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余田村

黄余田村 黄余田村黄余田村 - 革命时期 黄余田村黄余田村 - 经济发展 黄余田村黄余田村 - 村庄状况 黄余田村特产资源 黄余田村黄余田村 - 自然气候


黄余田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南部仁川镇区 ,磐安未置县时隶属缙云县。先为黄姓与俞姓人居住,建宅于田畈当中,宅外之田为黄姓及俞姓所有,故称黄俞田。元至正间,杨姓始祖杨萃自蒋源岭下迁入,俞、黄二姓衰落,村名改为黄余田。50年代初,黄余田为大皿区公所驻地,现为仁川镇人民政府驻地。有冷沙线东通双峰乡,西通冷水乡与磐缙公路相接,南有仁大线通仙居县,交通便捷。2013年有426户、1378人。黄余田村外田畴平旷,田畴之外峰峦错落有致。村口有火星岩、岩蛛、螺蛳岩,村西南有卧牛石,瓯江上游好溪自东向西,绕村而流,溪水明澈。可谓山青、水秀、石奇。 村口有和义桥,160年的历史,桥名寓劝人和气重义之意,有故事在民间流传。桥长55米,宽5.5米,拱门5个,为清代留下的石拱长桥。自桥建成以来,人或牲畜跌下桥去从未有过伤亡,孕妇跌下也母子平安,民间叹为奇迹。村中有杨氏宗祠,建筑古朴,木行梁贴雕...

详情

黄余田村地名网_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仁川镇黄余田村资料简介
  黄余田村是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仁川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3072710320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727。黄余田村与下石岗村、滚涛村、泊公坑村、方山村、流岸村、洋坑村、赤岩前村、柳坡村、新岭下村、潘田村、杨宅村、泊公村、平子坑村、半坑村、荣坑口村、洋庄村、胡庄村、石下村、月岭村、高坑村、马岭村、姜华坑村、西产村、胡八坑村、张圩村、平象村、下余村、百杖新村、青梅村、三水村、天马村、天龙村、天山村相邻。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仁川镇黄余田村介绍

黄余田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南部仁川镇区 ,磐安未置县时隶属缙云县。先为黄姓与俞姓人居住,建宅于田畈当中,宅外之田为黄姓及俞姓所有,故称黄俞田。元至正间,杨姓始祖杨萃自蒋源岭下迁入,俞、黄二姓衰落,村名改为黄余田。50年代初,黄余田为大皿区公所驻地,现为仁川镇人民政府驻地。有冷沙线东通双峰乡,西通冷水乡与磐缙公路相接,南有仁大线通仙居县,交通便捷。2013年有426户、1378人。

黄余田村外田畴平旷,田畴之外峰峦错落有致。村口有火星岩、岩蛛、螺蛳岩,村西南有卧牛石,瓯江上游好溪自东向西,绕村而流,溪水明澈。可谓山青、水秀、石奇。 村口有和义桥,160年的历史,桥名寓劝人和气重义之意,有故事在民间流传。桥长55米,宽5.5米,拱门5个,为清代留下的石拱长桥。自桥建成以来,人或牲畜跌下桥去从未有过伤亡,孕妇跌下也母子平安,民间叹为奇迹。村中有杨氏宗祠,建筑古朴,木行梁贴雕隽永清晰,数百年来不结蛛网,虽有许多人来实地考察,究其原因,始终是一个谜。祠堂中厅是1928年4月28日仁川地区中共党组织首次集体宣誓的地方,仁川地区的革命斗争在这里首先播出星星之火,是磐安最早的 党组织。村西的西峰山上林木蓊郁,山麓坪上建有革命烈士陵园,青山巍巍,流水潺潺,使凭吊者遐思无限。村南好溪之畔,有低矮山峦,状如莲瓣初展,俗名落地荷花山。1974年在此建有金华糖厂。

黄余田村地处三区( 台州、 金华、 丽水)五县( 磐安、 天台、 仙居、 缙云、 永康)之边邻,距东阳、天台、缙云、永康、仙居五县的县城均为120华里,距壶镇、大盘、横溪、千祥、安文等五镇均为50华里。去五镇有著名的五岭:去壶镇有玉环岭,去仙居有风门岭,去千祥有黄烈岭,去安文有西华岭,去大盘有大盘岭。地理位置的特珠性,对黄余田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重大意义。清朝末年缙云县官曾诬此地为匪窝,会同五县县官要烧毁杨氏宗祠,后为七省衍院杨某所阻。但从清末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剿匪,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均有过频繁的兵事活动,也是现磐安地域第一块 革命根据地。
   1928年初,共产党人卢湛受 缙云县党组织派遣,回老家方山一带发展党组织,首先发展了 杨玉水、厉志寅、杨思连三人入党。4月28日,由卢湛主持在黄余田杨氏宗祠召开有31人参加的入党宣誓大会。宣誓毕,将书写誓词的纸烧灰拌入一罐黄酒中,每人筛满一碗,一饮而尽,表示生死同心,永不叛党。会后6个党小组分片活动,到同年秋,党组织发展到天网、双峰、冷水、新渥及白竹等乡,党员100余人。同年10月,中共方山区委(中共缙云东区区委)在黄余田火星岩脚建立,宣布了12个党支部的负责人名单,会后发动各村组织农会,开展减租减息斗争。1929年1月至1930年11月,中共缙云县委驻于黄余田,隶中共浙江省委和 永康中心县委,下辖仙居、永康、缙云和东阳边境的党组织,黄余田成为中共缙云县委的活动中心,组织建立 红军,开展武装斗争。1929年11月,黄余田的杨兆星自上海党训班学习回来,带回夺取的枪枝,组织暴动,武装自己的指示。12月20日,杨岩溪从仙居带来一支20余人的革命武装进驻杨氏宗祠,是夜,连同本地农民130余人带着土枪、大刀、长矛聚集上村真因寺,宣布浙西工农革命军第1支队成立,由杨玉水任司令,杨岩溪任支队长,卢湛任政委。这是磐安地域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后来加入红三团,曾与红十二军一起攻克缙云县城。 1930年9月后,国民党实行清剿。11月,卢湛被捕牺牲,黄余田大部分党员外避,革命活动陷入低潮。 1933年4月,中共缙云县工委在黄余田建立,杨兆星任书记、杨思连任宣传委员,陈金查任组织委员。1935年8月,杨兆星被捕牺牲,党组织受到破坏。1936年春,中共缙云县委又在黄余田建立, 杨金宝为县委负责人。同年7月,杨金宝、杨义贵、杨加楼等一批骨干在永康后渠坑被错杀。黄余田及附近的党组织停止活动。
  1948年,为了反抗 国民党的统治,迎接解放战争的胜利,黄余田建立革命组织晨光社,次年2月,联合方山的友谊会成立闽浙游击独立支队,开展武装斗争。

1950年黄余田的杨启好,杨加友等组织参加东阳县大皿区剿匪中队。

黄余田在清代已有集市,并有专业性的桐柏市场。每逢农历三、八为市日,六月初三为盛大庙会。1949年后发展为三月初三、六月初三、九月初三、十一月初三每年4次大市。集市波及附近各乡及东阳、永康、缙云、天台、仙居等县边境地区,平常市日摊位200余个,逢大市达400余个, 温州、金华、丽水地区的客商也纷至沓来,可谓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上市最多的是粮食与服装。
  为了发展商品经济,除了维护原有的油茶林之外,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又发展了食用菌和蚕桑,香菇年产值20余万元,配有烘干机20台,发展桑园40余亩。由于商品意识的增强,现在已有三分之一的农户经商,开设店铺的已有50余户。在商业活动中,以贩卖服装的最多,他们走南闯北,送货上门,足迹遍及县内各地以及 东阳、缙云、仙居。现在黄余田村正向着加速市场建设,发展市场经济的目标前进。

1949年后,黄余田人民缅怀先辈业绩,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家乡。

1962年在东坑关老尖之下创办林场,栽树500亩,早已全部成林。

1963年改溪造田50亩,又迁移坟墓、平整土地、改旱地为水田15亩。

1964年办加工厂、发电厂,在附近一带最先用上电灯。

1972年建 水电站。

1985年建仁川 影剧院,投资11万元,占地1600平方米。

1986年架高压电线,与大电网并网。

1990年建设革命烈士墓。

1991年初香港著名慈善家、全国扶贫状元、应善良福利基金会主席沈炳麟捐建仁川中心小学。

1992年从东坑引来甘清泉,家家用上自来水。并在好溪建成晨光大桥,桥长64米,宽4.2米。村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电视基本普及,有的户用上了煤气,村民的娱乐活动也生气蓬勃。

1995年全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

1996年建设仁川农贸市场,占地8000平方米。

2002年建设了全镇第一个移动通信铁塔。

2002年征用土地120亩,建了仁川工业小区。引进数家知名企业。

2004年建设东坑水库,总库容60万立方米 。为镇区8个村的饮用水源。

2006年建设东海明珠广场和新的村委大楼。

2010年开展第一期新农村建设。总用地42亩,改建83户,210间新房。

2012年底建设好溪公园

2013年扩建革命烈士墓为红挺一纵烈士陵园,陵园总面积达8500平方米。

2014年改建晨光大桥,桥长64米,宽13米。

主要农产品:山茶油,杨梅,梨子,板栗,枣,红苹果,葡萄柚,草莓,大葱,莴苣

村内资源:白云石,硫铁矿等,铝,黄河矿,芒硝

主要药材:元胡,贝母,桔梗,白术,芍药,天麻,野生杭菊花,野生金银花等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天气温和,雨量充沛。由于地形有 高山、低山、台地和丘陵等复杂因素,县内不同地段的气温、降水和日照差别很大.多年乎均气温为13.9—17.4℃,年积温4255—5534℃。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2.0—4.3℃,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5.6—28.8℃。四季特征有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早, 无霜期短(200—243天)等特点。高山多雪,并常有低温暗霜。雨量虽较多,而不同季节悬殊颇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409.8—1527.8毫米,6月份(最多)平均为208.3—246.5毫米,11月份(最少)平均为34.8—52.7毫米。

企事业单位

企事业单位:中华润川茶油有限公司,山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山禾粮油有限公司,磐安造漆厂,三鑫金属制品厂

周边政府机关

磐安县仁川镇黄余田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黄余田冷沙线仁川镇中心幼儿园

周边营业厅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长安支行) 地址:仁川镇沙冷线仁川镇政府东90米

周边村庄

戴家山 地址:金华市磐安县

东川村 地址:金华市磐安县

田厂村 地址:金华市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