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
蔡集镇, 蔡集镇历史沿革, 蔡集镇行政区划, 蔡集镇地理环境, 蔡集镇交通, 蔡集镇气候特征, 蔡集镇人口民族, 蔡集镇经济状况, 蔡集镇城镇建设, 蔡集镇地方经济, 蔡集镇社会, 蔡集镇商业街, 蔡集镇特色产业, 蔡集镇总体规划, 蔡集镇所获荣誉, 蔡集镇旅游景点, 蔡集镇著名人物
蔡集镇,古称 五图 、 义勇 、六市, 宿迁市 宿城区 辖镇,位于宿迁市区西3公里,东靠 宿城新区 、南临 苏宿工业园区 、 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 、北依 古黄河 、 京杭大运河 、 骆马湖 景区,是 国家卫生镇 、 江苏省重点镇 , 宿迁市西部的 门户 城镇 、重点 中心镇 、城市向西统筹发展中重要节点城镇和 沿运河城镇轴 中心城镇;宿迁市 产业转移 的重要承载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 ,是 宿迁中心城区 重要组成部分。 蔡集镇是国家 荷仁豆 生产示范基地、 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单位、中国淘宝镇 ;江苏省科技示范乡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文明乡镇、江苏省交通安全示范乡镇 ;宿迁市农产品交易中心和“ 互联网+ 生态农业 ”示范点。 蔡集镇辖13个村(居)和2个园区 ,总面积49平方千米;截止2021年, 常住人口 超7万人,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 25.69亿元 。 蔡...
详情蔡集镇,古称 五图 、 义勇 、六市, 宿迁市 宿城区 辖镇,位于宿迁市区西3公里,东靠 宿城新区 、南临 苏宿工业园区 、 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 、北依 古黄河 、 京杭大运河 、 骆马湖 景区,是 国家卫生镇 、 江苏省重点镇 , 宿迁市西部的 门户 城镇 、重点 中心镇 、城市向西统筹发展中重要节点城镇和 沿运河城镇轴 中心城镇;宿迁市 产业转移 的重要承载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 ,是 宿迁中心城区 重要组成部分。 蔡集镇是国家 荷仁豆 生产示范基地、 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单位、中国淘宝镇 ;江苏省科技示范乡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文明乡镇、江苏省交通安全示范乡镇 ;宿迁市农产品交易中心和“ 互联网+ 生态农业 ”示范点。 蔡集镇辖13个村(居)和2个园区 ,总面积49平方千米;截止2021年, 常住人口 超7万人,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 25.69亿元 。 蔡集镇自 明 崇祯 十三年 兴集建市以来,已有370多年的历史,是宿迁 水乡 文化 名镇 、城郊 生态旅游 型宜居城镇、近郊旅游休闲之地;城市旅游体系的重要节点, 绿色生态 、 商贸 繁荣 的宜居之地, 享有‘’宿迁西部明珠”的美誉 。被人盛赞为“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 。 2016年10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的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授予蔡集镇“中国电子商务示范镇” 。 2017年11月,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主办的2017“ 人工智能 +”—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农业高峰论坛,授予蔡集镇为全国首家“中国 现代农业 电子商务 示范镇” 。 2017年12月,中国农业(博鳌)论坛授予蔡集镇“中国 生态农业 示范镇”。
历史沿革
蔡集镇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古称 五图 、 义勇 、 六市 ,毗邻 古黄河 、 京杭大运河 、 骆马湖 景区,蔡集镇自古便是水乡文化名镇。 春秋时为犹国、钟吾国一部分,后又相继为吴、楚国属地。秦时在此设下相县,属泗水郡。 汉魏时属临淮郡、下邳郡。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于下相县东南置宿预县,治所在犹古城。 南北朝时又多次撤并、复设。公元550年,废下相县,其辖地归宿预县。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为避代宗李豫名讳,改宿预县为宿迁县。 唐、宋、元、明、清时,宿迁的境域均有变动,隶属关系也多次变更,先后属泗州郡、下邳郡、淮安府、徐州府。 元、明、清时期属于宿迁县顺德乡。 明 崇祯 十三年(1640年),蔡统宣兴集建市,名称蔡集。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5年12月,蔡集撤乡建镇,镇政府驻蔡集,隶属宿迁市(县级)。 1996年7月隶属宿迁市 宿豫县 ,辖蔡集、集南、徐洼、周油坊、小刘庄、 大王庄 、杨集、施圩、闸口、樊湾、朱李、孟湖、张庄、漏河、牛角、田洼、王马路、吴楼18个行政村。 1998年,蔡集、集南、闸口改建居委会。 2000年闸口居委会合并 樊湾村 为 樊湾居委会 ;周油坊村合并 集南居委会 为集南居委会;田洼、王马路、吴楼三个村并为 田洼村, 朱李村 合并 孟湖村 为朱李村; 张庄村 更名为 张油坊村 , 大王庄村 更名为 王庄村 ; 小刘庄村 更名为 刘庄村 ; 2001年7月份按照区委、区政府实行村级区划分调整后,辖蔡集、集南、 樊湾 三个居委会和徐洼、杨集、朱李、 张油坊 、漏河、牛角、 田洼 、 施圩 、刘庄、王庄等1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128个自然村 2004年2月隶属宿迁市 宿豫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蔡集镇辖5个社区、8个行政村 ,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个工业区(蔡集镇古黄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蔡集镇工业园区) 。序号 | 名称 | 类型 | 属性 |
---|---|---|---|
1 | 蔡集社区 | 社区 | 主城区 |
2 | 集南社区 | 社区 | 城乡结合区 |
3 | 樊湾社区 | 城乡结合区 | |
4 | 漏河社区 | 城乡结合区 | |
5 | 牛角社区 | 城乡结合区 | |
6 | 朱李村 | 行政村 | 城乡结合区 |
7 | 张油坊村 | 城乡结合区 | |
8 | 田洼村 | 城乡结合区 | |
9 | 徐洼村 | 行政村 | 村庄 |
10 | 刘庄村 | 村庄 | |
11 | 杨集村 | 村庄 | |
12 | 大王庄村 | 村庄 | |
13 | 施圩村 | 村庄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蔡集镇大部分地区属于黄、淮、沂、沭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形成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平均高程38米左右。交通
古黄河从蔡集镇北部环绕而过,镇区内拥有“一河两湾”的滨水资源,三环路、宿黄线和 江苏S250省道 、青海湖西路“ 三河四路 路”贯穿,324省道加快推进,西距离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仅50公里。气候特征
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蔡集镇总人口为44291人,总人口中0~14岁有8660人,占19.55%;15~59岁有27678人,占62.49%;60岁及以上有7953人,占17.96%。具有蔡集镇户籍的32421人,占73.20%;非蔡集镇户籍的11870人,占26.80% 。 截至2021年,蔡集镇常住人口超过7万,其中本地人口5万,外来人口2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63人,人口出生率9‰,民族以 汉族 为主,除汉族外,还居住着苗、回、瑶、土家、佤、布依、彝、满、傣、拉祜、维吾尔等11个少数民族,共65人。经济状况
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9亿元,同比增长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19元,同比增长7.5%;全年税收1669.4万,税收占比92.5%,规上工业产值667005千元,增速90.6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160%,规上企业预计开票销售同比增长150%,全镇一般纳税人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近140%,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两家(宿迁久恒建材有限公司及宿迁博弈达建设有限公司);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3家(宿迁鼎砼建材有限公司、宿迁久恒建材有限公司、宿迁兴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上述几项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均位列全区第一。城镇建设
2005年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确保有特色、有品位、有风格的要求,新建胡园居住小区一个,占地25亩,建筑面积12480平方米分三区,五层框架结构,入住134户,镇东商住小区拔地而起,点缀着靓丽的小城镇,营造了一个造形优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2006年投资138万元新建敬老院一个,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可收容五保老人100名。蔡集镇的交通非常便利,纵横交织,东西有205省道、 宿黄线 、 宿邳路 横穿全境。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仅50公里,南北有 五一路 、张支路、 机耕路 、 田洼路 、 小庙路 、关庙路、 胡园路 。2004年至2006年新铺设水泥路面86公里,不仅实现了 村村通 公路,而且张油坊、牛角、朱李、樊湾、杨集等村居水泥路面也能通到自然村庄了。全镇循环无土路,朱李、张油坊、杨集、樊湾、蔡集、集南、漏河、牛角、田洼等9个村居通公交车。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地方经济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过去五年,是该镇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益源塑业、久恒建材、宏宇钢构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户;可来比床具、樱花车饰、国梦绢花等本土企业逐渐壮大,特别是可来比床具有限公司不仅成功入驻宿城经济开发区,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五年间,全镇新增各类民营企业300多家,形成了 绿色建材 、新型钢构、环保家居、手工艺品等四大产业。小城镇建设崭露新姿。镇北新区、镇东片区、工业集中区和街区商贸区4大功能区已经成型,“东进北扩”基本完成。城镇面积增扩至4.5平方公里。五年累计投入2200多万元,铺设镇区主次干道20公里,地下管网30公里,迁移杆线2.5公里,新上路灯300多盏,栽植法桐等行道树4000多株,改造市民公园,拓宽宿黄线,实现“地下通、地面绿、空中亮”。 蔡集镇 工业 集中区是民营企业发展园,又是“ 三来一加 ”生产基地,主要以发展本土企业“三来一加”项目为主。该园区位于镇东宿黄线南侧,2006年开始兴建,占地10万平方米,第三产业
蔡集镇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91亿元。蔡集镇传统的农历每月3、5、8、10日逢集,每年农历正月19小庙会,2月初3交流会。全年贸易额在9850万元。 蔡集人擅长小手工业生产,传统的有打草纸、 编织 、 炕孵 、 刻鱼卡 、 编蒲 等,办工业超源于1958年办超了农具、服装、 粉笔 、 鞭炮 、 眼镜 、造酒等几家小型厂。1978年以后,乡村工业快速发展,成为苏北装饰毯之乡,装饰装潢之乡,建筑建材之乡。颇具规模的装饰毯1家,分厂12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装饰装潢发展迅猛,组建装饰装潢总公司,下设13个工程处,另有合资企业1家,三资装潢业3家。建筑建材是蔡集的一大特色,建筑工程队伍达3000多人,开发了内蒙、山西、新疆、辽宁、吉林、北京、广东、深圳等区域。办了5个上规模的砖瓦厂,另有2家水泥制品厂。社会
医疗卫生
蔡集镇医院全省首创、医养结合的康颐孝德园养老院,全市乡镇中规模最大、设施一流的蔡集卫生院。2017年12月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下文确认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医院江苏省示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 宿城区蔡集镇医院位于宿城区蔡集街东首,宿蔡路北侧,距离市区6公里,苏州工业园区2公里,占地面积70亩,门诊建筑面积 3000平方,住院部建筑面积8000平方。现有职工一百三十余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执业医师十余人,护士四十人,拥有床位三百余张,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为一体的一级综合医院,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保定点单位。2011年、2012年、2013年被评为“市十佳乡镇医院”,2015年、2016年被评为“市先进乡镇医院”称号,多次被授予“区文明单位”、多次获区卫生局综合考评一等奖、二等奖奖励。该院拥有西门子CT一台、0.35T核磁共振一台、500Ma X光机,电子胃镜,、进口彩超各一台、5分类血球计数仪一台、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一台、美国DR、CR各一台、十二导联心电图机两台、进口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高频电刀各一台、进口多参数生命监护仪四台及腹腔镜等多种大型医用仪器。 医院门诊设置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中医科、针灸理疗科、肛肠科、皮肤科、口腔科、体检中心、公共卫生部。辅助科室有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胃肠镜检查中心等。住院部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老年病科4个病区。能够开展胃大部分切除、 甲状腺切除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肠切除、肠吻合、脾切除、阑尾切除、疝气修补、无痛分娩、剖腹产、宫外孕、子宫切除、骨折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脱臼复位等诊疗技术还能够用腹腔镜开展上腹部、下腹部微创手术。妇产科为区“示范产科”,新添置妇科病臭氧治疗仪,蓝光治疗仪(新生儿黄疸治疗)、四维彩超等大型仪器设备,妇产科病区重新装修,设立家庭式的VTP病房,为产妇提供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医院门诊设置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中医科、针灸理疗科、肛肠科、皮肤科、口腔科、体检中心、公共卫生部。辅助科室有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胃肠镜检查中心等。住院部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老年病科4个病区。 康颐孝德园老年公寓是蔡集镇医院为了响应国家“医养结合”的号召,投资2000万元兴办的一所真正意义上医养融合中高档的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拥有护理型床位300张,现有职工23人,其中高级护理员1人,高级营养师2人,持证护理员13人。2015年被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局、文广新局授予“优秀敬老院”光荣称号,区民政局养老机构考核第一名、省“示范老年公寓”、通过市养老服务业标准化验收。社会教育
蔡集镇党委提出“四培四育”工程,“四育”即家庭养育、学校教育、政府培育、社会辅育的四育功能,构建大教育体系;“四培”即对企业法人的生产经营培训,村组干部依法行政培训,农民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培训。文化事业
蔡集镇为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廉政文化教育的新路子,运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成立了廉政文艺宣传队。为了使廉政教育延伸到千家万户,使广大党员和村组干部共同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线,他们自发编排廉政节目,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自编自演具有廉洁劝善和和睦乡邻思想的小品、歌舞,深入到田间地头,宣传廉政政策和蔡集镇的廉政教育成果,并不定期地为党员群众演出。据统计,共演出110多场次,观众多达2.5万人 。蔡集镇建成省级农家书屋2个,市级农家书屋示范点2个,区级农家书屋9个;建成镇级文体活动中心600平方米。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全民健身活动近815场。 蔡集以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引导发展民间艺术团队,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集南廉政文化宣传表演,施圩民间大鼓都是群众喜欢的艺术形式;在民俗文化传承上,蔡集手抄纸被列入省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力推进村居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建设的全覆盖。蔡集手抄纸被列入省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街
解放初期,蔡集街是一条长300米宽10米的东西街。1954-1958年街道向南搬迁,建成东西同济大街、南北义勇大街。2004年又建成农贸商城。商业街由 义勇大街 、 同济大街 、农贸商城三大块组成。义勇大街长440米宽40米,有40家店铺,主要经营服装,成为精品一条街文明街。同济大街长650米,宽8米,有58家店铺主要经营五金杂货,形成小有规模的商业一条街。蔡集镇小城镇建设在初具规模基础上,不断提升品位,加快建设步伐,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的要求建设,农贸商城在2004年建成启用,占地1.2万平方米,大棚面积4600平方米商业街1条,1.2万平方米,分轻工、蔬菜经营区,设630个摊位,东西北三面店铺建设,从事商业、服务业 餐饮业 达146家,主要经营农副产品。商业街一条,铺设路面彩砖3800平方米,水泥地平5600平方米。建成住宅小区12480平方米,使蔡集小城镇建设步入高品位、规范化的良性循环轨道。特色产业
总体规划
蔡集镇突出抓好乡镇特色发展。一是抓特色产业。总体规划是:北片鱼南片菜,一个景点四个带。主要思路是:围绕一个点,突出两条线,打造三个面。“围绕一个点”,即做好牛角淹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工作。“突出两条线”,即突出宿黄线和250省道连接线的打造,主要培育和招引采摘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生态农业项目,丰富乡村旅游内容。“打造三个面”,即打造5000亩西瓜、5000亩水果和5000亩蔬菜三个面,推动“一镇一品、一村一特”的快速发展。二是抓特色村居建设。将牛角淹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融为一体,通过整合资源、挖掘潜力,高起点定位、滚动建设,使之形成集垂钓、采摘、游玩、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度假村。三是抓特色电商。全镇电商500多家。通过打造以镇孵化创业基地为中心和杨集、王庄、刘庄等六个村居为布点的“一个中心六个点”,推动全镇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确保年底实现电商全覆盖。四是抓特色品牌。加快推进传统产品向品牌产品、规上企业向品牌企业发展,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品牌优势,形成品牌特色,年底前至少打造3个以上特色品牌,带动全镇特色农业和规上企业的快速发展。所获荣誉
2005年列入国家“荷仁豆生产示范基地 | 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单位 | 江苏省100个科技示范乡镇之一 |
江苏省平原绿化先进乡镇 | 2017年宿迁市全民健身十佳乡镇 | 2017年宿迁市网络创业工作先进单位 |
2016年中国淘宝镇 | 2017年江苏省卫生镇 | 2017年江苏省书香乡镇 |
2017年信访工作“四无”乡镇 | 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示范镇 | 2017年生态农业示范镇 |
2014年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奖 | 2014年宿迁市大项目特殊贡献奖 | 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综合奖和信访维稳奖 |
2014年宿迁市平安法治乡镇 | 2016年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 2013年江苏省文明乡镇标兵 |
2016年宿迁市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 江苏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 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单位 |
2010年度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 江苏省文明乡镇 | 2011年度省级交通安全示范乡镇 |
2011年法治宿迁建设先进单位 | 2012年度小城镇建设工作先进乡镇 | 国家卫生镇 |
2017年度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 | 江苏省重点镇 | 江苏省文明乡镇 |
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 - | - |
参考资料: |
旅游景点
牛角淹风景区著名人物
1. 清初名臣 蔡士英 (蔡士英传记,文中对于蔡士英的家族身世的说法是:“始祖诸海公,世居苏州吴县洞庭西山,元季迁居淮安府宿迁县顺德乡九图”。宿迁顺德乡即今市区西北远郊。从这个记载来看,蔡士英的祖居是蔡集镇牛角湾无疑。) 2. 蔡琏 (公元1677~1743年),字商尊,号筠斋,清江苏省宿迁县蔡集镇人,生于康熙十六年。自幼在蔡氏家塾桐韵书屋饱读诗书,稍长入官学,康熙三十九年八月,蔡琏由国子监学生考职县丞。康熙四十九年四月,蔡琏被选授为四川省纳谿县知县。 3. 蔡璜 字谓侯,号东岩,清代宿迁人,生卒年不详。1689年(清圣祖康熙二十八年)考选为拔贡。1694年任山西省盂县知县。在志书中,录有蔡璜所作五律多首,吟哦《石门掩雨》、《白鹿跑泉》、《龙潭春色》、《仙人伏洞》、《藏山晚照》等盂县10景,诗意典雅隽永,颇具艺术特色。1699年夏历二月,康熙皇帝派封疆大吏考查贤臣,蔡璜被推荐为三晋第一贤令,得朝廷钦封擢升。民众知情后,上书请求将其留任,未得准许,于是在他离去后在芹泉驿建立“去思碑”,以纪念蔡璜供职盂县时所施善政。蔡璜调京后曾任工部虞衡司郎中,掌山林川泽之职。他主纂的《新修盂县志》康熙原版在国内的北京图书馆等有藏 。周边住宅区 小区 房地产
龙湖星悦荟-9区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田园别墅(蔡漏线南100米)
周边乡镇
蔡集镇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
周边村庄
牛角村
地址:宿迁市宿城区
老牛角
地址:宿迁市宿城区
牛角塘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