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岙村
道成岙村 道成岙村地理位置 道成岙村特产 道成岙村文化遗产
全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道成岙村道成岙村位于鄞州区东南方向的鄞奉交界处。它东面背靠海拔580米的白岩山,山头的黄坑,长年累月云雾笼罩;朝西面向 金峨山;南面朝前山,穿过前山,再经金峨弄山,即可到达邻金峨村朱家峰。道成岙村位于鄞州区东南方向的鄞奉交界处。它东面背靠海拔580米的白岩山,山头的黄坑,长年累月云雾笼罩;朝西面向 金峨山;南面朝前山,穿过前山,再经金峨弄山,即可到达邻金峨村朱家峰;北面山峰较高,为双峰尖石山,山头耸立,地势险峻,山背是后山大台,顺水流而下即是大岙村。整个村座北朝西,群山叠翠,前面空旷无比,环境优雅。目前,村现在共有住户881户,居民2371人,水田面积2248亩,山林5402亩。竹一直是道成岙特产,这里除盛产毛笋外,还有许多小竹山笋,如乌笋、黄杆笋、龙须笋、金竹笋、淡竹笋、鳗笋、花鼓笋、黄狼山笋、青竹笋、雷笋、苦...
详情全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道成岙村
道成岙村位于鄞州区东南方向的鄞奉交界处。它东面背靠海拔580米的白岩山,山头的黄坑,长年累月云雾笼罩;朝西面向 金峨山;南面朝前山,穿过前山,再经金峨弄山,即可到达邻金峨村朱家峰。
道成岙村位于鄞州区东南方向的鄞奉交界处。它东面背靠海拔580米的白岩山,山头的黄坑,长年累月云雾笼罩;朝西面向 金峨山;南面朝前山,穿过前山,再经金峨弄山,即可到达邻金峨村朱家峰;北面山峰较高,为双峰尖石山,山头耸立,地势险峻,山背是后山大台,顺水流而下即是大岙村。整个村座北朝西,群山叠翠,前面空旷无比,环境优雅。目前,村现在共有住户881户,居民2371人,水田面积2248亩,山林5402亩。
竹一直是道成岙特产,这里除盛产毛笋外,还有许多小竹山笋,如乌笋、黄杆笋、龙须笋、金竹笋、淡竹笋、鳗笋、花鼓笋、黄狼山笋、青竹笋、雷笋、苦竹笋等,分布在各个山头,唯有鳗笋多数生长在沿溪坑一带。茶叶也是这里的特产之一,白岩山的茶叶清朝鄞县志里都有记载。现在如黄坑茶山,甲岙岗、杨家岭、沙咀头茶山,新开发的廿亩岗、谷荫茶山。茶叶制作已从过去的手工茶炒青改良为机制茶,品种也有不断改善,正向有机茶发展。道成岙地处丘陵地带,土质为沙质土,生产的西瓜甘甜味鲜。近年来,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得到改良。1998年度荣获鄞县西瓜专业村称号。道成岙也多柑桔,茅坑庵桔子在方圆几十里内名声响亮。
道成岙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以朱金漆木雕、箍桶、打鑞最为有名,特别是朱金漆木雕传承人陈盖洪所制作的“万工轿”曾获得过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
在道成岙文化礼堂内,专门设置了非遗陈列馆,馆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木雕漆器、锡器和木质用具。据礼堂工作人员介绍,集齐这些成套的老物件可不容易,有的是村民捐赠的,有的是企业老板高价购买来的。“全村老小都在为这个馆出力出钱,大家都以此为骄傲。”
两项非遗的传承人陈宏义和沈福定在这古色古香的文化礼堂之内,为探访团展示箍桶和打鑞技艺。陈宏义家五代箍桶,这么多年,陈宏义一直没舍得放弃这门手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家族传承的历史渊源。
与陈宏义一样,沈福定的手艺也是祖传的。他的爷爷清朝时就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打鑞师傅,传授其父亲,父亲又将打鑞手艺再传授给两个儿子。如今,他的弟弟已经改行,只有他还在坚持。沈福定感慨地说:“过去,哪家姑娘要出嫁,要没几件像样的锡镴器,那真不好意思说出去,最豪华的十里红妆中,也少不了镴器。可是如今的年轻人,连镴器都没见过,不要说打镴了。”
眼下,老手艺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两位传承人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平时接到的订单也不少,传统手工艺已经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陈宏义指着手头正在制作的木桶说,这样的小木罐子,做一对需要三四天时间,木工做完还得上漆,市场价格超过千元。“以前,我们做出来的是日用品,如今成了‘艺术品’。现在的人喜欢纯手工制作的物件,买去当摆件。”
周边工厂
宁波市鄞良金州捋峨液压元件厂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周边村庄
道成北村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