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路村

吴大路村 吴大路村基本概况 吴大路村经济发展 吴大路村特色产业 吴大路村文化娱乐


吴大路村位于浙江省 金华市浦江县城东15公里,郑家坞镇人民政府驻地杨家南7公里。村东南与义乌市境地接壤。村中原有八角凉亭,为明代建筑。村南有八仙岩,岩石奇异,形如八仙,可谓胜景。清末属感德乡廿都,民国时期属官岩乡,50年代初属沈街乡,1957年合作化运动时属吴店乡,为吴大路高级社,1958年为吴店管理区吴大路生产队。1961年为郑家坞人民公社吴大路大队。1983年,改为吴大路村,属郑家坞乡。1991年,属郑家坞镇。1992年,全村593户,1789人。吴大路地处丘陵谷地中的小平原。地势较高,幅地较广,环境舒适。村有耕地1197亩,山林1711亩。种植业以稻麦为主,兼营茶、桑、林木。全境有15个山坞,丘陵起伏,多 梯田,无大的河流和水塘,旱情时现,威胁着农业生产,也影响着村民的饮用水。历史上的产量一直较低,水稻亩产三四百斤。至本世纪60年代,因为缺水,仍不能种植双季稻,多...

详情

吴大路村地名网_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吴大路村资料简介
  吴大路村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72610321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726。吴大路村与溪东村、叶坞村、郑家坞村、杨家村、小杨家村、江桥村、西山下村、寺郎村、钟宅村、吴一村、吴二村、上吴店村、朱路村、沈里村、金前村、余郭村、皂结坑村、江东村、双丰村、吴店村、云溪村相邻。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吴大路村介绍

吴大路村位于浙江省 金华市浦江县城东15公里,郑家坞镇人民政府驻地杨家南7公里。村东南与义乌市境地接壤。村中原有八角凉亭,为明代建筑。村南有八仙岩,岩石奇异,形如八仙,可谓胜景。清末属感德乡廿都,民国时期属官岩乡,50年代初属沈街乡,1957年合作化运动时属吴店乡,为吴大路高级社,1958年为吴店管理区吴大路生产队。1961年为郑家坞人民公社吴大路大队。1983年,改为吴大路村,属郑家坞乡。1991年,属郑家坞镇。1992年,全村593户,1789人。

吴大路地处丘陵谷地中的小平原。地势较高,幅地较广,环境舒适。村有耕地1197亩,山林1711亩。种植业以稻麦为主,兼营茶、桑、林木。全境有15个山坞,丘陵起伏,多 梯田,无大的河流和水塘,旱情时现,威胁着农业生产,也影响着村民的饮用水。历史上的产量一直较低,水稻亩产三四百斤。至本世纪60年代,因为缺水,仍不能种植双季稻,多数土地以单季水稻为主,后熟仅种玉米、荞麦。1970年,围绕着如何解决水的问题,发动村民进行了一次讨论,提出坞坞建水库的治水方针,并制订了具体计划。此地曾有梅溪、里宅、里塘等18个村。明正德年间(1506~1521),吴姓自义乌迁入,遂成主姓。另尚有蒋、张、黄、杨、郭、戚、葛、鲍诸姓。村原名吴大辂。相传,吴姓的祖上有一人善做洋梅?,手艺独特,皇上派人用大辂把他接去京都,因而得村名为吴大辂。村有五条大道分别通往郑家坞,与浦江火车站相衔接;通往前陈,衔接浦郑公路;通往古塘、石斛桥两条,与浦义公路衔接;另一条到达义乌市分水塘。

1970年,建车坞水库,此水库蓄水54万方,解决500亩水稻的灌溉。当年建造,当年受益,双季稻获得丰收。经三个冬春的努力,全面竣工。先后兴建了陈塘、岭背、理宅、老山、理坞塘、大湾、荷花塘和老虎湾等14处大小水库。同时配套建成全长3公里的3条总渠和2个机埠,至1980年,共投放劳动力15万工,土石方5万方,增加蓄水量105万方。不仅解决了农田的灌溉,同时还解决了社员的饮用水。1983年,引车坞水库的水,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至此,吴大路不仅不是缺水村,而且成了余水村,车坞水库下游各村都深受其益。1992年,亩产达到940公斤。1981年前每年要吃国家供应粮10万余斤,1981年后自给有余。粮食的丰收,推动了多业的发展。1711亩山地,森林覆盖面积90%,同时兴建茶园120亩。粮林双丰收。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村民不再单是满足做豆腐皮和麦芽糖 ,开始跃入工业生产的大河。1983年,吴金汉等6人,每人集资2000元,创办吴大路针织内衣厂。两年后,由吴志生承包,现改称为浦江县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址在郑家坞。吴金汉在浦江县城工业小区创办了浦江内衣厂,吴兴楠创办浦江县针织制衣厂和浦江运动衣厂,吴根盛创办浦江针织八厂。此外,尚有浦江县针织九厂、浦江外贸针织厂、浦江针织五厂、浦江八达制衣厂、浦江永兴制衣厂、浦江天风针织服装厂、浦江顺达制衣厂等11家针织内衣企业。村中还有配套的绣花机、针织横机等。共计职工1200多人,年工业总产值8000多万元,年上缴财税200多万元,年职工工资额300多万元。村民在这些企业中的职工有500多人。主要生产文化衫、绒衫、 T恤衫、童装、短裤、背心等。产品全部外销至美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

吴大路企业家之间有一种良好的风气,喜欢同业共发展,遇到问题,共同商量。并热心资助村中的集体公益和福利事业。

吴大路是专业制作豆腐皮的村坊,大约有近百年的历史。过去产品大部分供寺庙僧人作素斋用。1953年后,制作的户逐渐增多,投入市场供应。80年代以来,豆腐皮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全村有90%以上的户从事豆腐皮生产。此地的豆腐皮以色泽晶莹光洁,薄如蝉翼 ,一叶之中统体均匀称著。每张豆腐皮呈半圆形,宽约40厘米,长30厘米,厚度为0.1厘米。每市斤约20~22张。它可制作多种多样的荤素佳肴。既可充作家常便菜,也可用于各宴会酒席。一些高级宾馆流行的干炸黄雀、游龙戏水、凤飞南山等名菜,均以此豆腐皮作原料,特别受不爱油腥、喜吃素食的宾客称道。尤其是近年来,以产量多,销售广,品质优而名闻遐迩。不仅国内不少大城市的市场上有它的踪影,而且还销往国外市场。被人称为豆类制品中的皇后。豆腐皮的生产,是艰苦劳动的结晶。一灶豆腐皮投放黄豆35市斤,产皮21~22市斤。加工时间不少于12小时,多的18小时。从锅里捞豆腐皮,反复400多次,平均每一分钟一次。一个妇女围着12只锅台,转10多个小时,还要手脚不停的操作,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从前,吴大路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二十都吴大路,鸡啼离床铺,不是做糖就是磨豆腐,有女莫嫁吴大路。加工一灶豆腐皮,要花去一家老小一天一夜的精力。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普及,豆腐皮加工工艺有了不少改进。一个灶由4口锅、8口锅改成12口锅,过去磨豆浆用手工磨,现在用电动磨,工效提高,劳动强度也相对有所减轻。

这里加工 豆腐皮的技术要求也很严格,一般经过碾豆、浸豆、磨浆、滤浆、成形等1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得马虎。就取水来说,不是什么水都可用。必须选用清洁的山泉水和井水。这里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豆腐靠水做。吴大路的井水,内聚力强,制作豆腐皮成形好,产量高。豆壳要剥净,浸豆时间适度,研磨时速度不能太快,进豆匀称,以保证豆浆的质量。磨成粗浆后还须经过严格过滤,不能疏忽渗进一点豆渣。豆浆要稀稠适中,颜色纯白。同时,还要掌握好火候,豆浆注入锅内,结成腐皮,常温应在60℃左右。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豆腐皮的厚薄均匀、纹路细腻、光洁白净。

现在吴大路的豆腐皮生产已与市场配套,形成了加工和销售的合理渠道。收益颇佳。此外,还有一种特产--饴糖,即麦芽糖,俗称白糖。其制作规模,在手工生产方式中,可谓壮观,用糯米和麦芽制成的料,很多户都是上百斤。制作时,似同机器打面条翻复的拉,到最后拉起来,形似瀑布。切成块后可直接食用,老人吃了止咳化痰,小孩吃了开胃。更多的用途是制作冻米糖不可缺少的原料。其产品,进入浦江各市场,大部分销售到杭州、宁波、上海等地。

村内原有一所小学,借用祠堂作校舍。1987年集资6万元,新建成400多。平方米的完全小学,并将课桌、教具全部更新。儿童入学率达99%。1949年后已有22人大学毕业。原村中有3个什锦班,1个农村业余剧团,1个徽班乱弹坐唱班,配合各个时期的工作,开展宣传活动,丰富文娱生活。农历五月初七,是吴大路村的传统节日,纪念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国王 钱镠。在村内的钱王庙内演戏,接亲朋好友作客,非常热闹。

周边

郑家坞镇吴店村旦役退翅军人服务站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振浦路

周边公司

春风长住生活美学馆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吴大路

周边村庄

吴大路村 地址:金华市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