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首村

渡首村, 渡首村历史沿革, 渡首村大事记


渡首村,古时因其地为海岸渡口,故名。位于新河镇东北部。东、东北交后街新村,南连锦鸿村,西邻路边,西北、北壤泽国镇新秋村。总面积1.579平方公里,有耕地2008亩。分23个村民小组。户籍971户,总人口2982人。党员114人。辖11个自然村。历史沿革炒主拜明成化十二年(1476)属第十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3迎乃)属第十都,称渡首村 清乾隆六十年(1795)属第十都,称渡首庄 民国15年(1926)属新河乡 民国18年(1929)属新河乡,称渡首村 民国20年(19蜜束探31)属渡首乡 民国24年(193榜府遥5)属新西乡 解放后: 1950年4月新西乡撤碑促叠销 1950年8月厚付建立渡首乡,属之 1956年阿重3月渡首乡并入高桥大乡,属之 1958年属新河人民公社渡首营 1959年属新河人民公社...

详情

渡首村地名网_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新河镇渡首村资料简介
  渡首村是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新河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08110430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1081。渡首村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虹桥头、寺前桥、城中、港北、港南、城东村、城西村、城北村、南鉴村、横陶村、北闸村、东合村、路边村、甸支村、牛桥村、雅雀村、渡南头村、坦头桥村、蔡施桥村、蔡洋村、岸头村、大墩村、长屿村、河头梁村、山园村、屿头村、塘家洋村、前蔡村、屿詹村、楼岙村、铁场村、塘下村、屏上村、南洋岙村、上桥头村、下王村、花篮村、南栅村、下莫村、团塘村、上方村、上莫村、下张村、下林村、肖家桥村、秧田村、良种村、潮未至村、硐天南村、鑫屿村、披云村、寺前桥村、六闸潮村、金港新村、振兴村、中洋新村、三至王村、木城河村、腰塘新村、郑洋新村、金路村、硐天新村、硐天东村、腾翔村、锦鸿村、后街新村相邻。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新河镇渡首村介绍

渡首村,古时因其地为海岸渡口,故名。位于新河镇东北部。东、东北交后街新村,南连锦鸿村,西邻路边,西北、北壤泽国镇新秋村。总面积1.579平方公里,有耕地2008亩。分23个村民小组。户籍971户,总人口2982人。党员114人。辖11个自然村。

历史沿革

炒主拜明成化十二年(1476)属第十都 清康熙十二年(1673迎乃)属第十都,称渡首村 清乾隆六十年(1795)属第十都,称渡首庄 民国15年(1926)属新河乡 民国18年(1929)属新河乡,称渡首村 民国20年(19蜜束探31)属渡首乡 民国24年(193榜府遥5)属新西乡 解放后: 1950年4月新西乡撤碑促叠销 1950年8月厚付建立渡首乡,属之 1956年阿重3月渡首乡并入高桥大乡,属之 1958年属新河人民公社渡首营 1959年属新河人民公社高桥管理区。 1961年属新河区高桥人民公社 1983年公社改称乡,属新酷谅婶棵河区高桥乡 1992年撤区、高桥乡并入新河镇 解放后至今三村合并沿革

大事记

民国2年(1913)创办区立迂江国民学校,校址在渡首王氏宗祠内,校长李本立,教职员工3人,学生58人。 1949年5月新河解放。 1949年秋办新西乡七保静学代用校(在渡首王)。 1951年土地改革,贫农、下中农分到了土地,做到了耕者有其田。 1953年开办渡首小学。 1956年举办高级合作社。 1957年水泵落井全省闻名 1958年实行公社化。 1958年实行食堂化,大家一起参加生产劳动,一起吃大锅饭。 1969年创办渡首初级中学,办学形式由渡首小学戴帽。 1982全村装了电灯,村民从此告别煤油灯照明时代。 1984年实行联产责任制,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劳动热情高涨。 1989年渡首初级中学改称高桥乡中学,时有8班,学生383人,教职工22人。 1990年高桥乡中学搬迁到后街村新校舍内(2008年撤销,并入新河镇中) 1993年开通自来水供应。 1996年横贯村境的泽新路(南鉴——泽国)建成通车。 1997年全村安装了闭路电视,电视画面更加清晰。 2003年土地平整,农田基本建设更加完善。 2005年撤销了渡首小学,并入高桥小学 2012年村级道路基本硬化,村名出行更加便捷。 2017年全村生活污水统一处理工程实施。

周边

温岭市新河镇宥村退役啼首渡军人服务站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椒新线

周边村庄

神足底村 地址:台州市温岭市

渡首南村 地址:台州市温岭市

渡首西村 地址:台州市温岭市八零六省道
台州市温岭市八零六省道

渡首东村 地址:台州市温岭市八零六省道