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下村

尖山下村 尖山下村简介 尖山下村历史 尖山下村斗争史话 尖山下村经济发展 尖山下村山村新貌 尖山下村荣誉 尖山下村生态风貌 尖山下村“蚂蚁窝”的故事 尖山下村道通民心


尖山下村位于萧山市西南部,坐落在浦阳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辖4个 自然村,有396户,1381人。 耕地60亩,围垦区耕地132亩,山林5382亩。1989年9月,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尖山下村和其所在的云石乡,为革命老根据地乡(村)。尖山下村位于 萧山市西南部,坐落在浦阳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属云石乡。辖尖山下、上门、洪潭桥、长爿田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尖山下。村区东有庾青岭,西接蜈蚣山,南绵梧桐岭,北连下石岭。村北山口有萧(山)金(华)公路通过。蜿蜒曲折的凌溪沿山道穿村而过,从西南流向东北,溪两边有狭窄的沟谷平地。有396户,1381人。耕地60亩,围垦区耕地132亩,山林5382亩。尖山下村最早为鲍姓、闻姓人聚居。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兵南侵 江南时,有鲍姓兄弟二人为避战乱从余杭移居尖山下。闻氏随宋室南渡定居于尖山下。继后,明洪武年间(1368...

详情

尖山下村地名网_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尖山下村资料简介
  尖山下村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109102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109。尖山下村与中心社区、滨南社区、沈村、佛山村、马谷村、上董村、张家弄村、郁家山下村、骆家舍村、方溪村、顾家溪村、枫桥村、青山村、八都村、半山村、三头村、大石盖村、石马头村、河杨湖村、南三村、戴村、东风村、永富村相邻。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尖山下村介绍

尖山下村位于萧山市西南部,坐落在浦阳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辖4个 自然村,有396户,1381人。 耕地60亩,围垦区耕地132亩,山林5382亩。1989年9月,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尖山下村和其所在的云石乡,为革命老根据地乡(村)。

尖山下村位于 萧山市西南部,坐落在浦阳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属云石乡。辖尖山下、上门、洪潭桥、长爿田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尖山下。村区东有庾青岭,西接蜈蚣山,南绵梧桐岭,北连下石岭。村北山口有萧(山)金(华)公路通过。蜿蜒曲折的凌溪沿山道穿村而过,从西南流向东北,溪两边有狭窄的沟谷平地。有396户,1381人。耕地60亩,围垦区耕地132亩,山林5382亩。

尖山下村最早为鲍姓、闻姓人聚居。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兵南侵 江南时,有鲍姓兄弟二人为避战乱从余杭移居尖山下。闻氏随宋室南渡定居于尖山下。继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永乐年间(1403~1424)、嘉靖年间(1522~1567)和清初,先后有姜姓、朱姓、杨姓、邵姓人氏因喜爱长潭一带青山怀抱,绿水长流,风景宜人,分别从富阳、暨阳和萧山朱村桥、曹家桥等地迁徙尖山下。于是鲍、姜、杨、邵等氏族聚居上门、尖山下、洪潭桥、长爿田等地,生息繁衍,遂成村落。其中闻姓人丁不旺,多生女子,闻氏逐渐减少至无。现全村主要有姜、鲍、杨、邵、朱、葛6姓。

本世纪20年代,尖山下村和其所在的云石乡一带曾发生过震惊四乡的“铁血团”砍竹暴动,至40年代又有浙东金萧支队、萧富区武工队的革命 活动。 20年代,云石乡一带由于纸业 不景气,许多槽户宣告破产,大批纸工被解雇失业。又逢灾荒,生计无着,山民生活苦不堪言。1928年春,中共萧山县委委员钟阿马按照 县委指示在云石乡一带建立了农民武装组织“ 铁血团”,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废除 高利贷等革命斗争。上堡村大地主钟麟俦与义桥震泰钱庄勾结,利用震泰钱庄到上堡收债的机会,强迫负债户要以山产作抵押,激起山民的愤慨。为了保护山民利益,钟阿马带领“铁血团”和山民进行砍竹暴动。他们上山砍伐震泰钱庄所属山地上的 毛竹、树木,并将已经抵押的农民山产归还原主,又先后到钟麟俦等地主山上砍树100多株、毛竹4万余斤、没收纸料35件。这时,尖山下村民也组织起来,造了槽主姜松金的反,要求增加工资,开放纸行,还用刀砍姜的住宅,砸碎宅中的家具物件……一时间,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令当局惶恐不安。1929年4月19日, 浙江省保安队和萧山县警察70余人至云石剿捕, 钟阿马指挥“铁血团”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这场为时数月的砍竹暴动失败。

1948年,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主力经常在尖山下村一带活动。是年10月,与国民党萧山自卫中队的埋伏小队在村区相遇交火,战斗激烈。当时,有一名金萧支队战士负伤,由村民设法掩护转移。同年11月,中共路西县委领导的萧富区武工队成立。自此,尖山下村常有武工队出入,村的墙上时有“打倒 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等标语出现。

1989年9月,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尖山下村和其所在的云石乡,为革命老根据地乡(村)。

1949年前,尖山下村的5000余亩山林、60余亩旱地及40套槽具,有80%被3户地主占有,广大村民只能长年给槽户做工糊口。遇上纸业萧条,村民只能外出逃荒。抗日战争时期,上门60户村民就有42户离乡谋生。

1949年后,农业生产得到发展。1969~1972年,在钱塘江滩涂围垦造田13 2亩,使村民口粮在国家供应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1979年人均口粮达到600斤。但农林生产单一化,又由于1958年“大炼钢铁”和60年代初的 自然灾害,山林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村民经济收入仍十分微薄。1980年,全村农(林)业收入30.69万元,人均收入仅141元。1983年,农(林)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村1173亩疏林、荒山划为农民自留山,2205亩毛竹、林山承包到户,2004亩统管山由集体经营。1988年,又在远离村区的围垦地区建立了 农业车间,有粮食地60亩、渔塘36亩、笋竹70亩,猪场2个。全村农(林)业收入由1980年的30.69万元增加到1992年222.78万元。

1975年,村办萧山滤纸厂建立,初期以手工为主,年产值仅2万元。1980年,萧山造纸厂建成投产,是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6.4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5.73万元,实现利润4 .15万元。1988年,尖山下村和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合作联办了杭州江南电热蚊香厂。企业引进两条 日本全自动流水线,形成年生产灭蚊原纸片15亿片、灭蚊药片400万盒、电热灭蚊器100万只的规模;产品销往全国100多家单位,其中浪潮牌灭蚊原纸片1990年获浙江省新产品骏马奖和杭州市新产品、新技术奖。1990年起,电热蚊香厂被评为萧山市一级企业。1991年,杭州浪潮实业公司成立,下属工厂3家,拥有固定资产480万元,职工680人。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5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300万元,实现利润105万元,分别为1980年的44.3倍、89.4倍、25.3倍。是年人均收入1800元,是1980年的12.8倍。1988年起,尖山下村连续5年被评为云石乡人均收入最高村。

自1984年起,尖山下村实行养老补助金制度,凡男60岁、女55岁以上,每月可得养老金15~50元。1989年4月,投资45万元,新建小学1所。是年,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学生从幼 儿班开始到初中毕业均免费入学,并规定凡考上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给予300~800元奖励。1949年后,全村已有50余名学生升入中专以上学校,在外有博士生1名,担任教授1名。现村上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升学率均为100%。成人已完成扫除文盲任务。1989年9月,由村投资12万元建起地面卫星接收站,免费给村民安装闭路电视和400余只动圈 喇叭,成为萧山市第一个 广播电视共缆传输村。同时架通乡至村的通讯电缆,安装100门的电话总机1台,有70户村民装上电话。是年,尖山下村还建立老年乐园、青年之家,及村级卫生保健室。从1977年起,先后投资50余万元,扩建改建村庄道路。目前村中新筑一条宽8米、长830米的水泥路,两边植有 松柏,设置多处花坛、石椅,安装200余盏 路灯,还建有凉亭1个。1990年开始,村民住宅建筑实行规划管理,到1992年,有80%的户住进了两、三层楼的 新居,人均住房35平方米;60%以上的户安装卫生户厕及抽水马桶,露天粪坑已荡然无存;村民饮水均是井水和土建自来水。过去那种“弯弯曲曲石头路,黑古弄冬茅坑臭”的旧面貌已不复存在。现在,尖山下村已由“破旧房子多,大龄青年多”的穷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1990年,尖山下村被杭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老龄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被中共萧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 文明村、标兵村。现任村 党支部书记、浪潮实业公司总经理邵伟成曾获萧山市1989年度劳动 模范称号,并从1989年以来,每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厂长;现任村长鲍永甫当选为萧山市第八、九、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并被评为萧山市1992年度中共优秀党员。

蜿蜒曲折的小溪沿山道穿村而过,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是一幢幢漂亮的别墅、亭子、小桥、石椅……

这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叫尖山下村,位于戴村镇风景旅游度假区。在尖山下村,“共建生态家园、共享品质生活”已经成为全体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美丽新行动”。 2006年,村里新建了20只 垃圾箱,落实了保洁员。村里还制订卫生保洁、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了绿色家庭、卫生庭院的评比活动。

绿在身边生态美。2006年,村里花了10多万元,新增了四五百平方米的绿化带,建了两个大 花坛,如今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0%以上。

在村里,有十多个树种的树木,而村主干道旁的 桂花树和 法国梧桐长得郁郁葱葱,尤其引人注目。对这100多棵法国梧桐,村里每年两次,请专业人员进行修剪整枝。二十年前种下的桂花树,现在都有5米多高了,长得特别茂盛。在丹桂飘香的时节里,500多株桂花惹得附近村庄的村民结伴赶来欣赏。

村民姜云清,70多岁了,空闲的时候,他喜欢在在桂花树下的石椅上坐坐,看看村里的新变化。村里的旧房拆了,统一规划的新房子建起来了。茅厕也拆了,新建了3座新 厕所和2座 生态厕所,里面特别干净、没有异味。

“我们的生态村工作还只是刚刚起了个头,要真正实现现代化生态特色村,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村书记邵伟成告诉我们,“今年,我们还要建造2个污水处理池、3座公共厕所,再安装100只太阳能热水器,还想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

三面环山、一面依水给了戴村镇尖山下村得天独厚的资源,然而这个 山区里的小村庄却并没有坐享其成,学知识、用科技已成为一种新时尚。萧山本地独有的烤全羊是这里的特色,当农家院飘出了“ 烤全羊”的香味,萨友们一齐来到农庄品尝美味,持刀从烤羊身上切下肉来,尽情地吃,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非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

萧山区戴村镇尖山下村有座山叫“仔牛山”。 山腰上有一个凹型的大 土坑,看上去像张开的 河蚌;山体东西两面有大片奇特的石头堆,这些石头就浮在山体表面上,与其他山石完全两样。这些石头究竟来自何处?山腰上怎么会有个大土坑?

尖山下村村民议论纷纷,埋藏在大家心中多年的“蚂蚁窝”之谜终于快要有答案了。原来,这“蚂蚁窝”竟可能是 火山口,而成堆的“蚂蚁”有可能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尖山下村村民姜吾坑等人,沿着仔牛山山脚一条村民们开辟的小径,走了十几分钟的山路后,看到了一片巨大的石头堆。而这个被村民们称为“蚂蚁窝”的石坑,就是传说中的火山喷发遗迹。

里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岩石,从山腰至山脚呈倾泻状分布,甚为壮观。这些岩石大小不一,大的直径有五六十厘米,小的则只有拳头那么大。仔细观看这些大石,能看到其中镶嵌着很多碎石,以及一些类似火山岩的小石块。

仔牛山上岩石堆的岩石样本以及周边硅化岩,请教地质专家进行核查。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王孔忠在研究后初步认定,戴村镇仔牛山火山遗迹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其形成年代推测为1亿—1.2亿年的中生代,属侏罗纪晚期或白垩纪早期的火山喷发遗存。“但是是否留有火山喷口仍有待考证。”王院长说,从尖山下村村民对仔牛山山顶凹地的描述来看,该凹地有可能就是火山喷口。但因没有亲眼见到,无法确定是否真的存在火山喷口。尖山下村村支书邵伟成告诉记者,近日,浙江大学考古系的教授将对仔牛山的火山遗迹进行实地探察,届时,仔牛山山顶是否存在火山喷口将得到确认。

四通八达的通村公路仿佛遍及全身的 毛细血管,连接着农村生活的每个角落。市场信息与先进观念经它输送到农村,农产品、壮劳力由此出村闯天下。

经过4年多努力,2007年瑞安市乡村康庄工程全部建设完成,涉及20.7万人的277个行政村通上水泥路。至此,该市除12个海岛村及27个拟移民行政村外,37个乡镇、 街道的876个行政村都有了等级公路,实现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双百”目标。

尖山下村地处瑞安、瓯海交界, 海拔约400米。康庄工程建设前,这里只有一条2米宽的山道,日常生活用品都要翻过三个山头,到15公里外的瞿溪镇才能买到。村民们不甘心困守山中,纷纷外出,至2001年村中留守的不足200人,是典型的山区落后村。然而,随着去年康庄工程的完工,雪尖山下村民出村方便后,一些外出务工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

“能在家创业,谁还出去呢?”在外经商多年的金益涛说。他回乡投资建设了6个养鸡大棚,存栏量超过3万羽。如在以前,光养鸡场每天4吨的饲料,就够全村人手提肩扛的了。可现在,每天一辆卡车的饲料,就解决了金益涛的难题。

加上去年底瑞安市康庄办给进村道路沿途设置了清晰的指示牌,一些外地商人还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这个偏僻村庄购买高山生态土鸡金益涛养鸡场销售额达100多万元,这让他彻底安心在家发展。

随着道路畅通,尖山下村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常住人口回升至267人。回乡投资的村民利用高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种养业,一边开办猪、牛、鸡等多家养殖场,一边从事作物种植,探索高效特色农业。

道路畅通,拉近的是市场与偏远农村的距离,带来了农户在家创业的契机。这两者让外出村民愿意回乡致富,在乡村安家。

如果要问通村公路带来的显著变化,金川乡小林源村村民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是 房子。在这里,但凡水泥结构的房子,都是公路通村后建设的。

小林源村地理条件与尖山下村大致相同,是个货郎都不愿意来的村子。建筑材料从山下搬上来有3公里,搬运费比砖瓦泥沙还贵,让村民难以承受。于是,村里便只有木构的、石砌的、泥糊的房子,却没有一间水泥房。

这个怪圈终于随着 康庄路完工被打破。满载着建筑材料的卡车,让一间间水泥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以前无法上山的冰箱、彩电,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曾经要爬10多公里山路才能买到的杂货,如今搭车只要半个小时就能打个来回。

“更重要的是,老人就医、孩子就学有保障了。”村民周彩妹说。通路前,村里的孩子由于无法独立前往10多公里外的集镇中心学校,只能在教学条件较差的村小消磨光阴。而因求医路绵长,老人的医疗救助也无法保障。康庄大道,为他们铺出的是求学路和求生路。

如果说,通路后的小林源村村民生活是一张剪影,那么,康庄工程惠及的277个行政村、20.7万农户生活剪影叠在一起的便是幸福。不管因通路建起了商品房的陶山镇沙三村,还是因通路秀出千年木活字的平阳坑镇东源村,抑或因通路而开发的桂峰乡黄林村古村落,康庄路促进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通村路好处万千,原先村民虽然有造路的愿望,但是, 资金问题始终在困扰着他们。277个通路的行政村,多处山区,经济基础薄弱。按瑞安市康庄工程3.2亿元的总投资额,即平均每个行政村的投资额都超过100万元,这是当地难以负担的。

然而通路是民心所向,在平阳坑镇牛桥至界后段,在大南乡河岙底至杨思田段,不少路段都曾有过民间贷款、集资造路的尝试,却因资金问题未能完成。

2003年9月,根据《省交通厅关于实施乡村康庄工程的意见》开始进行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共计划实施路基、路面项目363个,涉及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277个行政村,合计620公里。这个长度超过了瑞安市2003年以前全部公路的总长。

此后4年多里,瑞安市一边充分利用各级补助资金,一边发动乡村自筹资金,逐步完成阶段性目标。去年,当桐浦、永安等最后5个乡镇的280公里通村道路达到通路率、硬化率“双百”要求后,整个工程终于告一段落。

随后,瑞安市又出台《乡村康庄工程安全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追加投资2000万元,用于道路防护栏、指示牌、转弯凸面镜的设置,让康庄公路真正达到等级公路水平,方便村民安全出行。

周边食堂

戴村镇尖山下村斓媾年老食堂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尖线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尖线

周边乡镇

戴村镇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周边村庄

尖山下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尖线

下戴村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

郁家山下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郁线附近

戴家山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S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