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浒村

西浒垛村, 西浒垛村概况, 西浒垛村村史, 西浒垛村名人, 西浒垛村现今状况


西浒垛村,别名“浒垛”或“西浒”,有一庙叫 净土庵 ;有一塔叫天王塔;有一河叫兴姜河;有一桥叫西浒大桥;有一山叫笆斗山;有一古树叫黄杨树;有一老街叫三就点(据考证应叫“三洲点”,洲读“阄”)。三就点位于浒垛中心地点。三就点南面,有一百年民居叫吴家祖宅(其余几处老宅都因村民建房被拆毁)。西浒垛有人农耕的历史至少有600年。欲知西浒垛的村史,还是先从兴化历史讲起。本文讲述的是兴化临城镇西浒垛村人眼中的兴化人文掌故。在兴化6000多年悠久历史长河中,西浒垛有人定居的历史只有600年,是这漫漫长河中的一部分,与整个兴化历史相比好比是“ 小巫见大巫 ”。在这600年中,西浒垛产生了吴、陈、王、荣四大姓(加上小姓氏总数有30余个)。本文在叙述兴化历史的同时,也会告诉你西浒垛十余个姓氏的来历。概况西浒垛村别名“求嘱再乐浒垛”或“西浒”,有一庙叫净土庵;有一塔叫天王塔...

详情

西浒村地名网_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临城街道西浒村资料简介
  西浒村是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临城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212810022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1281。西浒村与城南、十里亭、施耐庵、紫荆河、五里亭、兴南、阳山、南山、大王村、刘陆村、朱中村、花沈村、三王村、南娄子村、新银村、姜家村、郭家村、陆横村、任家村、临东村、老阁村、十里村、八里村、陈口村、宣扬村、袁舍村、三赵村、王梅村、陈里村、秦家村、古庄村、瓦庄村、曹垛村、砖场村、南阳村、阳山村、安洲村、双潭村、冷家村、开创村、开拓村、开明村、开泰村、开富村、开放村、开源村、开发村、向阳村、郑朱村、西郊村、侯管村、金焦村、龙河村、南官村、曹瓦村、古砖场村、北郊村、赵何村、董家村、红星村、南塘村、民富村相邻。 还有3个地名与西浒村同名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临城街道西浒村介绍

西浒垛村,别名“浒垛”或“西浒”,有一庙叫 净土庵 ;有一塔叫天王塔;有一河叫兴姜河;有一桥叫西浒大桥;有一山叫笆斗山;有一古树叫黄杨树;有一老街叫三就点(据考证应叫“三洲点”,洲读“阄”)。三就点位于浒垛中心地点。三就点南面,有一百年民居叫吴家祖宅(其余几处老宅都因村民建房被拆毁)。西浒垛有人农耕的历史至少有600年。欲知西浒垛的村史,还是先从兴化历史讲起。本文讲述的是兴化临城镇西浒垛村人眼中的兴化人文掌故。在兴化6000多年悠久历史长河中,西浒垛有人定居的历史只有600年,是这漫漫长河中的一部分,与整个兴化历史相比好比是“ 小巫见大巫 ”。在这600年中,西浒垛产生了吴、陈、王、荣四大姓(加上小姓氏总数有30余个)。本文在叙述兴化历史的同时,也会告诉你西浒垛十余个姓氏的来历。

概况

西浒垛村别名“求嘱再乐浒垛”或“西浒”,有一庙叫净土庵;有一塔叫天王塔;有一河叫兴姜河;有一桥叫西浒大桥;询凶有一山叫笆斗山;有一古树叫黄杨树;有一老街叫三就点(据考证应叫“三洲点”,洲读“阄”)。三就点位于浒垛中心地点。三就点南面,有一百年民居叫吴家 祖宅 (其余嘱戒几处老宅采危乃罪棵榆都因村民建堡主辨房料谜被拆毁)订店您。

村史

西浒垛有人农耕的历史至少有600年。欲知西浒垛的村史,还是先从兴化历史讲起。本文讲述的是兴化临城镇西浒垛村人眼中的兴化人文掌故。 在兴化6000多年悠久历史长河中,西浒垛有人定居的历史只有600年,是这漫漫长河中的一部分,与整个兴化历史相比好比是“小巫见大巫”。在这600年中,西浒垛产生了吴、陈、王、荣四大姓(加上小姓氏总数有30余个)。本文在叙述兴化历史的同时,也会告诉你西浒垛十余个姓氏的来历。

1.新石器时代

大约在6000多年前,兴化地区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发掘的影山头遗址,位于林湖乡魏庄东南二里许,水面以上部分可以见到两个文化层,文化遗物丰富,有石器、陶器、骨角器,其中部分陆生动物骨骼已形成亚化石。 影山头遗址距今约6300~5500年,是江淮地区面积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江苏省江淮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这也恰巧证明了兴化明代《胡志》所记的“淮夷”生活的年代。5000多年以前,部落联盟领袖炎帝和黄帝为了争夺中原,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争。阪泉一战,黄帝击败了炎帝后,便把炎帝部落放逐到海边不毛之地。那时候,放逐到江淮东部的民族叫做“淮夷”。 境内发掘的张郭镇蒋庄舍遗址,距今5000多年前,这里是长江以北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部落遗址。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高度发达的文明类型,其核心区在环太湖地区,在长江以北200多公里发现蒋庄舍遗址,使良渚文化的范围扩张到苏中地区。蒋庄舍遗址可被视为良渚文化的边界地区,几乎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 南荡遗址的遗存文物,与河南王油坊龙山文化(晚期)基本一致,距今4200多年,是龙山文化南迁的遗留。境内发掘的戴窑镇东古遗址,是良渚文化在北迁过程中的遗留。这些古文化遗址表明,兴化从较早的时候起,就已经成为南北文化迁徙交融的交汇点。远古时的兴化,地处海滨,境内地势低洼,湖荡连绵,内水连接着外海,大部分陆地盐碱严重,不适合耕种。 当中原大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已经非常发达,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初步形成之时,今兴化一带还停留在蛮荒状态,当时的经济结构以渔猎为主。垛田、边城境内发现的石箭也说明远古时期,兴化地区人类文明的发展已达相当的高度。2.商周、春秋战国依地理区位推断,商周时期兴化应为东夷、淮夷人活动的区域。据史料记载,在中原大地,周武王灭商以后,于公元前1045年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即今河南省淮阳县),建立陈国。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这是天下陈氏公认的始祖。而生活在江淮东部的淮夷部落,则在春秋早期建立了“邗”国。“邗”在今扬州一带。春

秋时期

吴王夫差称霸东南,为图北进中原,自扬州向北,依托江淮间的自然湖泊开凿邗沟,从与兴化邻近的高邮境内穿过,向北经射阳湖贯通了江淮,吴文化影响力应波及于兴化,淮夷在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中消失。境内发掘的垛田镇湖西口耿家垛遗址,发现有大量春秋至汉代的碎陶片,还发现了筒瓦的残片和 规格较大的残砖等。耿家垛遗址与兴化城区隔河相望,对研究兴化城区的迁徙演进具有重要价值。越国灭吴后,兴化这一带属“越”。战国时兴化为楚国属地,相传为楚将昭阳的食邑,楚文化对兴化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楚国强大以后,占领了长江中上游,兴化便归属于“楚”。因此,早在战国时期,我们这一带便受到吴楚文化的交替影响,有人称之为“吴头楚尾”。

战国晚期

的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国令尹昭阳率兵攻伐魏国,破襄陵,下八邑,战功显赫,准备移师伐齐。谋士陈轸以画蛇添足的故事劝其急流勇退。昭阳便请求楚怀王将边远而荒凉的今兴化一带作为自己的封邑以度晚年,表明归隐江湖、居功不傲的政治姿态。楚怀王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于是昭阳将军率“屈、景、昭”三姓楚国贵族子弟来到兴化,屯垦开发。这是兴化建立行政单位(昭阳封邑)的开始。昭阳殁后葬于兴化西门外,昭阳墓所在的土山被称作昭阳山,简称阳山,即今“阳山遗址”,古为昭阳十二景之一,文人雅士谓之 “阳山夕照”。“昭阳”和“楚水”也成了兴化的代称。在兴化,唐代以前便建有一座“三闾大夫庙”。人们以为,屈原是管理和教育屈、景、昭三姓贵族子弟的最高长官“三闾大夫”,兴化应该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加之他“行吟泽畔”,也许包括大泽茫茫的兴化,所以将他和昭阳同样列入“名宦祠”,在原木材公司和城南小学之间的沧浪河上为他建庙;明代以前,又在今成氏大司马府西侧建了一座“竞渡庙”;清代在城北拱极台上,又建了一座“屈子祠”。这种屈原文化现象,在全国除了湖南长沙、秭归、汩罗以外,是十分罕见的。特别在江淮一带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兴化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影响深远,到了宋代,被“景范文化”所延续。

3.秦汉时期

入秦以后,兴化隶属九江郡,后又改为临淮郡,当时是海陵的一部分。汉初分封诸侯,兴化一带属吴王刘濞封地。汉武帝至东汉, 兴化南北分属海陵、盐渎县。三国时期,兴化南部属吴,北部归魏,东西走向的蚌蜒河即为双方对峙的界河(旱界,蚌蜒河是后来开凿的人工河)。东晋起兴化仍分属海陵、盐渎二县。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煮海为盐”,今兴化一带的盐业加渔猎为当时的经济结构,只有极少量的种植业。秦汉之争时,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谋略家)蒯通(本名蒯彻,后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被史记改称蒯通)因劝韩信谋反失败,隐于今兴化境内,死后葬于今八里铺蒯墩之上(1958年填平蒯墩河时削平为田,其墓今不存)。

4.魏晋南北朝

前面说过,东晋起兴化仍分属海陵、盐渎二县。东晋永嘉南渡时(公元390年左右),大批北方士民涌入今兴化境内,在今兴化边城一带建立了一个侨置建陵县,直至隋文帝开垦二年(公元582年)才奉旨撤并入海陵县。建陵县先后存在近200年,这是今兴化境内第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南北朝时,今兴化一带属南朝,先后隶属宋、齐、梁、陈。这个陈朝开国皇帝叫陈霸先,在公元557年建立陈朝(圆了天下陈氏的复国之梦),虽然政权只存在了30多年,却是颖川陈的骄傲!鸦片战争时期的陈化成,清末的陈天华,辛亥革命的陈英士,民国元老陈立夫、陈果夫,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丰功伟绩的陈独秀、陈云、陈毅,以及兴化“玩易堂”陈氏家族(人们耳熟能详的陈五房、陈八房等),都是陈霸先的后裔。

5.隋唐和五代十国

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天下一统,结束了分裂状态,兴化仍然为海陵县的北部。长期以来,兴化先民在东临大海、境内湖泊沼泽密布的地理环境下,多以鱼盐为业,至唐代,境内各盐场逐渐成为淮南重要的盐产地。唐代兴化种植业起步,开始只能在少数淡水湖泊种植一些耐盐碱的北方旱谷作物。安史之乱之后,我国经济中心南移,江淮地区(含今兴化)受到重视和开发。 大历三年(公元767年),淮南节度判官李承率领军民在盐城至海陵之间主修了一条捍海堰,从兴化东部穿过,阻挡了海水的倒灌、西浸,堤西之地渐成农田,境内经济较前日渐繁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海南乡境内发现的唐代银锭便是见证。堰西之地逐渐成为了可耕之田,人们开始垦荒种植,大批北方劳动力移民兴化,一并在湖沼湿地挖淤垒“垛”(后到宋元时期形成大批“垛田”),种植业开始成为经济结构的主体。李承所筑的捍海堰在新旧唐书中命名为“常丰堰”,这是后来范公堤的雏形。唐代晚期,藩镇割据,军阀混战。今兴化老阁一带(唐代为陵亭镇)发生了著名的“陵亭之战”,军阀孙儒和庞师古各统兵十万人于此展开淮南争霸的决战。后来为杨行密所占,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吴国”(史称“杨吴”)。 杨吴武义二年(公元920年)兴化建县。杨吴武义二年于海陵县北部设置招远场(“场”是海滨煮盐的行政单位,与“县”相当)。由于兴化此时经济发达,人口规模、赋税规模都已形成,种植业已成为农耕经济的主体,故很快在同年改招远场为“兴化县”。“兴化”指“兴隆昌盛,教化改革”之意。兴化先后隶属杨吴、南唐、后周,最后进入北宋。

6.宋元时期

北宋天圣初年(公元1023年)范仲淹任西溪场盐监,首倡重修捍海堰,经泰州知州张纶举荐,出任兴化知县,役工四万人重筑捍海堰,后人称之范公堤(今人将此堤拓宽改造成通榆公路,即204国道),使兴化形成东盐西稼的经济格局,提高了农耕生产力。范仲淹在兴期间,政治清明,廉洁吏治。在今兴化跃进桥处,建立学宫(明代移入城内),倡导规范教育和兴学之风。在三闾大夫庙以南(今木材公司住宅区)沧浪河畔建“沧浪亭馆”(为昭阳十二景之一),在县衙二堂西侧筑小梅岭,并手植梅花一株(今移至上方寺内),作“咏梅花”诗。范仲淹在兴任职五年(公元1023-1027),深得百姓爱戴。兴化士民不忘范仲淹的业绩,称捍海堰为“范公堤”,并在兴化城内及捍海堰附近多处建“范公祠”、“景范堂”以及“三贤祠”(范公祠原址在跃进桥东侧河边,明代移入城内今三院西侧)纪念范仲淹和筑堤有功的胡令仪、张纶。兴化形成了近千年的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核心的“景范文化”。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1094年),兴化陈氏家族自苏州原籍迁居兴化城外千步庄。南宋时金兵南犯,陈氏为避兵火杜门谢客,遂人称“关门陈”(今作“关门城”)。这是西浒垛陈氏的迁兴始祖。陈氏家族后来成为兴化宋元时期四大家族之一。至今在关门城村,陈姓仍然是大姓。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飞转战江北,任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驻军兴化旗杆荡,操练人马,抗击金兵。当时兴化县级政权已溃散,降格为泰州昭阳镇,岳飞为兴化主官。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遇害,后来建岳王庙纪念他。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梁山泊英雄四义士张荣、贾虎、孟威、郑渥率部转战兴化,驻军缩头湖(后改得胜湖),诱金兵深入,伏兵湖、荡、垛、岛之间,歼敌近万,击溃金兵左帅挞懒,恢复江淮。后人在金东门建立四义祠(楼)用以纪念,此役为施耐庵写作《水浒传》提供了素材。绍兴年间知县黄万顷主修南北塘,后屡有兴废。1205年淮水泛滥,兴化民众损失惨重。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知县陈垓主持修筑兴化有史记载的第一座土城。余土堆积北城为玄武台。城为土筑,后到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为砖城。南宋末年(咸淳年间)兴化出现了了历史上第一位进士时堡人时梦拱,今四牌楼上“开科第一”匾额即为纪念此人。1275年元兵攻陷兴化,知县胡拱辰拼死抵抗,随城而亡。元代知县詹士龙在任期间重修范公堤,并于城北玄武台上襟淮楼读书。市开发区董永村发现的元中期古墓说明,元代兴化经济在原有基础上仍有缓慢发展。元末,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在兴化东部盐场白驹起兵抗元,即“十八根扁担造反”;三月底攻陷泰州,五月攻占兴化、高邮;不到三年,占据东南半壁江山,建都平江(今苏州)称吴王;纵横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给元政府以沉重的打击,后为朱元璋所灭。兴化境内曾发生义军与元军的激烈战斗,兴化士民纷纷参加起义,义军中有一位名将陈十大,就来自兴化陈氏家族。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元朝丞相脱脱率重兵镇压围剿,大将董搏霄建芙蓉寨直扑兴化义军,义军退守大纵、得胜两湖,伺机反击,占领南北芙蓉(今钓鱼镇芙蓉村),取得胜利。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徐达驻军城南瓠子角(今老阁附近),率兵攻占兴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兴化属大明直南隶行省扬州府高邮州管辖。

7.明清时期

由于元末农民战争,兴化境内民不聊生,田地一片荒芜,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全县人口不足一万人。明初,兴化百废待兴,知县徐士诚召集流亡人员,建县署、迁学宫。明朝廷迁苏州等地士民充实淮扬等地,实行大移民,大批江南人民被集中在苏州闾门,强行迁往江淮,这就是民间流传至今的“洪武赶散”。在元末时局大动荡中,有吴氏兄弟俩从苏州移民到兴化,兄长定居兴化补锅塘(西浒垛吴氏中门家谱上尊为“北村公”),弟弟定居西浒垛大洲子上(家谱上尊为“南村公”)。另据淮东王氏宗谱记载,王氏五兄弟除留二人在苏州原籍,有兄弟三人移民苏北,其中天袍公择居盐城南门,天兴公择居宝应东乡,天禄公择居兴化城外。经多方考证,兴化城里城外王氏众多,唯有与城东南三十里地的西浒垛王氏(今王日宝家族)有几分吻合。据考证,西浒垛至少有四支王姓家族,他们属于同族不同祖,最早的王姓家族住在王家洲子上。据王日宝(退休教师,今年83岁)说,他们王氏家族口口相传是从苏州闾门移民来到兴化,后来在西浒垛王家洲子定居至今。因此,西浒垛最早的居民应该是吴氏和王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兴化县人口陡增至63177人,人口较元代陡增7倍多,是移民进入的有力佐证。从此,居民的文化结构有所改善,迁入兴化的江南人民在兴化掀起了又一次创业高潮,并把吴文化全方位地带到兴化。在宋元“顾、陆、时、陈”四大族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宗、徐、杨、李、吴、解、魏”兴化八大家。为加强统治,明朝初期,在宋元古县衙的西侧又建起一座新县衙,宋元古县衙便降格为主薄署(清代称县丞署,即副县级办公处)。明朝廷在高邮卫下设兴化御守千户所,驻兵千员。并先后设时堡、安丰、宁乡巡检司。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户郭德、蔡德、刘仁杰在土城基上更建砖城。嘉靖年间知县傅佩整修城墙,知县胡顺华为抵御倭寇的袭扰,重修城垣,部分城垣保存至今。当周围州县为寇所陷时,兴化城区固若金汤。终于在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在兴化白驹、草埝一带彻底歼灭倭寇,取得茅花岭大捷。由于他在兴期间政绩卓著,被擢升为南畿司马郎(南京兵部主事),兴化人民感念其恩德,为他建了生祠。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兴化陈氏后裔陈常道考中丙戍科第三甲第64名进士,官至四川松潘指挥使司兵备道副使,成为陈氏家族“一门五进士”中第一位进士。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兴化人李春芳高中状元,官至内阁首辅,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宰相”。也是在嘉靖年间,有荣氏三兄弟因身为朝廷命官的家父突遭杀身之祸,闻讯从江南家中出逃,有一人流落到西浒垛荣家洲子避难。这位落魄荣氏就是西浒垛荣氏始祖。稍后,兴化太平桥才有了四攒坊(即今四牌楼)。“曰国朝省阁,曰淮海人文,曰极品封君,曰状元宰相”(见兴化欧志)。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兴化始建八字桥。随后,知县吴廷鉴主持修浚市河,可通舟楫,理顺了城内的水道,方便了人民生活,兴化城区渐趋繁荣,城市格局基本定型。明中叶,“昭阳十二景”形成。成化年间,知县刘廷瓒修治绍兴堰,堰成,人称“刘堤”。万历十二年知县凌登瀛主持修浚丁溪场海口,引车路河水入海;修竣白驹场海口引导兴化腹部河水经白驹场南北二闸,从中湾河入海。万历二十年知县欧阳东风修浚沙沟黄土沟至射阳神台场海口故道。明代兴化境内开挖多处河道,方便了灌溉、排水和交通运输。这一时期,兴化种植业有较大发展,农作物经济在兴化经济中更显重要。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知县程鸣伊在西城内修建永兴仓;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欧阳东风扩建永兴仓,增储粮食。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兴化东城外始建“文峰塔”,取“文运昌盛,峰巅崛起”之意。经济发展是文化发达的基础。明代尤其是明中后期,兴化人才辈出,或从政、或致力学术文化事业,做出了显著成绩。“五朝元老”高谷,明永乐十三年进士,历官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官至内阁次辅,晚年辞官归里,著有《育斋文集》。明朝最后一位兴化宰相吴甡,万历四十一年进士,著有《安危注》、《紫庵疏稿》等。兴化现存最早的两部志书先后于明嘉靖、万历年间成书。永乐年间,由于孙关保诬告兴化“欺隐粮田”,由永乐皇帝下旨复加兴化漕米2万担,并强行迁走800户、数万人到天津良乡(今北京良乡)和河北涿州,兴化人少赋重,全国罕见。宣德年间又强行派养马匹(马政),兴化受漕粮和马政之苦成为典型。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工商初兴,兴化形成金东门、银北门两大商业区。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败灭后,兴化隶属南明弘光政权;公元1645年史可法战死扬州后,兴化改朝换代进入清朝。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到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摊个入亩”,税费改革,减轻了人民负担,兴化农耕经济迅猛发展,劳动力增加,人口从清初的20多万激增到50多万。从乾隆年间开始修筑大型水利,修筑了东北圩(老圩)、中圩、永丰圩、唐子圩等,形成了圩内、圩外、圩南的格局。康熙年间,花顺庄(又名“花舜庄”,今临城镇花沈村)陈氏家族“出大事了”,始作俑者避难东边的西浒垛,并在大洲子上隐居,这是西浒垛陈氏始祖的来历。前面讲到,陈氏家族在宋元时期是兴化四大家族之一。明初的兴化,地广人稀,陈氏家族在农村有大片的田产,比如当年的花顺庄一带就是如此。陈氏家族鼎盛时期不但兴化城里店铺多,农村中也有不少田地。当年陈八房后裔常下乡收租,后来有人就在花顺庄住下来,现在的花沈村已经是“陈半庄”。在西浒垛,与陈氏落户历史同样漫长的还有小姓李、袁二氏。李姓有两支,最早的是瞎子李(即住在大洲子上的李爱华家族),在西浒垛落户已有三百年。袁姓家族最早是以木匠为业,靠着好手艺游走于乡间,后来在大洲子西头定居(即今吴炳元居所一带)。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以知州衙署兴化县令,率领军民保坝治水,并在兴化完成《海国图志》的印刷发行,赠给兴化士子,倡导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其与范仲淹合祀,在范公祠中设立长生牌位以作纪念。清代兴化水灾频繁,兴化人民为根治水患,筑圩、保坝、疏浚河道,作出了巨大努力。清康熙年间,孔尚任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到苏北治水,在兴化拱极台著“桃花扇”二稿。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知县李希舜于拱极台举办昭阳书院。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设立文正书院,后由孝母辞官的陈广德担任文正书院山长。陈广德是兴化陈氏家族第五位进士,今四牌楼所悬“行为士表”匾额即为其而立。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英籍传教士胡德恩来兴布道。道光年间魏源出任兴化知县,保坝安民,并提出了一些治水之策。清代兴化又完成了两部县志,涌现了一批在学术、文学艺术领域独领风骚的人物。明清以来,兴化文风昌盛,出现了一大串璀璨的文学明星。明初有《水浒传》作者,大文学家施耐庵;明代中期有道教学者、内丹东派始祖,《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西游记》合撰者、别号华阳洞主人的状元宰相李春芳;嘉靖七子之一、中原才子宗臣;史学家、《明珠缘》作者李清;清初史学家和经学家陈以恂;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诗画名家陆沧浪、李沂、顾符真、陆震、李鱓、王国栋、顾于观、李恢、李光国、魏标、黎体淳、顾锡爵;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任陈晋、任大椿、顾九苞、顾凤毛;被誉为东方黑格尔的文艺评论家、文学家、《艺概》作者刘熙载等等。这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清乾隆至今影响较大的应是“板桥文化”。但清代康乾时期的文字狱灾难在兴化也很深重,出现了王仲儒等人的“西斋集案”和李驎的“虬蜂集案”。主犯都被戮尸(阴杀头)、与案者的诗文集被毁版查禁。科举制度下“学而优则仕”。有人考证,从隋唐至清末,兴化仅进士就有2400多人,正儿八经的状元有11人,其中文状元九人,武状元两人。科名尤以 明清最盛,兴化出了100多个文武进士,其中文武状元各一人。明代三位宰相(高谷、李春芳、吴甡)出于兴化,达到尚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正副部级干部)者有10多人,知府以下不计其数。清后期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定都天京(今南京),江宁等地人士避兵移居兴化,兴化城里曾设有江宁公署。句容戴家滨戴氏叔伯兄弟二人和扬中三茅镇夏氏,就在这一时期迁居西浒垛。印证了一句俗话:自古昭阳好避兵。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浒垛大洲子上建起了净土庵;王家洲子杨老夫人手植黄杨树;涌现了晚清诗人吴家骥、清末民初画家荣三珠、民国教育家陈金耀……他们如群星闪烁,扬名一方。

8.建国以前

西浒垛以三就点十字路口(东西巷)为界,划分为南北二保(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兴化大水灾,始有胡氏、韩氏(种田韩)、刘氏等移居西浒南保。抗战时期,即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韩德勤曾一度率江苏省政府迁往兴化,其高等法院即设于竹泓。著名国学大师、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馆长柳治徽,为使大批珍贵古籍不落入日寇之手,写信给时任兴化县县长的学生金家华,得到支持,随后举家由镇江迁居兴化竹泓,将大批古籍隐藏于兴化观音阁及竹泓等地,此举亦得到兴化名士、教育家石金声、张道中等先生帮助。抗战胜利后,柳先生将保存下来的古籍运回镇江。1946年国共和谈破裂,内战一触即发,兴化江氏避居西浒北保。

解放以后

兴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兴化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革”期间,一批中央有关部门的文化人下放兴化,对兴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如摄影艺术等获得了发展。同一时期,竹泓杨氏、金氏系供销系统职工,因工作关系后来定居西浒北村和西浒中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兴化地区的文化内涵逐渐充实,形式日趋多样。明清时期,兴化境内种植业、渔业、盐业都有长足发展,文化空前繁荣,达官贵人、文人学者层出不穷。兴化历史上有名有姓的93位进士中绝大多数出现在这一时期,各种文化现象争奇斗艳。

名人

在兴化文化中,明清文人文化无疑是一朵奇葩。当代兴化也走出了毕飞宇、费振钟、王干、顾保孜、朱辉、庞余亮、顾坚、刘仁前等一批有成就、有影响的作家,还有一批坚守在本土的作家,如葛玉莹、沈光宇、李学中(已逝)、王浩(已逝)、钱谷怀、韩世凯、顾维萍、杨玉贵等,被国内文化界称为“里下河文学现象”。文学刊物《楚风》、《文化兴化》、《纯小说》,以及新闻信息中心的《楚水》文学副刊等,为本地作者提供了发展平台,为当代兴化文化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建国初期,西浒垛只有夏家出了一位大学生(后来还有二位),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西浒垛现有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早已突破三位数字。值得一提的是,西浒垛还出了两位博士,一位是来自吴氏家族的吴红春(现居西安),另一位是来自陈氏家族的陈德明(现居南京)。西浒垛不乏舞文弄墨之人:陈大羽的关门弟子、兴化书画界中坚人物吴殿林;兴化特级教师、写书(或与人合作)20多本、当之无愧的现代教育家陈德前;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办“蹊径诗社”,主编兴化民间文学社团第一份铅印诗报(即《足迹诗报》,当代著名诗人高加索先生题写报头)的乡土诗人陈德生……西浒垛也是长寿之村,88岁以上的老人不少于30人,最年长者是西北村的王小妹老人,今年95岁。直到现在,西浒垛老一辈人将“上兴化”仍然称之为“上街”。

现今状况

这个拥有600余年历史的村庄现有二十四个 村民小组 ,面积约6.5平方公里,农户969户。西浒垛是以 农业 为主、 水产 养殖和手工布娃娃加工为辅的较大村庄。西浒垛行政村下辖西南、西中、西北、谭家四个自然村。主要有吴、陈、王、荣四大姓氏,其中吴姓781人,陈姓726人,王姓371人,荣姓29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1%、19.5%、10%和7.8%。西浒垛村现有农业人口3711人。

周边行政单位

临城街道村柬西凄剁浒垛退伍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周边村民委员会

汔西踣垛浒村福村民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

周边村庄

西浒村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

西浒垛村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

西浒南村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

西浒中村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