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甸镇

曹甸镇 曹甸镇成就与荣誉 曹甸镇城镇简介 曹甸镇区划调整 曹甸镇交通出行 曹甸镇自然资源 曹甸镇曹甸三件宝 曹甸镇文教事业 曹甸镇工业经济发展 曹甸镇集镇建设 曹甸镇曹甸战役 曹甸镇曹甸旅游九景 曹甸镇历史上名人


曹甸镇,是 全国重点镇、 江苏省重点镇,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 宝应县,位于宝应县中北部。经度119.41、纬度33.35,东与西安丰、射阳湖镇毗邻,南与 望直港镇相连,西与 黄塍镇、泾河镇接壤,北与淮安市淮安区 施河镇交界,全镇 区域面积100平方千米(2017年)。2017年扬州市首批创建特色小镇。2017年10月27日,曹甸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2017年国家园林城镇。江苏省品牌消费集聚区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江苏省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扬州市科普示范镇国家园林城镇“十番锣鼓”、“曹甸清明庙会”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曹甸原系海中西墩,有楚、刘二姓居住,人称楚刘二墩,后海水退去,由郝姓定居。《曹甸志》载:“三国时曹公(曹操)与孙吴(孙权)构兵,航海而南,屯兵于此,后人名曰曹甸。”距今...

详情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所有城乡结合区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介绍

曹甸镇,是 全国重点镇、 江苏省重点镇,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 宝应县,位于宝应县中北部。经度119.41、纬度33.35,东与西安丰、射阳湖镇毗邻,南与 望直港镇相连,西与 黄塍镇、泾河镇接壤,北与淮安市淮安区 施河镇交界,全镇 区域面积100平方千米(2017年)。2017年扬州市首批创建特色小镇。

2017年10月27日,曹甸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2017年国家园林城镇。

江苏省品牌消费集聚区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

江苏省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

扬州市科普示范镇

国家园林城镇

“十番锣鼓”、“曹甸清明庙会”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曹甸原系海中西墩,有楚、刘二姓居住,人称楚刘二墩,后海水退去,由郝姓定居。《曹甸志》载:“三国时曹公(曹操)与孙吴(孙权)构兵,航海而南,屯兵于此,后人名曰曹甸。”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 曹甸镇

曹甸镇位于宝应县中北部,距宝应县城区16公里。全镇区域面积100平方千米(2017年)。东与西安丰、射阳湖镇毗邻,南与望直港镇相连,西与黄塍镇、泾河镇接壤,北与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交界。

曹甸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降水量960毫米,日照时间2180小时,全年无霜期260天,境内河荡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

曹甸镇在2006年被确立为 江苏省重点镇,也是扬州市“十二五规划” 中14个重点发展的区域中心镇之一。2015年度苏南苏中地区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规划设计及实施镇,2014年和2016年9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列入 全国重点镇。

曹甸镇上扼古运河,下控射阳湖,为兵家必争之处。宋理宗时属淮安郡,至清光绪年间,颇为繁荣。1932年建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迁移至此。1940年11月,著名的“曹甸战役”即发生于此地。1958年4月,陈毅元帅为“四零烈士墓”亲笔题词,钟期光上将撰写祭文。1944年6月1日,新四年苏中军区苏中公学在曹甸金吾庄创建,粟裕任校长。1942年从淮安县划入宝应县。1946年11月,宝应独立团在下舍甸阻击抢掠粮食的国民党军队,歼敌一个连,延安新华社曾报道这一战讯。

1987年撤乡建镇。

2000年,经省市政府批准,撤销宝应县下舍乡,原下舍乡行政范围并入曹甸镇。

2003年,辖曹甸、下舍2个居委会和曹甸、曹南、溪北、茆舍、金吾、李沟、康庄、屈舍、舍新、下舍、官河、夏庄、甄庄、梁沙、三元、新南、郝舍、崔堡、周管、陆庄、黄家、古塔22个行政村。

[原下舍乡]位于宝应县北部,距县城15千米。1949年后分属曹甸区和望直区,1958年为下舍乡,同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辖柴家、新南、溪北、华庄、屈舍、顾家、舍新、官河、下舍、上舍、大新、三元、苏宁、梁沙、王家、甄庄、刘舍、郝舍、夏庄19个行政村。

[原曹甸镇]位于宝应县北部,距县城16.5千米。1958年建曹甸乡,同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建镇。1996年,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辖曹甸、曹北、曹南、茆舍、繁荣、光明、李沟、康庄、衡楼、金吾、金泄、前庄、古塔、上河、屈庄、黄家、马家、陆庄、新建、崔堡、殷庄、周管22个行政村和曹甸居委会。

曹甸镇交通便利,G2 京沪高速公路和2014年9月全线建成通车的国道233线(新淮江公路)从镇域西部穿过,都设有道口与S414省道(原泾河-西安丰县道)连接并通达镇区;距S18盐淮高速公路车桥出口仅10公里,011县道、012县道、恒黄公路等公路交织成网,乡村水泥道路四通八达;2011年底建成通车的“省道264 安大公路”从镇域东部穿过,是扬州市域道路发展的的重要干线,对集镇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北距 淮安涟水机场45公里,东距 盐城南洋机场96公里,南距 扬州泰州国际机场90公里;水运交通便利,临近 京杭大运河,并有 大溪河、宝曹河等航道;2013年8月正式获得国家 发改委批复立项,并正在建设中的 连淮扬镇铁路 客运专线从镇域西部通过,设计时速每小时250公里。

集镇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主要道路有中央路、兴曹路、丰泽路、碧荷路、中溪路、镇中路、楚甸路等,呈“四纵四横”街道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商贸、行政、文教、住宅五大功能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

为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政府还对省道414线、宝曹公路、宝水公路沿线16个村通公交车的基础上,2013年再次加大财政投入,购置了多辆公交车,开通李沟、康庄、甄庄等8个村,3条镇域公交线路,基本解决了边远、偏僻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并在全县率先实现了镇村、村村公交车全覆盖。

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集镇“四纵四横”的规模已经形成。因晨化路与楚甸路(原中桥南路)交汇处商业店面集中,人流密集,更是省示范初中曹甸镇中心初中和省实验小学曹甸镇中心小学数千名学生出行重要路口,经常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的问题,为了保障学生和居民出行完全,营造了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提升了曹甸对外形象,政府投资数十万元安装智能控制红绿灯,当时在全县农村尚属首家。截止2015年底集镇主要道口都安装了智能红绿灯系统。

为规范停车和行车行为的随意性,减少交通安全隐患,2016年6月,县公安局针对集镇楚甸路(从农商行至工商所路段)商业集中、道路较小、车流量大的特点,制定了机动车在规定时间(早七点至晚七点)内单向通行(禁止由北向南行驶)以及禁停的措施。通过规范管理,道路通行能力和秩序得到明显提高,百姓出行更加安全。

曹甸镇地处里下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沟河纵横。境内主要河流有古泾河、下引河、大溪河。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960毫米。全镇耕地面积6.3万亩,土地肥沃,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林业资源丰富。畜禽生产主要以鸡、鸭、鹅、生猪为主。盛产鱼虾、河蟹、龟鳖。紫圆牌茨菇、顺通牌水芹、绿草荡牌小麦、油菜籽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水稻、荷藕、茨菇、水芹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基地认定。

曹甸镇在历史上也曾有过繁华富庶的记载,并有“曹甸小南京,不到不死心”的美传。 “曹甸三件宝,擦背豆腐小粉饺”就是从那时候慢慢流传下来的。

擦背

百年老浴室(中桥往东100米)的擦背堪称曹甸一绝。曹甸的擦背是极其讲究的。擦背师傅先是让浴客舒坦地躺在池沿上,然后从头至脚,分上下左右四面一面一面的擦,而且非常细致,耳朵根子,脚巴丫子,任何一个旮旯都不会放过。擦背重而有力,但浴客感觉温暖而平和,因为力发于里而不发于表,使人关节舒坦而皮肉不伤。擦净之后,还要帮浴客拿捏几下酸筋,再在肩、背、腰、腿等部位轻轻反复地捶打。外地人到曹甸,无论差务如何紧急,也要抽空到浴池里去领略一下曹甸擦背的妙趣。

豆腐

曹甸豆腐的制作工艺和成品特色与邻近的淮安平桥如出一辙。以豆腐为主料,经本地名厨精工制作的豆腐羹,味美可口,且有健脾、 胃的功效。豆腐羹与以地产山药、萝卜为主料制作的山药羹、萝卜羹,并称为“曹甸三羹”,是筵席上的珍品佳肴,远方客人食之往寻者多之。

小粉饺

“三件宝”当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小粉饺。小粉饺与别处饺子最大的区别在于饺皮。普通的饺皮是用面粉调和之后擀制而成, 而它的饺皮制作则要复杂得多。先将面粉放水浸泡半个月左右,其间须换六七次水,去其酸性,沉淀之后截取中间一层。最上面的一层油渍多,岛下面的一层泥滋多,都要舍去。中间一层既失油腻又较洁净,晒干这后就是“小粉”了。用时,将小粉加水调和,反复搅拌,但因其已失粘性,不能直接制成饺皮,须放到锅里加热打扦,待熟之后,迅速取出,用棉衣焐起。包饺子时的动作最要干净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摘出一块热坯,放在案板上,用力一拍,形成薄而均匀的饺皮,填进早已准备好的饺馅,在饺皮冷却之前迅速将其捏合,如果动作稍一迟缓,饺子就再也“合不拢嘴”了。饺有水晶、翡翠之分,水晶饺洁白如玉,翡翠饺碧光辉眼,尝之清香甘嫩,其色香味可与扬州火烧、文楼汤包齐名。
  据说小粉饺起始于清末。当时曹甸有一个捏面人的艺人,适逢大雪封门,无法外出谋生,家是揭不开锅了。艺人心生一计, 向当时曹甸一个有名的人称“海大太爷”的大富豪献艺,说用小粉面皮包饺子如何耐看、好吃云云。做出之后,海大太爷觉得确实不同一般,于是小粉饺就此流传下来了。

曹甸镇自古重教兴文,教育体系完备,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成了全新的教学场所,及江苏省三星级重点中学—— 曹甸高级中学;江苏省示范初中——曹甸镇中心初级中学;江苏省(百年)名小学——曹甸镇中心小学,江苏省示范实验幼儿园——曹甸镇中心幼儿园,这些学校已经成为曹甸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镇初中入学普及率达100%;2012年6月,曹甸高级中学又被扬州市(市委组织牵头)评为“群众满意学校”,也是宝应县接收扬州市现场验收的学校;

全镇内有配套的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休闲中心等社会公益和文化娱乐设施,社会安定,治安优良,环境优美。

曹甸镇先后被评为县文明镇、市双拥模范镇、市群众体育先进镇、市广播电视先进镇、市卫生工作示范镇、省科技工作先进镇、省群众文化先进镇、省初级卫生保健合格镇。

2012年初,为了丰富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曹甸镇根据相关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对当地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改造,让群众收看收听更多精彩的电视和广播节目。

曹甸因毗邻淮安,在方言分划属于两淮小片,所以当地人多数喜欢听淮剧,特别是年纪相对大点的中老年人,凡是都能哼上个几句;

曹甸镇 (15张)

曹甸镇还在集镇西侧建设风景优美的公园,让百姓看见更多的绿色,并在四方商贸城建起了廉政文化园,设立了廉政文化、人口计生一条街、江淮陶瓷收藏馆等一批文化景点,充分展示了千年古镇的独特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成为展示曹甸对外开放交往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曹甸镇的工业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以文体教玩具、精细化工、玻璃水晶、超硬材料、电缆辅料、石化管件、机电制造、塑料制品、食品加工、木器加工、印刷包装等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民营经济特色优势明显,其中从事文体教玩具行业的工业企业有几百家,主要产品有幼儿玩具、文化用品、体育器材、教具、学具等五大系列上千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教玩具市场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并远销海外,成为远近闻名的“文体教玩具之乡”。

江苏省乡镇示范园

江苏扬州文体教玩具工业园为省级乡镇工业示范园,位于集镇西侧,总体格局为一园四区:以文体教玩具和水晶、玻璃工艺品系列为主的特色待业区;以晨化集团有机硅开发应用为主的精细化工专业区;以荷藕、茨菇、水芹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区;以办公、接待、娱乐、休闲为主的综合服务功能区。园内“五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备,成为曹甸镇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基地和对外招商引资的窗口。

曹甸镇下舍工业集中区位于镇东南部,现已启动一期工程,集制造、加工、贸易为一体,主要以管道配件、机械电子、服装玩具、食品加工为主。

曹甸镇始终坚持“镇当城建”理念,开创“特色曹甸、实力曹甸、魅力曹甸、和谐曹甸”建设的新局面。以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规划特色,使集镇建设每年都有新变化。先后实施了集镇周边道路升级改造、进镇节点景观、楚甸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2014年入选全国重点镇。根据集镇建设“五个一”要求,把集镇规划做优、项目做实、管理做好、机制做活、集镇做美,不断提高集镇建设水平,再展全国重点镇的新形象。

规划前行,描绘新蓝图。按照“6平方公里、5万人口”小城市规模,完善2014-2030年集镇总体规划。聘请相关部门,为二环路升级、滨河风光带三期、文体中心等重点工程,编制修建性详规。邀请同济大学设计院,对曹甸中心小学南侧区域和宝乐大酒东侧区域,纳入城市设计,做全详规,做细规划,做美集镇。

项目建设,做靓新集镇。完善滨河花园门前广场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农民集中居住环境。着力提升一条街,启动楚甸路老街复古工程;升级一条路,做好二环路升级改造;完善一功能,新建文体中心和体育休闲公园;开发一小区,建好滨河花园三期工程;打造一景观,建成长1000米,宽80米的滨河风光带延伸工程,形成十里园林风景走廊,新建展示曹甸古韵风貌的牌楼、教玩具创意平台、电子商务示范平台、建设日处理5000立方的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管理服务,树立新形象。强化完善消防、城管、环卫、绿化、物业等集镇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综合服务管理水平,严格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管,落实责任,体现担当,优化服务,打造精品工程,净化集镇环境,巩固省卫生镇创建成果,全力打造整洁有序的秀美小城、特色古镇。

2017年扬州市首批特色小镇,同时又创建了二个景区,曹甸玩具特色小镇创艺园与忆思园。忆思园又是苏中抗战纪念馆,苏中公学纪念馆,农耕文化博物馆。

1940年11月29日至12月16日,华中八路军、新四军发动对国民党苏鲁战区副司令兼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所部驻地曹甸一线的攻击战(即 曹甸战役),是新四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是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指挥的首次战役,也是新四军武装开辟宝应的第一仗。陈毅作为华中总指挥部代总指挥亲自指挥了这一重要战役。

1940年11月26日,华中总指挥部下达了曹甸战役的第一个正式攻击命令,即“八路军第五纵队、新四军一二纵队主力以主动的战略攻击中堡、沙沟、安丰、射阳、曹甸、平桥等处之顽军,并控制该地区,打通与皖东联系。”规定各参战部队的任务是: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的3个团为右击军,由盐城进击大纵湖以北之顽军,得手后直取射阳、安丰两镇,并追至曹甸,攻占平桥;新四军第二纵队的3个团及第三纵队第八团为中击军,由兴化、盐城等地进击中堡、沙沟两镇,得手后续占陶家林,切断曹甸、安丰与兴化城的联系;新四军第一纵队为左击军,攻占兴化南部的唐子镇、周庄、大垛等地后待命行动。

曹甸战役打响后,韩德勤起初采取了增兵堵击的战术,急调第三十三师主力南下增援。11月30日,新四军一纵队迅速北移增援第二纵队,新四军第二纵队迎战顽军第一九四团,攻占兰亭等地。12月2日,顽军第九十七旅第一九四团赶往射阳湖镇增援第三四九旅,重点防守兰亭等地,第一九三团则赶向陶家林,增援第三五O旅。12月2日,八路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出敌不意袭击并攻占射阳湖,又和第二团互相配合攻占天平庄,歼灭顽军第六九八团大部,缴获也很大。12月3日,八路军采取两面夹攻的战术,迫使顽军向北溃退,攻占陶家林的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则进行截击,捉到大批俘虏,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这样就突破了顽军重兵设防的第二道防线。顽军撤往安丰、曹甸、平桥一线集中后,将兵力作了重新部署:曹甸及其附近村庄驻第八十九军军部、军部特务营、工兵营山炮排、机炮排、中央军校驻苏训练班,第九十七旅及第三四九旅残部;曹甸以东的安丰镇和金吾庄分别驻第三五O旅和第九十七旅第一九七团;曹甸以西的松树庄和许圩分别驻保安第二旅和保安第七旅。此外,在曹甸以北的车桥、泾口—线驻第三十三师和东北军第一一二师,随时准备增援曹甸一线。

12月5日晚,由八路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三团向曹甸发起猛攻,由于顽军工事坚固,炮火猛烈,河流阻碍,新四军苦战一夜未能奏效。华中总指挥部根据顽军固守待援的战术,及时修正了原来的计划,加强第一线的攻击力量,同时向各点顽军发起攻势。

12月9日,陈毅亲抵曹甸西北的小马庄指挥作战,与彭明治、朱涤新、韩振纪、粟裕等人共同研究战局进展情况,再次调整了部署,同日,新四军第一纵队主力向驻安丰的顽军第三五O旅发起攻击,激战一夜,杀伤大量顽军,但由于曹甸镇是个易守难攻的据点,顽军在几年中利用内圩修筑防御工事,在四周修筑了4个炮楼和10多处堡垒,环绕集镇挖掘了宽3丈、深5尺的壕沟,桥梁均拆除。以致八路军、新四军未能突破曹甸的顽军阵地。

在曹甸之战中,新四军、八路军以2000余人的伤亡,歼韩顽8000余人,但由于诸多原因未能达到战役目的。但陈毅在这次战役中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可抹杀的,他打响了武装开辟宝应第一枪。当时我军在战略上获得了伟大成就,占领了平桥、泾河,勾通了与皖东的联系,从此整个苏中、苏北顽军到了风烛残年,奄奄一死的境地。宝应人民为了纪念这次战役,于1958年在曹甸建立了“四零烈士墓”,身为共和国元帅,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亲笔为烈士墓题了词。

曹甸镇十景(据史料记载)
宜冬小筑园 定善寺 镇海塔 林家码头 系马桩
五子读书楼 魁星楼 东、中、西三桥 曹甸节烈坊(七座) 古井古渡

双宁亭

双:一意双层重檐,二意双亭并立;宁:一意曹甸曾有“小南京”美誉,二意宝地曹甸百姓幸福康宁。

此亭位于集镇入口的画川路与S414省道交界处东南角。内建曲桥、休闲步道、观景台等景点,栽有黑松、五针松、乌桕、桂花等名贵树种,是曹甸工业集中区休闲、垂钓、健身的小型娱乐公园。

牌楼景观

位于大邵沟北岸,楚甸路南段,高14.8米,宽18.3米,按照清朝“苏式风格四柱三间”形式设计,采用木框架结构整合而成,楼顶采用庑殿顶形式,九踩斗拱、七踩斗拱相结合,镶嵌书房四艺大、小花板,装饰寓意“和平、廉洁、吉祥、富贵”花草图案,尤为是由台湾原行政院院长郝伯村敬提“曹甸镇”、“江淮明珠”的字匾,更是牌楼显得气宇轩昂

古街风貌

楚甸路北段(中桥以北、初级中学以南)古街修复一期,按照苏中地区明清民居建筑风格特色,对沿街两侧立面进行改造,新砌马头墙,新帖墙面砖,新搭外挑廊,出新复古,体现古色古香的古街风貌。

区公所、人民公社旧址

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镇中心初中原址新建区公所、人民公社。旧址占地面积235平方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房屋9间。内设曹甸历史沿革、人物名片、苏中公学纪念馆、四零战役展厅、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等内容。旧址的建成达到传承历史,留住乡愁,教育后代的目的。

定善禅寺

定善禅寺在曹甸镇古塔村(旧时称塔儿头)境内(S414省道北侧) 定善禅寺位置

曹甸人喜欢叫它“塔儿头”或“大庵”。该塔始建于公元400年,开山为东晋安帝时世称辩才的学问僧德聪,距今已有1600多年,是苏中地区现存最早的佛教寺庙。定善禅寺有三座山门,东为文武殿,西为城隍庙,定善禅寺居中,三者一体,前后有房共99间半,殿宇巍峨,楼阁参差,雄踞古泾河北岸。寺内外古迹颇多,大小两座宝塔,以镇海塔最负盛名。寺后一株古银杏,周长一丈,枝繁叶茂,垂乳数十,虽年年纸课焚炙,均未受损,人以为异。六十多年前被锯倒,然而天不灭此树,伸向四面的残根吐出新芽,历经风风雨雨,化作6株顶天立地的大树,依傍双塔,环绕古刹,形成一派葱茏茂密气势恢宏的丛林奇观。

(镇海塔)

镇海塔建于初唐,砖石结构,高四丈有余,八面七层,拔地而起,直上霄汉,十分壮观。一架大钟,亦为唐铸。寺龛供奉第一功德祖,乃古塔监造者尉迟敬德。相传当年他依寺驻兵,子宝林触犯军纪被斩,埋首级于此,上建一塔,以表纪念。“塔儿头” (现古塔村)由此而得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定善禅寺蒙受劫难,僧侣被逐,佛像被烧,庙和宝塔相继拆毁。改革开放,春归大地。住持天乐返回古塔村。他广结善缘、多方求助,在地方政府和百姓支持下,陆续新建了后殿、前殿、观音殿、城隍殿和东西厢房,修复了一口唐代开凿的古井,砌了放生池, 大小二塔重又耸立于原址。定善禅寺旧观再现,香火日盛。

2010年开始,政府对定善禅寺主体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翻新,2012年起对禅寺的环境进行改造,让有千年历史的定善禅寺焕发新的气息。

(清明庙会)

以清明为正期,前后各2天的庙会,是定善禅寺每年香火最盛之时。东自盐阜,西至安徽,北自淮沐,南到维扬,八方善男信女纷至沓来,焚香拜佛,课纸悼亡。寺庙内外人山人海,泾河两岸车水马龙。因此逐渐带动了曹甸集镇的商贸交易。每逢会期,南来北往,商贾云集,相聚成市,购销两旺,客流量达数万人。庙会似一年一度的春风,从明清两朝一直延续至今,使定善禅寺的声名越传越远,使曹甸镇的商贸流通越来越繁荣。


  

曹甸四零烈士墓

1940年11月, 刘少奇、 陈毅、 粟裕、 黄克诚等亲自指挥了著名的 曹甸战役。 1957年11月,为纪念牺牲的革命先烈,在宝应县曹甸镇东首老泾安公路园陵路北建成了“四零烈士墓”。1958年4月,陈毅元帅为“四零烈士墓”亲笔题词, 钟期光上将撰写了祭文。陈毅元帅的题词是:在曹甸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你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我高呼曹甸的英雄们,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世纪九十年代,“四零烈士墓”被评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曹甸镇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政府对“四零烈士墓”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建设,让墓区更加的肃穆和庄严。

苏中公学

1944年6月1日,新四军苏中公学在曹甸金吾庄成立,粟裕任首任校长。该校历时两年,培养了数千名抗战和建国人才。1994年,为使这段光辉的历程永照后人,苏公老校友支持镇党委、政府在金吾庄建成了苏中公学纪念碑,当年的老校长夏征农题写了碑名。

纪念碑总体保存完好,占地3.5亩,主碑占地150平方米,总高13.3米,碑身10.7米,坐西北,面东南,正面刻有“苏中公学纪念碑”七个铜质镶制大字。碑顶是高1.5米的铜质喷彩“苏中公学”校徽。左附碑镌刻苏中公学简介,右附碑刻有书、枪、松等图案。

1997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8年,近千名苏公中学老校友及新四军老战士倡导、捐资,在金吾村又新建了一所苏公希望小学。

2000年5月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在我国军民即将取得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决定性胜利的前夜,为迎接全面反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准备大量后备干部,中共中央作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和“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的战略决策。

中共苏中区委和苏中军区在抗大九分校基础上创建,着重培养连、区级干部。正副校长由粟裕、管文蔚分兼,张藩任专职副校长,夏征农任教育长,

1945年8月中旬,夏任校长。1944年6月1日,在校部驻地宝应金吾庄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1946年6月1日,在校部驻地宝应曹甸金吾庄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到 1946年5月,先后共办5期,共组建过44个学员队。其中知识青年23个队,部队干部7个队,地方干部7个队,解放的伪军官6个队和日本、朝鲜反战兄弟队。共培养、输送干部4000多名。校部先后迁青沟、萧家庄、孟家庄、流均沟、西安丰、固晋等地(均系宝应、阜宁、淮安县边境村镇),1945年8月中旬迁兴化沙沟,11月3日迁台化(今大丰)县大中集,1946年4月中下旬全校迁往安石塘。5月上旬,与雪枫大学、苏浙军区随营学校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大学。

楚甸公园

楚甸公园 位于曹甸集镇陆庄排以东,晨化路以南,曹南路以北,始建于2007年1月,南北长281米,东西宽285米,实际占地约130亩,

经过升级改造并在2016年列入扬州市首批对外开放的八个体育休闲公园之一。

公园北侧主入口立有“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镇标巨石,气势恢宏,分外妖娆;园内花木葱郁,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黑色小径跌宕起伏、蜿蜒曲折,大型户外影视屏气势恢弘。公园不仅设置有长廊、亭台、假山、船舫、莲池等景点,也布展有儿童教玩具、中老年活动中心。更为一提的是沿路的一方一特、一域一景的园林景观,石制的石凳石椅,石搭的乒乓球桌、棋牌台,使公园更富有新的内涵。

公园采取市场化、标准化、项目化、责任化的管理运作机制,使园内处处都是一片怡人清静的环境。公园不仅是集休闲、旅游、观赏、健身于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更是曹甸对外开放的公益型农民活动生态区。


  

下舍甸战斗遗址

下舍甸(现下舍居委会境内)位于曹甸镇东南部,距宝应县城15公里,自卫战争打响后,县政府的一大批公粮放在该地北面的蚬嘘寺内未能来得及运走。1946年11月30日下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二十五师四十旅一一三团一百七、八十人,从县城出动进犯下舍甸,企图抢劫公粮,捕杀地方干部。敌人水陆并进,直奔下舍甸。
  曹甸区委书记攀长富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带着通讯员火速赶到离下舍甸约2.8公里的县独立团驻地康庄报告。县独立团负责人张明及县公安局长周柏林等人听到这一消息后,一致认为这是集中力量消灭敌人有利时机,于是研究和制定了分3路出击的作战方案。由周柏林和攀长富带领特务连和曹甸区队首先插入敌后,张明带领七连予以迎头阻击,副参谋长项林荣率领三连截击敌人腰部。此时附近民兵和群众亦来助战,他们把煤油箱挂在树上,点燃鞭炮迷惑敌人。敌遭突然袭击后猝不及防,仓皇溃逃。这次战斗毙敌50余人,俘敌40多人,缴获机枪两梃,步枪90余支,粮船6只。这次战斗打响了宝应地方武装对敌正规军作战的第一仗,极大地鼓舞了宝应军民坚持对敌斗争的信心,震慑了敌人。不日,延安新华社向全国广播了这一战斗胜利消息。

2013年,政府在原“下舍甸战斗”的地方树起了一块石碑——“下舍甸战斗 遗址”,以此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并增强当代人的国防知识和国防观念。 从此,曹甸镇在原苏中公学纪念馆、四零烈士墓基础上,又增添了一处“革命传统德育教育基地”。

郝柏村:曹甸镇人,9岁随兄、母移居盐城。曾任台湾国民党军参谋总长,台湾当局“行政院长”。

郝更生:名苏。系曹甸镇郝云汉(曾任山阳知县)第九子所生幼年外读 , 大学毕业,继而游学西欧同,归国后历阶而上,曾任台湾飞翔协会副会长,夫人“竹芝”所著回忆录载于报刊。 据《曹甸镇志》

郝 树:字少洲、曹甸镇人,江苏省文史馆员,编撰《曹甸小志》《曹甸镇志》善吟诗作赋,著研究诗文之文稿10余万字,所撰“八宝亭楹联”。

王 力:原名王光宾,曹甸镇崔堡人,幼年读于崔堡南溪小学,后到淮安中学读书,投笔从戎,曾任《鲁南日报》总编,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红旗》杂志副总编,文革期间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参加过《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撰写据《曹甸教育史》。

王洪矩:名王宝琦,字洪矩,清末副贡行,名中医,1908年继兄之志在崔堡村二帝楼东宅创办"幼级初等小学"后为"淮安县云南溪小学"王洪矩任校长。

王志清:王宗筠,清末贡生,崔堡人,终生务馆,民国33年,其79岁时编著亲笔书写《崔堡小志》为镇江图书馆所藏,另等《溪堂锁记》等诗、文稿20卷,与王洪矩共创“淮安县南溪小学”时作其校国语教师。

郝彦桥:曹甸镇人,常住淮安县城,人称“四大人”,家有1.2万担粮,国民党国大议员,为官清廉,善诗文、书画,性好善。

郝醉石:曹甸镇人,国民党省政府参议员,人称“三老爷”。

郝乃鼎:曹甸镇人,人称"二痴"酷爱诗文,是清代散文家姚鼐(铜城派诗人)的崇拜者,后任国民党昆山县党部秘书,曾为《崔堡小志》题词。

周边中学

宝应县曹甸中学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楚甸路38号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楚甸路38号

周边政府机关

曹甸镇政府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曹南郝舍路楚甸公园附近

宝应县曹甸镇曹甸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扬州市宝应县曹甸路与楚甸路交叉口东北150米
扬州市宝应县曹甸路与楚甸路交叉口东北150米

周边小学

宝应县曹甸镇下舍小学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下舍路

周边乡镇

曹甸镇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

周边村庄

曹甸镇甄庄村 地址:扬州市宝应县甄庄路

曹甸镇康庄村 地址:扬州市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