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库镇

钱库镇 钱库 钱库镇历史沿革 钱库镇气候条件 钱库镇地方语言 钱库镇人文环境 钱库镇城市规划 钱库镇经济发展 钱库镇交通状况 钱库镇重点工程 钱库镇农业经济 钱库镇工业经济 钱库镇箱包产业 钱库镇公共出行 钱库镇医疗卫生 钱库镇集镇建设 钱库镇社会管理 钱库镇环境整治 钱库镇生态创建 钱库镇旅游事业 钱库镇历代名人


钱库镇位于温州市苍南江南平原中心,是苍南县下辖镇,全镇面积62.86平方千米,人口126865人(2017年),全镇下辖13个社区的47个行政村。境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河网高度密集,现有龙金大道、钱库大道等多条公路,甬台温高速苍南复线将于2019年底通车。228国道,临安-苍南公路、216省道苍南段建设规划中。钱库镇建成区绿化面积113.69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6.5%,公园绿地及生态绿地26.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钱库镇先后获得中国箱包产业生产基地(国字号金名片)、中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试点基地、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生态文明镇、浙江省科普示范镇、浙江省级中心镇、浙江省“新农村冲击播”电视助推十大特色乡镇、浙江省幸福小城镇、浙江省卫生城镇、等荣誉称号。早在后汉乾佑年间(公元948-950年),吴...

详情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所有特殊区域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介绍

钱库镇位于温州市苍南江南平原中心,是苍南县下辖镇,全镇面积62.86平方千米,人口126865人(2017年),全镇下辖13个社区的47个行政村。境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河网高度密集,现有龙金大道、钱库大道等多条公路,甬台温高速苍南复线将于2019年底通车。228国道,临安-苍南公路、216省道苍南段建设规划中。

钱库镇建成区绿化面积113.69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6.5%,公园绿地及生态绿地26.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

钱库镇先后获得中国箱包产业生产基地(国字号金名片)、中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试点基地、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生态文明镇、浙江省科普示范镇、浙江省级中心镇、浙江省“新农村冲击播”电视助推十大特色乡镇、浙江省幸福小城镇、浙江省卫生城镇、等荣誉称号。

早在后汉乾佑年间(公元948-950年),吴越王 钱弘俶曾在这里设立库司,征收当地茶、盐、棉、绢等税,且规模较大,分门别类存放,始有“前库”、“后库”等称呼,民国初年建立钱库区,始称“钱库”。

清代属二十二都,民国初年建立钱库镇,隶属宜山区管辖

1950-1952年归属金乡区

1954年8月划归钱库区

1956年1月划归宜山区

1958年9月成立公社,钱库改成大队

1961年生产大队改称公社,成立钱库人民公社

1984年2月设立钱库镇

1992年陈东、项桥、夏口3乡并入钱库镇

1996年,全镇面积20.8平方千米,人口5.4万人,辖兴中、兴华、东街、西街4个居委会和东西街、横街、车头、金家羊、金处、三西、三东、黄判桥、倪处、垟西、三秀桥、前吴、章均垟、夏口、陡门底、蔡里、彭家礁、后官、河家埭、前官、项西、项东、垟北、垟南、垟中、垟东、后谢、李家车、小河川底、山下、孙家河、林家塔、李后、李前、桐桥、西堡、陈东、陈西、陈南、苏家堡40个行政村。

2008年末,全镇面积20.8平方千米,人口6.62万人,辖东街、西街、兴华、兴中4个居民区,东西街、车头、垟西、垟东、垟南、垟北、垟中、三西、三东、金家垟、黄判桥、倪处、横街、金处、三秀桥、陈东、陈南、陈西、西堡、苏家堡、夏口、前吴、蔡里、彭家礁、河家埭、前官、后官、陡门底、章均垟、李家车、山下、林家塔、桐桥、李前、李后、孙家河、项东、项西、小河川底、后谢40个行政村。

2011年4月,撤销望里镇、 括山乡、 仙居乡、 新安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钱库镇。调整后,钱库镇辖7个居民区、114个行政村。

2016年1月,望里社区从钱库镇析出,设立 望里镇,调整后,钱库镇辖兴中等4个居民区、90个行政村。

2019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镇面积62.69平方公里,下辖城南、城北、垟头、前后金、横街、东西街、夏口、项桥、新安、仙居、括山、金家垟、三石桥等13个社区、47个行政村。

钱库镇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暖,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7℃左右,≥10℃积温5960℃,全年日照数1892.32小时,无霜期长达311天,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且降水分布均匀、理想。常年无霜期208-288天,初霜一般在11月底或1 2月上旬,终霜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

年平均降水量在1303-2140mm.

全年日照时数较多,大约在1922.5小时,雨量充足,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83%.

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干旱、冰雹、低温等,而以台风、暴雨、干旱为重。台风季节主要集中在7-9月,9月最多。由于沿海水闸扩修和桥墩水库及境内水利工程调节,洪涝和干旱基本可克服。

蛮话

钱库镇的居民群众,从五代至新中国,讲一种与众不同而又独特的地方语言——蛮话。

据史记载,钱库是继 宜山以后出现的江南冲积平原沿海集镇,钱库因五代吴越国钱王而名。旧志载:“钱库、盐亭并在金舟乡,钱库今有庙祀,传为钱王司库官。钱库的风俗,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灯节会市,就是纪念“库官爷”的节日。江南许多城堡,都是吴越对闽作战的防御堡垒; 芦蒲城是天官南监盐场仓储所在地;小岙城、老城、 舥艚旧城,都是为对付闽国的军事服务的。所有这些都是五代钱王及其子孙时代的建筑。他们手下的官兵,大都是江、浙、皖、陕等省人。这可证明钱库和吴越钱王的关系了。

根据调查,钱库等地居民的祖籍,大多在江西、安徽、陕西、江苏,他们就是在两千年前来这里时定居下来的江、陕的后裔。虽然在过去平阳地方志中,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有关史料,钱库、舥艚、 炎亭等地调查,在三十六系中,原籍江西五系,安徽七系,陕西五系,江苏五系,福建三系,温州及其附近各县八系。这些人各自操着本地方言,平时交际活动,久而久之,便配合成一种独特语言——蛮话。明朝的蛮话和蛮话有所不同。明朝,金乡建成卫城,他们都以明朝的官话为中心,带北方口音,讲的话称“卫语”,因此,蛮话受到闽语、明语和卫语的影响,逐渐混染和吸收他们语汇,从而更多的带有南方的腔调,便形成的蛮话。

钱库镇得名于 五代十国,自南 宋高宗年间就有建制。解放后1954年成立钱库区,1992年撤区扩镇时将夏口乡、项桥乡、陈东乡并入钱库,现今成为拥有人口7万多的中心建制镇。地灵人杰。千年来,钱库曾俊秀朋兴,科名迭出。据查,在旧志选举志、官职志、 人物志中,有名或立传的就有119人; 状元陵 (2张) 如 宋宁宗进士、两广 节度使、礼部尚书 上官鼎(今钱库 后官村人) , 宋理宗淳祐甲辰科武举状元,任御营统兵护驾防御使 项桂发(今钱库项桥人)等。近、现代以来更是涌现出如历史学家陈功甫、新兴版画家林夫烈士、原 华东师范大学 苏渊雷教授、 李锐夫教授、桃李满天下的吴襄教授、高级工程师吴一亨等一大批名人。

在“十二五规划”出台、“十八大”胜利召开、温州致力于转型发展的新的历史节点,钱库也出台了城镇规划发展的新蓝图。杨雷书记谈到:“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龙头,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是钱库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规划水平决定着建设水平,规划品质决定着未来城镇品质。在城市规划上,钱库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规划布局,加快完成镇和社区的控规修编。

按照“三中心一广场”的规划,钱库启动了新区建设,筹建文体中心、行政便民中心、商贸中心和休闲广场前期工作,着力打造城镇新地标。

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钱库将抓好甬台温高速复线钱库段、钱仙龙公路仙居段、丰山-龙沙公路等路网建设,加强通讯、电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增强中心镇的环境承载力和招商吸引力。

加快城乡统筹。2017年,钱库已开工建设倪处一期农房改造项目,启动黄判桥、三东村下山异地脱贫项目及倪处村三期农房改造项目,加速推进横街村及东西街村旧城改造项目,做好新社村、垟西村、神山村等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旧村改造工作。加大“三分三改”扫尾力度,完善股改、地改后规范化管理,加大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城乡要素资源有效流动。

在钱库,一场洋溢着激情与梦想的城市规划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一张张图纸上,一个个工地上,凝聚的是让钱库成为“人居幸福城”的梦想。

2018年,钱库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2亿元,财政总收入1.72亿元,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收入4.69万元和2.23万元,完成固定投资8.63亿元,招商引资4.15亿元,成绩十分喜人。

箱包业作为“钱库镇特色支柱产业”,始终以规模大,品种全、款式新、质优价廉而保持着持久不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箱包产品达20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钱库镇现有箱包从业人员3万多人、30多家从事箱包的规模企业、730多家个体加工企业以及配套的交易、皮革、箱包辅料、五金饰件等专业市场,具备了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年生产箱包5000万只,产销量占温州市三分之二以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箱包生产加工基地之一,并在中国各大中城市设有100多个箱包经销点。钱库箱包业快速发展,在给钱库镇农村带来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多个乡镇20多万人走上了致富路。钱库镇现有箱包专业市场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40223m2,建筑面积52078m2。有固定门面918间,市场内从业人员2万多人,正在建设中的箱包市场拟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46740m2,建筑面积298480m2,另外还有零散经营户700多户遍布于钱库镇。箱包产品销往中国各地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2005年实现 出口额达5.2亿元。

2006年,钱库镇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精心组织策划,多次外出招商,共洽谈意向项目14个,已经通过县里评审的有7个,其中中外合资项目3个(华安、蓝翔、顺福),已经落实供地指标的有3个(华安纺织、蓝翔电子、信丰彩印),7个项目总投资为2.52亿元,总用地180亩。实现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0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7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820万元 (其中市外内资600万元),完成了县里下达的任务指标。

制造业基地建设

2006年,钱库镇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制造业基地的考核办法和奖罚措施。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达到41家,其中宇宙、爱德均超亿元,宇宙集团年产值可突破3亿元大关。实施品牌战略,已有省市著(知)名商标1个,省市名牌产品3个。宇宙“家之梦”高档亚克力毛毯已申请国家级商标。完善龙金大道与钱库大道周边工业功能区建设,完成了二期标准厂房建设,农历年底可让28家中小规模企业迁入,三期标准厂房已开始筹建;中国箱包市场产业基地二期加工园区前期规划工作已经完成。中美合资温州华安纺织有限公司投资2880万美元,生产高档原则面装、面料,落户钱库镇工业功能区。爱德电力与天马活塞两家企业已建立起了省级新产品研发中心,中心研发资金的投入占到企业生产总值的10%,威牛胶原公司投产的胶原蛋白产品属省级"高新"技术项目,获省、市名牌商标。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880万元。

钱库镇河网齐全,四通八达,星罗棋布,素有温州威尼斯之美誉;县际公路已形成两纵一横的新格局,镇中心距104国道只有12公里,且具有六车道的一级公路相联;距苍南县城只有15公里、距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仅有84公里。汽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昆明等地。建城区内道路宽敞,布局合理。农村道路网齐全,已基本实现农业运输机械化。钱库至括山、新安、仙居、项桥等社区公路已全面建成,交通中心镇的格局已形成。

钱库小微创业园一期198亩土地完成挂牌出让并开工建设,二期129.5亩土地前期工作顺利进行。完成商用土地出让17.8亩,溢价55%。项目化成果捷报频传,耗资4000万元,占地20亩的倪处农房集聚项目竣工交付;投入1200万元,占地50.8亩涉及六个村的甬台温高速复线安置地破土开工;引进台资125万美元的幸福树国际幼儿园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江南御府、华宇大厦等房开项目顺利竣工。全面提速交通建设,高速复线钱库段工程征地拆迁政策处理圆满完成,预计2018年底可实现道路、桥梁合龙;228国道全面完成地质勘探,施工图设计通过省级审批;温州南连高速前期取得重大进展。以“互联网+”推进箱包等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培育各类网络经济主体2800家,线上销售超20亿元。

200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96万元,比上年增长19.33%。大力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农业 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继续推进。全年共完成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4800亩,建成三面光渠道32800米,机耕路24800米,实现新增耕地面积68亩,新砌河岸1700多米,项目总投资达370万元。继续调整农业种养结构,效益农业取得新进展。2003年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2835亩,占钱库镇总面积的15.2%,实现调整产值527.3万元,新增利润55万元。以甘蔗、蔬菜、瓜类以及畜牧养殖等为主的效益农业收益喜人。启动河道整治工程,投入15万元完成了1000米的百花河道疏浚和清障工作,共清除淤泥1万方。继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重视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成功承办了 温州市大型农业咨询活动,参加人员涉及30多个乡镇、1245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300多份。及时做好水稻病虫监测、预报和治理工作,确保水稻田间安全生产,全年共发出病虫情报28期、技术资料6300多份。严格执行“村账镇代理”制度,认真做好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村级财务公开透明。

农副业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钱库镇转变观念,积极进取,取得了农村改革的巨大胜利,农村经济突飞猛进,农业生产连年丰收,2000年农业产值6500万元。特别是实现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后,农业结构更趋合理。2001年实现调整面积1667亩,涉及10大类32个品种。

2003年,钱库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3.12亿元,同比增长8.13%,实现销售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7.04%,产销率达到96.7%。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新增8家,钱库镇31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3%。宇宙、爱德、恒利3家工业企业被评为县龙头企业,有9家列入县百强企业。印刷、塑料制品、纸制品、纺织、箱包等五大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立项实施技改项目16个,位居全县第二,总投资额达1.4亿元,单项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就有4个,宇宙、南方、华联、友谊、顺福、恒利等企业的6个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并通过验收。其中温州宇宙集团有限公司年产50万条出口工艺地毯系列生产线易地技改项目和温州华联印业有限公司引进的高速多色印刷技改项目还被列入了省重点技改项目,获得了省财政专项贴息资金的扶持。继续实现“质量立镇、品牌兴业”战略,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宇宙“家之梦”产品系列荣获了省名牌产品和省消费者满意产品称号,恒利公司的“ 恒泰”牌商标与天马活塞公司的“天马”牌商标也获取了市知名商标称号。进一步加大了对工业园区的老房拆迁、坟墓迁移、征用土地等工作力度,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规模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截止2003年底,工业园区600亩规划用地已全部被征用完毕,共有49家企业入园,其中22家独立建厂房,已有11家建成投产,另外27家企业是以联合兼并的形式进入标准厂房。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入8994万元,比上年增长76.35%,大幅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积极贯彻扶优扶强、合力扶工、一厂一策等政策,继续开展“一联、二挂、三下派”活动,大力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真兑现《鼓励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政策》, 努力为工业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17年3月23日,中国商业联合会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在北京举行了“钱库中国箱包市场产业基地”续牌评审会,中商联市场委同意苍南县钱库镇关于“钱库·中国箱包市场生产业基地”续牌的申请。

钱库镇的箱包产业历史悠久,自2006年11月拿到“中国箱包市场产业基地”国字号金名片以来,到2016年底,钱库镇箱包产品已达20大类,品种达3000多个,现有箱包从业人员4万多人,箱包注册企业192家,个体加工户1189家,网络商家675家,实现产值35.6亿元,创造税收2.16亿元,2016年实现出口额达9.2亿元。箱包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我县交易额超亿元的专业市场之一。

钱库镇2016年已有公共自行车200多辆,站点8个,分布城北、城南、中心商业区等,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的出行。

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江南医院)在2015年10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医院"。医院始建于1959年,是苍南县历史最悠久的一所二甲级综合性医院,担负着苍南县金乡、钱库、宜山等江南片区近4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和突发事件救治重任。

2005年通过温州市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成为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先后被授予“省级爱婴医院”、“省级青年文明号”、“市平安医院”、“市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县交通事故绿色通道指定医疗单位、浙江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8年11月1日苍南第三人民医院新院进行了整体搬迁,该项目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设计,用地63亩,建筑总面积5.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500张,停车位1000个,项目总投资3.8亿。

苍南县南江妇产科医院(南江医院)始建于1993年,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温州市卫生局批准建立的苍南县第一家民营医院

现医院有产科、妇科、新生儿科、内科、口腔科、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等医疗服务的县属专科医院,系温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苍南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1992撤区扩镇以来,钱库就作为江南一带的中心城镇出现在我们面前。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建设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总体布局以居住一城四片,工业二区,商业一轴,公建二心为目标。居住一城四区是指老城区、东北片、东南片、北片、西北片;工业二区是指城西、城东两个工业园区;商业一轴是指以振兴大街为中心商业轴;公建二心是指梦园、车头文化教育中心和三河交汇处商业金融中心。投入巨资进一步加大城市化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建城区会聚。

老城改造工程控已全面启动,并且已完成第一期工程控建设,并已通过有关单位的验收,第一期工程的竣工并顺利投入使用,已成为旧城改造的一大亮点,为第二期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商贸兴 隆,住户拍手称好,深得居民欢迎。 积极发展市政工程。继续投入巨资,建净水厂一座以配套并使水厂的生产能力达到15000T/天;拟建110千伏变电所一座,供电量3亿度/年以上;新建电信大楼5000平方米,占地2公顷,电话普及率达到75%以上,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500户;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镇区采用雨、污分流制,建完善的城镇污水收集系统,排入江南平原大型污水处理厂。面向21世纪,逐步把钱库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工贸型中心城镇。

钱库地区“三宗”(宗教、宗族、宗派)问题由来已久。如何因势利导,促进和谐钱库的建设,对于钱库镇政府来说是个难题。对此,钱库政府一方面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钱库镇在原有“五站式民情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在当地率先实行了“网格化”管理,率先运作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按照全镇47个行政村,设置了47个“网格”,结合“综治e通”平台,科学高效进行管理。通过深入落实“多网合一、精细管理、组团服务”基层管理模式,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钱库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同时,钱库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区域排查整治,深化“四闹”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打击危害社会秩序的不法行为。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明确企业是责任主体,严格抓好各类隐患排查整改。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能力。

钱库,一座穿越千年的古镇,一座迈向未来的新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信在这个越来越好的时代里,钱库将实现更好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省级中心镇、加快打造人居幸福城”的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年钱王福地,百里江南水乡”。

多年来,“重发展、轻治理”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低乱差”的状况,使得钱库遭遇全国众多乡镇发展的通病——环境污染。据当地居民反映,以前钱库街头垃圾遍布,车辆驶过,路上扬起的灰尘堪比如今令人胆颤的“雾霾”;境内密布的河网也因为疯长的水葫芦和漂浮的垃圾而黯然失色。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现状,镇委、镇政府在广场上召开环境综合整治誓师大会,号召全镇人民齐推共抓,不达目的决不收兵。针对路面垃圾,钱库出台了四项整治措施:清理垃圾、加强绿化、拆除违章、落实三包。在实施整治措施的过程中,钱库不仅发挥政府机关的力量,而且动员当地群众投身环境整治工作。“为了缓解镇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为了号召群众保护家乡环境,我们成立了‘我爱我家’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属于慈善性质,会长由公选产生,政府引导资金投向而不干预日常运作。”杨雷书记说。经过以上措施,钱库的路面垃圾得到了极大地治理,城乡面貌得到有效改观。今年上半年,钱库共出动人员3.88万余人次,整治违章广告1493处、赤膊房460间,清理“四乱”4824处,清扫卫生死角8056处,清运垃圾6.48万吨。

除了治理路面垃圾,钱库还花了大力气对水污染进行治理。时任杨雷书记说:“我们钱库有210公里的河道,在没有治理之前可以说条条都是‘垃圾河’,其中有50公里是‘黑臭河’,长期积累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程度。为了科学合理高效的治理水污染,镇委镇政府经过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标本兼顾治理污染。”据了解,在治标层面,钱库组织人员进行了水面漂浮垃圾和水葫芦的清理,并落实市场化长效保洁机制;开展河道清淤,沿河道建设河滨公园。而重点还在于治本,城镇地下污水管网建设就是钱库治理水污染的治本之策。据介绍,钱库镇的地下污水管网建设由苍南县和钱库镇共同出资,要投入资金5000万元。到今年春节前后,投入2000万元的污水管网治理一期工程将完工。

对于钱库的环境整治,杨书记信心满满:“相信经过科学合理高效的环境整治,钱库的环境污染问题将得到彻底改观,曾经那个迷人的江南水乡将会焕发新颜。”

2006年全镇投入生态创建工作的资金达870万元,保障了生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加快生态村建设工作意见》、《加快扶持生态工业若干政策的通知》,对创建生态村给予奖励,导入ISO14000认证、清洁生产等给予重奖,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源头上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排放,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对推行清洁生产、ISO14000环保认证、ISO18000认证给予重奖,对有污染企业给予重罚,整顿关闭。大力依靠科技进行技改,仅2006年就投资2亿元,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31台,提高企业装备水平。新建16个收废站,加强对印刷业、箱包业的固体废料统一收回。还加大对污染企业处罚力度,关闭了43家制版企业,转产21家小造纸企业,褪色企业得到全面整顿。投资200万元建设污水收集系统,使污水收集达到85%以上。在建成区建立1300吨有动力的、840吨无动力的污水处理工程,在 桐桥村建立日处理100吨河道生物膜修复工程,在小河川底村建立人工湿地工程,在 项东村、东西街村建立日处理100吨沼气污水处理工程等,使全镇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控制,投资210万元,对全镇生活污水进行管网收集,使生活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开展治安秩序、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四大整治活动,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环保公约,十大文明、十大禁令等措施,建立市级示范村、整治村16个。通过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推进了生态镇建设。积极发动企业参与文明生态村建设,摸索出了“政府引导、公司赞助、农户参与”的“一帮一”创建新路子。实行部门单位包点共建制度,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统筹各部门农村工作相结合,把创建工作和农村帮扶工作紧紧结合起来,形成了联动机制,建立了部门、企业单位创建联系点制度,形成了创建生态镇的巨大合力,有效推动了生态镇创建向纵深发展。

1.龙井景区

“龙井”位于林家塔村岙底的李家车山峡谷间,由二股溪流汇合后飞泻而下,长年累月的冲击形成一潭,俗称龙井,龙井上方 有巨石内凹,传为龙角所靠,俗名称龙靠。溯溪而上有一坪,称龙坪,宽数米,长20余米。溪水潺潺流过,似龙在游动,甚为可爱。且周围重峦叠嶂,植被资源丰 富,丹枫、黄桷、翠竹、青松错杂相间,时有鸟语相伴,身临其境,幽深窈窕之感油然而生。

97年初夏,一辆深黑色的小轿车驶进了桐桥村的山岙底,停 在了溪边的几块石头旁,县文物馆人员的到来,使寂寞的小山村激起了层层的涟漪,接着温州市博物馆馆长金柏东研究员带人来实地考察,2000年5月间,为了 配合“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省考古专家陈元甫组织了大批精干专业人员前来实地挖掘论证。这几块其貌不扬、村民们习以为迷路的巨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 引力,使专家学者纷至沓来?

2.灵鹫寺单檐塔

灵 鹫寺位于桐桥村,相传为 上官、项、李家先祖于北宋 重和年间(1118--1119)捐建。塔在寺前,原建五座,现存二座(现已按上官氏族谱原貌重修),每塔由青砖粘灰浆砌造。单檐,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残高3.5 米,平面呈六角形,塔基须弥座,雕饰华丽,有水云纹、卷叶纹、仰覆莲等,束腰每面壶门内浮雕狮兽,姿态各异。塔身呈圆盘瓜楞形,高1.07米,空心顶置圆 盘周饰幔,下刻故我莲。正南面设一壶门,上以青砖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顶残存覆体。该塔砖刻艺术精妙,造型精巧,为北宋砖塔的重要实物资料。1983年列 为苍南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3.打铁山上有奇洞

林家塔村的打铁山,峰奇石怪,山势极其险峻,南侧悬崖上有洞,呈圆形,象农家的大木桶嵌于壁中,当地人称稻桶洞。

双 休日的一天,我们一行沿着崎岖山道来到洞上,村里的林老伯向我们介绍说,他23岁那个打柴曾爬上那个洞。洞和我们平常住的房子一般大小,亦有三、四丈深, 林老伯67岁,进洞是40多年前的事,他说洞四周无路,当时他是从山顶悬崖沿藤枝攀缘而下的,尤其是洞的边缘处更为陡峭,人要腑着身体全身贴在悬崖 上,稍不留神失足就成千古恨。我们顺老者所指,悬崖上藤蔓小树所剩无几,想从洞上方入洞就更难了,因此我们试着从洞下方往上爬,当距洞三米间,因无立足攀 缘之处而告失败。

有关此洞,当地曾有传说,清朝末年,被清军追散的金钱起义军,逃至此山下,沿藤蔓进入此洞,为切断清兵追路,义军忍痛割藤,结果 也使自己断了退路,几十号人马活活饿死洞中每逢暑尽寒来北风呼啸之时,该洞就发出呜呜的嘶鸣声,村民们谓之义军们在呼号求救,此情此景,实为凄凉悲壮。

我们伟大祖国,山川秀丽,大自然鬼斧神工。愿稻桶洞以其险峻挺秀之姿,为我们双休日旅游增添乐趣。

4.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夫纪念馆

为纪念我国文化艺术界著名烈士、鲁迅先生学生、新兴版画先驱 林夫,经上级批准,1999年在林夫烈士家乡林家塔兴建林夫纪念馆,现已被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府命名为高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林夫纪念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 米,包括三间仿古建筑的主楼,五间二层综合楼,十间双向走廊,飞檐琉瓦的牌门和围墙。馆内绿化也体现出园林式的布置。

我们从牌门进入纪念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帧高3米,宽2.7米的大理石雕像,用现代电脑雕刻的技术,现现了当年鲁迅先生与林夫盘坐欢谈的情景,整个纪念馆现分为五大部分;

第 一部分是林夫生平事迹介绍。用翔实的史料文字和图片,讲叙了这位生长在旧中国的莘莘学子把自己命运紧紧地和国家与民族命运连在一起的,热爱艺术、忧国忧 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成长过程,介绍他响应鲁迅先生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在浙南游击根据地进行的革命文化艺术实践的经历,和被捕后身陷囹圄,正气凛然的 革命气概。

第二部分是林夫生前的版画木刻作品。这部分共展出幸存的林夫版画46幅。其中木刻《母亲》是林夫的代表作,入选被鲁迅先生称之为 “聚全国出品的精粹的第一本”的《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该作品表现的是一位普通女性,看似平淡,而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令人感到母亲的善良与伟大。

第三部分征集了全国文化艺术界的老前辈、林夫的老同学、老战友的题辞、楹联、书法共四十余幅。中国美术家协会代主席王琦、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李少言、中国美院副院长赵宗藻浙江版画协会名誉主席赵延年等老一代著名版画家均为纪念馆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第 四部分是浙江版画陈列宝。室内陈列了浙江省五十多位版画家的八十多幅作品。金逢孙、夏子颐、张怀江、杨可扬、赵延年、赵宗藻、吴平等著名版画家都亲手将自 己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作品捐献给纪念馆,这十分宝贵的艺术珍品的陈列,无疑给参观者和美术、版画研究者带来浓厚的兴趣,浙江版画家协会主席赵宗藻教授还 亲自为这个陈列室起草了前言。

第五部分是电视专题片《林夫》的播放室。1998年4月,苍南电视台与钱库广电站联合组成摄制组,怀着对先烈的崇敬 心情,踏遍了上海、福建、江西、杭州、棘、温州、平阳等林夫生前活动、战斗过的旧址,采访了十多位林夫生前的同事与战友,拍下了刻满岁月斑驳动人的历史画 面。该片长达二十五分钟,以纪实的拍摄方法和追忆性的画面,深切缅怀和热情赞颂了林夫烈士为革命流血、为艺术献身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5.石棚墓

石棚墓亦称支石墓,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最早建筑物之一,它利用天然的巨大石块,稍经人工修整,然后支撑,覆盖而成。普遍 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是古时东夷人墓葬形式之一,东欧、亚、非及南洋洲各国沿海地带都有发现,我国过去发现的石棚墓均集中分布在辽东半 岛。浙南石棚墓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认识,对探讨商周时期浙南社会状况和对外关系也有特殊意义。

桐桥村石棚墓群于1997年6月初调查共有七处。其中1号石棚墓,盖石略长方形,长3.68米,宽2.06米,厚0.55米——0.60米,周长9.45米,盖石下存支撑柱1根,高1.84米。墓葬盖石伸出柱壁外,支柱与盖石之间结合不甚紧密,据考证属商周时期。

从 瑞安、平阳、苍南石棚墓陆续发现,专家们与日本的石棚墓相比较,浙南的石棚墓似曾直接影响日本。《山海经》最早记载了温州的地理位谓:“瓯居海中”,说明 对外交通必取道于海上,给人以居住海中的印象,据有关专家考证浙南出土的彩陶石奔与福建、台湾属同一类型,更与日本一致,这些现象反映浙南一带在商 周时期乃至更早,已通过海上交通与我国东南沿海以及日本等地有过频繁交往。由此可知浙南石棚墓对日本直接影响是有可能的。

我们相信,随着申报“国保”的步伐的加快,大批考古专家的深入研究,石棚墓这一千古巨石之谜将被解开,这块曾是我们先民们繁衍生息的风水宝地,不久将来将成为学者如云、游人如织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6.陈功甫故里

陈功甫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国时期著名文史教授、近代史教研先驱。国立北京大学文学士,他的故里在钱库镇浃底园,由陈功甫故居、陈功甫墓园等构成,还有陈功甫先祖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庙、陈氏大宗、盘古大帝庙等人文景点,值得一游。 摘自陈先满(笔名陈圣吾)“史家陈功甫传略”。

钱库是一个有悠久而深厚历史底蕴的江南名镇,被誉为“千年钱王福地,百里江南水乡”。1997年,沉睡在桐桥山岙4000多年的石棚墓群被文物考古专家发现,经考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旧铁器时代早期的古东夷人墓葬遗址,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据现居民的族谱记载,早在五代后晋时期的公元941年和942年,钱库的后官、项家桥、李家堡等村始祖就迁居来此居住,此后不断有新的姓氏移民迁入,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现居民有7万多人口。

钱库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历史名人有夏口吴荣烈故居,项家桥武状元纪念馆,近现代名人有浃底园陈功甫故里, 苏渊雷纪念馆,林夫纪念馆, 李锐夫故居。生态观光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项桥办事处的各村落,其中林家塔村的“龙井景区”,打铁山的怪岩奇洞“稻桶洞”可谓山水之一绝。在这周边,还可以略览文保名寺灵鹫寺及古建筑单檐塔,桐桥石棚墓群。

假以一日的旅程,我们将指点你游历钱库的名胜景观,愉悦身心。

1. 从钱库镇政府所在地出发,略览钱库公园“梦园”,公园内苏渊雷纪念馆,老干部活动中心,瑞云道观,青少年旱冰场,儿童游乐场,以及群众性体育休闲场所,出口还有民间活动胜地“会龙宫”。

2. 从公园出来以后往繁荣的古街,东西街过“大魁桥”(文保)至横街埠头坐“长船”去景区。长船延瀛水逆流而上。途经小河川底略览现代农庄“河川别墅”,到“项家桥”(文保)上岸。去参观南宋期间“文取科第,武试夺魁”的武状元之项桂发纪念馆(文保)。

3. 之后,仍坐“长船”溯水至桐桥,沿着清洌的河水,漫步浏览两岸田园风光,经“宋桥”(文保),瞻观古刹灵鹫寺遗迹和古建筑单檐塔(文保)。如有体力,可翻爬桐桥岭进入濛洲山景区。

4. 沿着灵鹫寺的山边,绕进林家塔的龙井景区。看瀑布、龙潭、老靠。选择安全避风场所,挖红薯,摘野菜,捞螺虾野炊。之后过田龙坪,绕望尖顶,参观稻桶洞。之后,深入幽谷,进入林木繁茂的林家塔岙底幽谷。

5. 从稻桶洞下山以后到林家塔,看一看林夫纪念馆,听一听林夫事迹的介绍,再坐车去夏口参观历史名人 吴荣烈的故居,欣赏“司马第”(文保)的荣耀和“百福百寿图”的文化艺术。

宋朝

上官鼎(1179—1234)(今钱库后官人) 任 两广节度使、太子太傅、礼部尚书

项桂发 (1202—1272)(今钱库项桥人)任御营统兵护驾防御使、中亮大夫 武状元

王有开(1234—1298),字守仁,永嘉郡金舟乡王垟(今钱库张家庄)人,淳祜年间入武学,与同舍67人上 书,请求收回起复 史嵩之的任命,被逐。

林仲彝字清叟。 夏口(今钱库镇夏口)人。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科 进士,官 台州知州。在故乡筑乌屿、新潜、湖南三所陡门,开河道五十五万五千九百丈。灌溉四乡农田。

黄东,字汉寅,丙戌科进士,任政和县令、福建汀州通判,为故乡龙江里造桥,曰黄判桥。

元朝

陈高(1315—1367),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温州平阳咸通里(今苍南钱库小河川底)人 。

明清

陈宣(?~1509),字文德,号潜斋。柘圆(钱库仙居乡)人。是明中叶的一员能吏,云南参政。

金敬(1388-1472),字敬伯,明朝时期出生于金舟乡前库,历任浙江道监察御史、贵州道监察御史,福建布政司左参议等官职。

金宗(1381-1439),金舟乡前库人(今钱库镇金处村),思州府经历。

章嚞(约1249~1320),字德元,号春谷,钱库章均垟人。著名地方志学者

谢一聪(1708-1772)字荣俊,金舟乡二十二都谢家堡(今钱库镇后谢村)人。著名的慈善家。

黄炳道(今钱库黄车堡人)号星如。清宣统三年辛亥法政科举人,江西高等检

察厅检察官

黄庆澄(1863-1904)字源初,苍南县钱库黄车堡人,著名数学家。

近现代

郑汝璋(1884~1962),字孟特号曼庵。 东括底村(在括山乡)人。历任鄞县地方检察厅检察官,丽水、杭县、金华等地方审判厅厅长,金(华)、衢(州)、严(州)三府十九县法院院长,浙江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院长,嘉兴地方法院院长。民国37年(1948),被选为立法院候补立法委员。

苏渊雷(1908—1995)原名中常,字 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今钱库玉龙口人)。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 常务理事

吕青云(1986—)又名吕存值,(今钱库桐桥人)中国易经协会理事专家,全球风水协会专家。

郭心崧(1897—1979)字仲岳,浙江温州苍南县张家庄村人,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院。民国21年(1932)调任邮政总局局长。

吴襄(1910—1995),字成之。钱库人。生理学家,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和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生理学顾问, 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院外委员。

李锐夫(1905--1987),原名李蕃,苍南县钱库李家车人,著名数学教授、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林夫(1911—1942),原名林裕,字宽如,男,汉族,(钱库 林家塔村人)烈士,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林夫是先驱者之一,名字载入中国现代版画史。

钱文玑(1892-1966)原名瑞璇,号政璿,苍南县括山乡龙家园村人。国民党中央政府改造司法委委员,中央军政大学法律系当过教授。

陈功甫(1890—1942)初名陈楙(懋)、更名鸿藻、字功甫、(今钱库浃底园人)清末贡元、郡学毕业生,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士、 中国历史学家,曾先后任国立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史学系教授, 国立广东大学文科教授、国立中山大学文史教授、史学系主任兼广州市立二中校长、语言历史学事务委员会委员、历史语言学研究所近代史料征集委员会主任。

周边诊所

苍南县钱库中心卫生院 地址: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锦绣西路7号

周边乡镇

钱库镇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