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料江村
巴城镇, 巴城镇建制沿革, 巴城镇行政区划, 巴城镇地理环境, 巴城镇自然资源, 巴城镇交通, 巴城镇人口民族, 巴城镇经济发展, 巴城镇社会事业, 巴城镇特色文化, 巴城镇旅游景点, 巴城镇所获荣誉
巴城镇是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隶属于 江苏省 昆山市 ,已有2500年建置历史,东邻 上海 ,西连 苏州 ,区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光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165小时,104963人(2017年)。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 2018年9月,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 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9年2月2日,凭借昆曲入选2018—2020年度“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名单。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3亿元,同比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3亿元,同比增长11.41%;工业总产值340.4亿...
详情巴城镇是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隶属于 江苏省 昆山市 ,已有2500年建置历史,东邻 上海 ,西连 苏州 ,区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光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165小时,104963人(2017年)。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 2018年9月,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 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9年2月2日,凭借昆曲入选2018—2020年度“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名单。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3亿元,同比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3亿元,同比增长11.41%;工业总产值340.4亿元;进出口总额14.65亿美元;服务业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6.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7.1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
建制沿革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10月巴城镇辖22个行政村,5个社区 ,政府驻地:昆山市巴城镇新澄路。 包括 阳澄湖村 、新开河村、联民村、东阳澄湖村、 茅沙塘村 、 巴城湖村 、 马料江村 、 红杨河村 、 龙潭湖村 、 环湖村 、 黄泥山村 、东岳村、正仪村、荣亭村、方港村、武城村、武神潭村、西南村、夏东村、华社村、凤凰村、绰墩山村。地理环境
位置
巴城镇位于昆山市西北部, 阳澄湖 东岸,北与常熟市 沙家浜镇 、 支塘镇 (原 任阳镇 并入)相邻,东依昆山高新区和 周市镇 ,南临 娄江 河,西濒阳澄湖。 巴城镇政府气候
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常年日照充足,日照时数2000~2500小时,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风力2~3级,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5.4℃左右。气温盛夏,由于海洋气团受副热带高气压笼罩,气流单一,不易形成锋面,往往出现伏旱高温,有时高温在36℃左右。1978年7月8日,最高温度曾达38℃。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盛吹西北风,有时受北方强冷空气的侵袭,气温骤降,最低温度在零下5~8℃。1977年11月31日最低温度为零下11.7℃。春季的温度一般在20℃以上。秋季的气温在20℃以下。地貌
巴城地处太湖以东低洼圩区,从境内古文化遗址龙潭湖、武城潭等湖河中均曾发现古井、石器、陶器及街道等遗物表明,巴城地区成陆较早,其演变过程是陆相→新构造运动沉降,洪水淹没→泥沙堆积,海退成陆→部分陆地下沉,升而复降,由草甸土壤环境沉为“水乡泽国”。又经漫长的泥沙淤积、水浪蚀岸过程,而成为现今的五湖成片、江湖密布、潭溇众多的地理环境。镇的西部有阳澄湖、傀儡湖、鳗鲤湖,北部有巴城湖、雉城湖,五湖环连。东部河流密布,有张家港、杨林塘、雉城塘、茅沙塘、古塘河、新塘河等。众多的河湖把陆地分割成众多外沿高中间低的碟形盆地。境内平均高程(吴淞基面,下同)3.4米,西北部的北潭、东河等村最高4.5米,东南部的红窑、杨家等村最低为2.2米,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自然坡度较小。 2003年前,总面积53.66平方公里,约80490亩,水域面积23529亩,占总面积的29.23%,属阳澄湖群地带。总地势南北较高,中间较低。 157平方千米(2017年)。自然资源
水资源 巴城镇拥有阳澄湖、傀儡湖、巴城湖、鳗鲡湖、雉城湖等众多湖泊,盛产大闸蟹、清水虾、桂花鱼。 林木: 白榆、柏树、乌桕、梧桐、桃树、梨树、槐树、银杏树、皂荚树、棕树、桂树、松树、小燕竹、自孝竹、婆鸡竹、石竹、水竹、芦竹。 花卉: 茶花、杜鹃、月季、鸡冠、凤仙、水仙、菊花、广玉兰、海棠、茉莉、米兰、六月雪、美人蕉、文竹、仙人掌、翠柏、雪松。 药材: 枸杞、车前草、金钱草、益母草、仙鹤草、佩兰、薄荷、半边莲、冬青籽等。交通
张家港和杨林塘两河纵横交会,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沪宜(苏昆太)高速公路和常嘉(苏州绕城东线)高速公路纵横穿越。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12月巴城镇有户籍人口62019人,另有外来暂住人口43251人。 1987年巴城总人口23157人,其中市镇居民1202人,占总人口的5.19%,农业人口21955人,占总人口的94.81%。有回族1人,其余都是汉族。全镇有旅台、港、澳同胞11人,旅外华侨7人。 104963人(2017年)。经济发展
综述
2014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4.5%;新兴产业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7.9%。完成税收收入占比95%,工业、服务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19.3%和6.2%。美居客、国网自控2家企业挂牌上市,上市后备企业6家,制造业分离发展服务业5家。新认定苏州市知名商标1件(累计5件)。顺利完成巴城镇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9亿元,同比增长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8.9%;进出口总额9.9亿美元;工业总产值330亿元,同比增长3.1%,服务业增加值70亿元,同比增长6.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4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8亿元;到账外资2370万美元,注册内资26.4亿元。 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达到30362元。完成城乡劳动力培训2560人次,城乡劳动力就业转移730人次,解决就业困难群体人群就业490人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3323万元。全年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19920万元,可支配收入955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5.6%,村均可支配收入达434万元,较上年增长23.3万元,完成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村2个,超500万元村4个。 201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3亿元,同比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3亿元,同比增长11.41%;工业总产值340.4亿元;进出口总额14.65亿美元;服务业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6.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7.1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中位列第47名。第一产业
从1992年开始,农业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传统分散的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步向基地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葡萄种植基地、绿化苗木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特种禽养殖基地相继建立。 巴城镇水产业主要以河蟹、青虾特种水产养殖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是阳澄湖大闸蟹。截至2014年,巴城镇水产养殖面积32512亩,其中常规鱼养殖面积3222亩,河蟹养殖面积28314亩(其中阳澄湖围网养殖河蟹面积4500亩),蟹种养殖面积642亩,清水虾养殖面积114亩,白对虾养殖面积30亩,其他特种水产面积190亩。并已建成7800亩高效渔业示范基地一个。 2006年下半年,建设葡萄特色基地,引进、培育二十多个葡萄品种,规划建成万亩葡萄基地,先后形成的巴城湖村、新开河村、茅沙塘村、马料江村、方港村、龙潭湖村、葡萄研究所等七个葡萄专业生产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截至2014年,种植面积已达7085亩,年产优质葡萄520万斤,实现销售2700多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吐鲁番。 引进华东农业生态园、创意农庄有限公司、昆山星期九休闲生态农庄、南开生态园等多家内外资农业企业,建成了现代化的农业观光区。 2014年现代渔业产业园三期项目(810亩)全面完成,武神潭百亩蔬菜基地建成投产,高标准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项目进入招投标程序。葡萄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葡萄销售总量520万斤,销售收入2900万元,亩均效益3500元。大闸蟹上市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同时,积极申报“巴城阳澄湖”特色农副产品(大闸蟹)的国家驰名商标。 2019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化落实《巴城镇乡村振兴战略三年提升工程2019年工作计划》。加快推进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区建设,完成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区二期(新开河村、方港村)主体工程建设;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入选省级示范园区;开展大闸蟹生产信用管理平台建设,完成1261名养殖户信息录入和审核;建立诚信销售网络体系,大闸蟹销售领域逐步规范;筹建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技术研究院。8000亩水稻申报成功绿色食品标志;全年完成葡萄销售总量28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800万元,亩均收入约10300元。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7人,完成相关培训1850人次。第二产业
2014年全年完成规上企业产值278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36.9亿元,同比增长6.9%,增幅比规上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9.2%。一批主导产业项目成功落户,其中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1个,超亿元民资项目2个。全年完成新开工开业企业76家,其中新开工企业27家,建设面积34.3万平方米,新开业企业49家,预计产值9.6亿元。 2019全年受理工业企业会办咨询超700家,通过租赁会办约300家,新增产值超44.8亿元。累计实施重点技改和节能技改49家,完成技改投资5.91亿元,同比增长16.89%。2019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71.2亿元。第三产业
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 昆山软件园累计引进相关企业279家,累计注册民资超19亿元、注册外资超2000万美元。 2014年(增资)项目93家,注册资本2.9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超千万元项目14个。 2014年巴城镇全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同比增长8.9%,实现旅游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9.6%。 2019年,美居客科技企业创新中心、尚坤智创众创空间分别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成功举办中荷郁金香文化节、蟹文化节、葡萄节等各类旅游活动,“蟹乡林石嘴”青少年研学基地顺利开业,不断丰富“感‘蟹’有你”品牌。全镇年接待游客365万人次,同比增长4.28%。社会事业
文化
2015年巴城镇有东宝笛馆(笛文化展馆),巴城蟹文化博物馆(国内首家蟹文化博物馆),玉峰古文物展览馆,江南木雕馆,王同宝书画收藏陈列馆,昆石馆,倪小舟竹刻艺术馆。 2011年1月8日,巴城镇书法协会2010年会在阳澄湖畔渔家灯火举行。苏州市文联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伟林,苏州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吴建刚,昆山市文联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俞建良,巴城镇宣传委员金妹督及书协会员共60多人参加了年会。 2014年举办长三角民歌邀请赛、陈东宝事迹小戏小品评弹巡演等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180多场,《大美昆曲》入选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成功创建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镇)。科技
拥有强大的专业人才支撑,园区IT从业人才8000多人,其中博士120多位,硕士560多位,拥有省创新团队1个,省双创人才4人,博士后区域总站1个、工作站6个,立项省、姑苏、昆山各级领军人才28人次。 2014年认定省博士集聚计划1人(累计9人)、姑苏人才1人(累计12人);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40项,已立项165项,争取科技经费2306万元;申请专利897件,其中发明专利282件,已授权657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2家(累计68家),省工程技术中心3家(累计6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家(累计4家),省外资研发机构2家(累计9家),省研究生工作站2家(累计6家),产学研联合体22家(累计130家)。成功获批江苏省科普示范基地。教育
巴城镇党校自一九八四年建校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80多期,其中培训党员、干部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近万人次,培训科技、文化等其他各类骨干3000多人次。 党校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拥有办公室、资料室、电教室(大教室)、图书阅览室和微机房(与镇成校共享)。主要教学设备有:微机房计算机30台,投影仪一台,DVD及音响设备一套,政治、经济、文学类书籍1000多册,党教音像资料、光盘近300部,以及其他办公教学设备。 新城幼儿园、石牌中心校、石牌中学一期顺利投入使用,巴城中心小学分校、红杨幼儿园。基础设施
2014年全年疏浚河道5.4公里,综合治理6.8公里,铺设污水管网5.6公里,畅通桥涵9座,石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进度过半。加快建设生态廊道、城市绿地、湿地公园,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完成造林面积665亩。加快推进固危废处置利用工程,年丰社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新增环卫车5辆。致力于打造彰显生态魅力的滨水城镇,整体提升巴城形象和美誉度。 2019年,全力攻坚震川路南侧、马鞍山路沿线、红杨南支路地块等区域综合整治。前进路北侧、环城西路东侧、绰墩山村等城乡结合部区域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提升。大力开展农村、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已推行的11个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基础上,继续拓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覆盖面。组织开展“农田连片”及闲置地环境整治工作,完成整治面积3654亩,覆绿面积2234亩。落实“三优三保”专项规划方案,完成拆旧复垦面积1908亩。扎实推进水环境整治,镇村两级河长巡河(湖)1982次,完成16条黑臭河道治理,新增污水管网7.5公里,完成72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接管处理;全镇8.5个省考及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考核断面稳定达标,阳澄湖、傀儡湖水源地水质有效提升。实施古城北路等区域绿化提升工程,全年新增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造林面积27万平方米。特色文化
一只蟹 “阳澄湖美,巴城蟹肥”,是巴城的标志口号,阳澄湖风光 旖旎 景色秀丽,给巴城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清丽的水质养育的大闸蟹,是人间美食,每到金秋十月,巴城人熙熙攘攘皆为蟹忙,游客们车水马龙也为蟹忙。 大闸蟹给巴城带来了无限商机,巴城政府适时推出了一年一度的蟹文化节,接待四方来宾,广交天下朋友,以蟹会友、以蟹兴文,以蟹招商、以蟹兴镇为理念,成为江南水乡仅此一家的文化盛会。古人咏蟹、今人写蟹和渔民养蟹、捕蟹以及游人买蟹、食蟹,成为巴城独有的民俗风景线。 一支笔 走进巴城,翰墨飘香,是全国闻名的书法之乡。清初有“吴中四大家”之一的徐昂发,近代有执教沪上的李肖白,书法家 厉国香 、篆刻家 单孝天 皆出其门。 2004年成立巴城书法协会 ,会员达100多人,其中有国家级4人,还有台湾、日本荣誉会员20余人,有的书法作品被选为国礼,国家领导人出访时赠送给外国元首。在此期间,巴城承办过好几次全国性大型书法活动,被称为巴城“一枝笔”。 一枝花旅游景点
巴城老街所获荣誉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019年2月2日,凭借昆曲入选2018—2020年度“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名单。 2019年9月11日,巴城镇入选“2018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2023年9月24日,入选“2023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排名第24。 2023年10月20日,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26。周边行政单位
Y J设计师品牌婚纱礼服
地址:景丰路147号
周边政府机关
新风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Y003与Y205交叉路口往西约50米(碧水佳园东侧)
周边乡镇
巴城镇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周边村庄
外甲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二零五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