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岭镇

侍岭镇 侍岭镇地理交通 侍岭镇历史文化 侍岭镇经济发展 侍岭镇资源产业 侍岭镇资源丰富 侍岭镇工业基础 侍岭镇历史文化 侍岭镇后发优势明显 侍岭镇环境优越


宿豫区侍岭镇是马陵山脉东延的一条山岭,因岭上居民侍姓较多而得名。清代属北仁乡,民国初年属邵店市,后属第六区,民国30年后属宿迁县邵店区。解放初属来龙区侍岭乡,1957年撤区并乡时,新组建了侍岭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2000年撤乡设镇。现辖10个行政村,31116人(2017年),总面积58.15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4.5万亩。从骆马湖沿沂河向东、在新沂河的南岸,镶嵌着一 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侍岭镇地处宿迁市市区的东北部30公里,为宿豫、沭阳、新沂三县(市)交界。侍岭镇地处 宿迁市市区的东北部30公里,为 宿豫、 沭阳、 新沂三县(市)交界。东距沪宁高速公路30公里,西距徐州观音机场90公里,距宿(迁)新(沂)一级公路10公里,南距宿(迁)沭(阳)一级公路8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详情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所有特殊区域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介绍

宿豫区侍岭镇是马陵山脉东延的一条山岭,因岭上居民侍姓较多而得名。清代属北仁乡,民国初年属邵店市,后属第六区,民国30年后属宿迁县邵店区。解放初属来龙区侍岭乡,1957年撤区并乡时,新组建了侍岭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2000年撤乡设镇。现辖10个行政村,31116人(2017年),总面积58.15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4.5万亩。

从骆马湖沿沂河向东、在新沂河的南岸,镶嵌着一 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侍岭镇地处宿迁市市区的东北部30公里,为宿豫、沭阳、新沂三县(市)交界。

侍岭镇地处 宿迁市市区的东北部30公里,为 宿豫、 沭阳、 新沂三县(市

)交界。东距沪宁高速公路30公里,西距徐州观音机场90公里,距宿(迁)新(沂)一级公路10公里,南距宿(迁)沭(阳)一级公路8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侍岭历史文化悠久,境内古遗址、古墓群众多,主要西周时期的斗墩遗址;东周时期的黄庄遗址;汉时期的汉城遗址、邱墩遗址、徐宅子遗址、乌鸦墩墓葬群、洪武墩墓葬群等。

其中,乌鸦墩墓葬群曾出土砖室墓、石椁墓及砖结构墓,1984年发掘出一座画像石墓,石上刻有车、马、 人物、禽畜等画像;洪武墩墓葬群,分布有土坑木椁墓、砖室墓多座,出土文物有陶壶、陶瓿、铜镜、铜弋、铁剑、五株钱等。另外境内还有唐朝时期留下的古井一座。

解放战争时期侍岭还是苏北大战的主战场。1946年12月13日-19日,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在地方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于人和圩也就是现在的侍岭镇吴圩村境内,同来犯的国民党69师进行了7昼夜的浴血奋战,歼敌2.6万人,击毙敌军师长戴之奇,陈毅司令员留下了“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的光辉诗篇。

上个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侍岭一跃成为 侍岭镇 原淮阴市 的50强乡镇,2001年在宿迁市乡镇综合实力排名中处111个乡镇的第30位,2004年又上升到了28位。近年来侍岭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800多万元,侍岭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工业经济规模壮大,农业调整成效显著,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夯实了基础。

侍岭在20世纪90年代,因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原宿迁市的排头兵,原

淮阴市的50强。2001年全市乡镇综合实力排名在111个乡镇中处第30位,2003年升至28位,2004年升至26位。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7亿元,财政总收入450万元。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侍岭的工业经济规模壮大,农业调整成效显著,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侍岭镇工业经济形成以玖久丝绸有限公司为骨干的众星拱月之势。创办于1986年的缫丝厂,坚持不断地加大技改投入和机制转换,1998年5月成为新组建的省级“玖久集团”的核心企业,2002年6月28日28名股东募股408万元,实施民营化改制,拥有 缫丝、织绸、炼染、 丝棉、福利厂5个分厂,集团资产2.9亿元,年实现销售2亿多元,税收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全镇整体形成了茧丝绸、板材加工、粮食加工、黄砂采运、建筑建材、电子电器、精密铸造、家具生产、地毯编织等产业群体,年实现工业产值6亿多元。

侍岭的农业产业结构,经过多年来不断调整,逐步得到了优化,形成了优质稻麦、 蚕桑、水产、林业等主导产业。水稻种植面积2.4万亩,年产水稻1.3万吨,小麦面积2.65万亩,产量在1.1万吨,年粮食总产达2.4万吨;优质蚕桑面积6000亩,年发种量1.2万张,产茧450吨;水产上形成藕(稻)田套养面积2000多亩,林经(粮)套作面积3000多亩,蔬菜面积3000多亩。

林业资源丰富, 杨树活木保有量达1200万株以上。围绕上述主导产业,着力培育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茧丝绸、粮食加工、 板材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经营,“侍岭”牌白厂丝、“江鹏”牌大米、“三汇”牌荷藕畅销市场。其它如花卉苗木、杞柳、食用菌等特色品种得到较快的发展。

侍岭的养殖业通过品种改良,扩大规模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年饲养 生猪1.5万头, 山羊1.2万只,家禽15万羽,肉牛200头,形成了一批规模养殖大户。侍岭镇内转外输劳力达6000多人,从事非农产业增加收入已成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侍岭镇

岭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抓手,培育了蚕桑、水产、林业等主导产业。全镇有桑园面积6000多亩,并以此为基地,形成了以省级玖久集团核心

企业江苏玖久丝绸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茧丝绸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成为全市蚕桑生产的重点镇,被誉“茧丝绸之乡”。全镇有生态种养塘口2000多亩,实施藕(稻)鱼套养的生态种养模式,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延伸产业链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侍岭镇按照“绿色宿迁,生态家园”的整体规划和要求,唱响激昂的生态恋曲,开展声势浩大“杨树产业年”活动,连续五年栽植杨树200多万株,全镇新植成片林近万亩,绿色通道3000多亩,以及微型林网、特型林网、座台植树等,杨树活木总量达1200多万株,营造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大氧吧、农民增收的绿银行、加工增值的大基地。

麦浪翻滚,稻花飘香。在粮食作物生产上,侍岭人民紧紧跟随着时代的步伐,瞄准人们崇尚绿色食品的心理,追求健康的理念,引进了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建成了2万多亩无公害稻麦生产基地,2003年通过了省无公害产品认定机构的认定,为从事粮食深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围绕农业的产业化,侍岭镇以品牌经营的核心,实施品牌农业,“梅花”牌、“雪松”牌白厂丝、“三汇”牌荷藕、“江鹏”牌大米等一批市优产品畅销市场,全面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东西流向的新沂河,在境内有20多公里,蕴藏着大量的优质黄砂,每天采砂船采砂不停,运砂车车水马龙,真可谓日出斗金,成为侍岭镇主要财源之一。侍岭的养殖业通过多年的品种改良,已为传统的养殖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境内三元杂交猪、波尔山羊、良种家禽饲养,形成一大批规模养殖大户,全镇年饲养生猪2.5万头、山羊2.1万只、家禽150万羽。

以其合理的价格、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大市场。侍岭还在 花卉苗木、 杞柳、 荷仁豆、 食用菌等特色品种下功夫,培育了一批特色品种种养大户,在探索效益农业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侍岭有着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闲置的厂房、场地等资源优势和三个集贸市场贸易流通优势,成为经商的宝地,投资的热土。

侍岭镇资源十分丰富

全镇有桑园面积6000多亩,并以此为基地,形成了以省级玖久集团核心企业江苏玖久丝绸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茧丝绸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成为全市蚕桑生产的重点镇,被誉“茧丝绸之乡”。

全镇有生态种养塘口2000多亩,实施藕(稻)鱼套养的生态种养模式,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延伸产业链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侍岭镇按照“绿色宿迁,生态家园”的整体规划和要求,唱响激昂的生态恋曲,开展声势浩大“杨树产业年”活动,连续五年栽植杨树200多万株,全镇新植成片林近万亩,绿色通道3000多亩,以及微型林网、特型林网、座台植树等,杨树活木总量达1200多万株,营造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大氧吧、农民增收的绿银行、加工增值的大基地。

麦浪翻滚,稻花飘香。在粮食作物生产上,侍岭人民紧紧跟随着时代的步伐,瞄准人们崇尚绿色食品的心理,追求健康的理念,引进了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建成了2万多亩无公害稻麦生产基地,2003年通过了省无公害产品认定机构的认定,为从事粮食深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围绕农业的产业化,侍岭镇以品牌经营的核心,实施品牌农业,“梅花”牌、“雪松”牌白厂丝、“三汇”牌荷藕、“江鹏”牌大米等一批市优产品畅销市场,全面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东西流向的新沂河,在境内有20多公里,蕴藏着大量的优质黄砂,每天采砂船采砂不停,运砂车车水马龙,真可谓日出斗金,成为侍岭镇主要财源之一。

侍岭的养殖业通过多年的品种改良,已为传统的养殖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境内三元杂交猪、波尔山羊、良种家禽饲养,形成一大批规模养殖大户,全镇年饲养生猪2.5万头、山羊2.1万只、家禽150万羽。以其合理的价格、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大市场。

近年来,侍岭还在花卉苗木、杞柳、荷仁豆、食用菌等特色品种下功夫,培育了一批特色品种种养大户,在探索效益农业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侍岭有着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闲置的厂房、场地等资源优势和三个集贸市场贸易流通优势,成为经商的宝地,投资的热土。

侍岭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抢抓全省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机遇,成功地创办了侍岭缫丝厂等一批乡镇企业,尤其是侍岭丝厂,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当年靠115万元贷款创办的小型缫丝厂,已经成长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江苏玖久集团,2002年6月的民营化改制,2004年8月的深化内部改革又为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营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集团总资产2.9亿元,年实现销售2亿多元,税收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

近年来,侍岭镇又瞄准膨大工业经济总量,壮大工业经济规模这一目标,实施工业突破战略,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吸引外来客商投资兴业,先后有60多个大小项目落户镇区和区工业园区,外来客商涉及浙江、广东、上海、张家港、河北、山东以及台湾等省市,他们的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成功实践,实现了“客商赚钱我发展”的“双赢”。目前全镇形成了茧丝绸、板材加工、粮食加工、黄砂采运、建筑建材、电子电器、彩塑包装、造纸染料、玻璃工艺、精密铸造、家具生产、地毯编织、制鞋等产业群体,侍岭人正大踏步地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侍岭镇

侍岭是老革命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全镇在外地任职干部有近百人,其中副处级以上的有10多人。当代名人有从事核聚变研究的中国核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院副研究员盛光昭, 海洋动力学研究荣获国家级奖励的山东海洋学院 侍茂崇,采色电视技术研究开发领先全国的 江苏电视台开发部主任姜汉庄,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曹池成,合肥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邹以香,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的 胡玉书等。

侍岭境内古遗址、古墓群众多,主要西周时期斗墩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东周时期的 黄庄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

汉时期的汉城(土城)遗址,面积7万平方米;邱墩遗址,面积3万平方米;徐宅子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乌鸦墩墓葬群,墩高5米,底径约70米,曾出土 砖室墓、石椁墓及砖结构墓,1984年掘出一座画像石墓,石上刻有车、马、人、物、禽畜等画像;洪武墩墓葬群,墩高5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墩上分布有土坑木椁墓、砖室墓多座,出土文物有 陶壶、 铜镜、铜弋、铜镞、 铁剑、 五株钱等,另外还有唐时期留下的古井一座(砂砖厂北院)。

侍岭是解放战争初期苏北大战的主战场,1946年12月13日至19日,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在地方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于人和圩(现吴圩村)同来犯的国民党69师进行了7昼夜的浴血战后,歼敌2.6万人,击毙敌军长戴之奇,陈毅司令员留下“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的光辉诗篇。解放后兴建了吴圩烈士陵园,2001年全镇党员干部捐款重修了陵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侍岭沿沂河东西分布,而沂河是国家批准的排污通道,因此,侍岭就具有了发展轻污染化工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市经济开发区北区在境内的兴建更加凸显了这一优势。

按照市总体规划和要求,这一化工园区主要是引进医药、印染、造纸、化工等轻度污染项目,重点建成现代化高效生态化工制造业基地。

目前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加紧实施,和友公司2亿元的技改项目、流星工业园5000万元的印染项目、柯林公司1800万元医疗危险废弃物处置项目、6000万元常发化工项目、投资4亿元的恒升纸业项目已经开工。这里将成为医药、印染、造纸、化工等产业发展的黄金宝地。

侍岭镇交通十分便利,南距宿(迁)沭(阳)一级公路8公里,东距沪宁高速公路30公里,西距宿(迁)新(沂)一级公路10公里,规划的洋(河)新(沂)高速穿越境内,镇内二级路、三级路、四级路四通八达,全部实现了灰黑化、等级化,交通条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侍岭镇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市场繁荣。侍岭镇认真落实兑现市、区有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其中主要有进区工业园区的项目土地出让金每亩1.5万元,进镇项目土地出让金更加优惠。增值税前5年按25%返奖,企业所得税前5年全额返奖等,并全方位为客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同时,全面落实创建平安乡镇的各种措施,着力打造投资乐园,让客商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得更好、回报的更多、生活的更舒心。

坚强有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侍岭镇领导班子,决心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省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区域共同发展会议赋宿迁“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管理制度、改革举措”和支持引导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

进一步弘扬“淮北大寨”精神,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坚持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和谐辉煌的新侍岭。

周边政府机关

宿迁市侍岭镇人大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府前路18号

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林人和圩社区村民委员会 地址:宿迁市宿豫区

周边福利机构

侍岭镇敬老院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侍姚线大墩社区居民委员会北

周边村庄

侍岭村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

岭西村 地址:宿迁市宿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