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岩村

楼岩村 楼岩村历史沿革 楼岩村经济建设 楼岩村人文景观 楼岩村县地名志


楼岩村地处宁波市 奉化区尚田镇南部,分上楼岩和下楼岩两个单位村。光绪《奉化县志·山川》载:“楼岩,旧名牢岩,上岩壁立,下岩回头,如狮象形。”村以岩得名,方言“ 牢岩”称谓沿用至今。村里有500余户,1500余人,是尚田镇楼岩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楼岩曾被称为甘润、诗岩、甘坪等。2001年,撤销楼岩乡建制,并入 尚田镇。自宋朝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至清朝 宣统末年(公元1912年),为 明州奉化连山乡。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初期,为外连山乡。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 宁波专区奉化 溪口区甘润乡。1950年, 溪口区甘华、甘坪、诗岩三乡。1956年,撤区并乡,三乡并为甘坪乡。1958年, 人民公社化,为方门人民公社甘坪管理区。1961年,为方门人...

详情

楼岩村地名网_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田镇楼岩村资料简介
  楼岩村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田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21310323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213。楼岩村与尚田、冷西村、下田塔村、鹊岙村、鸣雁村、方门村、大岙村、张家村、杜家村、孙家村、木吉岭村、下王村、后潭村、尚一村、尚二村、尚三村、尚西村、下畈村、王董村、广渡村、金地寺村、溪汪村、梅岭下村、下蒋村、葛岙村、王家岭村、沙栋头村、排溪村、龚原村、西岙村、桥棚村、柴家岙村、汇溪村、印家坑村、苕霅(条宅)村、九龙村、杨家堰村、方家岙村、张家坑村、畈头村、许家村、山岙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楼岩村同名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田镇楼岩村介绍

楼岩村地处宁波市 奉化区尚田镇南部,分上楼岩和下楼岩两个单位村。光绪《奉化县志·山川》载:“楼岩,旧名牢岩,上岩壁立,下岩回头,如狮象形。”村以岩得名,方言“ 牢岩”称谓沿用至今。

村里有500余户,1500余人,是尚田镇楼岩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楼岩曾被称为甘润、诗岩、甘坪等。2001年,撤销楼岩乡建制,并入 尚田镇。

自宋朝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至清朝 宣统末年(公元1912年),为 明州奉化连山乡。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初期,为外连山乡。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 宁波专区奉化 溪口区甘润乡。

1950年, 溪口区甘华、甘坪、诗岩三乡。

1956年,撤区并乡,三乡并为甘坪乡。

1958年, 人民公社化,为方门人民公社甘坪管理区。

1961年,为方门人民公社。

1965年,撤区,改甘坪公社。

1972年建区,仍为方门区甘坪公社。

1981年9月,方门区改称尚田区,甘坪公社改名楼岩公社,时分31个大队,145个生产队。

1983年,奉化改为宁波市属,改制建立楼岩乡。

2001年,撤销楼岩乡建制,并入 尚田镇。

结合当地的 竹笋、芋艿、 水蜜桃、黄桃等农产品优势,就地加工生产。建设尚田楼岩工业工区块。

奉化市白龙潭水上乐园,园内有海浪池、高速彩虹滑梯、浪摆滑梯、陆地蹦极等大型游玩设施,烧烤基地、登山云梯等所属配套设施齐全,是游客休闲度夏的好去处。

白龙潭传说

楼岩狮子山南边有座龙山庙,北侧峭壁下有一个深潭——小白龙潭,岩壁上还有个半月形小山洞(传说这个龙洞直通大白龙潭也通东海大洋)。 这个龙潭深不可测,龙潭上方被狮山的树木横枝斜藤遮住,终日不见阳光,从岩壁上散落的水珠滴在潭中叮咚作响。当你走近潭边,不觉有一股寒气沁人肺腑。

传说这里住过一条白龙,龙山庙常年香火旺盛是白龙享受人们供奉的 地方。小白龙潭是白龙戏水场所,那个小山洞则是它隐身之处。

起初,人们去龙山庙求助白龙,往往能如愿得到帮助,大家也非常敬重白龙。可是,后来白龙渐渐变坏了,它喜欢同人们开玩笑,甚至搞恶作剧。它能变成老人到村子里来寻开心,有时把人家筷子全部拿走,使人们吃饭时找不着筷子;有时吃掉冷饭把小孩叼走挂到树上,吓得小孩大哭。更坏的是看到青年女子在晒场晒谷,会忽然吹起一股风掀起女子的罗裙,把女子们羞得狼狈不堪。并且好端端大晴天正晒着谷,一瞬间降下一阵雨来,当人们手忙脚乱收起谷后,雨却不下了。因此村里的人都恨死这条孽龙了,决心要把它赶走。大家商量怎样才能赶走白龙,有个老人出主意说:“龙最爱清爽,我们只要把龙潭水弄脏,它就住不下去了。”于是村妇们就把产妇的污血布、月经布、及小孩的尿布都拿到这个潭里去洗。这样一来,使得这个原本碧波清澈的龙潭,变得污秽不堪了。

白龙外出回来,一看水被弄成这个样子,不由得大怒,一下跳到大河里顺流而下,到楼岩村对面大山脚下一滚,滚出一个新的大白龙潭,又在附近岸上(岩壁)暂时找了个栖身的地方——龙王堂。但由于离村子远了,又无人去供奉它,白龙想想再也住不下去了。终于有一日,白龙在这个大白龙潭底部打了个大洞,从洞里一直钻到东海大洋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狮子山脚下“白龙潭”三个大字还赫然在目,小白龙潭的水已经很浅了,而大白龙潭的水倒的确是长年不干。就连那年(1967年)最干旱的日子里,村里用九部大型抽水机连续打了九天九夜,水还是源源不断涌上来。人们都说,这龙潭真的通海洋。

狮子山和白象山传说

在尚田楼岩村南头有两座山,一座叫狮子山,另一座叫白象山。它们隔溪相对,形象逼真雄伟。

从前,有位神仙挑着一只白象和两只狮子想到东海大荒山上去饲养。挑到楼岩时天色已晚,神仙也感到很累,于是放下担子想休息一会再走。不料,一坐下来就睡着了。等神仙一觉醒来,一看天已大亮,扁担已经变成了河,自己身子也不能动弹了,只得永远留在这里。狮子和白象也就变成两座山永远守在神仙身边。

这条扁担变成的河楼岩人叫它“大岩河”,河中有一块大岩石,活像一个头皮剃光的八十老翁,人们叫它“太公岩”。据说就是这位神仙变的。白象山长长的象鼻子插在县江里吸水。狮子山与白象山隔江对峙。狮岩突出,着实雄壮,看上去像两头狮子伏在那儿。一头两腿前伸,伏在崖上,眯着眼睛,显出一副疲倦而又安静的神态(雌狮);另一头雄狮矫健,高昂着头,注视着天空张着大口,大有百兽之王的架势(雄狮)。
  有一年,连山山洪爆发,楼岩村里的羊群被大水冲走。等到洪水退去,发现羊群都在白象山的象鼻子的“扁担洞”里,村里人都说这是那位神仙做的好事。

狮子开始时很不习惯在这个不冷不热的地方生活,特别是那只雄狮,经常张着大口发脾气。神仙就叫它们把口里的两颗绣球吐出来。绣球落在上楼岩村头,一颗变成碾子基石,另一颗就是碾子的石滚,日夜给人们碾谷磨粉。狮子最喜欢玩绣球,看到绣球整天滚来滚去,也就安静地住下来了。

楼岩村四面环山,重叠的山坳随山形而起伏,弯弯的县江依山势而蜿蜒。两座浙东风景名山狮子山和白象山隔江而立。狮子山在县江南面,形似五狮赶路,白象山在县江北面,长长的“鼻子”如同白象在吸水,使县江的南北流向在楼岩村头改为从西向东。县志载:“楼岩旧名牢岩,上岩壁立,下岩回头,如狮象形。”村以岩得名,北宋庆历年间的进士刘琰曾路经县江横山楼岩段,见景色奇伟,不由得诗兴大发,写下一首《过竹溪》的七绝,后被当地人镌刻在岩壁上。诗中的“红染舞衣山踯躅,白裁玉版野蔷薇,大小万竹望未见,上下牢岩过若飞”的句子更使楼岩声名远扬

诗岩又称“谜诗岩”下临深潭,潭称“谜诗岩潭”,诗岩位于虎啸王(原称火啸王)村(现被 横山水库淹没)边,高四五米,宽达六米许,斜状屹立溪畔,过往行人可避风躲雨。诗岩的诗是东山湾古庵里的老和尚所题,据说后人如能一口气背出诗句,谜诗岩潭就会有仙女出现,拔下头上金光灿灿的金钗送给背诗者。谜诗岩潭多的是溪坑鱼,有时一次能围捕一二千斤。

许孝轩又名 许文雨,奉化尚田镇 许家村人,上世纪二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学业优异,曾为 蒋经国老师,是史学家 范文澜先生的高足,现村中尚存他的故居“镇东”。抗日战争时期,许家名人许孝轩以此作为乡土教材,教育稚童熟记咏乡之诗,不当亡国奴。蒋家杰先生乃当年被亲授的学童之一,自然耳熟能详,随口能咏。由于年代久远,古人用词表意与现今不尽相同,笋舆、肩舆即“滑竿”,山踯躅为“杜鹃花”,“牢”意即“大”,“牢岩”后称“楼岩”。

诗岩有两处。刻于北宋的诗岩是外横山大道旁的一平坦巨石,距竹溪有百步之遥,解放前夕原富润乡乡长王阿寿命人将诗句拓下,由箭岭人王叔铭刻勒于竹溪旁虎啸王村边的斜岩上成为新诗岩。一九五八年开始建造横山水库,为拓展道路,外横山的古诗岩被炸,而虎啸王村旁的诗岩连同虎啸王村在一九六六年横山水库建成后淹没水底。

作者刘琰为北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进士,宁海人,那年孟春他自竹溪沿岸经过,见两边景色奇伟,不由诗兴大发,写下七绝五首,后被当地人镌刻在岩壁上,世代传诵。

过 竹 溪 宋·刘琰
  桐林老子俗情无,览胜拥奇不觉晡,
  幸趁清溪好风月,如行四十里冰壶。
  山蹊径险仆夫劬,三酌油油醉笋舆,
  隔岸火炎三四点,不知谁照夜滩鱼。
  五更一霎清明雨,晓雾梨花梦白云,
  半岭肩舆任兀兀,三杯卯酒尚醺醺。
  红染舞衣山踯躅,白裁玉版野蔷薇,
  大小万竹望未见,上下 牢岩过若飞。
  石镜当年始发祥,皎如寒月弄秋光,
  山川精晶无人识,付与樵童敲斫伤。

尚田镇楼岩自然村,地处县江流域的中游。在这个村子的地下,有好几处至今仍保存比较完整、全用卵石拱砌而成的地下沟渠。多少年来,这些地下沟渠对当地的农田灌溉、村庄排水、老百姓生活用水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县江水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楼岩四面环山,重叠的山坳随山形而起伏,弯弯的县江依山势而蜿蜒。两座浙东风景名山狮子山和白象山隔江而立,狮子山在县江南面,形似五狮赶路。白象山在县江北面,长长的“鼻子”形似白象吸水,使县江的南北流向,在楼岩村头一段改为从西向东。老百姓说,楼岩这个半山区农村能成为蛙鸣稻香、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分布在村子地下、贯通着县江与楼岩800亩楼岩畈粮田的地下沟渠功不可没。
  楼岩地下沟渠年代悠久,它产生的年代和背景已无从考证。据村民口传,千余年前,先民居住在狮子山南坡,在那里形成的村子叫“上宅”、“下宅”,建有祠堂、庙宇、碾子、水碓等公共设施。大约在600年前的明朝初期,上宅、下宅两个村子集体迁移,在象鼻山旁边安家落户,这就是现在的楼岩村。楼岩,古称牢岩,意思是由象鼻山的悬崖峭壁作为天然的屏障,牢牢地守卫着村子安全,不受洪水冲击。至于上宅、下宅两村为何要集体迁移,说法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可能还是为了便于农业生产,因为居住在上宅、下宅的农民,要到隔江的楼岩畈耕种,而当时没有桥,靠竹排摆渡很不方便,特别在春、夏、秋季农忙季节,这里经常打大水,楼岩段的县江水流又急,会造成交通受阻,庄稼失培,甚至失收。村子统一迁移,可以改变这种状况,而地下沟渠也可能是在村庄迁移时的一项前期工程。从沟渠建设规模分析,如果村庄已经形成,在住房旁边开挖如此大的沟渠工程,肯定是有困难的。另外,从沟渠挖出的土方看,基本平整在村庄的平地上,也可显示沟渠工程先于民房工程。

现在见到的地下沟渠分东西两脉,南北走向,进口大,出口小,深度约6到12米,全长1000多米,其中,村西边一脉沟渠单进单出,就是把县江水引入后,流过400多米地下沟渠,直接与水田明沟连接。东边一脉沟渠,一进三出,就是在沟渠的中间再分三路支渠,向三个方向流入水田。走

进地下沟渠,好象走进一条历史长河。1000多米长的地下沟渠,无论是主渠还是支渠,全部采用未经任何加工的县江河滩上的卵石,沟渠两边垂直,顶部拱砌。粗观,卵石的排列不分大小与形状,洞洞孔孔,歪七竖八,非常粗陋。但越往里观望,不论是沟渠的形状还是石块的排列都非常整齐有序,长长的拱洞,下方上圆,非常有美感。沟渠的建筑质量也非常高,几百年来,地面上经过几代人重复建设,无论在沟渠上面造房子,还是现在通汽车都没有出现下陷与沉降。

沟渠的许多地方含有较高的科技成分和研究价值。尽管县江上年年有洪水,许多水利设施毁了建,建了毁,但是,沟渠的进口从来没有被洪水冲毁过,可见先人在沟渠进口选址上是有科学依据的。更有意义的是,各道沟渠进口不但安装了闸门状调控装置,随时可以调节下面用水量,还在进口处开挖了消力池(当地叫涨镬潭),如村东那条沟渠,消力池设在进口二三米处,沟底挖一个深约2米,面积如竹簟大的方井,减缓水流,降低冲力,增加了沟渠的牢固程度。它与现在横山水库溢洪道的消力池是同一原理,可见先民们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这一科学原理。

地下沟渠是原始的市政工程,它不但可以通水,而且每隔几十米,甚至十来米便开一个口子建个埠头,供村民生活用水。有好几年沟渠口子竟开在居民的房屋之中,不但方便生活,还可以给主人避乱逃难。1946年,土匪请财神,有人就是通过王家的地下沟渠脱身,避过了一场灾难。有一个叫“下新屋”地方,过去是大户人家,他们把暗渠引伸到大院内,在里面建造了两处大方井,不但供住户生活用水,还可及时取得消防用水,据说,好几起火灾,就是靠沟渠发挥的作用,才没有酿成大祸。
  楼岩的地下沟渠如四条长龙,在地下走巷穿户,忽现忽隐。沟渠是一个天然的大空调,夏季凉风习习,冬天暖气升腾。沟渠是村中的一大景观,洞中水珠欲滴,洞外游鱼成群。沟渠还是村民的一个娱乐场地,夏季的纳凉会、故事会,带给村民几多欢乐。楼岩有家家朝南,户户临水的美称,有旱天水盈门,雨息路就干的村子特色,这一切都得益于地下沟渠。
   新疆的“坎尔井”、云南丽江的地下沟渠,是世界文化遗产。楼岩的地下沟渠,虽然不能与它们相比,但它也是属于奉化自己的文化遗产。随着农田用水大幅度减少、自来水在农村的普及,楼岩地下沟渠的使用即将完成,功能正在退化,但地下沟渠曾给村民带来的益处和乐趣是难以忘怀的。

以下内容摘自

图书名称:《奉化县地名志》

作 者:浙江省奉化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社:浙江省奉化县地名委员会

出版时间:1985

楼岩乡位于县西南,东北邻尚田镇,东南接葛岙乡,南与万竹相连,西与西北为岩头乡、棠云乡,北面与大桥镇接壤。乡人民政府驻楼岩,距城7.5公里。

该乡政区,自宋景德三年(1006)至清末属连山乡,民国初属外连山乡。解放时为溪口区甘润乡。1950年溪口区甘华、甘坪、诗岩三乡。1956年撤区并乡,三乡并为甘坪乡。1958年为方门人民公社甘坪管理区。1961年为方门人民公社。1965年撤区,改甘坪公社。1972年建区,仍为方门区甘坪公社。1981年9月,方门区改称尚田区,甘坪公社改名楼岩公社,时分31个大队,145个生产队。1983年改制建立楼岩乡。总面积57.2平方公里。分31个行政村,辖52个自然村。3651户,4578人,人口密度没平方公里255人。1983年人口出生率13.28%,人口自然增长率6.91%。较大的自然村是楼岩,印家坑,苕霅(条宅)等。

该乡属山区,境内地形西南高,东北低,与棠云、岩头乡交界之大雷山,为县中部最高峰。山脉由西向南延伸,有五朝弄、后岗山、大包头、西山等山,诸峰高度均在500米以上。主要河流为县溪,自南至北流经该乡东部。苕霅发源于大雷山,自西向南横贯乡之北部,在汇溪村汇入县溪。横山水库库容5008万平方米,1966年建造时,搬迁了虎啸王、埠头、朱家堰、后石磡、荷花心等五个村子,1984年又开始扩建,库容量增至1.1亿平方米。印家坑水库库容73万立方米。此外有万方以上水库10只,共蓄水50万立方米,流灌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5.5℃。一月份均温3.9℃,七月份均温27.1℃。年降水量1540毫米,降雨159天。

该乡经济以农业为主,山林为副,近年来发展了乡村工业。全乡有耕地9207亩,其中水稻田8947亩,大部分分布于县溪、苕溪两岸,余均为梯田,全乡人均占地面积0.64亩。有山林62260亩,内毛竹山21332亩,杂竹山7797亩。茶叶1818亩,桑362亩,水果1065亩,平均亩产1050斤,产茶1392担,蚕茧353担,水果3631担。全年饲养生猪6507头,年末存栏3577头。

全乡有乡村工业、企业18个,其中乡办7个,村办11个。年总产值235万元,利润31万元,共有从业人员1375人。交通较为方便,楼岩,印家坑,杨家堰、驻岩均有班车通往县城。奉化至大公岙公路从乡东南部通过,改变了以前山区交通闭塞的情况。一些偏僻的山村如山柏坑、西山、畈头等地,开阔了机耕路与公路相接。交通的改善对全乡的经济发展,已起了一定的作用。全乡共有小学22所,学生1578人,教职工85人。其中有2所附设初中班,有中学生306人。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2人,病床3张。

周边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田 地址:宁波市奉化区龙潭路与尚兴路交叉路口往北约180米

周边园区

尚田工业区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田街道楼岩村尚界线

周边乡镇

楼岩乡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楼岩老年协会公交站(尚界线西)

周边村庄

楼岩村 地址:宁波市奉化区尚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