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村
西湖村 西湖村坑村 西湖村西湖村
分西湖、坑村两个自然村。梓桐镇西湖中大小岛屿形态各异,群岛分布有疏有密,罗列有致。群集处形成众岛似连非连,湖面被分隔得宽窄不同、曲折多变、方向难辨,形成湖上迷宫的特色景观,更有百湖岛、百岛湖、珍珠岛等千姿百态的群岛、列岛景观;岛屿稀疏处,湖面开阔、深远、浩渺,宛如海面。湖湾幽深多姿,景色绚丽多彩。坑村,别名坑村坞,系丁家、方家、周家三个自然村之总称。1958年以坑村坞名建立坑村大队,1970年因移民外迁,人口减少,石畈和坑村两队合并,仍名坑村大队。坑村属库边村。村民主姓方、胡、丁。方姓起源,据古书记载,方姓源出于炎帝榆罔的后裔。《明代方正学族谱序》认为,榆罔有子名雷,封于方山,号称“方雷”。方雷的子孙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将军,智勇过人。他曾奉命南征,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了大功。因此,后世各地的方姓宗谱,都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的说法。方氏源出于...
详情分西湖、坑村两个自然村。梓桐镇西湖中大小岛屿形态各异,群岛分布有疏有密,罗列有致。群集处形成众岛似连非连,湖面被分隔得宽窄不同、曲折多变、方向难辨,形成湖上迷宫的特色景观,更有百湖岛、百岛湖、珍珠岛等千姿百态的群岛、列岛景观;岛屿稀疏处,湖面开阔、深远、浩渺,宛如海面。湖湾幽深多姿,景色绚丽多彩。
坑村,别名坑村坞,系丁家、方家、周家三个自然村之总称。1958年以坑村坞名建立坑村大队,1970年因移民外迁,人口减少,石畈和坑村两队合并,仍名坑村大队。坑村属库边村。村民主姓方、胡、丁。
方姓起源,据古书记载,方姓源出于炎帝榆罔的后裔。《明代方正学族谱序》认为,榆罔有子名雷,封于方山,号称“方雷”。方雷的子孙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将军,智勇过人。他曾奉命南征,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了大功。因此,后世各地的方姓宗谱,都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的说法。方氏源出于河南,后世各地的方姓大多是从河南迁出的。
坑村方姓,祖籍河南郡。其祖先由歙东曹湖迁此.
胡姓起源见杜井村介绍。丁姓起源有五说:1、出自丁侯的后裔。丁侯为殷商诸侯。武王伐纠时,丁侯不从,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姓。2、出自姜姓,为姜太公后裔。其始祖为姜伋,以谥号为姓氏。3、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后裔。《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4、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姓氏,称丁氏。5、历史上的西域(今新疆大部)人名中,最后一字为“丁”的很多,进入中原后改姓丁。(济阳郡)
坑村丁姓,祖籍济阳郡。据载:明万历年间(公元1600年左右),仲珑公由仁和县北星关丁家洲迁外桐丁家(又名坑村)。
公元2007年11月,坑村与西湖合并为一个 行政村,定名西湖村。
西湖村,曾名西基坪。位于米岭脚。新安江水库形成后,部分社员于1959年后靠建村。村前库水碧波如镜,有杭州西湖之比拟,故名。
西湖作为行政村,现包括西湖、上坑坞、下坑坞三个自然村。村民主姓为毕、方、童。
据史书记载,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三千多年前的毕国,是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即渭水南北岸之地。毕公高传到春秋时势毕万之时,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封在魏,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所以,毕魏乃同脉也。
西湖毕姓,祖籍河南郡。
方姓起源见坑村介绍。
童姓起源见斗畈村介绍。西湖童姓系民国初期,由梓桐源童家迁居石洲里(现已沦为水域),1960年后靠至西湖村。
公元2007年11月,西湖、坑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定名西湖村。
周边村庄
西湖村
地址:淳安县西湖村计生服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