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夏村
高墟大米, 高墟大米产品特点, 高墟大米产地环境, 高墟大米历史渊源, 高墟大米生产情况, 高墟大米产品荣誉, 高墟大米地理标志, 高墟大米历史文化
高墟大米,江苏省宿迁市 沭阳县 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沭阳县 高墟镇 是江苏省优质粳稻生产基地,有近千年水稻种植历史,该镇土质具备碱性米种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出产的大米色泽晶莹,外形美观,犹如珍珠。2015年试种成功的“高墟碱米”,蒸煮的米饭清香爽滑,口感香甜;米粥黏稠、软糯,米汤厚实青白,营养丰富。 2019年6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正式批准对“高墟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详情
高墟大米,江苏省宿迁市 沭阳县 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沭阳县 高墟镇 是江苏省优质粳稻生产基地,有近千年水稻种植历史,该镇土质具备碱性米种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出产的大米色泽晶莹,外形美观,犹如珍珠。2015年试种成功的“高墟碱米”,蒸煮的米饭清香爽滑,口感香甜;米粥黏稠、软糯,米汤厚实青白,营养丰富。 2019年6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正式批准对“高墟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产地环境
气候条件
高墟大米产地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日照时数2384.5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年平均降水量92档兵谜3.7毫米。当地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为水稻成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水稻从8月底抽穗,10月底成熟。灌浆期间,正格精值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昼夜温差8℃以上,有利只记戏愚于水稻灌浆,形成优质稻米。土壤水源
高墟镇多年前曾为湖泊,水生物丰富, 有机质 丰富,干涸后市谅燥土层深厚肥沃,以 黏壤土 为主,适宜优质大米的生长。经权威机构反复监测论证,高墟镇的土壤是天然的海淤土,呈 弱碱性 ,有机质平均含量达1谜店尝9.97迎旬叠克/千克, 速效钾 含量为191.23毫克/千克, 速效磷 含量为13.9毫克/千克, 全氮 为1.4克/千克,均高于周边乡镇。 除了土壤好之外,高墟镇还有清洁丰富的水资源,保证了稻田灌溉,其茅项驼境内 古泊河 、 蔷薇河 、 黑龙河 享犁等主要河流穿境而过,其中古泊河、蔷薇河上游无工业企业,水质原生态、无污染。历史渊源
据《 海州志 》记载,北宋时,高墟农民就开始种植稻麦,到北宋中叶已实现稻麦两熟。 另据《 沭阳县志 》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墟镇不断增加投入,实施“旱改水”,改良土壤,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技术,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是沭阳县重要的产粮区。其中,20世纪70年代种植的粳稻“桂花黄”,曾闻名周边县市。 2015年,在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安全所研究员 石志琦 的指导下,“高墟碱米”试种成功。“高墟碱米”优选适宜品种,兼顾品质与抗性,注重食味,同时推行精准化种植,通过适期播种、精量稀播育壮秧、精细机插、群体定量调控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既提高了“高墟碱米”的纯度,又提升了整体品质。生产情况
2019年,沭阳县高墟镇耕地面积达6.5万亩,全部种植水稻,年产稻谷3.9万吨、大米2.6万吨,拥有江苏省面积最大的无公害稻米基地。产品荣誉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高墟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宿迁市沭阳县高墟镇所辖高墟居委会、邱谷村、刁夏村、三荡村、马沟村、穆庄村、龙河村、纲要村、古泊村、古莲村共计10个村(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8′14.7″~119°03′20.4″,北纬34°18′30.94″~34°24′22.75″。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专用标志使用
凡在本规范规定的地域内种植的“高墟大米”生产者,均可申请使用本地理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标注“高墟大米”及其地理标志编号和组合图案。标注时可采用标牌、印刷等方法,但均需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用标识设计使用手册》的规定和要求。历史文化
高墟镇悠久的稻米种植历史孕育了灿烂的米文化,“稻花香四邻,笑语迎客来”的美誉盛传,名扬八方。 清代小说家 李汝珍 于《 镜花缘 》第51回中,“走穷途孝女绝粮,得生路仙姑献稻”描写的就是高墟一带民众乐善好施,又以稻为“仙”物。周边
高墟镇刁夏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周边村民委员会
圮髅村氽刁夏村民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周边道路
刁夏线
地址:宿迁市沭阳县
周边村庄
刁夏村
地址:宿迁市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