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降坑村

坑源村, 坑源村概况, 坑源村红豆杉第一村, 坑源村庙会, 坑源村火烧桥, 坑源村交通信息


坑源村, 浙江省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下辖村。分斗底、外山、山豹头三个自然村,居住着黄、应两大家族,以黄姓为主。有山地面积7815亩,除了一些原始的树木和竹林外,多种植红豆杉。概况 坑源村 高高的山峦,绵延起伏,似屏障于房前屋后。山臼里,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便是 泽雅镇 坑源祝巩乘村。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村口,8棵有着700年树龄的红...

详情

黄降坑村地名网_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黄降坑村资料简介
  黄降坑村是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30410823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304。黄降坑村与泽雅社区、源口村、天长村、戈恬村、岭雪村、大川村、东山村、西山村、门槛山村、大坪头村、麻芝川村、林岙村、岙外村、石桥村、下庵村、林岸村、龙头村、潘庄村、吴坑村、李降垟村、下村、中村、上村、外坳村、郑家山村、郑坑村、石榜山村、岩角山村、鹤岙村、潘宅村、小源村、上陈村、下陈村、隔岸村、吴岙村、垟田村、双界田村、五凤垟村、桂川村、桐桥头村、石良村、李山村、黄庄村、包岙村、陈岙村、支坑村、古双村、基田村、布袋垟村、库门坳村、坑源村、林垟村、胡坦村、石坑村、黄山村、庙后村、庙益村、屿山村、师科垟村、外叶村、安乐溪村、山后村、西岸村、垟坑村、外水良村、横垟村、上潘村、水碓坑村、下良村、下连坑村、唐宅村、言章村、小石垟村、黄岭头村、黄坑村、岩门村、犁头垟村、苏田村、仙宅山村、大石垟村、岙底村、西岭村、东升村、西雁村、周岙村、五福村、鹤山村、仙源村、外陈岙村、双田村、丰源村、凌云村、古耸村、金源村、崎云村、言和村、纸源村、锦上村、金岗村相邻。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黄降坑村介绍

坑源村, 浙江省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下辖村。分斗底、外山、山豹头三个自然村,居住着黄、应两大家族,以黄姓为主。有山地面积7815亩,除了一些原始的树木和竹林外,多种植红豆杉。

概况

坑源村 高高的山峦,绵延起伏,似屏障于房前屋后。山臼里,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便是 泽雅镇 坑源祝巩乘村。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村口,8棵有着700年树龄的红豆杉就是历史老人,兆蜜再守护山村。 坑源村,分斗底、外山、山豹头三个自然村,居住着黄、应两大家族汽妹,以黄姓为主,黄氏始迁祖于宋时从福建莆田迁居于此,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的坑源村,以种植红员钻豆杉闻名。 村口,高大的红豆杉估臭群蓊蓊郁郁。前屋后,有空隙的寻应海地和担习探方,迁迁誉就有红豆杉,“红豆杉第一村”,真是名不虚传!

红豆杉第一村

坑源村有山地面积7815亩,除了一些原始的树木和竹林外,红豆杉种植面积就有300多亩。现村里80万棵红豆杉都已基本成林。他说:“红豆杉是坑源村的标牌,现在,只要有人一说红豆杉,就知道坑源。”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也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 植物大熊猫 ”。 红豆杉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 萜类化合物 。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高纯度紫杉醇价格昂贵,每公斤200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红豆杉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差,人工种植10亩仅能提炼1公斤1%纯度的紫杉醇。 如今村里已建成“红豆杉生态休闲园”。这是一个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红豆杉园,坑源村把红豆杉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来这里的游客参观了红豆杉园后,可以坐下了休息一会儿,喝杯茶,在经过红豆杉净化过的天然氧吧里吸收着新鲜空气,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事呀!

庙会

坑源村 农历三月十五村里的庙会。坑源庙会即为“盘古爷信俗”,在坑源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2012年被列为温州市第六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是我国历史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祖先,他竭尽殚精,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敬仰。后来人们认为盘古是自然大地的化身,是研究宇宙起源、创世说和人类起源的重要线索。而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更是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千百年来,盘古文化在民间流传不息,不断繁衍,延续古今,传播中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坑源村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坑源坑源‘周’,有天冇‘热头’” (注:这里的“周”温州话指地方小, “热头”,即“日头”,指太阳),意思是说坑源过去地方小,没有晒到太阳,环境差,住在这里的人生活很艰辛。因此,清光绪年间,先辈们期望有神灵的保佑,能改善居住环境,使生活过得好点,于是,在农历三月十五那天,人们把心目中崇拜的“盘古爷”从外村请了过来,在村头建庙,在庙里进行祭拜,此后,坑源村人的生活便逐渐好了起来。为了纪念“盘古爷”给人们带来幸福,坑源村的后辈,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都要祭祀“盘古爷”,后来发展成一年一次的庙会,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火烧桥

坑源村 坑源村头的‘火烧桥’也是一个历史遗迹。 “火烧桥”又名“永瑞桥”,2010年被区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永瑞桥是永嘉、瑞安互通古道上的一座桥,该桥原为木桥,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因原桥被烧,后改建为石拱桥。 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黄氏宗谱记载,坑源村当年“家家效伊尹以躬耕,户户效蔡伦之制纸”。可见,手工造纸是当时村中主要的经济来源,纸成品制作好以后,要用双肩挑到外地卖掉,然后换来家庭的日用生活用品。 传说永瑞桥是通往外地的必经之路,有一天,一村民天没亮就点着“火篾灯”(“火篾灯”:旧时用竹篾引火,点着照明)挑纸成品上路,一不小心,火篾灯掉到了桥上,火引着了桥上的木板,致使整座木桥被烧毁。 永瑞桥也是当时的官道,当时没有汽车,瑞安国库里的库银要用人挑到京城入库,挑银库的人必须经过这条古道和古桥至青田上京都,坑源的邻村“库门坳”村就是国库的“中转站”,因此永瑞桥拿当时的情形来看,是万万不能断的。于是村民们商议捐资重建。不久,一座石拱桥就出现在原址上,后来,村民们就把这座石拱桥叫做“火烧桥”。 “火烧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的长度约30米,高10多米,桥面宽5米,全部用石块砌成,桥洞半圆形,用方块山石呈弧形支撑,桥面非常平整,没有陡坡。

交通信息

温州市区坐7路、8路公交车至瞿溪,转12路到坑源站下车,或坐37路公交车到林岙转12路到坑源。 自驾从瓯海大道高架桥或温瞿公路到瞿溪转瓯湖线到泽雅水库,从泽雅水库环库公路转五凤垟公路至坑源。

周边村庄

黄坑村 地址:温州市瓯海区龙西线
温州市瓯海区龙西线

黄坑 地址:温州市瓯海区郭源路

黄坑坳 地址:温州市瓯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