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村

太平村 太平村乡村特产 太平村太平蔬菜基地简介 太平村招商引资


太平村村原名称“南太平庄”,位于郑楼镇西南部,北靠大沟村,南临废黄河,西与古城居委会接壤,东与郑楼居委会相接。土质为沙淤两合土壤,下辖9个村民小组,740户3448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水域20余亩。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以麦、稻、玉米轮作种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为苎草,忘忧草等。在金针菜种植方面,郑楼有悠久的历史,境内的古城、大沟、太平等村民自古以来以种植、加工金针菜为业,在绵延十数里的金针菜基地上,精耕细作,通过精细加工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有道是“十里黄花十里香,烈日炎炎采花忙;农家自有'忘忧草',带给全家福寿长”。金针菜又名黄花菜,也叫忘忧草,老革命家董必武在赠其夫人的诗中写道:“赠我含笑花,报以忘忧草,莫忧儿女事,常笑偕吾老。”郑楼人民自古以来正是靠这“十里黄花香”的金针菜种植,才使百姓衣食无忧。清乾隆年间官宦王相来此,为当地“十里黄花香”的美景所迷,在郑...

详情

太平村地名网_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郑楼镇太平村资料简介
  太平村是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郑楼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213021522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1302。太平村与郑楼、陈圩、古城、张渡村、胡李村、金山村、邱庄村、大沟村、梁庄村、金沟村相邻。 还有555个地名与太平村同名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郑楼镇太平村介绍

太平村村原名称“南太平庄”,位于郑楼镇西南部,北靠大沟村,南临废黄河,西与古城居委会接壤,东与郑楼居委会相接。土质为沙淤两合土壤,下辖9个村民小组,740户3448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水域20余亩。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以麦、稻、玉米轮作种植。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为苎草,忘忧草等。在金针菜种植方面,郑楼有悠久的历史,境内的古城、大沟、太平等村民自古以来以种植、加工金针菜为业,在绵延十数里的金针菜基地上,精耕细作,通过精细加工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有道是“十里黄花十里香,烈日炎炎采花忙;农家自有'忘忧草',带给全家福寿长”。金针菜又名黄花菜,也叫忘忧草,老革命家董必武在赠其夫人的诗中写道:“赠我含笑花,报以忘忧草,莫忧儿女事,常笑偕吾老。”郑楼人民自古以来正是靠这“十里黄花香”的金针菜种植,才使百姓衣食无忧。清乾隆年间官宦王相来此,为当地“十里黄花香”的美景所迷,在郑楼兴建“百花万卷草堂”及亭台、楼榭、假山、鱼池等,使郑楼古镇曾盛极一时。郑楼一带为多次黄泛冲积土,有机质丰富,土壤特别肥沃,加之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所产金针菜色泽金黄纯正,入口气味芳郁,口感极佳,且药用价值独特。  相传三国华佗曾在郑楼一带行医,教人采摘苎草花食用以安神健脑。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金针菜具有较佳的健脑、抗衰老功能。日本某教授在其专著中列举了八种健脑食品,金针菜位居第一,他说:“金针菜具有获得营养平衡的健脑效果,也可以把它叫做健脑菜,对于神经过于疲劳的人来说,应该大量食用。”国内研究表明,金针菜具有显著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因此,它又是预防中老年人疾病和延缓机体和智力衰老的佳蔬。同时因其含有冬碱等成份,所以又具有止血、消炎、健胃、安神等功能,其花、茎、根均可入药。  金针菜的营养价值很高,与冬笋、香菇、木耳齐名,被誉为山珍之一。据化验,每百克干菜中含蛋白14?1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62?6克,钙463毫克,磷173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葫萝卜素含量最为丰富,干菜每百克含葫萝卜素3?44毫克,在蔬菜中名列前茅。  金针菜的食法很多,通常是和肉、鸡、银鱼等红烧,或与肉丝、干丝、葫萝卜等烧食,若配以木耳、香菇、榨菜、韭菜等烧汤,则味道极鲜。除用干菜烹制食品外,也有用新鲜金针菜调制成凉拌菜,用其佐餐能极大提高食欲。  金针菜为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繁殖方法大多用剥蘖法。农历10月间,将需要更新的老菜整丛连根挖出,从根部将分蘖剥开,剪去老根和叶片的中上部分,每穴栽1-2个分蘖苗。翌年春季即从根部长出新叶,叶丛生,狭长形,状如芝草。每株分蘖苗当年即可抽出一梗茎,至5、6月间梗颈顶端开花,花一朵或数朵,单瓣色黄,有香味,微甜。一般在花蕾即将开花前采摘上笼蒸馏,再晒或烘成干菜即成。  当地人民在金针菜种植和加工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种植上以传统方式耕作,有机肥料施培,无公害无污染,并摸索和掌握了采收、蒸制、晾晒(或烘干)的独特加工工艺,故加工出的金针菜色泽黄亮、体形大、口感好、气味香。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方传统产业的发展和保护,兴建了绵延十数里的5000亩金针菜基地,培植了地方金针菜加工龙头企业,进行金针菜的深加工开发,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金针菜产业。2003年国家农业部认定郑楼金针菜为“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富嘴”牌金针菜被宿迁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定为“宿迁市名牌产品”,并通过了省级绿色食品认定。传统产业的开发保护,使郑楼的菜农亩种金针菜效益达到3000元以上,许多菜农因此改变了贫困面貌,迈上了小康之路,“富嘴”牌金针菜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餐桌珍品。

曾几何时,郑楼人民与粉丝结下了浓厚情意,郑楼因粉丝而名声远播。在郑楼付咀一带加工粉丝历史可追溯千年之久,由于当地的特定气候和土壤环境,使得郑楼种植的山芋所加工出的淀粉结构与他地所产迥然有别,风味独特,加工的粉丝色泽晶莹剔透,入口气味芳香,口感柔中含韧,绵而爽滑,食之难忘。当地人民在粉丝加工方式上,以手工为主,工艺十分讲究,用水极为考较,流程颇为繁杂,加工出的粉丝与别处所产相比触目可辨,缕缕粉丝细长均匀,丝体剔透,入锅久煮不糊,口感极佳。由于工艺复杂,所产数量有限,几乎被外地的“大娘水饺”、“金陵鸭血粉丝”等商家定购一空,市场颇为紧俏。尤其在山芋淀粉的提取和纯化方面,当地加工户自有妙方。  郑楼粉丝历史悠久,相传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沿运河南巡,龙船泊港留宿于郑楼境内的“崔镇”小镇(今张渡村境内),品尝了当地的粉丝,赞不绝口:“真乃玉丝也!非富嘴而难常食之”,因郑楼的“崔镇”与“摧朕”谐音,乾隆皇帝在此仅留一宿即匆匆离去,临行还嘱人带走粉丝待入京御用,地方官员为不负钦命,连夜于百姓家中征集十余大车加工精细的粉丝,于黎明时分运抵运河口,装船而行。南宋名将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去大都(今北京)时也曾途经今张渡、胡李一带运河之上,并宿于“崔镇”,尝罢当地粉丝,颇感口味独特,兴致倍增,执笔留诗一首《崔镇驿》“万里中原役,北风天正凉;黄河漫道路,苍耳满衣裳。野阔人声小,日斜驹影长,解鞍身似梦,游子意茫茫。”文天祥离别之时,百姓含泪送别,精心烹制当地特产的粉丝汤为其饯行,留下一段“缕缕粉丝缕缕情”的佳话。近年来,付咀的粉丝加工规模日渐扩大,粉丝已俏销大江南北,为寻常百姓所尝,地方党委政府更是大力扶持和保护地方的传统产业,不断培植加工大户,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特别是粉丝加工企业“宿迁市金泉经贸有限公司”,更是严格控制粉丝加工工艺流程,不断发掘传统工艺流程秘方,制定和执行国家有关标准,使粉丝加工惠及百姓,让百姓因粉丝而致富,郑楼因粉丝而闻名,由于百姓因此致富,粉丝基地的“付咀”(原叫付咀村)也就为百姓改称“富嘴”了,“付咀”的粉丝便也成了“富嘴”粉丝,如今“富嘴”粉丝的品牌已名声远播,郑楼的百姓也与粉丝结下不解之缘,是真正的“缕缕粉丝缕缕情”了。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加快宿迁经济发展座谈会精神,响应市委、市政府“全党抓经济,全市谋发展,全民共创业”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解放思想,全民创业的号召,加快郑楼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郑楼乡积极联系、协商,终于在我镇太平村兴建温室大棚基地。太平村蔬菜园区位于郑楼镇太平村,由我镇大学生村官程朱巍、叶婷婷、潘宇和创业大户臧道科等共同创建,基地规划占地200亩,总投资100万元以上,其中大学生村官自筹资金10万元。一期现已投入使用160亩,年可生产蔬菜600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采取农业合作社模式,大学生村官具体经营,且得到镇村扶贫资金的支持。项目建成后预期年产值120万元,带动劳动力50人就业,为太平等周边村(居)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平台。下一步,郑楼镇党委、政府将按照 “一统三分”战略的总体规划,坚持发展专业与外扩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大户规模种植、股份合作、向外扩展等多种途径扩建高效设施蔬菜基地。同时,以蔬菜产业为特色,以品牌、规模、效益为重点,在规模上做大,在品种上做全,在品质上求优,在生产上做专。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自然生态型产业向绿色观光型产业转变,形成专业的合作经营组织和营销网络,努力挖掘市场潜力,使蔬菜产业成为郑楼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城乡市民“菜篮子”的主要来源。

宿迁市明阳牧业位于宿城区郑楼镇太平村、金沟村境内,是郑楼镇2012年新引进的生态养殖项目。该项目由广东客商董小顺老板投资5000万元兴建。项目占地100亩,建设高标准养殖圈舍10000平方米,建设办公楼、消毒室、配种室等辅助设施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项目于2012年1月开始施工,10000平方米高标准养殖圈舍已于4月底竣工,办公楼、消毒室、配种室等辅助设施于5月底竣工,6月份开始投入生产养殖,目前已从上海引进300头湖羊开始生产养殖。

图片 (3张)

太平村积极流转土地100余亩,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现已与外地客商和本地种植大户签订蔬菜大棚承包协议,对于吸引富余劳动力和促进我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周边

太平村睹退佩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新陈路

周边村庄

太平村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

太平 地址:宿迁市宿城区

太平庄 地址:宿迁市宿城区

郑楼村 地址:宿迁市宿城区

前太平庄 地址:宿迁市宿城区

永平村 地址:宿迁市宿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