,而二千多年来人们追寻欧冶子和石屋山的足迹却从未间断过,吟诵起从前人留下的诗词歌赋似乎历史就在眼前。

欧冶子 铸剑场遗址位于社渚镇石屋山顶,系 春秋时代。据光绪溧阳县志载: 吴王阖闾名欧冶子于此铸铁造剑以伐楚,该遗址约1500平方米,环山分布有石墩56个,均以自然石加工而成,大者3平方米,小者1平方米。山之西侧有椭圆形土坑,坑长20米,坑宽10米,为当年铸铁用水处,其水终年不枯。2003年6月14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及保护范围。2006年9月29日溧阳市人民政府重新调整并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公布其保护范围:整个山顶约1500平方米。2013年升格为省级文保单位。

孔村神墩先民文化遗址

神墩遗址位于溧阳市社渚镇孔村,苏皖两省通衢之地。外观为平原地带高出四周地面1至2米的长条型土墩,东西约150多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神墩遗址的南部和西部被溧梅支河环绕,东为引水渠,北为农田,西为孔村。溧梅支河向东200米后注入发源于宜溧山地由南向北流淌的梅渚河并在三尖嘴附近汇入南河,向东经宜兴 南溪河可入太湖,向西经高淳胥河、 固城湖、 石臼湖可达长江,构成了太湖水系的有机组合部分,成为古代先民对外交流的便利通道。由此可见,这里是古代居民的密集性活动区。神墩遗址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已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神墩遗址于1982年在文物普查时发现,2003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2006年2月至7月,经 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常州市博物馆和 溧阳市文化局对神墩进行了三次主动性科学发掘,累计发掘面积1002.5平方米。 神墩遗址的文化层平均厚度为1.5-2米之间,发现了距今7000-6000年的 新石器时代 马家浜文化时期相对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共清理墓葬252座,婴幼儿 瓮棺葬16座,房址10座,灰坑102个,沟1条。同时还发现了距今5300-5000年的 良渚文化墓9座和距今3700-3300年的夏末早商时期灰沟遗存1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文物和动植物标本,填补了太湖西部古文化的空白,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面貌特征、相互交流和影响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 史前考古学研究增添了一份极其丰富的实物资料。可以说, 神墩遗址是溧阳境内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遗址,也是太湖地区年代最早的 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早期发现了釜、豆、罐、盆、钵、甑、 匜、 盉、 器盖、 器座、支座、 陶拍等大量陶器。陶系以夹细蚌末红陶为多,有一定数量的红衣陶、黑衣陶和褐陶,陶胎较为一致,细蚌屑的含量较高,基本不见 泥质陶和 夹砂陶。 胎质较为疏松,火候相对较低。相当多的陶器呈现外红内黑的状态。平底器占绝大多数,也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不见 圜底器。纹饰简单,大多为素面,仅有少量 锯齿纹、镂孔、刻划纹、凸棱等。平底釜是最为重要的炊器,数量最多,形制也多种多样。陶釜腰檐以上多施红衣,少量施黑衣。器体硕大、造型古朴。

社渚古镇

社渚古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和具有丰厚底蕴的文化名镇。社渚古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年,这里是古中江流域的一方水边台地,因当地人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地名“社渚”,亦名“社川”。据《溧阳县志》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已有“社渚镇”的记载,《 元丰九域志》又有“溧阳县,社渚镇”的记载。社渚为“镇”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一直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商贸繁荣,市场活跃。

社渚古镇区域历史文化遗存较为集中,建于宋代的社渚古镇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关和数条街巷,颇具古城风貌。社渚古镇区主要由东关街、西关街、南关街、北关街和东门巷、西关巷、大众巷、朝西门等组成,现保存有老新华书店门楼、民国消防队、老理发店、老茶馆等历史建筑。社渚古镇魅力独特和文化底蕴深厚,古镇保护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桥兵站

抗战期间,新四军在社渚设立了兵站,国民党24集团军特务总队、第50军新7师、江苏省保安第2纵队队部、伪军一方面军2师、县保卫团4区及日寇等都先后在社渚驻扎部队,并修筑了大量的碉堡、战壕、指挥部、公园等军事设施。

新四军一支队第五兵站设在城桥村,又称城桥兵站。此站建于1938年,是 陈毅在溧阳时亲自建立的,所有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之为陈桥兵站,它是接通皖南新四军军部到溧阳 水西村的重要枢纽。从 泾县到 宁国、 宣城之间经 广德、 郎溪到 溧阳之水西,共设置五个兵站,都设在交通线上,属江南指挥部领导。陈桥兵站就设在城桥村的宗祠内。五间三进的祠堂,当年承担着递送情报,送物资,护送部队人员,组织动员百姓支前、筹集部队给养及开展统战和建立地下党组织等工作。这里还做过新四军的后方医院。村里住着许多新四军的官兵,还有许多女兵。在祠堂边上的井台,每天新四军战士在这里打水、洗衣、洗绷带等。陈毅常来此地看望部队和伤员,战地服务团也常来村里给百姓和伤员演出。当年村里的许多百姓为新四军传送情报,最后参加了新四军,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六三公园

抗战期间国军63师驻扎社渚,1940年3月23日在小金山进行过激烈的战斗,重创了日军,但63师也在此次战斗中牺牲了许多官兵,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2000多名官兵几乎全军覆没。据说参战士兵很少返回,而用几条船运回了尸体,掩埋在文化公园附近,并立了一块石碑,称之为“六三公园”。石匾上“六三公园”是时任国军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陆军第63师师长 冷欣题写。

岳家军寨和宋窑遗址

窑头村一带曾是 岳飞抗击金兵的练兵场,宋代名将 韩世忠为了抗金兵在此修筑了四十八座 宋代古窑,制作早期的军用水壶和地雷装置,生产的瓶叫金瓶。围子山相传为南宋名将岳飞屯兵之地,围子山的得名是因其原来四周有土城墙围住而得名,可惜的是,在前几年的种植果树时,土城墙被挖机挖平了。传说就在围子山周边,还埋葬着韩世忠手下抗金阵亡的八名大将。

溧阳 县志载:南宋岳飞军营寨遗址,位于社渚镇围子山东侧,为一片平地,南距窑头村约750米,相传为岳飞驻军营寨。营寨以土筑城,圆形,内径约80米,土墙宽10米,高3米,东、西、南、北各有一个缺口为营寨大门。

溧阳县志载:南宋军窑遗址,位于社渚镇窑头村,相传岳飞军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共建48个窑,窑头村的这个陶窑是始建的第一个。现尚存窑墩残迹,高15米,周长180米,遗址内有多种类型的陶窑碎片,经鉴定为宋代器物。

周城汤山烈士陵园

1944年10月周城战役打响,新四军与日伪军作战,取得了胜利,但也有30余人伤亡,他们的遗体被埋在这里,后来爱国人士伏国庚投资兴建了汤山烈士陵园。

除此之外,社渚还有众多文化遗存,如石屋山的 白云禅寺、周城炉头 进士坊,河口 塔荡社渚老街、帐墓 韦家祠堂、朱家祠堂、东山 知善井等,社渚中头山还发现了距今35万年前的石斧、石铲等石器,梅山还出产 溧阳石。历史上赞扬 石屋山三塔荡的诗篇有很多,充分表明社渚为古人常来常往之地。史书记载早在很久以前三塔荡、三塔大圣院已是闻名江南的风景名胜区,只可惜早年毁于一旦,现为水产养殖区。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南宋词人)
  
问询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 沙鸥一片。

三塔寺阻雨 二首 张孝祥

塔上一铃语,湖头三日风。苍山在烟外,高浪与天通。
  市迥新篘少,僧残像教空。不妨留滞好,且看 夕阳红。

倦客三杯酒,高僧一味茶。凉风撼杨柳,晴日丽荷花。
  铎语时鸣塔,渔歌晚钓槎。停舻快清憩,步稳衬明霞。

三塔荡寒光寺 张孝祥
  亭依三塔占清幽,松竹环除翠欲流。晓色晴开千幛月,波光冷浸一天秋。
  琼瑶影里诗僧屋,云锦香中钓客舟。风送不知何处笛,雁声惊起荻花洲。

过三塔寺 岳柯( 岳飞之孙、 岳霖之子)

嘉定丁卯,余守檇李召还,郡人见饯于三塔湾。偶至此寺,因名有感。

往年曾佩双湖组,古刹犹题三塔湾。堕雁重寻湖浩渺,断虹浑记水回环。

两州隔涉名无改,二纪栖迟老复还。病衲虽无分别想,经门莫作少年看。

夜宿桥岸 岳柯
  褰缆宿前湾,平芜泱漭间。舫移星在户,岸回斗藏山。
  浅濑不胜揭,浮生何日闲?夜深温过橹,知是溧阳还。

久客思归言 仇远(宋末诗人)
  迢迢渰水上,有亭曰寒光。
  水天散鸥鹭,四望山苍苍。
  向来于湖翁,诗词题屋枋。
  几思一遨游,岁月飞羽忙。
  闻有白龙寺,石塔标铁梁。
  老僧颇能吟,年来曾游方。
  须乘未归时,秋晴呼野航。

寒光亭 刘致中(明代)
  三塔湖边草树秋,寒光亭下水空流。
  行人欲问当年事,明月清风一白鸥。

梁成湖彭谙(明代)
  万顷梁湖浸碧空,远峰列峙影重重。寒光台榭空明月,赤壁层崖乱点松。
  霜冷芙蓉秋共老,鲸吞溟渤醉初浓。中流荡桨穿波底,划破青天惊卧龙。

九龙山 彭若龙(明代诗人)
  九龙山中风日清,九龙山前湖水明。下移青松四时色,长伴白云千古情。
  优游岁月老将至,坐啸林泉意未成。安石和曾果忘世,恐将虚望系苍生。

九龙山 马绳元
  山中阴阴时欲雨,黑云狂飞风正怒。

松涛一涌千万里,奔泉冲夺游人路。
  重冈四合如层城,峰峰相连还相顾。
  岑寂僧寮无俗尘,蔽门翠竹不知数。
  客来悚栗不少留,亦复徘徊恋烟树。

……

社渚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社渚镇不仅是“千年古镇”,还享有“傩文化之乡”的美誉。

傩(nuo,音同 挪)。傩舞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傩面具。面具的形象往往是人们想象中的神的化身。社渚傩舞,以夸张奇丽的 傩面具和威猛、彪悍、古朴的表演风格,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每年正月初八,社渚镇举 社渚傩文化 (8张) 行蔚为壮观的傩事表演,成为不可或缺的春节节日文化活动的“压轴戏”,文化广场幡锦招展,华盖成云,鼓乐喧天,以嵩里 跳幡神为首的民间艺术队伍,在人们的簇拥下,在鼓乐的氛围中,挨次走进广场,进行了精彩表演。这就是傩文化。

以前许多人只知道社渚的跳幡神表演神秘而精彩,但不知道这是“中国古代音乐舞蹈的 活化石”。由于不清楚其深厚的底蕴,就像外行人将无比珍贵的玉石,当作一块普通的山石。

嵩里跳幡神
  
“ 跳幡神”作为民间“春祈秋报”祭祀中的一项原始酬神活动。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当初的传承人为嵩里普济庙的庙祝。在振兴傩文化的时期,嵩里村发现了明代普济寺遗址的古碑,上面“咚咚社日枫林渡,旌旗飘扬神鸦舞”的诗句,加倍增强了发掘和保护傩文化的决心。

《溧阳县志》载:明代,嵩里普济庙供奉祠山真君,“真君姓张名勃……称忠佑灵济公,二月初八诞辰走祀。神尝佐禹治水有功。而在西乡一带,真君出会,幡神起舞,常在‘ 五谷丰登’之年尾岁首。”经考, 张勃是西汉宣帝时人,似与 夏禹无关,相传为“治水英雄”。民间传说其治水故事与夏禹故事雷同,唐宋以来被尊为“ 祠山大帝”、“祠山真君”、“祠山菩萨”等等。

跳幡神有起傩、行傩、演傩、圆傩四个程序。每年除夕夜献祭三牲等,举行“起傩”仪式。每年的除夕之夜,嵩里村的汤姓男子都不约而同聚集在一起。在那历经劫难的神像面具前供奉干果糕点,点燃红烛,温热香炉,人气伴和缭绕香烟,满屋升腾盘旋神圣之气。

大年初一清晨举行“行傩”仪式。一阵足千鞭和足斤爆竹同时炸响,长者摆放三牲祭猪头、整鸡、全鱼,三拜九叩后就取出尘封的面具,众人或披挂战袍、或戴神面具、或捧神具法器、或掮神旗打罗伞。傩神队列浩浩荡荡地从本村巡回到邻乡边行边舞边祀。每进一村村口都有三牲祭供,每经一户户主都供果焚香,爆竹声声此起彼伏。

“演傩”仪式是跳幡神最出彩的地方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分为“小马”、“大刀舞”、“三圣”,下半场为“幡神舞”。正月十六这天,举行“圆傩”仪式把神面、神袍、神器、旗幡等回归原处供奉。

1983年被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95年参加常州市首届民俗风情旅游节获奖,1998年在江苏电视台“元宵特别节目”中播出,2000年应邀在苏州“吴越春秋”主题园开幕式上演出,2002年参加常州市国庆庆典活动,并为韩国民俗学会会长 任东权先生专程采访观摩,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2006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正月,代表江苏省参加中国首届 社火艺术节暨 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比赛并荣获金奖,嵩里跳幡神也成为了常州市首个荣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项目。

2015年,嵩里跳幡神成为常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

蒋塘马灯

蒋塘马灯是社渚镇蒋塘村一带的传统舞蹈。2011年入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蒋塘马灯,用竹篾仿马扎制,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十匹马是神马,配有神将、马童、护卫者、执事人、旗鼓铳手等相应角色。十位神将身披战袍、头戴木雕 傩面具,其余人等身着黄衣黄裳。头马为杨文广;二马是巴焦女将军;三马为俄皇万岁;四马交通大将军;五马观音大士;六马虞氏一品夫人;七马黄道士;八马魏化大将军;九马黑魁大将军;十马祠山大帝张渤。

蒋塘马灯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因蒋塘义军首领 虞顺祭祀抗辽英烈 杨家将等民族英雄而形成 跳马灯的习俗,已有近500年的时间。蒋塘马灯又称竹马灯会,定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出马祭祀,除了春节,农历十月初一是蒋塘马灯的重大庆典活动,人们亦会跳起 竹马灯,以此缅怀英雄,表达良好的祝愿。

祠山庙会

祠山庙会是流传于社渚镇广大乡村的一种民间民俗,其中河口祠山庙会2011年进入江苏省非遗保护项目名录。

河口祠山庙会创始于明朝 嘉靖年间,是一种民间祭祀“祠山”活动。众所周知, 张渤(祠山)治水功臣,为了治水,家产卖尽,最后隐居在 广德横山。古代,历代皇帝就对他加封纪念, 祠山大帝也渐渐在人们心中成了神灵之位。相传河口九村(河西、桥东、滨溪、上河口、蒋家、王家庄、下马塘、蔡家、巷埂)的农民种田十年有九年荒,水灾年年有,因听闻祠山治水流传江南各地,祠山神灵有求必应,于是河口九村纷纷建起了祠山庙,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出会。

祠山庙会已有四百玖拾多年的历史。祠山庙会协会内仍保存着490多年的万岁牌一块,大木箱二只。
  河口祠山庙会出会古代为农历二月初八,因时代变故,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已改为农历正月初三。出会前,正月初三早晨二时,在神台前点燃蜡烛、香、黄裱纸,主持人口念:“出会一路平安,到各村收灾降福……”等词句,然后将活公鸡的头拧断,将鲜血洒在土地上,紧接着三晕三素、水果放在神台上祭祀,出会时,所有负责人个个点燃香,叩头念“保平安”,然后身穿袍,头戴傩面具,其它人员穿上 黄马褂、裤,各人拿好器具,最后大小锣鼓齐鸣十分钟,主持人手拿令旗,将黄裱纸点燃,大声喊“起轿”,祠山坐八人大轿,五猖、判官、土地、和尚、道士等身披各色彩袍,头戴木雕傩面具随同祠山,两面帅锣开道,16面龙旗招扬,以“十面埋伏”和“雨夹雪”大小锣鼓音乐伴奏,共计168人参加出会,到各村跳起了和谐舞,列出“太平”图,表达人们对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硕果累累的愿望。

相传祠山从小就爱听锣鼓声。据考证,他在开河筑坝时也和着鼓,以鼓声掌握开工、吃饭、收工。为了纪念张渤治水的功绩,于是艺人们经过创造想象,经代代口传,河口村的老人们编写了一套完整的乐谱,大锣鼓单敲叫“十面埋伏”,大小锣鼓合敲就叫“ 雨夹雪”,“十面埋伏”有十套 锣鼓谱,“雨夹雪”有大小锣鼓十二套锣鼓谱。第一乐章“十面埋伏”它有十个片段,锣鼓越敲越紧,代表张渤与洪水作斗争,开河筑坝,吃尽千辛万苦的斗争场面,第二乐章是“雨夹雪”有十二个片段,由大小锣鼓穿插在一起,大锣鼓代表“雨”,小锣鼓代表“雪”,它富有二层含意:第一表示张渤一年四季冒着风雪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第二“雨”就是代表人们渴望着年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愿望;“雪”是代表瑞雪纷飞、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每到一村,有大小锣鼓、喇叭乐声指挥,首先是收灾降福,祠山坐落在中央,当今万岁牌坐落在祠山中央最前位,百姓们烧香叩头,求子求学,求平安,接着两位白、黑将军出列开场检查场内邪恶妖魔三圈,头圈稍慢,二圈稍快,三圈飞快,回到祠山身两侧,保护祠山。
  而后由五猖登场,摆成东、南、西、北、中阵势,紧跟土地、和尚、道士登场,先向祠山、百姓拜四方礼,随后在阵势圈内,各以队形变化动作,此时“十面埋伏”越敲越紧,判官出场劝阻五猖各大神们之间的矛盾,最后达成一致,同心协力,共战灾害,最后在“雨夹雪”的锣鼓声中跳起了和谐舞,九个神灵兴高采烈摆出“太平”阵图。
  河口 祠山庙会有一个大会(总会)八个小会(各村),每年正月初三加入八个小会轮流出会到各村消灾降福,最后祠山座落那个村要杀牛宰羊,祭祖前唱戏三天,请祠山看戏。

祠山祭鼓

是社渚镇河口村一带的民间传统音乐,2009年入选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祠山祭鼓历史悠久,起源于明朝的神宗万年历间(公元1612)。有木刻神面12身,其中有祠山、白虎将军、黑虎将军、中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土地、判官、和尚、道士12位。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张渤的生日,每逢闰年的正月初三由九村的群众自发组织,扮演张渤神位,跳着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动作,沿着9个村消灾降福保平安,敲着丰收锣鼓,纪念张渤伟人。祠山祭鼓持有遗存的万岁牌一块、大木箱两只,约有556年(1452-1552年),供传统出会时使用。

帐墓鼓乐

是社渚镇帐墓村的一种民间传统音乐,始于明朝初年,由帐墓村韦、朱两姓族人编创,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9年入选 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社渚镇帐墓自然村,地处三塔荡,早年有韦、朱两姓居住且联婚。民间传说,有一年洪涝,三塔荡里白浪滔天,白浪推着一块朱红木牌,在帐墓村河岸边浮现。帐墓村的韦姓长者见朱红木牌刻着祠山神像,以为神示,于是从水中虔诚捧起,供奉于韦氏宗祠,然后焚香化纸,以安神袛。祠山是当地民间治水之神 张渤。

每年的二月初八,祠山张渤生辰,帐墓村韦、朱两姓族人就要举行祭祀祠山仪式。是日三更,韦朱两姓宗祠的轮值主持长者一响锣,韦朱两姓男姓族人就要起身。时及四更,轮值主持长者又一声响锣,韦朱姓男人齐聚在宗祠里。时及五更,轮值主持长者从神位上双手捧起祠山张渤朱红木牌神像,顿时鼓乐高奏,锣鼓齐鸣,火铳震天。然后,轮值主持长者双手捧起祠山张渤朱红木牌神像在前,随后是锣鼓响器,而后是罗伞旗帜,一百多人的祭祀队列,绕村巷行田埂走圩堤,祈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祈盼风调雨顺的五谷丰登。

为祭祀祠山张渤,帐墓村韦、朱两姓编创了八套锣鼓经,序曲为请神锣鼓、二至七套为请神锣鼓,八套为颂神锣鼓,名曰帐墓锣鼓。帐墓锣鼓,节奏或深沉稳健,或热闹欢唱,是帐墓人祭神娱神的民间音乐。

乘马圩冻煞窠

冻煞窠是社渚镇乘马圩的一种民间祭祀演变传统舞蹈。
  乘马圩冻煞窠(冻煞观音)生成于1470年(庚申),已有500多年历史。明代之前,乘马圩地属湖泊地区,筑东坝后,该地逐渐成了米鱼之乡。旧时民谚曰;“宜兴、溧阳,总久不长,东坝一倒,变成汪洋”。

冻煞窠每年冬天出会,出会意为吉祥,祀盼连年丰收,国泰民安。村民自发组织,自娱自乐,跳冻煞窠有武生六位神,文生九位神,还有观音、祠山、土地、板旗四块(收灾降福)二班大锣鼓,一班小锣鼓,龙凤旗30余面,彩伞6把,出会时共有150余人的浩大演出队伍,可谓声势恢宏,阵容齐整。旧社会有“四香”1.烤香,戴着手烤,2、针香,3、刀香,4、锣香,每逢出会,烧针香、刀香、锣香人员上身赤裸,胸前、背后扎上绣花针和小刀,锣香在手腕处扎三个滚勾,滚勾上挂上一面锣,跟着一起出会。上述“四香”,乘马圩 冻煞窠在1989年建会后全部取消了。

跳神表演共有10个动作过程:1、判官请神,2、四神敖写,3、四神三刀头,4、四神刨刀,5、五神三刀头,6、六神敖写,7、六神刨刀,8、六神三刀头,9、六神窠海棠,10、六神滚龙。所有动作,喇叭伴着锣鼓,锣鼓伴着跳神,舞姿动作优美,形成舞乐交融的热闹场面,每场跳完需要40分钟左右时间,舞姿内容,象征着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消灾降福,团结友善,相互尊敬,和谐相处的安居乐业生活情景。乘马圩 冻煞窠共有18位神,观音神窠、香亭各一个,各神增色有面具,身穿古代服装,头插鹦毛,所有参加出会人员统一服装,判官手执笔砚,其他神手舞刀剑、纸写、云帚、 纸扇,先锋神手执令牌,大锣开道,礼祠手捧公鸡,个个威风凛凛、精神昂扬,观音神窠后,由 大锣、锁呐、彩伞、龙凤旗、大小锣鼓三班,龙凤旗30余面,彩伞6把,队伍浩浩荡荡进入祭台,热闹非凡。
  代表性人物:虞孝根,1991年担任会长以来,一直专心从事《冻煞窠》的研究、传承、指导、改革、巩固和发展;并传承了《冻煞窠》活动的内容和祭祀方式的全过程。为该项目的保护、传承、巩固、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加被民众喜闻乐见。
  2005年3月乘马圩祧仁协会被 溧阳市民政局、体育局等部门批准,并发了执照与铜牌,在组织上有了保证。跳神乐器、人员年龄老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通过培训跳神和乐队青年,能解决协会后继有人的问题。
  2008年进入第二批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5年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家边跳祠山

是社渚镇刘家边村的一种民间祭祀演变传统舞蹈,2008年入选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西汉时期,我们江南经常洪水泛滥,民不聊生,为了民生,张渤倾家荡产,带领民众,一生在江南开河筑坝(横串湖西村的 胥河就是其中之一),治理水灾。最后劳累而死。为纪念这位治水功臣,黄帝将张渤封为 祠山大帝。从此,张渤就由常人走上了神坛。

据历史资料记载表明,跳祠山起源于唐代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是当地民间一种重要的庆典朝会祭祀活动。刘家边跳祠山的普隆寺还保留有1300余年祠山帅印1枚,古代工具箱1只,古代猴抱松、鹿穿牡丹、八仙过海青白玉石石碑各一块。

跳祠山这一古老的传统舞蹈,表演阵势恢弘,气氛热烈而激越。锣鼓一响,演员们分别持着8把长短剑,龙旗、彩旗50面,龙伞5把,逶迤而来。伴之4副大锣鼓、1副小锣鼓,18只毛锣、大小钹一齐奏响。其中五猖五位傩神脸带面具,身穿盔甲,插有背旗,手持双刀;和尚、土地菩萨头戴面具,身穿花袍,有开路先锋菩萨二尊。表演时,前有报信菩萨二尊,跳龙头甲楷、三里堂舞,其中有12名美少女肩挑花篮同8名俊少男跳起各具韵味的舞姿。一边跳一边上场,紧接着五猖东西南北中五路神仙头戴面具,身穿战袍,手执钢刀、长剑,随着鼓点的节奏,跳起灵动、刚柔多变的舞蹈。一时令人目不暇接。整场氛围欢乐、祥和,象征着天堂地府神灵们的和睦相处,祝福百姓年年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天下太平。跳祠山表演人数最多达300余人之众。

大田村跳五猖

跳五猖主要分布于社渚镇大田村,生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612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跳五猖活动最活跃的时间是在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正月初一为起傩,其后为演傩,至正月十六为收傩。这一时间段,正值当地秋冬作物收成之后的农闲季节。这是乡民们期望一年辛劳之后寻求欢乐的最佳时节;同时,新年伊始,人们祈求来年获得平安和丰收,吉祥幸福。
  跳五猖表演分5个章节。
  第一章为钗术表演,摆出天下太平阵;第二章节破神场,摆出收灾降福阵;第三章节,单行双别龙门阵;第四章节,双行五谷丰登阵;第五章节,敬拜五猖大帝平安阵。
   跳五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 傩面具。面具的形象往往是人们想象中的神的化身。跳五猖的 傩神面具为十五神像,即中央神(黄脸、黄袍)、东方神(青蓝脸、青蓝袍)、南方神(黄红脸、黄红袍)、西方神(白脸、白袍)、北方神(黑脸、黑袍)、2个执行神(白脸、百袍)、2个小生(一个红脸、一个黑蓝脸及黄袍马褂),另有12担花篮、12个抛钗手、12个铳手、40余人旗手及大小锣鼓套等物件。
  表演时傩神戴着木刻面具、头饰、盔甲,中央神、东方神等诸神背插雉翎、背旗,手中挥舞双刀,头颤臂抖,跳跃挪腾,动作有时刚健,有时轻捷灵动,来表现诸傩神开山辟路,斩荆披棘,造福于民的奋勇精神与气概。随着鼓点的节奏,通过翻、跳、劈、叉等动作,不断变化队形。
  2008年,大田跳五猖进入了第二批常州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保护制度、传承机制,确定了代表性传承人。组织协会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经贸、文体活动,有组织地开展展演活动。

新塘跳观音

是流传于社渚镇新塘村的一种民间祭祀演变传统舞蹈,2011年入选溧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新塘观音会,始创于1378年,当时社渚新塘刘氏家族外出购买木材,放排回来途中遇险,后刘氏先人,立排头,求观音保佑,平安脱险,安全抵达。回家后刘氏家族大行善事,大加庆祝,四乡八邻参与,形成观音会,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都有重大的祭祀活动。唱戏三天,并且有自己的舞蹈演艺――跳观音。跳观音,分有十节。每节分有两场。1先锋开路,2子弟兵进场,3观音座中,4二郎显威,5弹神收鸽,6判官判读,7恩鸽感恩,8金榜题名,9年年有余,10铁素收场。表演栩栩如生,鼓乐齐鸣,显国富民强,天下太平之和谐景象。

宋村跳关公

是社渚镇宋村的一种民间祭祀演变传统舞蹈,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早年,宋村有宋庆寺,供奉道教 鸿钧老祖、龙王、三国蜀汉主将 关公。宋村的关帝舞,起源于明朝 嘉靖年间,是当地群众收灾降福,保佑四季平安的祭祀舞蹈。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八庙会,宋村宋姓族人以及周边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云集宋庆寺。农历正月初五“关公出会”,俗称跳关公。

宋村跳关公有九身神:五方道教神,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连绵无穷,化育万物:东方陈贵先,青色面具,属木;南方蔡子良,赤色神面,属火;西方张子贵,白色面具,属金;北方林敬忠,黑色面具,属水;中方姚碧松,黄色面具,属土。五方道教神,杨树雕刻面具,刺猬皮毛为眉,野猪牙为牙,皆凶神恶煞状。关公,红色面具,英气威武,丝绵树雕刻;吕夫人,宋氏老祖母,蓝色面具,秀颜俊荣,柳树雕刻;开路白马神,压阵黑马神。

宋村“关公出会”,在锣鼓响器声中,八身神,凤凰旗纛,百十人的队伍,沿村巷走田地,边行边祭,行经宋村及周边村落,回到宋庆寺的土场上。关公面南而坐,十八般兵器分立两侧,吕夫人面对关公北面而坐。一只牛皮大鼓与十二副铜钹,在演奏曲牌“将军令”的鼓乐节奏里,开始表演跳关公。上场为收灾舞:天清地灵,兵随印转,将随令行。五方神受茅山道教祖师差遣,奉调阴兵阴将,施法术惩罚人间恶魔,或偏如腾兔,或形逐影,或纵横逆顺。中场为杀敌披挂上阵,作大刀舞,关公与十八般兵器队合力表演“攻城”、“杀四门”、“全歼敌军”场景。下场为欢庆舞:诸神一齐上场,欢呼安居乐业,共祝五谷丰登,互贺天下太平。  

社渚舞龙

是流传于社渚镇一带的传统舞蹈,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龙舞也称 舞龙,民间又叫耍龙灯或舞龙灯,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俗娱乐活动。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早在明清时期社渚就有舞龙活动。社渚龙舞系流传于社渚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社渚龙舞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2016年社渚龙舞入选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早年,社渚古镇有东岳庙,主要祭祀东岳大帝(即黄飞虎,商朝末年西周初期人,原商纣王朝五大重臣之一。黄飞虎在长期的讨伐“纣王”、伸张正义、保护百姓的斗争中,战绩辉煌,功德无量,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怀念,于是大江南北先后兴建了众多的“东岳庙”),农历三月二十八为庙会。社渚东岳庙,几经兴废,香火不断,吸引八方香客朝拜。

社渚龙舞与民俗活动密切相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每年的正月初五(财神日)和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社渚东岳庙舞龙队将龙王殿的两条龙(一条金龙,代表百姓五谷丰登、岁岁平安;一条孝子龙,代表敬老爱小,发扬传统美德)请出来,一起表演,祝愿百姓生活美满,万事如意。两条龙分别长十余米,在龙珠的引导下一左一右,互相追逐,前后翻滚,气势磅礴、场面雄伟。整个舞蹈由盘、滚、游、翻、跳、戏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等过渡动作组成,舞者动作矫健,舞姿变化多端,技艺娴熟。体现了团结合力、造福人类、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具有娱神娱人、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常武龙狮协会

2011年姚强军组建常武龙狮协会,参加国内众多表演比赛,2013年获江苏省传统龙狮大赛金奖和银奖,2014年参加全国黄飞鸿杯大赛获季军。2015年获中华龙狮大赛北狮冠军。

划龙船

划龙船,又称划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民间。因船头扎制成龙头,所以称之为划龙船。因社渚一些村落地处三塔荡,也称荡湖船、荡旱船。社渚的一些村落居住着河南、湖北等地的后裔,每年春节,自发组织旱船队,走村串户表演。同时,他们还会哼唱几句唱山歌。2006年,梅山荡旱船入选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杨树沟划龙船入选溧阳市非遗项目。

表演分“拜门头”和“跳圆场”两种。龙船每到一村表演,需先“拜门头”。由该村的一名年长者端红漆方盘,逐户朝拜。每户主家要送些香烟、糕饼、糖果或钱币于方盘内,并放 鞭炮以示谢意。然后在村里的土场上“跳圆场”:伴随锣鼓声的节奏,“船娘子”乘坐花船,粉面含春,碎步行进;老艄公手持木浆头戴笠帽,身穿黄衫,下穿绑腿宽裤,脚踏云头布鞋,皓发银髯,时而腾挪闪跃,时而舞浆捋须,目光炯炯,稳健得体;另有一青衣持浆的渔家女,名为“撑船旦”,飘逸轻盈,似银燕穿梭,如游鱼戏水;花脸 小丑白鼻黑装,喜怒无常,不时地去挑逗一下“船娘子”和“撑船旦”,活画出一个地痞无赖的逼真形象。在节奏明丽的锣鼓声和旋律婉转的 唢呐曲的伴奏下,旱船舞姿优美,百看不厌。划龙船,是在欢声笑语里表达祈求 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民间愿景。

另外,社渚还有传统的 东里恩鸽锣鼓、西里祠山舞、打莲湘、唱山歌、花鼓戏等民俗活动 以及 欧冶子 铸剑石屋山、 伍子胥 三过石屋山、姜子牙垂钓石屋山、孝子故事等民间故事和传说,不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每年的正月初八,社渚镇人民广场人山人海一片欢腾。社渚镇傩文化艺术节为苏皖边区的百姓呈上了的春节文化大餐。蒋塘 竹马灯、嵩里跳幡神、乘马圩 冻煞窠、大田村 跳五猖、刘家边 跳祠山、新塘跳观音、宋村跳关公、社渚舞龙、河口 舞狮、居委会 健身舞等来自全镇的十余支文化队伍先后登台表演。

社渚历史厚重、文化富蕴、民俗独特,尤其是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社渚傩文化犹如绽开的一朵绚丽的文化奇葩。社渚傩文化艺术节就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展示社渚风情,推介社渚形象。不仅老百姓可以藉此 自娱自乐,可以让大家更多、更近地接触 文化遗产,还可以通过宣传,加深大家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充分发挥社渚文化大镇的优势,做精做美做靓傩文化,把傩文化艺术节办成创建社会文化活动的响亮品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展示群众文化成果的重要窗口,探索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力抓手,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让 傩文化在建设 实力社渚、 繁荣社渚美丽社渚幸福社渚文明社渚和谐社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溧阳傩文化博物馆位于社渚镇东南部风景秀丽的前宋水利风景区西侧,是规划建设的溧阳西部旅游区域中心。江苏胥傩民俗文化村· 溧阳市傩文化博物馆总体规划建设,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建设。2014年开始筹建,到2015年10月竣工15日开馆,总面积40020平方米,免费对外开放。它主要包括 博物馆、原生态表演舞台、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 傩庙、傩村、傩文化衍生产品开发和休闲度假区。 社渚傩园 (18张)

2015年10月15日-16日,江苏胥傩民俗文化村·溧阳傩文化博物馆举行“ 中国江苏溧阳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及韩国、美国、德国、新加坡等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期间参观了社渚傩文化表演,共同探讨研究中国傩文化的传承保护,同时将举行“ 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揭牌及 溧阳市 傩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

2008年社渚镇成为江苏省傩文化研究基地;2013年嵩里跳幡神参加“中国社火节”并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山花奖;2014年该镇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傩文化),成立了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 傩文化)之乡;2015年2月,社渚镇成功成为常州市第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5年10月成立“江苏省社渚镇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社渚镇不仅是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和 高淳桠溪 国际慢城之间的联系纽带,自身也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是其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因此,社渚镇的 旅游形象应是多侧面、多层次、多样性的。

社渚镇围绕做大农业、做强工业、做活 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思路,确立“工业强镇、旅游带动”的发展战略。社渚的旅游特色是“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是离核心景区近而方便。2013年,社渚镇编制完成了(2013--2030)社渚镇旅游规划,力争融入全市旅游规划,重点做活“山水”文章、打好文化牌,深入挖掘独特的自然、文化等旅游资源,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2014年,前宋水库已成为江苏省水利风景区。

社渚镇旅游发展将以民俗文化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以 区域旅游合作为依托,以长三角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加快城镇化发展为保障,以塑造城镇品牌为重点,不断增强在江苏省内外旅游市场上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社渚镇旅游发展总体定位为:溧阳市文化休闲旅游地和江苏省知名的文化旅游新镇。同时根据自身的基础,从不同层级上对社渚镇的旅游发展确定其定位及目标:一是成为全国的非物质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二是成为全省的集文化休闲、养生度假、乡村美食于一体的旅游名镇,三是成为全市旅游格局中特色鲜明的旅游新镇,四是成为社渚镇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旅游空间布局:镇域形成“一心、一环、三轴、三区、多园”的旅游空间格局。

社渚镇的发展战略: 工业强镇旅游带动

围绕全国重点中心镇如何建设这篇大文章,抓好各项规划的实施。 社渚集镇 (4张)

一是搞好规划。抓紧完成 土地规划修编。不断深化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指导地位。改造提升老镇区,着力实施街面道路“白改黑”、管网入地“明改暗”、街景立面“乱改统”的“三位一体”改造工程,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步伐,不断改善百姓居住环境。

二是建好城镇。一方面是 集镇扩张。加速框架延伸,加快骨干道路建设,确保每年有一批道路开工建设,每年有一批道路投入使用。另一方面是人口扩容。鼓励农民进城,鼓励农村人口买房。

三是加强管理。坚持建管并重,严格城管执法,重点开展交通、市场、建筑秩序整治,重点打击乱搭乱建、少报多建等违规行为。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社渚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溧阳市社泡囫社唑镇渚渚村卫生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创新路

周边汽车站

社渚客运站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社渚镇人民路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社渚镇人民路

周边乡镇

社渚镇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