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畲族乡

竹里畲族乡 竹里畲族乡区域概况 竹里畲族乡农业发展 竹里畲族乡基础设施 竹里畲族乡招商引资 竹里畲族乡下山迁移 竹里畲族乡饮食居住 竹里畲族乡特色服饰


竹里畲族乡,乡政府驻地竹里村,距县城20公里,在云寿线公路上,海拔169米。全乡总面积47.09平方千米(2017年),辖竹里、茶石、何宅洋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64村民小组,计1101户,2072人(2017年),畲族人口1100人,占总人口的33%竹里畲族乡位于泰顺县西北部,乡境四周与司前畲族镇接壤。海拔169米,距县城20千米,泰顺畲族婚礼228省道过境。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9%,是县重点林业基地乡之一。林业用地6.1万亩,林木总蓄积量98642立方米,毛竹面积1.2万亩,毛竹立竹量180多万株。竹里畲族乡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89%,山地资源丰富。而耕地面积仅1803亩,其中水田面积1681亩。1952年设竹垟乡,1958年称竹里管理区。1962年改竹里公社,1984年改竹里乡。竹里畲族乡 是 浙江省 温州市 泰顺县辖乡 ,位于泰顺县...

详情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竹里畲族乡所有村庄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竹里畲族乡介绍

竹里畲族乡,乡政府驻地竹里村,距县城20公里,在云寿线公路上,海拔169米。全乡总面积47.09平方千米(2017年),辖竹里、茶石、何宅洋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64村民小组,计1101户,2072人(2017年),畲族人口1100人,占总人口的33%竹里畲族乡位于泰顺县西北部,乡境四周与司前畲族镇接壤。海拔169米,距县城20千米,泰顺畲族婚礼228省道过境。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9%,是县重点林业基地乡之一。林业用地6.1万亩,林木总蓄积量98642立方米,毛竹面积1.2万亩,毛竹立竹量180多万株。竹里畲族乡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89%,山地资源丰富。而耕地面积仅1803亩,其中水田面积1681亩。1952年设竹垟乡,1958年称竹里管理区。1962年改竹里公社,1984年改竹里乡。

竹里畲族乡 是 浙江省 温州市 泰顺县辖乡 位于泰顺县西北部,52省道贯穿而过。 竹里畲族乡地理位置 乡政府驻地竹里村,距县城20公里,在云寿线公路上,海拔169米。全乡总面积47.09平方千米(2017年),辖竹里、茶石、何宅洋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64村民小组,2072人(2017年),畲族人口1100人。在温州市行政区域撤并的背景下,竹里畲族乡是泰顺唯一保留的乡。在温州市保留的乡中面积最大,但是人口最少。全乡畲族人口相对集中,其中竹里民族村,畲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70%以上。该乡是泰顺县重点林业基地乡,竹木资源丰富,是县重点林业基地乡之一,林业用地6.1万亩,林木总蓄积量98642立方米,毛竹面积1.2万亩,毛竹立竹量180多万株。竹里畲族乡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89%,山地资源丰富。其中水田面积1681亩。

竹里畲族乡抓住 农业基地。上半年毛竹低改686亩,抚育幼林588亩;发展食用仙人掌和优质 茶园、板栗、 杨梅等150多亩;三是加强对260亩绿化苗木的管理,初步探索出一条“公司 基地 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对专业大户的扶持和指导,以专业大户为龙头,扶持养鸡、养鸭、养鱼、养石蛙、养猪、养兔大户9户。上半年,全乡养殖出栏家禽4千多只,养猪大户出栏生猪110多头。

3、抓 劳动力转移。我乡积极引导扶持农民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乡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全乡劳务输出已达848人。深入开展“农民知识化工作”。组织全乡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各类技术培训学习,提升农民谋生技能。到6月份底, 毛竹低改、干水果、家禽等实用技术培训86人次,结合民族文化保护,举办畲族民歌培训8期82人次,合计达168人次。为充分利用荒地,竹里畲族乡开始推进农用地整理项目 建设。截至目前为止, 新建三面光水渠 22000 多米,新建机耕路4.8公里,新增耕地319 亩,全部完成年度任务数。为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竹里畲族乡在该项目实施前就妥善处理好有关政策问题,制定出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管理监督,及时对水利、土地平整进行指导和督促,并安排项目启动资金,做到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确保了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新改善。一是紧紧抓住“康庄 工程建设”的 契机,分别实施了竹里至何宅洋(2.1公里)、何园至上岱(7.1公里)、 水塘口至茶坪(3.35公里)三条康庄公路建设,总里程12.55公里,总造价312万元。现已基本完成正进行竣工验收,何圆至上岱砂石路面改建现正在争取实施路面浇灌,要求列入硬化计划,原定的砂石路面磨耗层等将做适当调整。二是实施竹里乡至黄桥乡路面硬化 工程建设。其中竹里段22公里,总投资600多万元。三是实施乡政府驻地竹里整治村建设。竹里村2005年被评为县级生态村。2006年竹里乡列入市级生态乡镇建设。据统计2005年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 1000万元。全乡的交通基础设施已得到明显改善,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

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把引资成效与促农增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当地竹木资源的附加值。2005年共引进两家企业,分别为竹里乡园林木制品厂和泰顺县鸿旺竹制工艺品厂。竹里乡园林木制品厂主要生产木制花盆,于2005年4月开始生产,年产值300万元。鸿旺竹制工艺品厂是从浙江长兴县引进的一家生产竹制地板半成品的企业,总投资150万元,于2005年7月开始生产,实现产值90多万元,因受“泰利”台风袭击,该厂被洪水冲毁。自引进这两家企业以来,当地毛竹价格从原来的最高每百斤22元提高到每百斤28元。同时,还安排就业40多人。为当地毛竹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竹里地域广,居住偏僻分散,实施下山迁移是“富民攻坚工程”的一项有效措施。实行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2005年在司前镇新北村桔园地块实施了下山安置点。共可安置35户。

竹里畲族乡畲家生活俭朴,平日对饮食品味式样不讲究,重在吃饱。口粮多以番薯丝为主粮,大米、高梁、大麦、小麦、花麦、玉米、小米为副粮。故俗有“种番薯吃番薯,番薯当粮也当菜”。把番薯切成丝、晒干,其吃法有煮成“焖饭”的,有用开水烫半熟,捞放蒸笼炊成“蒸饭”。多数地方要把鲜薯丝用水淋洗出淀粉,加工制成“粉扣”当菜吃。

畲家一日三餐,薯米干饭。“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初三)吃3天白米饭,有的用大米蒸饭另捞一角,供小孩或接待客人。平时煮上一两碗粗菜即可上桌。客至,小孩不上桌,怕争菜忌慢客人。农忙时,难于及时备办菜肴,只用盐汤或青菜一碗也能对付。但到自养猪屠宰时,割一二斤猪肉,常邀亲友邻居品尝。在春耕、秋收前,为迎接繁重劳动,都要杀羊、杀鸡兔、买猪蹄滋补养身。

畲族家家户户都种蔬菜,除日常鲜吃外一般家庭常把芥菜、萝卜腌成咸菜,做当家菜食用。竹笋,畲村四季均有,常加工成笋干。调味少用油,重用姜。饮料,多用糯米酿酒。50年代后,畲族群众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多数人吃上大米饭。蕃薯丝与高梁、大麦等则降为副食。

竹里畲族乡畲族村寨,大都分散在山岗、丘陵,少数在沿海和海岛上,依山建房、聚族而居、自成村落。建房坐向多坐北朝南。门前多种树木。 “建房”要择吉日。破土动工后要定朝向,立合砖俗称“定磉”。木工动锯斧要定“驾马”日。房主要备茶、酒、五果、焚香鸣炮祭供“鲁班”。祭后才动工、上梁。其后,请銮驾、贴柱联、压梁谷、挂红布,中堂上书“紫微銮驾”,进宫柱贴联“建屋喜逢黄道日”;“上梁幸遇紫微星”。中庭放个“斗灯”,以示照耀千秋大业。建成后要择日入宅,房主肩挑“祖宗担”,让上辈人先入宅,晚辈后进。 旧时,畲族山村,因经济困难住房建造简单,多盖“人字”式或“孩儿撑伞”式的草楼。

清代以来,住房多改为土木瓦房,依山建筑。四周均围黄泥土夯筑的土墙。中间分别架有二、四,用七柱或五柱木料,屋顶盖瓦片。正座中间分前厅和后厅。后厅左边常设小门通后山。前后厅两边隔4个正间,专作卧室。正厅前一般都设有二片天井,以堆倒垃圾沤肥农用。有的建有廊庑,前后廊庑分别作用厨房或堆放农具和做猪栏。住房一般有二层楼。楼上低,楼厅高,使厅堂阳光充足。立有固定楼梯或移动手梯通往楼上。楼上则用竹片加泥土或木板做墙壁隔间,楼房间多作粮食仓库或放家具用。每座屋前或屋后均留有小块空地,以晒柴片、衣服、番薯丝等。边角地多种柯木遮荫。50年代后,畲族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砖瓦房、混凝土结构房逐步取代旧式的房屋。

畲族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反映该民族特有的风情。

一般女服 尚青色棉布、苎布衣,少数富裕户也穿绸缎。大襟长衫,衫长至膝,比男长衫稍短些,衣领用金线、五色线制成二至三层花纹的“虎牙领”,领背中央绣“凤凰采牡丹”。衣襟用五色羽毛布,绣三至五层梅菊花蕊。腋下襟边缝一块10多厘米宽例三角形的大红布,领口内“替肩布”用蓝、白四方形做“替肩”。袖口和衫袄襟边均用大红色羽毛做边饰,并镶绣各色花纹。节日所穿紫色“诰翠衫”,大襟和袖口都绣“回字”形花纹,胸前排扣5颗,古作礼服用。

女裙裤 通常用黑色棉布,夏天用苎布。出嫁做新娘时,用青色绸缎或精哔吱做裤。外穿蓝色或紫色叠春“虎牙裙”,腰间束四指宽的白色腰带,正面再垂2条长1米的飘带,直垂至脚面。妇女下山、下田劳动时,用腰带缚住“围身裙”。“围身裙”是黑色苎布或青直贡布制成,裙上端加一块10厘米宽红布做裙头。所缚腰带则用五彩丝绸线、白粉线、羽毛线等织成橄榄式花纹和汉文字装饰。转裙也刺绣着“凤凰采牡丹”等花鸟装饰。罗源县毗邻的飞鸾南山村和新岩村一带畲族妇女的服饰,均穿斜襟大领衣,并镶有各种花边。不分季节一律穿短裤、扎绑脚。

男服 一般是青色和蓝色大襟短服。少数男子穿大襟长衫,均为圆领。布用棉布和苎布。胸襟两旁袖口上均镶有黄、红两色,缀3-5颗铜扣,外加穿圆领直襟有5排扣的“钱吊衫”,古作礼服。礼服胸前领左右两旁,还垂挂有2条珠线穗。礼服正面上方2个袋,下方4个袋。大都在取新娘后三天,送新娘回娘家做“头转客”时穿。

男裤 多用蓝青色棉布。夏天穿苎布短裤。裤头上接15厘米左右宽蓝或青色布。结婚时则穿紫色或蓝色长衫礼服。

鞋 平时男子多穿黑色布底双鼻鞋和木屐。劳动时,多打赤脚和穿草鞋。妇女穿单“虎攻鞋”(畲族),布底,鞋头高昂3厘米,鞋口两旁以羽毛布“沉地”,用五色线绣“虎牙”花纹。解放后,男女穿解放鞋、运动鞋、塑料鞋、人造革和皮鞋。

帽 儿童头戴猫儿头的童帽;中青年常扎头由;老年人戴风军帽。巫师法师分别戴宫帽、天尊帽、头冠字帽。男子结婚时戴青色红顶帽,宽沿外敞,帽项突起高达8厘米,两边插金花。姑娘出嫁戴“凤凰冠”,冠的结构以竹片为骨架,先制成梯形的头冠套,冠套外围缝上五色波纹的“冠栏布”,额前镶双龙、凤凰、蝴蝶、花木、鱼鸟等图案。“凤凰冠”上额正当中,悬立一块“双块戏珠”银饰,左右两旁竖立两个武士,左骑驴、右提剑。额正面贴镶两块长12厘米宽3厘米多的银质“冠栏”片。其下并排悬挂4片四方形有花纹的银片,表示盘、蓝、雷、钟4姓联姻。再下挂9个“银星”,九星下垂胸还串挂着九穗花纹银片。錾有山、海、花、鸟、鱼、兽之类图案。每穗连接9小片。冠上还用金丝线悬挂4串玻璃珠,长达50厘米,下连接元宝型银牌4个,垂至胸前。额角左右两侧各挂一块蝴蝶形银牌串联16小片四方形花纹银片。冠髻之后垂挂一块錾有“双龙戏珠”的银牌。髻上横插一根髻针,以保持戴冠稳定。

畲族男子过去一般穿着色麻布圆领、大襟短衣,长裤。冬天套没有裤腰的棉套裤。老年男子扎黑布头巾,外罩背褡。结婚礼服为青色长衫,祭祖时则穿红色长衫。

妇女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款式各异。畲族妇女服饰以象征万事如意的“凤凰装”最具特色,即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纹,镶金丝银线;高高盘起的头髻扎着红头绳;全身佩挂叮叮作响的银器。畲族对自然之色蓝色和绿色具有特殊的爱好。除此,红、黄、黑也是畲族妇女服饰常用的颜色。服饰条纹图案排列有序,层次分明,衣领上常绣一些水红、黄色的花纹。

竹里三月三风情节

周边政府机关

竹里畲族乡政府 地址:竹里乡
营业时间:08:30-11:30;13:30-17:00

周边景区,

竹里馆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竹里畲族乡台黄线竹里馆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竹里畲族乡台黄线竹里馆

周边乡镇

竹里畲族乡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周边村庄

竹里村 地址:温州市泰顺县
温州市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