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聚村
大市聚村 大市聚村位置 大市聚村基本简介 大市聚村历史沿革 大市聚村经济发展
市聚村距离新昌县城距县城14.7公里,东邻临海,南邻天台,西靠东阳,北依嵊州,距绍兴110公里,离宁波90公里,107国道靠边而过,象西省道中间穿过,历来是浙东商贸重镇。由大市聚、下求、前梁、建斋、石板桥、花井栏、姜家坞、流河岭八个自然村组成。有耕地2000多亩,1185户,2938人,辖区服务管理人口达800人。有羊毛衫、轴承等企业100多家。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300多元,集体经济年收入20多万元,是全县闻明的轴承之乡。因临沃洲湖、水帘洞、唐诗之路,是闻名的旅游之乡。盛产贡品小京生,又是小京生之乡。大市聚村位于 浙江省绍兴市 新昌县东部,为新昌县东第一重镇。古称鳌峰,旁有小山盘伏如鳌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始改称大市聚。宋至清代属新昌乡,清宣统二年(1910)属沃洲镇,1939年属鳌峰镇(1947年改为乡)。1950年后,属大市聚乡(人民公社),1985年属大...
详情市聚村距离新昌县城距县城14.7公里,东邻临海,南邻天台,西靠东阳,北依嵊州,距绍兴110公里,离宁波90公里,107国道靠边而过,象西省道中间穿过,历来是浙东商贸重镇。由大市聚、下求、前梁、建斋、石板桥、花井栏、姜家坞、流河岭八个自然村组成。有耕地2000多亩,1185户,2938人,辖区服务管理人口达800人。有羊毛衫、轴承等企业100多家。村民人均年纯收入9300多元,集体经济年收入20多万元,是全县闻明的轴承之乡。因临沃洲湖、水帘洞、唐诗之路,是闻名的旅游之乡。盛产贡品小京生,又是小京生之乡。
大市聚村位于 浙江省绍兴市 新昌县东部,为新昌县东第一重镇。古称鳌峰,旁有小山盘伏如鳌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始改称大市聚。宋至清代属新昌乡,清宣统二年(1910)属沃洲镇,1939年属鳌峰镇(1947年改为乡)。1950年后,属大市聚乡(人民公社),1985年属大市聚镇。曾为区公所、乡政府所在地。现为镇人民政府驻地。1992年,有729户,1830人,其中农业人口1371人。建成区面积49.6公顷,公共建筑8.1万平方米,住宅建筑19.78万平方米。有梁、赵、俞、王、徐、石、吴等40多个姓氏。其中梁氏定居最早。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梁有,仕至桐安县主簿,年老归田创业,自查林徙居于此。
大市聚海拔2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24天。村址坐落于鳌峰台地,在沃洲山之脊,东? 山之下,风景秀丽,历来为人文荟萃之地。在梁氏家族文化最盛的宋明时期,诸多骚人墨客来此会文访友,吟诗作赋,驻足盘桓。号称南宋四家之一的著名诗人 杨万里(1127~1207),访梁总之,见鳌峰台地景色宜人,欣然命笔,留下"四面环溪溪外山,置身浑在水云间"佳句。宋乾道年间(1165~1173),理学家朱熹游东水帘,还访梁叔平,夜宿村南清虚庵,宾主以"月来轩"为题,作诗相互酬和。宋嘉定间(1208~1224),名士周益公、 章颖等游村东桃源观,见观中桃花千树,松柏阴森,作诗赞美:桃源佳致绝尘埃,唯有桃花千树开,晓雨乍晴香作阵,晚霞相映锦成堆。明洪武五年(1372),著名学者 方孝孺,承师宋濂之命,晋谒乞归鳌峰的国子监祭酒梁贞,并为鳌峰梁氏宗谱作序。几代文人名士,为鳌峰留下诸多华章。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办知新学堂,1913年改为东区公立高等小学校,学校治学严谨,学生笃实好学,不少外县子弟前来求读。1948年改办私立初级中学, 1958年增设高中部,名大市聚中学。学校投资80万元,建有仲明科学馆1座,配置先进仪器,供教学用。1949年后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8600多名。1986~1992年共有355人升入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校友中有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7名。中共早期党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重要领导干部 梁柏台,在校就读期间,就立下以身报国之宏愿。 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共大市聚支部教育下,一批青年学生先后参加 中国共产党,投笔从戎,奔向浙东抗日根据地。另设完全小学1所。建有电视差转台、影剧院各1座,设有医院、预防保建站及自来水站。日供水3500吨自来水厂正在兴建。
大市聚地处奉化至天台、嵊县至宁海交通孔道,四周村居稠密,物产丰富。清乾隆年间形成集市,农历每旬三、六、九为市日,十月十五日为传统庙会,商贾云集,周边数十里方圆村民和天台、宁海、奉化、嵊县行贩前来赶集,买卖兴旺。建市300年来,经久不衰。据1918年《新昌县志》记载:有各类店、铺、行、坊124家。其中著名老店有赵同兴饭店,金元昌、何生记南货店,邱裕盛布庄,梁泰源酒店,泰山堂、回春堂、景生堂等药店,聘有名医坐诊。 1922年,全街毁于兵火。翌年,原浙江省省长张载阳(新昌人)等发起旅杭同乡募资5000银元,设兴市局,推县参议长梁渭溪主持重建,新街东西取直,铺面鳞次栉比,整齐划一,并分段设置防火墙6道,其建筑规模当时居新昌各镇之冠。1942年5月,复遭日本侵略军烧毁,而后在困境中缓慢复苏。1949年后,建立供销合作社、合作商店,商业网点增多。80年代后,发展尤为迅速, 1984年将长600米旧街,改筑成块石路面,可通机动车辆。在西端开辟新街200米,建农贸市场2处,小猪市场1处,占地3000多平方米。近年,南边开发新区1万平方米,长800米,阔20米新街正在施工,招徕能人建房设店。至 1992年,有百货、食品、副食、粮食、水果等商店、门市部128家,饮食、理发、修理、缝纫、住宿、摄影、运输等服务业104家。农业人口中185户、275人投入第三产业,有的走南闯北,推销苗木、药材等农副产品,年收入101万元。
1724年(清雍正二年)大市聚开设朱永兴铁铺,从事铁器加工。至1918年, 铁、 木、 锡器铺发展至9家,酒坊、染坊、磨坊15家。 1932年,创办大丰加工厂,购置德国产煤油发动机1台,用以碾米、磨粉,后遭日本侵略军烧毁而停业。1951年,集资兴办大东粮食加工厂,恢复动力加工。 1953年组织铁业生产合作社,后发展为轻工机械厂。70年代后期起,先后办起农机厂、轴承分厂、柴油机分厂、棉纺织厂、羊毛衫厂、手套厂、袜厂、砖瓦厂、胶丸厂。1992年,村区共有工业企业18家。其中县属二轻工业1家、镇办6家、部门办2家、村办2家、个体6家,总产值3091万元,职工1510人。企业中,轴承三分厂,年产值780万元,创利40万元;镇办大市聚袜厂,引进意大利产电脑程控自动织袜机22台,年创值320万元,产品运销日本、法国、泰国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羊毛衫厂所产兔羊毛衫,行销全国各地。
大市聚电力事业始于50年代初。时利用大东加工厂动力,发电照明。 1970年县电网输电到村,户户装上了电灯。1983~1984年间,利用巧英水库渠道落差,建成巧英二、三级水电站,年均发电326.7万千瓦时,并建成35千伏大市聚变电所,确保生产、生活用电。
大市聚物资运输,旧时赖新昌江筏道,经青坛村筏埠中转。1958年7月,西山至大市聚公路通车,而后公路向东延伸,38省道象(山)西(山)线全线贯通,东起象山,西接36省道和104国道,并有7条县乡道分别通向雪溪、结溪、五马、芹塘、朱部、赤岩、郎坑等地。日来往班车18对,另有上百辆农用机动车过往村区,客、货运输方便。设有邮电支局,配有电报传真机1台,装有200门电话交换总机1台、 电话机189部。
农业历来以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 烟、茶、茧、术及小京生(花生)、西瓜等经济作物,亦颇闻名。1958年共同建造西桥弄水库,1968年完工受益,蓄水量100万立方米。1983年,巧英水库干渠建成,穿山越岭绕村而过,输水流量4.8立方米 秒;并由支渠流向弯弯垄垄,确保农田灌溉,产量逐年提高。1982年后粮食自给有余。1992年产粮90万斤,产茶466担,农业总产值166万元。加上第二、三产业收入,近半数农户收入超万元。
周边村民委员会
聚大村皴淹市村民委员会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新街
周边汽车服务
邮怖党堀村市群大聚服务中心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周边超市
万家福超市(聚德佳苑东)
地址:沃州镇新街46号
周边乡镇
沃洲镇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新街218号
周边村庄
油脂沟
地址:绍兴市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