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潭村

欢潭村 欢潭村历史名村 欢潭村资源丰富 欢潭村概况


欢潭村位于 杭州市萧山区南部,距城区23公里,为乡人民政府驻地。辖欢潭、诸家、白水、万寿庵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欢潭。东与岳驻村以山为界,南临钱塘江支流浦阳江,西北与进化镇岭下沈村隔山相望。原属绍兴县,1950年划归 萧山。1992年,有746户。据浙江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欢潭村在新石器 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历史古迹和传说较多,著名的有岳飞率军掘潭饮水的欢潭和唐代古刹大岩寺。村口有一直径3 米,深约1 米的水潭,俗称欢潭。村名记载最早见诸1938年《绍兴县志资料》中的《天乐志》。村名来历据《田氏宗谱·欢潭记》:"欢潭者,因有天潭,故以潭名村。潭在村口湖堤边,宋时古迹也。周不数寻,深不及丈,四时澄澈,不涸不溢,水清味甘。自宋岳飞行军至此,饮潭水而欢,故名。"新编《萧山县志》也记载:"相传南宋岳飞率兵抗金,行军至村口,见泉水潭,欢饮止渴,故名。" 后人...

详情

欢潭村地名网_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资料简介
  欢潭村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10910426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109。欢潭村与鹿鸣社区、东山村、吉山村、华家垫村、沈家渡村、诸坞村、傅墩村、墅上王村、下畈底村、涂川村、天乐村、太平桥村、平阳村、华锋村、王家闸村、裘家坞村、云飞村、大汤坞新村、城山村、三江村、凤凰山村、岳联村、新江村、祝家村、三浦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欢潭村同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介绍

欢潭村位于 杭州市萧山区南部,距城区23公里,为乡人民政府驻地。辖欢潭、诸家、白水、万寿庵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欢潭。东与岳驻村以山为界,南临钱塘江支流浦阳江,西北与进化镇岭下沈村隔山相望。原属绍兴县,1950年划归 萧山。1992年,有746户。

据浙江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欢潭村在新石器 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历史古迹和传说较多,著名的有岳飞率军掘潭饮水的欢潭和唐代古刹大岩寺。

村口有一直径3 米,深约1 米的水潭,俗称欢潭。村名记载最早见诸1938年《绍兴县志资料》中的《天乐志》。村名来历据《田氏宗谱·欢潭记》:"欢潭者,因有天潭,故以潭名村。潭在村口湖堤边,宋时古迹也。周不数寻,深不及丈,四时澄澈,不涸不溢,水清味甘。自宋岳飞行军至此,饮潭水而欢,故名。"新编《萧山县志》也记载:"相传南宋岳飞率兵抗金,行军至村口,见泉水潭,欢饮止渴,故名。" 后人为纪念岳家军纪律严明,将泉水潭围成七角形,以青石板作栏,中间的一块栏石上镌刻着潭铭,定名"欢潭"。1990年,欢潭乡人民政府征地1.5亩,投资8万元,建成欢潭公园,内有单檐歇山式六角亭,名欢潭亭,有106平方米的管理房和 活动室,立乡碑1座。在欢潭村及附近一带,亦留下岳驻村、牛皋村、牛皋岭等纪念性的历史地名。 田姓为欢潭村的大姓,约占全村80%的人口。田氏原籍 河南开封府陈留县田家庄,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随驾南渡,定居于天乐乡(今欢潭乡),至明永乐年间,已历13世,时徙巨族实边,全族迁居陕西临洮,尚有一子因出继未迁,后复归本宗。现已传30余世。始祖田晟,官至司徒、鲁国公。除田姓外,还有诸、陈、王等姓。

村西北4华里处的大岩山,海拔451米,因山形似古代帝王诸侯之礼冠,故又名冕旒山。山上有大岩寺,也叫冕旒寺,相传为唐代名将尉迟敬德之子尉迟宝琳督造。寺有前后两殿及东西两厢,占地约2000平方米。旧时大雄宝殿正门之上悬"护国古刹"唐匾,现山门庙额上残存"住持僧慧敏敬立"字样。寺内佛像和清乾隆年间铸造的800余斤重的铁钟,在"文化大革命"时遭毁。现存建筑为明末遗存。相传大岩寺和杭州中天竺法净寺的开山祖师同是隋朝时来华的印度高僧宝掌。宝掌于开皇十七年(597)在杭州稽留峰北建中天竺,唐显庆二年(657)圆寂于浦江县宝掌寺。自称度世1072年,人称"千岁和尚"。大岩寺山门东面30米处有人工暗道一处,自南向北长15米,暗道边原有唐罗汉松2棵,现尚存1棵,基围达5.7米,高30米。

欢潭村三面环山,全村山林面积9493亩,耕地1904亩,人均有山林3.5亩,耕地近8分。"七五"期间,全村每年粮食总产量平均165万公斤以上,投售给国家的商品粮每年超过15万公斤,素有"山上是银行,田里是粮仓"之称。

1992年底,全村有杉木基地600多亩,用材林基地5000亩,毛竹基地2500亩,有茶园386亩,桑园180亩,其它果木等经济林150亩。已建立起木材、毛竹、茶叶、蚕茧等4个商品基地,水果生产成为村民新的大宗收入来源。1981年落实山林承包责任制后,全村还保留5000多亩集体统管山,建有林场,是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村林场获全国乡村林场质量管理奖。1992年林场经营面积6216亩,林木总蓄积量5.5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79万株,收入达206.38万元,比1991年增长17.8%。茶叶生产逐步向高档精致的"龙井"茶发展。现生产的"大岩绿峰"茶,1983年被评为 浙江省一类名茶,1991年在浙江省名茶评比会上又被评为优质名茶。此外,还开展养猪、养鱼等多种经营。

欢潭村在民国时期就办有公立中心学堂和私立民心学堂。1949年以来,特别是1978年后,村党支部、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近几年来,每年投入2万多元用于教育卫生事业。现有3个幼儿班,每年有100多名幼儿入托,入园率达85%以上。1987年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村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升入高中、中专的占初中毕业生数的40%以上。乡办初中、中心小学都设在村区。1992年,乡办中心小学有9个班,教师21人,学生379人,乡办初中设6个班,有教师19人,学生327人。

199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1100元,人均住房84平方米,均比"七五"期间增1倍多。同时,村里已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制度,现在主要是对村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5元生活补贴。村里文娱设施有文化活动中心、公园、老年俱乐部及两个篮球场。其中老年俱乐部,创办于1986年,为萧山市之冠。50年代初期,村区就有田雪标创办的平民医院和田曾基创建的红十字会。1953年,欢潭村被评为浙江省爱国卫生模范村。现有医务室两个。1984年,全村主要道路已铺成水泥路,建有机耕路31条,总长14.8公里,拥有各种车辆50多辆。

欢潭村蕴藏着丰富的矿泉水资源。从海拔451米的大岩山到村庄四周,挖地一二米深,一般就会有泉水溢冒。1988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大学地理系对村区矿泉水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考察,评价很高。

1973年以后开始发展工业,至今已有村办联户企业19家,主要门类有机械五金、竹木加工、针织服装、塑料造纸等。1992年工业产值849万元,利润25万多元。村办造纸厂是村区最大的一家企业,有固定资产60万元(其中1992年新增50万元),创产值330万元,利润15万元。

欢潭村是欢潭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乡中小学、卫生院、信用社、供销站、广播电视站、邮电所、文化站、汽车站等乡级机构均设在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欢潭村,1986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1990年村妇代会获萧山市市级妇代会称号。1991年被评为萧山市农业战线先进集体。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35人,60岁至70岁的人数更多,老龄工作任务很重。1992年村老人协会被评为萧山市开拓老年事业先进集体。

欢潭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著名的人物有:

田曾垲(1897~1977),字泽民,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先后任教于福建警官学校、福建农学院。1945年赴台湾。6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创建鸟学系,同时任台湾博物馆研究员,系英国皇家鸟类学会会员,曾任世界鸟学杂志台湾主编。

田曾基(1904~1979),1934年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上海吴淞卫生所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担任33医疗队中队长兼351区队队长。1938年,带领红十字会67医疗中队携药品器械参加新四军,以自己精湛的医术治愈了不少伤病员。皖南事变后,以红十字会成员身份,掩护、营救共产党人。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返回萧山。行医于欢潭一带。1950年后,历任华东军区高级干部疗养院、华东军区第一干部疗养院、解放军第31疗养院医生。1958年调南京农学院医务室。

阮未青,50年代农民作家。创作的小说《一分田》在《人民日报》等6种报刊发表,《人民日报》还发了短评,苏联《真理报》也转载。1959年创作的《共产主义诗画》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送北京向建国十周年献礼。1965年11月,阮未青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欢潭村有影响的人物还有:田子夫,1953年牺牲于朝鲜战场。复员军人田马松,1959年两上北京,分别出席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和全国烈军属、荣复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复员军人田建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三等功。村妇女主任丁松青是萧山县、杭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村支部委员田志仁是萧山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村主任田一文是萧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周边制造公司

杭州富埠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大湄线

周边酒店

杭州青沐寨营地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10组
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10组

周边医疗

杭州萧山欢谭医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欢潭村60号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欢潭村60号

周边小学

萧山区欢潭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大湄线北)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大湄线北)

周边村庄

欢潭村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大湄线
杭州市萧山区大湄线

杜家弄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G60(沪昆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