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村

海南村


海南村是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区 咸祥镇辖村。位于镇政府东2公里,北纬29°41′,东经121°47′,村委会驻中叉,辖中叉、陈佳、四份头、邵家、大礁面、上楼屋、下三叉7个自然村,因地处象山港南,故称海南村。有资料显示,全村总户数860户,人口2213人,该村有 耕地2442.3亩,其中 水田1321.9亩,旱地1120.4亩,主要种植 水稻、柑橘;主要有油脂化工、钢带制品、绣服等产业项目。农民年人均收入7291元。历史沿革海南村原属于球山乡,因它位于球山乡之南,以前村名为“球南”,上世纪60年代后才改名为海南,人们对此的解释是:靠海。这是个人口众多而居住相当分散的村庄。原是咸祥镇的第一大村。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因人口多,它没有被列入撤并行列,但已退居全镇第二大村。海南村共有7个自然村:大礁面、下三岔、中岔、邵家、四份兑、陈家...

详情

海南村地名网_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海南村资料简介
  海南村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21210122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212。海南村与金竹社区、芦浦村、里蔡村、外蔡村、横山村、咸一村、咸二村、王家村、咸三村、咸四村、咸五村、西宅村、咸六村、球东村、南头村、龚犊村、球山村相邻。 还有6个地名与海南村同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海南村介绍

海南村是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区 咸祥镇辖村。位于镇政府东2公里,北纬29°41′,东经121°47′,村委会驻中叉,辖中叉、陈佳、四份头、邵家、大礁面、上楼屋、下三叉7个自然村,因地处象山港南,故称海南村。有资料显示,全村总户数860户,人口2213人,该村有 耕地2442.3亩,其中 水田1321.9亩,旱地1120.4亩,主要种植 水稻、柑橘;主要有油脂化工、钢带制品、绣服等产业项目。农民年人均收入7291元。

历史沿革

海南村原属于球山乡,因它位于球山乡之南,以前村名为“球南”,上世纪60年代后才改名为海南,人们对此的解释是:靠海。

这是个人口众多而居住相当分散的村庄。原是咸祥镇的第一大村。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因人口多,它没有被列入撤并行列,但已退居全镇第二大村。

海南村共有7个自然村:大礁面、下三岔、中岔、邵家、四份兑、陈家和高楼屋。全村南北长达2公里,排列呈狭长型,最南面的是靠海的大礁面自然村,最北面的为高楼屋自然村。由于各 自然村相对独立,不相连,虽说从宁波来的620路公交车通到了这个村,但由于它是东西向经过高楼屋,因此,对于大多数海南人来说,乘公交车还需要走不少路,所幸的是,连接各自然村的海南公路靠着众人的热心相助,已浇成了水泥路,村民们外出方便多了。为感谢热心村民的这一义举,村里在海南公路的起点立了一块碑,刻上了捐款人的名字,并建了一座凉亭,名为海南亭。

村人以朱、陈、徐、邵姓为主,其中朱姓最多,占到了一半左右。但各姓的世祖是何时定居海南的,村人却说不清楚。从今年73岁的老人陈定兆口中,我们得知陈姓村民的来历。据说,陈家世祖是养鸭的穷苦人家,大概是在清朝嘉庆年间的一天,他将鸭子赶到了海边滩涂。他见滩涂上有小鱼小虾,放鸭不用喂养,于是就在这放鸭的好地方定居下来。说来也怪,陈家养了100只鸭,但每次可以捡回150只蛋。人们说,这是由于当时滩涂上野鸭生的蛋和家鸭的蛋混在了一起。陈姓人家由此发家。于是,陈家太公就想购置田产。一天,住在东边的陈家太公购置了一处田产,住在西边的太公没有买到田产,很是生气,但他不吵也不闹,只是将一根木棍扔了过去。住在东边的太公也照样不吵不闹,只将棍子扔了回来。后来,住在西边的太公也买到了田产。据说,陈家最盛时购置的田产长达2公里多。现在,陈姓人聚居的地方称为陈家自然村,一色地居住着陈姓人,共117户。

靠海吃海,这是海南人长久以来的传统。以前,他们以晒盐为生。老辈人常说,“大麦出须,晒煞弹鱼(书名为弹涂鱼)”,此时即是晒盐的最佳时间。他们将从滩涂上刨来的泥堆成高墩,淋以水,把淋下来的水放入锅中烧制。那时没有大锅,他们就用竹篾编成如七石缸大的土锅,两面涂泥。这样的土锅免不了要漏,而且补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锅里的卤水正沸腾时。海南人却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即是先向锅中倒入冷卤,随之用手紧抓泥巴顺着冷卤伸进热锅迅速补好漏洞。盐晒好后,海南人将它挑到二三十公里外的韩岭市出售。一担盐的分量起码在60公斤以上,走在又窄又弯来弯去的山路上非常艰难。

后来,中岔人曾经以抓黄鳝、抓鳖而出名。人们说,当时的中岔人只要路过河、沟,一眼就能看出里面是否有黄鳝,而在河里戳鳖也总是一戳就中。四份兑等自然村的人则出海捕起了鱼,这使出海捕鱼逐渐成为海南村的一大特色。原先他们撑的是木帆船,后来才改为机帆船、“铁壳船”。为此,解放初期村里还曾经出过一件大事:有一天,海南村和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共七八人撑着木帆船在近海捕鱼,突然风雨大作,船无法靠岸,一路随风漂流了3天3夜,大伙都以为这些人是有去无回了,所幸的是,当他们漂到日本海域,被正在捕鱼的日本单拖船发现,因而获救。

据说,海南人长期以来过着“耕海牧渔”的生活,就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大抓粮食生产时,村民们在从事粮食生产的同时,仍然出海打鱼。上世纪80年代,全村大小船只达到100艘左右,约有1/4的家庭从事海洋捕捞业。那时,渔民的年收入达到二三千元,远远高于从事粮食生产村民的收入,部分家庭还成了万元户。

说起渔家人,很多人都认为他们遍尝了各种海鲜,可渔家人告诉我们,不管是钱挣得多还是少,他们自己吃的是些没人要的或是卖不上好价钱的小鱼小虾,好一点的海鲜他们从来舍不得吃,都挑到集市上去卖了。在海南村,渔家妇女是卖海鲜的主力军,常常是男人10天半月地出海打鱼,回来后就什么都不干了(当地称之为“上船懒”),卖鱼、补网、做家务全是妇女的事。因此,年轻的渔家妇女挑担卖鱼往往是一头小孩一头鱼,近的到咸祥街,远的则要到塘头市或象山。

后来,由于沿海建起了标准海塘,一部分渔民就由海洋捕捞转为海水养殖,海南村的近900亩棉花田也改成了养殖塘,海南村从事海洋捕捞业的人渐渐减少。1998年,朱秀岳率先承包200亩田进行海水养殖,成为我区一大新闻,随之,我区的黄鱼育苗等多种试验都在该养殖塘中进行。海水养殖业成为海南村的一大特色,也是该村村级经济的主要来源。去年,海南村村级可用资金为4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300元。

近几年,海南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滋润,村民集资,村间道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大礁面自然村还建起了东海公园;作为全镇试点单位,海南村今年春节前完成了水改工程,自此,村民喝水又实现了一大跨越:先是用大嵩江水,后来用上了铁砂岭水库的水,现在则用上了梅溪水库的优质原水 。

周边乡镇

咸祥镇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