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澄村

西澄村 西澄村农业发展 西澄村工业发展 西澄村文教事业 西澄村经济概况 西澄村当地风俗


廿三里街道西澄村,全村共有家户304户,737人,9个村民小组。该村有一半以上村民以经商为主,人均收入9674元。近些年随着村庄整治的进行,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建起了许多文体活动设施与场所。全村以金姓为主,次为应姓、吴姓、郑姓。西澄村民国前曾属四都,民国时期曾先后属清塘乡、仲和乡,50年代先后属东陈乡、东陈生产大队管理区,1961年属廿三里人民公社,1983年属廿三里乡,1986年属廿三里镇。1992年有226户,总人口704人。常住的外来打工人员200余人。耕地面积438亩。西澄村共有水田2958.6亩,旱地1750亩。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作物生长茂盛。传统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小麦、大豆、薯番、玉米等粮食作物,蚕茧、 油菜籽、 菊花、烟叶、榨菜等经济作物。1979年率先进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各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详情

西澄村地名网_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廿三里街道西澄村资料简介
  西澄村是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廿三里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3078200721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782。西澄村与东新、廿三里、上社、如甫、后乐、下娄、东陈、西田畈、金麟社区、拨浪鼓社区、思源社区、廿三里社区、朱村、深塘村、李宅村、埠头村、钱塘村、何宅村、后义村、陶店村、王店村、东莲塘村、葛塘村、张思村、陈陀村、派塘村、华溪村、联五村、里兆村、西京村、李塘村、泉塘村、大岭村、里忠村、群益村、塘下店村、郑山头村、下朱宅村、石柱下村、八足塘村、张家园村、光耀境村、麻车塘村、活鱼塘村、楼山塘村、屏石头村相邻。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廿三里街道西澄村介绍

廿三里街道西澄村,全村共有家户304户,737人,9个村民小组。该村有一半以上村民以经商为主,人均收入9674元。近些年随着村庄整治的进行,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建起了许多文体活动设施与场所。全村以金姓为主,次为应姓、吴姓、郑姓。西澄村民国前曾属四都,民国时期曾先后属清塘乡、仲和乡,50年代先后属东陈乡、东陈生产大队管理区,1961年属廿三里人民公社,1983年属廿三里乡,1986年属廿三里镇。1992年有226户,总人口704人。常住的外来打工人员200余人。耕地面积438亩。

西澄村共有水田2958.6亩,旱地1750亩。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作物生长茂盛。传统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小麦、大豆、薯番、玉米等粮食作物,蚕茧、 油菜籽、 菊花、烟叶、榨菜等经济作物。1979年率先进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各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水稻是西澄村主要粮食作物,分早、晚稻两熟。1971年早稻亩产245公斤,晚稻亩产237公斤,全年粮食总产量1407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农民积极性提高,田间管理措施得力,粮食连年丰收。1990年早稻亩产430公斤,晚稻亩产419公斤,粮食总产量达2196.5吨。最近2年,村里投资10多万元,修筑机埠、石坝、水泥渠道,改善了排灌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旱涝保收。

西澄村养蚕历史悠久,村民精通养蚕技术,种桑养蚕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蚕茧生产也成倍增长。1978年全村饲养蚕种1060张,蚕茧总产量31.3吨。1988年蚕种饲养量达2748张,产茧102.5吨。 1992年再创高纪录,饲养蚕种为3842张,产茧138.8吨,村民总收入140万元,比1978年翻了两番。

西澄人有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文化大革命前后,每当农闲,村里便有四五十人偷偷挑上货郎担,走村串乡,做点针头线脑、鸡毛换糖的小生意。改革开放后,于 1983年投资创办西澄服装厂、西澄化纤加工厂2家小型村办厂。村里干部坚持集体投资--积累--再投资的办厂路子,至1992年底村办企业发展到14家,固定资产达300多万元。1990年村办工业总产值超500万元,1992年达到865万元,上交国家税款10万元以上,上交镇企办管理费超万元,上缴村集体利润3.6万元。产值超百万元的村办企业有4家。其中:西澄服装厂,1983年创办,主要加工呢制服,现转产 衬衫,年产值达100多万元;廿三里西装厂,1984年创办,主要产品为瑞色牌衬衫,年销量达20万件,年产值120万元以上;西澄针织时装厂,1984年创办时属个体性质,1985年转为村办,主要生产男女 夹克、两用衫等服装,年产值为140万元;西澄工艺服装厂,1984年创办,主要加工衬衫,年产值达到100万元。村办企业注重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改造,新建、扩建厂房,更换设备,改进工艺,加强管理,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目前西澄村加工的各式服装,源源流向全国市场,同时还远销独联体等国家。

私营、个体服装业同时得到发展。有个体工商户97家,从业人员200多人。全村外出乌鲁木齐、成都、长春等城市设点摆摊的个体户有81户,主要经营服装。这些工商户既办厂又经商,实行加工、销售一条龙。

1992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万元(其中个体服装业产值150万元),成为名符其实的服装专业村。1989年以来连续3年被义乌市列为工业先进村,1992年被评为 义乌市奔小康示范村。

西澄村集体积累从1982年的3万元猛增到1992年的35万元。公益事业随之有了新的发展。村集体拨款8万元,更换变压器、改装农用电线路,并免费提供全村农业生产用电;1989年村集资7万元,建造自来水塔,为全村安装了自来水;村投资修筑机耕路4000米,将全村主干道拓宽改造成整洁平坦的水泥路;全村有闲置老屋87间,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目前正由村统一回收、统一拆除、统一规划安排,计划到1995年完成拆改工程;1990年还组织安装了全市第一台村电话总机,成为有名的电话村。

西澄村村级文教事业有一定发展。1921年,建立培成小学,邻村学子纷纷来靠读。现有小学1所,计4个班级62名学生,有2名教师。1989年村里投资办起幼儿班,使全村幼儿基本入园。另外,村里还设立了广播室、党员活动室等文化宣传活动场所。

西澄村,1990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1991年党支部书记金志诚被中共义乌市委授予富民书记称号。

村民从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生活水平已脱离贫困线, 1992年人均收入为1800元,比1982年增长了500%。村民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已有90%以上的村民搬入新居,三层以上楼房有25栋。一般农户购置起摩托车、彩电、录像机等高档消费品,还有28家办厂经商户安装了电话机。

每逢 婚嫁、乔迁、寿辰、升官、升学等喜庆时节,亲朋好友总有请客送礼和回礼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但请客送礼在贫富之间,差别甚大,富者场面很大,筵席丰盛,菜肴丰富,甚至拿“十六汇签”招待来客贵宾。穷者,实在没有办法,只能以简朴的家宴应付了事。真的有“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对“十六汇签”名菜佳肴。

“十六汇签”作为西澄饮食文化,对当今的饮食行业发展应有益处。传统饮食文化有其可供借鉴、传承之处,其实“十六汇签”与如今筵席菜肴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它对当今某种不当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一种冲击和批判。

“十六汇签”全席:是指4熟食,4 海鲜,4 甜羹,4点心,外加8个冷盘组成。

传统酒席筵宴、昔日喜庆筵席,以“十六汇签”最为丰富,其次为“十二汇签”。所谓“汇签”,即主人从签筒中选择16样名贵菜点竹签,组成“全席”,称为“十六汇签”。 “十二汇签”类此,即省去4样(在“四海鲜”中省去2样,“四甜羹”中省去2样)。“十六汇签”。

周边政府机关

西澄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竺阳路廿三里街道西澄村经济合作社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竺阳路廿三里街道西澄村经济合作社

中共阳泉市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竺阳路廿三里街道西澄村经济合作社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竺阳路廿三里街道西澄村经济合作社

周边村庄

西澄村 地址:金华市义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