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街道

永昌街道 永昌街道历史沿革 永昌街道永昌街道介绍 永昌街道永昌古街 永昌街道境内古迹 永昌街道工业园区


永昌街道位于 兰溪城西,面积84.13平方公里,人口37044人(2010年),辖1个居委会,2个居民区、自2015年12月21日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以来,到2016年1月17日所辖行政村由原先64个行政村更改为32个行政村。330国道和杭金衢高速公路游埠互通口的一级公路连线穿境而过,金千铁路在境内设有永昌站,蓄水2500万立方的东风水库建在永昌境内。街道下辖的夏李村是世界著名戏曲大师 李渔的故里。永昌有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劳动力优势,境内有数千亩黄土丘陵可供开发。“先祖居汴梁河南巩县永昌之地,厥后徙于 衢州,婿于兰溪徐氏,卜居此地,故名永昌。谓其地久天长、子孙永远蕃昌也。”明万历年间永昌赵人赵贤佐在《永昌记》一文中描述了永昌之名的来历。永昌最初是由宋太祖之弟赵廷美第七世后裔赵公传迁入后形成的村落,明清时期由于水陆交通便捷成为古兰溪县最主要的集...

详情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永昌街道所有镇乡结合区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永昌街道介绍

永昌街道位于 兰溪城西,面积84.13平方公里,人口37044人(2010年),辖1个居委会,2个居民区、自2015年12月21日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以来,到2016年1月17日所辖行政村由原先64个行政村更改为32个行政村。330国道和杭金衢高速公路游埠互通口的一级公路连线穿境而过,金千铁路在境内设有永昌站,蓄水2500万立方的东风水库建在永昌境内。街道下辖的夏李村是世界著名戏曲大师 李渔的故里。永昌有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劳动力优势,境内有数千亩黄土丘陵可供开发。

“先祖居汴梁河南巩县永昌之地,厥后徙于 衢州,婿于兰溪徐氏,卜居此地,故名永昌。谓其地久天长、子孙永远蕃昌也。”明万历年间永昌赵人赵贤佐在《永昌记》一文中描述了永昌之名的来历。永昌最初是由宋太祖之弟赵廷美第七世后裔赵公传迁入后形成的村落,明清时期由于水陆交通便捷成为古兰溪县最主要的集市之一,汇集了大量徽商并建有会馆。永昌历史悠久,建制多变。民国初期为永昌里,1929年(民国18年)改永昌镇,1938(民国27年)称永昌乡。建国后仍称乡,1952年9月设永昌镇。1956年复为乡。1958年9月,建立政社合一的永昌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复为乡。1985年建永昌镇。1992年,原瑞溪、登胜、汪高乡并入永昌镇。2001年,永昌镇16村(登胜、畈口、东姚、何尖岗、包村、塘下江、清胜塘、胡店、三字桥、前陆、汪高岭、新陈、白山、洪大塘、杜村、大阜张)划归 兰江街道。2004年,原永昌镇建制撤销,其行政区域改由兰溪市政府直辖,原永昌镇与原孟湖乡合并设立永昌街道办事处(驻永昌村),作为兰溪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自2015年12月21日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以来,到2016年1月17日,全市201个新村全部挂牌成立。本次调整后,永昌街道辖樟林村、兰思村、永昌新村、凌家村、高端村、胜岗村、瑞溪村、东风村、火炉山村、社峰村、百凤林村、姚楼村、清风村、朱董村、太平祝村、钱村村、李塘村、后胡村、上石桥村、童山村、孟塘村、双项村、夏李村、姜坞底村、朱项村、梨塘下村、沈家村、陈森坞村、童店村、社塘村、洪畈朱村、下畈村等32个行政村。

永昌街道,位于兰溪城西,距市中心8公里,区域面积84.13平方公里,总人口37044人(2010年),东与市经济开发区连接,西南与 赤溪街道、 游埠镇、水亭乡、 诸葛镇毗连,北与 黄店镇和 建德市 大慈岩镇接壤,是兰溪市重要的工业街道、珍珠之乡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境内夏李村是世界戏曲大师李渔故里,兰溪第二大水库——东风水库建在永昌。2014年,永昌工业发展继续提质增效。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6亿。

永昌街道地处于兰溪、杭州、 衢州三市结合部, 330国道和金千(金华至 千岛湖)铁路穿境而过并设站,辖区内设有4条市级公路向周边镇乡和周边县市辐射,街道所在地北距 萧山国际机场160公里,东离 义乌机场90公里,西到 衢州机场70公里,15分钟内东可达马达,西可至游埠 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口,属1.5小时杭州大经济圈时空范畴,故有“三县通衢”区域交通枢纽之称。

东风水库 (3张) 永昌街道基础设施齐全,店铺林业,商贾云集,建有浙中西部最大的棉纱市场,驻有工商、金融、保险、公安、供电等20多个市属职能派出机构。街道365农民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全程代理服务,系金华市首创,是兰溪市公认的优势服务中心。

2011年,在省国土资源厅的重视支持下, 金华市列入了国土资源部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永昌街道境内丘陵延绵,可供开发土地辽阔,已成为外商投资创业的首选之地。近几年来,有杭州、宁波、 嘉兴、台州及江苏无锡、安徽等地的外来企业进入园区投资。全街道共有工商个私企业上百家,产品涉及纺织、机械、橡塑、金属制品、食品加工、 照明灯具、建材七大门类30多个行业,形成了以红店头工业园区和浙中农产品加工园区两大工业园区为中心、沿330国道两侧为延伸的工业结构布局,2005年底开通的 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口至330国道诸葛连接线,从永昌至孟湖片黄土丘陵区穿越,为永昌工业新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机。2014年,永昌工业发展继续提质增效。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6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亿,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4.7亿;工业固定资产投入9.6亿,工业技改投入6.2亿;完成工业税收6000万元,总部经济税收550万元;外贸出口2550万元;工业招商引资5.9亿元;培育小升规企业5家。

永昌街道地处黄土丘陵地带,土地面积126195亩,人均面积2.67亩,地势高低起伏延绵,以丘陵为特色,丘陵盆地形成大片肥沃的可耕地,盛产茶叶和柑桔、 桃、 梨等水果。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益农业色彩纷呈,有 淡水珍珠养殖、畜禽养殖、苗木种植三大农业主导产业,有兰溪市禾旺禽业、孟塘蔬菜、永昌蔬菜种子等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有禾丰养殖场、永新生态养殖场、杭州蓝天园林种苗公司永昌苗木基地、金华圣味食品有限公司、金田农庄、浙彩牧场、宗苏食品有限公司、森联蜂业公司、兰溪英特有限公司等多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已拥有“李渔家茶”、“禾旺”、“小锦”、“永禧”、“俺家”、“非常可口”、“圣味”等农产品商标。养殖业以养蚌、养猪、养鱼、养鸡、养蚕、养蜂为主。淡水珍珠养殖面积23200亩,养殖农户2236户,其中30亩以上养殖大户120多户。生猪全年饲养量50000多头,家禽80万羽、养蜂3050箱,养蚕1725张。有生态公益林7511亩,经济林7357亩,茶园1200亩, 桑园1100亩,有场圃3个,花卉苗木3200亩。

教育事业 (14张) 现有初中1所,小学3所。街道中心幼儿园1所。 文化站、文化中心、老年活动室等群众性娱乐场所设施完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2001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教育强街道。

永昌街道现有兰溪市第三医院、永昌街道新区社区卫生站;卫生分院3所,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永昌街道古街是金华市现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该街起源于元朝,初步形成于明朝,而到清朝商贸达到极盛。古街全长1000多米,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街坊、店铺百余家,以及水阁楼20多家。古街主要古迹有清徽州会馆、明崇德堂、宋庵头古井等。其中永昌古桥为三孔半圆石拱桥,桥上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青石栏板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专家认为,永昌古街对于研究浙西古商贸文化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现属于省级历史文化村镇。

永昌古街 (12张)

“先祖居汴梁河南巩县永昌之地,厥后徙于 衢州,婿于兰溪徐氏,卜居此地,故名永昌。谓其地久天长、子孙永远蕃昌也。”明万历年间永昌赵人赵贤佐在《永昌记》一文中描述了永昌之名的来历。永昌最初是由宋太祖之弟赵廷美第七世后裔赵公传迁入后形成的村落,明清时期由于水陆交通便捷成为古兰溪县最主要的集市之一,汇集了大量徽商并建有会馆。

永昌古街位于兰溪市西部的永昌街道永昌村,距市区约10公里, 330国道从古街旁穿过。从此地孔塘殿山、大洋山、许店山等 商周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看,该地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吴越时期已形成村落。
  永昌因永昌溪得名,历来是商贾荟萃之地,古街形成于元代,发展于明代,至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当时著名的徵商在此设立 徽州会馆,可见当时市场繁荣、店铺林立的盛况,至今老街还较完整保存了当时原貌,商贸依然相当发达。
  古街东西走向,全长1000米,宽4-5米,整个古街区占地面积约15000余平方米,整体风貌保存的相当完整。街区两侧有多条里弄向外辐射,格局呈“丰”字形,小巷里弄深处则分布民居、宗祠、寺庙、会馆等建筑。白墙灰瓦连绵成片。
  街区内有双溪灌穿而过,即为居民商贾提供生活用水,也可作交通运输、消防、排污之用。主要巷道有左右街、横街、水坑沿、西头掘(李山里)、郭背路,牛市巷、鹅市巷、樟林巷、六口塘沿、桥西巷等等。老街上有传统店铺肆坊百余家,具体有酒坊,永裕酱坊、李山号铁店、德济堂、太尉殿等。古街东西两头各立牌坊一座,分别是清乾隆59年诸葛氏节孝石坊和清乾隆47年章氏族石坊,过溪有石拱桥及20多间长四十余米水阁楼相连,中间有一排塘,环境优美。明万历二十四年赵贤祖《永昌排塘记》云:“邑之市镇永昌为最,镇之池水排塘为最,塘在中心,上下二湖旋、绕、左连上堰,右接双溪,前遵大道,后附民居,有似乎排塘,故名也。”
  永昌现存传统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所建,基本保持着清末民初的格局。建筑类型丰富,其现存建筑形成多样有石坊、 拱桥、 梁桥、古溪道、水阁楼、古店铺、古作访、古民居、宗祠、神庙、商业会馆等,既有江南水乡特征,又有传统之风味。集居住、经商、作坊于一体,较完整的保存了历史风貌,是一处典型的江南街区。
  主要文物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积庆堂,重要传统建筑有徽州会馆、 崇德堂、庵头古井、李氏蕃衍厅(李氏大厅)、忠义祠、永昌桥、节孝石坊 、旌节石坊等。
  传统文化有 婺剧、越剧、十响班、三合班、座唱班,说书附本地传统戏曲演唱班,以及 舞龙(迎龙灯)、 舞狮、喜订乐队、映歌。传统工艺有 剪纸、麦杆编、竹编、草编、木雕、石雕、印染等。

献袍桥位于永昌街道樟林村,斯桥始建于宋元间,原名已失考。据先老传称,元至正十八年(大宋龙凤四年,公元1358年)十二月,宋丞相江南行省平章 朱元璋攻克 婺州(今金华),翌年六月挥师进军衢州,途经本村适遭暴雨,行装尽湿。顷刻雨过天晴,曾在此桥献曝龙袍。后十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是为明朝开国洪武皇帝。村民记其事,因将此桥名献袍。此桥已历八百余载,年湮代远,几经修葺,延至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秋,桥基被山洪冲击,风雨侵蚀,又复倾塌,桥身蔓生藤木,本村乐善之士瑞润公倡议募款重修。告竣之日村小学教师古文名家毛鸿来先生为之序。序云:桥以献袍为名,有由来也。据先老传称,大明开国元首曾在此桥献曝龙袍,故名曰献袍,斯桥年湮代远,长期失修,桥基倾塌,乐善诸公不忍睹此古迹毁灭,爰募款兴修,和本村善男信女,急公好义之士慷慨解囊,共囊盛举。并建一匾悬挂于桥前凉棚之上,以垂永鉴。解放后,凉棚失修被拆除,匾也毁灭,县文化馆诸葛佩先生来访,曾抄录序文,发表于兰溪报,誉为章林村文化古迹。

牛市桥位于永昌街道永昌老街内,为青石平板桥,同为明代所建。明吴演纶有《双溪跨虹》诗,咏其两桥云:“小市长堤西自东,石桥左右卧双虹。农忙来往人如织,指点空蒙烟雨中。”一片田园景色,读来令人神往。

永昌桥建于明代正统年间,位于永昌古街街区中心,雕梁画栏,古色古香,可称青石拱桥的极品。

李渔坝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清

公布时间:1981年4月13日

位于永昌街道夏李村西约800米。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作家、戏曲理论家。著有《闲情寄偶》、《比目鱼》、《风筝误》。李渔坝原名石坪坝,系李渔在家乡担任“祠堂总理”时设计创建。坝长9.7,宽1.6为,高3米。用红条石砌筑,坝底设一石孔,平时用木板密封,坝内淤泥过多,可开坝孔清淤。现仍作灌溉用。

徐氏花厅为典型徽派建筑,建造于清末民初。整个建筑青砖黑瓦马头墙,望砖,重檐,五开间三进两明堂。第一进有戏台,两侧楼上有包厢,中进宏大高敞,明间九架前后双步,前廊卷棚式,后进有楼。

鼎新堂为朱村大厅,建于清道光三十年,三进两明堂,柱料粗壮,画梁雕栋,尤其牛腿雕刻图案格外精细传神。厚厅建于清代晚期,三开间三进两明堂,前进有明间、戏台;四柱九檩,五檩月梁和后双步梁皆雕有人物、花卉,牛腿图案各异,整体建筑风格古朴简约。池亭由徐钧始建于南宋,为延请南宋名儒金仁山来樟林课子之精舍,建筑风格独特,流檐飞角,画栋雕梁,朱色九曲栏干直达湖岸。刘伯温来樟林所题“水碧山青”四字之匾原悬挂于门亭历六百余年,解放初被毁。 境内古迹 (9张)

永昌街道已形成了以红店头工业园区和浙中农产品加工园区两大工业园区为中心、沿 330国道两侧为延伸的工业结构布局。

红店头园区

红店头工业园区位于永昌街道东部,始建于1992年,主要行业有食品、纺织、五金、机械、建材、化工和电器等。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周边村庄划归 兰江街道,拓展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浙中农产品加工园区

浙中农产品加工园区位于兰溪市经济开发区永昌分区,330国道两侧,距离兰溪市区9公里。浙中农产品加工园区由商务物流区、农产品加工区、生态休闲居住区等三个功能区组成。区内已拥有一批有一定发展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达利养殖公司,兰溪英特有限公司等。投资超亿元的浙江达利食品公司占地110亩,是浙江省定点的生猪屠宰基地。浙中农产品加工园区是永昌街道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新的增长点,规划建设成为浙中地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周边乡镇

永昌街道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周边村庄

竹林村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